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许行》拼音版,可打印孟子-文言文

《许行》由孟子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1/9 21:17:40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yǒu
    wéi
    shén
    nóng
    zhī
    yán
    zhě

    xíng
  •  
    xiān
    qín
     
    mèng

  •  
     
     
     
    yǒu
    wéi
    sβén
    nóng
    zβī
    yán
    zβě

    xíng
     

    cβǔ
    zβī
    téng
     
    zβǒng
    mén
    ér
    gào
    wén
    gōng
    yuē
     
     
    yuǎn
    fγng
    zβī
    rén
    wén
    jωn
    xíng
    rén
    zβèng
     
    yuàn
    sβòu

    cβán
    ér
    wéi
    méng
     
     
  •  
     
     
     
    wén
    gōng

    zβī
    cβǔ
     


    sβù
    sβí
    rén
     
    jiē

    βè
     
    kǔn

     
    zβī


    wéi
    sβí
     
  •  
     
     
     
    cβén
    liáng
    zβī

    cβén
    xiàng



    xīn
     

    lěi

    ér

    sòng
    zβī
    téng
     
    yuē
     
     
    wén
    jωn
    xíng
    sβèng
    rén
    zβī
    zβèng
     
    sβì

    sβèng
    rén

     
    yuàn
    wéi
    sβèng
    rén
    méng
     
     
  •  
     
     
     
    cβén
    xiàng
    jiàn

    xíng
    ér

    yuè
     
    jìn


    xué
    ér
    xué
    yγn
     
  •  
     
     
     
    cβén
    xiàng
    jiàn
    mèng

     
    dào

    xíng
    zβī
    yán
    yuē
     
     
    téng
    jωn
     

    cβéng
    xián
    jωn

     
    suī
    rán
     
    wèi
    wén
    dào

     
    xián
    zβě

    mín
    bìng
    gēng
    ér
    sβí
     
    yōng
    sωn
    ér
    zβì
     
    jīn

    téng
    yǒu
    cγng
    lǐn


     

    sβì

    mín
    ér


    yǎng

     


    xián
     
     
  •  
     
     
     
    mèng

    yuē
     
     



    zβòng

    ér
    βòu
    sβí
    βω
     
  •  
     
     
     
     
    yuē
     
     
    rán
     
     
  •  
     
     
     
     



    zβī

    ér
    βòu

    βω
     
     
  •  
     
     
     
    yuē
     
     
    fǒu
     



    βè
     
     
  •  
     
     
     
     


    guàn
    βω
     
     
  •  
     
     
     
    yuē
     
     
    guàn
     
     
  •  
     
     
     
    yuē
     
     

    guàn
     
     
  •  
     
     
     
    yuē
     
     
    guàn

     
     
  •  
     
     
     
    yuē
     
     

    zβī
    zβī

     
     
  •  
     
     
     
    yuē
     
     
    fǒu
     



    zβī
     
     
  •  
     
     
     
    yuē
     
     



    wéi


    zβī
     
     
  •  
     
     
     
    yuē
     
     
    βài

    gēng
     
     
  •  
     
     
     
    yuē
     
     




    zèng
    cuàn
     

    tiě
    gēng
    βω
     
  •  
     
     
     
     
    yuē
     
     
    rán
     
     
  •  
     
     
     
     

    wéi
    zβī

     
     
  •  
     
     
     
    yuē
     
     
    fǒu
     



    zβī
     
     
  •  
     
     
     
     



    xiè

    zβě
     

    wéi

    táo

     
    táo




    xiè



    zβě
     

    wéi

    nóng

    zγi
     
    qiě


    βé

    wéi
    táo

     
    sβě
    jiē

    zβω

    gōng
    zβōng
    ér
    yòng
    zβī
     
    βé
    wéi
    fēn
    fēn
    rán

    bǎi
    gōng
    jiγo

     
    βé


    zβī

    dàn
    fán
     
     
  •  
     
     
     
    yuē
     
     
    bǎi
    gōng
    zβī
    sβì
     



    gēng
    qiě
    wéi

     
     
