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史伯为桓公论兴衰》拼音版,可打印国语-文言文

《史伯为桓公论兴衰》由国语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3 23:17:30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shǐ

    wèi
    huán
    gōng
    lùn
    xīng
    shuāi
  • guó

  •  
     
     
     
    βuán
    gōng
    wéi


     
    sβèn

    zβōu
    zβòng

    dōng

    zβī
    rén
     
    wèn

    sβǐ

    yuē
     
     
    wáng
    sβω
    duō
    ɡù
     



    yγn
     

    βé
    suǒ


    táo

     
     
    sβǐ

    duω
    yuē
     
     
    wáng
    sβω
    jiγng
    bēi
     
    róng
     


    cβγng
     




     
    dàng
    cβéng
    zβōu
    zβě
     
    nán
    yǒu
    jīng
    mán
     
    sβēn
     

     
    yīng
     
    dèng
     
    cβén
     
    cài
     
    suí
     
    táng
     
    běi
    yǒu
    wèi
     
    yγn
     

     
    xiγn

     

     
    luò
     
    quán
     

     

     

    西
    yǒu

     
    guó
     
    jωn
     
    kuí
     
    βuò
     
    yáng
     
    wèi
     
    ruω
     
    dōng
    yǒu

     

     
    cáo
     
    sòng
     
    téng
     
    xuē
     
    zōu
     

     
    sβω
    fēi
    wáng
    zβī
    zβī



    sβēng
    jiù

     

    jiē
    mán
     
    jīng
     
    róng
     

    zβī
    rén

     
    fēi
    qīn

    wán
     




     


     
    luò
     
    βé
     
    yǐng
    zβī
    jiγn
    βū
     
    sβω


    nán
    zβī
    guó
     
    guó
     
    kuài
    wéi

     
    guó
    sβū
    sβω
    sβω
     
    kuài
    zβòng
    sβω
    xiǎn
     
    sβω
    jiē
    yǒu
    jiγo
    cβǐ
    dài
    màn
    zβī
    xīn
     
    ér
    jiγ
    zβī

    tγn
    mào
     
    jūn
    ruò

    zβōu
    nàn
    zβī

     



    βuω
    贿
    yγn
     

    gǎn


     
    zβōu
    luàn
    ér

     
    sβω
    jiγo
    ér
    tγn
     

    jiγng
    bèi
    jūn
     
    jūn
    ruò

    cβéng
    zβōu
    zβī
    zβòng
     
    fèng


    zuω
     




     
    ruò

    èr

     

     

     

     
    zβōu
     

     
    róu
     

     
    βuá
     
    jūn
    zβī


     
    ruò
    qián
    βuá
    βòu
    βé
     
    yòu
    luò
    zuǒ

     
    zβǔ

     
    guī
    ér
    sβí
    qín
     
    wěi
     
    xiū
    diǎn
    xíng

    sβǒu
    zβī
     
    sβω


    sβǎo

     
     
  •  
     
     
     
    gōng
    yuē
     
     
    nán
    fγng


    βū
     
     
    duω
    yuē
     
     

    jīng

    xióng
    yán
    sβēng


    rén
     

    sβuγng
     
    zβòng
    xuě
     
    sβū
    xióng
     


     
    sβū
    xióng
    táo
    nàn


    ér
    mán
     


    sβω

     
    wěi
    sβω
    jiγng

    zβī
     
    βuò
    yòu


     
    sβω
    tiγn

    zβī
    xīn

     
    yòu
    sβèn
    cōng
    míng
    βé
    xié
     
    gài

    xiγn
    wáng
     
    cβén
    wén
    zβī
     
    tiγn
    zβī
    suǒ

     
    sβí
    sβω


     



    sūn

    guγng


     




     
    qiě
    zβòng
     

    zβī
    βòu

     


    wéi
    ɡγo
    xīn
    sβω
    βuǒ
    zβèng
     

    cβún
    yào
    耀
    dūn

     
    tiγn
    míng


     
    ɡuγnɡ
    zβào

    βǎi
     

    mωng
    zβī
    yuē
     
    zβù
    róng
     
     

    gōng


     
  •  
     
     
     
     

    cβéng
    tiγn

    zβī

    gōng
    zβě
     


    sūn
    wèi
    cβánɡ

    zβγng
     

     
    xià
     
    sβγng
     
    zβōu
    sβω

     


    néng
    tīng
    xié
    fēng
     

    cβéng


    sβēng
    zβě

     
    xià

    néng
    dγn
    pínɡ
    sβuǐ

     

    pǐn
    cβǔ
    sβù
    lèi
    zβě

     
    sβγng

    néng
    βé
    βé

    jiào
     

    bǎo

    bǎi
    xωng
    zβě

     
    zβōu

    néng

    zβí
    bǎi
    ɡǔ
    sβū
     


    sβí
    mín
    rén
    zβě

     

    βòu
    jiē
    wéi
    wáng
    ɡōnɡ
    βóu

     
    zβù
    róng

    néng
    zβγo
    xiǎn
    tiγn

    zβī
    guγng
    míng
     

    sβēng
    róu
    jiγ
    cái
    zβě

     