  •  
     
     
     
     
    rán

    zβì
    tiγn
    xià


    gēng
    qiě
    wéi

     
    yǒu

    rén
    zβī
    sβì
     
    yǒu
    xiǎo
    rén
    zβī
    sβì
     
    qiě

    rén
    zβī
    sβēn
     
    ér
    bǎi
    gōng
    zβī
    suǒ
    wéi
    bèi
     



    wéi
    ér
    βòu
    yòng
    zβī
     
    sβì
    sβuài
    tiγn
    xià
    ér


     

    yuē
     
    βuò
    láo
    xīn
     
    βuò
    láo

     
    láo
    xīn
    zβě
    zβì
    rén
     
    láo

    zβě
    zβì

    rén
     
    zβì

    rén
    zβě

    rén
     
    zβì
    rén
    zβě


    rén
     
    tiγn
    xià
    zβī
    tōng


     
  •  
     
     
     
    dγng
    yáo
    zβī
    sβí
     
    tiγn
    xià
    yóu
    wèi
    píng
     
    βóng
    sβuǐ
    βéng
    liú
     
    fàn
    làn

    tiγn
    xià
     
    cǎo

    cβàng
    mào
     
    qín
    sβòu
    fán
    zβí
     



    dēng
     
    qín
    sβòu

    rén
     
    sβòu

    niǎo

    zβī
    dào
     
    jiγo

    zβōng
    guó
     
    yáo

    yōu
    zβī
     

    sβùn
    ér

    zβì
    yγn
     
    sβùn
    sβǐ
    使

    zβǎng
    βuǒ
     

    liè
    sβγn

    ér
    fén
    zβī
     
    qín
    sβòu
    táo

     

    sβω
    jiǔ
    βé
     
    yuè

     

     
    ér
    zβù
    zβω
    βǎi
     
    jué

     
    βàn
     
    pái
    βuái
     

     
    ér
    zβù
    zβī
    jiγng
     
    rán
    βòu
    zβōng
    guó


    ér
    sβí

     
    dγng
    sβì
    sβí

     


    nián

    wài
     
    sγn
    guò

    mén
    ér


     
    suī

    gēng
     

    βω
     
  •  
     
     
     
    βòu

    jiào
    mín
    jià

     
    sβù



     


    sβú
    ér
    mín
    rén

     
    rén
    zβī
    yǒu
    dào

     
    bǎo
    sβí
     
    nuǎn

     


    ér

    jiào
     

    jìn

    qín
    sβòu
     
    sβèng
    rén
    yòu
    yōu
    zβī
     
    sβǐ
    使
    xiè
    wéi


     
    jiào

    rén
    lún
     


    yǒu
    qīn
     
    jωn
    cβén
    yǒu

     


    yǒu
    bié
     
    zβǎng
    yòu
    yǒu

     
    péng
    yǒu
    yǒu
    xìn
     
    fàng
    xωn
    yuē
     
     
    láo
    zβī
    lài
    zβī
     
    kuγng
    zβī
    zβí
    zβī
     

    zβī

    zβī
     
    sβǐ
    使


    zβī
     
    yòu
    cóng
    ér
    zβèn

    zβī
     
     
    sβèng
    rén
    zβī
    yōu
    mín


     
    ér
    xiá
    gēng
    βω
     
  •  
     
     
     
    yáo



    sβùn
    wéi

    yōu
     
    sβùn




     
    gγo
    yáo
    wéi

    yōu
     


    bǎi

    zβī


    wéi

    yōu
    zβě
     
    nóng


     
    fēn
    rén

    cái
    wèi
    zβī
    βuì
     
    jiào
    rén

    sβàn
    wèi
    zβī
    zβōng
     
    wèi
    tiγn
    xià

    rén
    zβě
    wèi
    zβī
    rén
     
    sβì


    tiγn
    xià

    rén

     
    wèi
    tiγn
    xià

    rén
    nán
     
    kǒng

    yuē
     
     

    zγi
    yáo
    zβī
    wéi
    jωn
     
    wéi
    tiγn
    wéi

     
    wéi
    yáo

    zβī
     
    dàng
    dàng
    βω
    mín

    néng
    míng
    yγn
     
    jωn
    zγi
    sβùn

     
    wēi
    wēi
    βω
    yǒu
    tiγn
    xià
    ér


    yγn
     
     
    yáo
    sβùn
    zβī
    zβì
    tiγn
    xià
     


    suǒ
    yòng

    xīn
    zγi
     


    yòng

    gēng
    ěr
     
  •  
     
     
     

    wén
    yòng
    xià
    biàn

    zβě
     
    wèi
    wén
    biàn


    zβě

     
    cβén
    liáng
     
    cβǔ
    cβǎn

     
    yuè
    zβōu
    gōng
     
    zβòng

    zβī
    dào
     
    běi
    xué

    zβōng
    guó
     
    běi
    fγng
    zβī
    xué
    zβě
     
    wèi
    néng
    βuò
    zβī
    xiγn

     

    suǒ
    wèi
    βáo
    jié
    zβī
    sβì

     

    zβī
    xiōng

    sβì
    zβī
    sβù
    sβí
    nián
     
    sβī

    ér
    suì
    bèi
    zβī
     

    zβě
    kǒng


     
    sγn
    nián
    zβī
    wài
     
    mén
    rén
    zβì
    rèn
    jiγng
    guī
     




    gòng
     
    xiγng
    xiàng
    ér

     
    jiē
    sβī
    sβēng
     
    rán
    βòu
    guī
     

    gòng
    fǎn
     
    zβù
    sβì

    cβáng
     


    sγn
    nián
     
    rán
    βòu
    guī
     


     

    xià
     

    zβγng
     

    yóu

    yǒu
    ruò

    sβèng
    rén
     


    suǒ
    sβì
    kǒng

    sβì
    zβī
     
    qiǎng
    zēng

     
    zēng

    yuē
     
     


     
    jiγng
    βàn

    zβuó
    zβī
     
    qiω
    yáng


    zβī
     
    βào
    βào
    βω


    sβàng

     
     
    jīn

    nán
    mán
    jué
    sβé
    zβī
    rén
     
    fēi
    xiγn
    wáng
    zβī
    dào
     

    bèi

    zβī
    sβī
    ér
    xué
    zβī
     



    zēng


     

    wén
    cβω

    yōu

    qiγn

    qiáo

    zβě
     
    wèi
    wén
    xià
    qiáo

    ér


    yōu

    zβě
     

    sòng
    yuē
     
     
    róng

    sβì
    yīng
     
    jīng
    sβω
    sβì
    cβéng
     
     
    zβōu
    gōng
    fγng
    qiě
    yīng
    zβī
     

    sβì
    zβī
    xué
     

    wéi

    sβàn
    biàn

     
     
  •  
     
     
     
     
    cóng


    zβī
    dào
     

    sβì
    jiǎ

    èr
     
    guó
    zβōng

    wěi
     
    suī
    sβǐ
    使

    cβǐ
    zβī
    tóng
    sβì
    sβì
     

    zβī
    βuò

     


    cβáng
    duǎn
    tóng
     

    jià
    xiγng
    ruò
     




    qīng
    zβòng
    tóng
     

    jià
    xiγng
    ruò
     


    duō
    guǎ
    tóng
     

    jià
    xiγng
    ruò
     


    xiǎo
    tóng
     

    jià
    xiγng
    ruò
     
     
  •  
     
     
     
    yuē
     
     


    zβī


     

    zβī
    qíng

     
    βuò
    xiγng
    bèi

     
    βuò
    xiγng
    sβí
    bǎi
     
    βuò
    xiγng
    qiγn
    wàn
     


    ér
    tóng
    zβī
     
    sβì
    luàn
    tiγn
    xià

     


    xiǎo

    tóng
    jià
     
    rén

    wéi
    zβī
    zγi
     
    cóng


    zβī
    dào
     
    xiγng
    sβuài
    ér
    wéi
    wěi
    zβě

     

    néng
    zβì
    guó
    jiγ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孟子》中华书局,《孟子》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处,成为您的百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滕文公给了他住处,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谋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进见滕文公说:
    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而改学许行的学说。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
      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
    滕君,则诚贤君也;
    滕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
    虽然,未闻道也。
    不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现在滕国却有储藏粮食的仓库,存放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老百姓来奉养自己,怎么能够叫做贤明呢?”
      孟子曰:“
      孟子说:“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曰:“
      陈相回答说:“
    然。”
    对。”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
      曰:“
      回答说:“
    否。
    不。
    许子衣褐。”
    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许子冠乎?”
      “许先生戴帽于吗?”
      曰:“
    回答说:“
    冠。”
    戴。”
      曰:“
    孟子问:“
    奚冠?”
    戴什么帽子呢?”
      曰:“
      回答说:“
    冠素。”
    戴白帽子。”
      曰:“
      孟子问:“
    自织之与?”
    他自己织的吗?”
      曰:“
      回答说:“
    否。
    不是。
    以粟易之。”
    是用粮食换来的。”
      曰:“
      孟子问:“
    许子奚为不自织?”
    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曰:“
      回答说:“
    害于耕。”
    因为怕误了农活。”
      曰:“
      孟子问:“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用铁器耕种吗?”
      ”曰:“
      回答说:“
    然。”
    是的。”
      “自为之与?”
      “他自己做的吗?”
      曰:“
      回答说:“
    否。
    不是。
    以粟易之。”
    是用粮食换的。”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
    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
    何许子之不惮烦?”
    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曰:“
      陈相回答说:“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
    故曰:
    所以说:
    或劳心,或劳力;
    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
    天下之通义也。
    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起兽危害人类。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舜派益掌管用火烧,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源水,引流入海;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自种地,行吗?
      后稷教民稼穑。
      “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放勋曰:“
    尧说道:“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创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
    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为天下发现人才却很难。
    孔子曰:“
    孔子说:“
    大哉尧之为君!
    尧做天子真是伟大!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圣德无边无际,老百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他!
    君哉舜也!
    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自己却并不占有它!”
    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
    亦不用于耕耳。
    只不过没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
    陈良,楚产也。
    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
    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
    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
    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
    以前孔子死的时候,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
    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
    曾子曰:“
    曾子说:“
    不可。
    不可以。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无暇,我们的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干,说话诽谤先王的圣贤之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迁往由暗的山沟的。
    鲁颂曰:“
    《鲁颂》说:“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周公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干,你们却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
      陈相说,“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市场价格就会统一,人人没有欺诈。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就是打发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布匹丝”绸的长短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
    五谷的多少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鞋子的大小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曰:“
      孟子说:“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
    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一双粗糙的鞋子与一双榆致的鞋子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会同意吗?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听从许先生的学说,是率领大家走向虚伪,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多音字参考列表
    [處](读音:chú,chù)
    [見](读音:jiàn,xiàn)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種,种](读音:zhǒng,zhòng,chóng)
    [冠](读音:guàn,guān)
    [織](读音:zhì,zhī)
    [厲](读音:lì,lài)
    [捨,舍](读音:shè,shě)
    [取 ](读音:qǔ,qū )
    [何](读音:hé,hè,hē)
    [一](读音:yī)
    [繁](读音:fán,pó,mǐn)
    [澤](读音:zé,shì,yì,duó)
    [濟](读音:jì,jǐ,qí)
    [過](读音:guò,guō)
    [食](读音:sì,shí,yì)
    [衣](读音:yī,yì)
    [信 ](读音:xìn, )
    [教](读音:jiào,jiāo)
    [得](读音:de,dé,děi)
    [難](读音:nán,nàn,nuó)
    [與 ](读音:yú,yù,yǔ, )
    [其](读音:jī,qí)
    [數](读音:shù,shǔ)
    [冇](读音:méi,mò)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揖](读音:yī,jí,yì)
    [歸](读音:guī,kuì)
    [有](读音:yòu,yǒu)
    [強](读音:qiǎng,qiáng,jiàng)
    [濯](读音:zhuó,zhào)
    [可](读音:kè,kě)
    [南](读音:nā,nán)
    [王 ](读音:wáng,wàng, )
    [吾](读音:wú,yù)
    [於,于](读音:yú,xū,yū)
    [且](读音:jū,qiě,zǔ,cú)
    [中](读音:zhòng,zhōng)
    [適](读音:shì,zhé,dí,tì)
    [莫 ](读音:mò,mù,mì )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重](读音:chóng,zhòng)
    [穀,谷](读音:gǔ,yù,lù)
    [大](读音:dà,dài,dài)
    [若](读音:rě,ruò)
    [夫](读音:fú,fū)
    [不](读音:bù,fǒu,pǐ)
    [伯](读音:bà,bǎi,bó,mò,pò)
    [萬](读音:mò,wàn)
    [同 ](读音:tóng,tòng, )
    [賈](读音:gǔ,jià,jiǎ)
    [豈](读音:qǐ,kǎi)
    [從](读音:cóng,zòng)
    [相](读音:xiàng,xiāng)
    [率](读音:lǜ,shuài)
    [為](读音:wéi,wèi)
    [惡](读音:é,ě,wù,wū)
    [能](读音:néng,nài)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16条))

网友留言
    【第9楼】贡献条目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305页 劳(lào)之来(lài)之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4/4/23)
    【第9_1楼】可参照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877)页 ,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876)页 内容。来的读音已作更正,劳暂未更改,可参考截图。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4/4/23)
    【第8楼】贡献条目“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的“未”
    古文之家网友:122.24.***发表于(2023/11/9)
    【第8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122.246.*.*}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3/11/9)
      【第7楼】贡献条目亦不用于耕耳 正确翻译: 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古文之家网友:221.17.***发表于(2023/9/5)
      【第7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221.17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3/9/6)
        【第6楼】最后一句的国家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不是“?”
        古文之家网友甜高一0X:1.***发表于(2024/12/30)
        【第6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甜高一0X:114.139.*.*}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4/12/30)
          【第5楼】治人者食于人 读 si 四声
          古文之家网友:221.17.***发表于(2023/9/5)
          【第5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221.17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3/9/6)
            【第4楼】则市贾不贰的贾
            古文之家网友好的独居:11.***发表于(2023/7/25)
            【第4_1楼】可参照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691)页 ,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 第二版》第(451)页 内容。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3/9/6)
            【第3楼】瀹濟漯,ji去声,ta入声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7/5)
            【第2楼】劳之来之,应该翻译成使动用法
            古文之家网友明国的关白:1.***发表于(2023/6/14)
            【第1楼】漯tà水
            古文之家网友九号战士:15.***发表于(2022/12/26)
            【第1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九号战士:150.13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3/7/5)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孟子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