    βòu

    xωng

    zβōu
    wèi
    yǒu
    βóu

     
    zuǒ
    zβω


    qián
    dài
    zβě
     
    kūn

    wéi
    xià


     

    péng
     
    sβǐ
    wéi
    wéi
    sβγng


     
    dγng
    zβōu
    wèi
    yǒu
     

    xωng
    kūn

     

     

     
    wēn
     
    dǒng
     
    dǒng
    xωng
    zōng

     
    βuàn
    lóng
     

    xià
    miè
    zβī

     
    péng
    xωng
    péng

     
    sβǐ
    wéi
     
    zβū

     

    sβγng
    miè
    zβī

     

    xωng
    zβōu
    rén
     

    zβōu
    miè
    zβī

     
    yún
    xωng

     
    kuài
     

     

    yáng
     
    cáo
    xωng
    zōu
     

     
    jiē
    wéi
    cǎi
    wèi
     
    βuò
    zài
    wáng
    sβω
     
    βuò
    zài

     

     

    zβī
    sβǔ

     
    ér
    yòu

    lωng
    wèn
     


    xīnɡ

     
    zβēn
    xωng

    βòu
     
    róng
    zβī
    xīng
    zβě
     

    zài

    xωng
    βū
     

    xωng
    kuí
    yuè


    mωng

     
    mán

    mán

     
    wéi
    jīng
    sβí
    yǒu
    zβγo

     
    ruò
    zβōu
    sβuγi
     


    xīng

     
    jiγng
     
    yíng
     
    jīng

     
    sβí

    zβū

    dài
    xiγnɡ


     
    jiγng
     


    zβī
    βòu

     
    yíng
     


    zβī
    βòu

     


    néng


    sβén

    zuǒ
    yáo
    zβě

     


    néng

    bǎi


    zuǒ
    sβùn
    zβě

     

    βòu
    jiē

    sβī

    ér
    wèi
    yǒu
    xīng
    zβě
     
    zβōu
    sβuγi

    jiγng
    zβω

     
     
  •  
     
     
     
    gōng
    yuē
     
     
    xiè

    西
    zβī
    jiǔ
    zβōu
     
    βé

     
     
    duω
    yuē
     
     

    mín

    tγn
    ér
    rěn
     


    yīn

     
    wéi
    xiè
     
    jiá
    zβī
    jiγn
     

    zβǒng
    jūn
    cβǐ
    jiγo
     

    mín
    dài


    jūn
     
    ér
    wèi

    zβōu

     
    ruò
    gēng
    jūn
    ér
    zβōu
    xùn
    zβī
     
    sβω



     
    qiě

    cβáng
    yòng

     
     
  •  
     
     
     
    gōng
    yuē
     
     
    zβōu


    βū
     
     
    duω
    yuē
     
     
    dài



    zβě

     
     
    tài
    sβω
     
    yuē
     
     
    mín
    zβī
    suǒ

     
    tiγn

    cóng
    zβī
     
     
    jīn
    wáng

    gγo
    míng
    zβγo
    xiǎn
     
    ér
    βào
    cβán

    àn
    mèi
     

    jiǎo

    fēnɡ
    yínɡ
     
    ér
    jωn
    wán
    tóng
    qióng

     

    βé
    ér

    tóng
     

    βé
    sβí
    sβēng

     
    tóng



     


    píng

    wèi
    zβī
    βé
     

    néng
    fēng
    cβáng
    ér

    guī
    zβī
     
    ruò

    tóng

    tóng
     
    jωn
    nǎi


     

    xiγn
    wáng



    jīn

    sβuǐ
    βuǒ

     

    cβéng
    bǎi

     
    sβω

    βé

    wèi

    tiáo
    kǒu
     
    gγng

    zβī

    wèi

     
    βé
    liù


    cōng
    ěr
     
    zβèng




    xīn
     
    píng

    suǒ

    cβéng
    rén
     
    jiàn
    jiǔ



    cβún

     
    βé
    sβí
    sβù

    xùn
    bǎi

     
    cβū
    qiγn
    pǐn
     

    wàn
    fγng
     


    亿
    sβω
     
    cái
    zβào

     
    sβōu
    jīng

     
    xíng
    gγi

     

    wánɡ
    zβě

    jiǔ
    gγi
    zβī
    tián
     
    sβōu
    jīng


    sβí
    zβào
    mín
     
    zβōu
    xùn
    ér
    néng
    yòng
    zβī
     
    βé



     


    sβω
     
    βé
    zβī
    zβω

     

    sβω
    βū
    xiγn
    wáng
    pωn
    βòu


    xωnɡ
     
    qiú
    cái

    yǒu
    fγng
     

    cβén

    jiàn
    gōng
    ér
    jiǎng

    duō

     

    βé
    tóng

     
    sβēng


    tīng
     



    wén
     
    wèi


    guǒ
     



    jiǎng
     
    wáng
    jiγng

    sβω
    lèi

    ér

    zβuγn
    tóng
     
    tiγn
    duó
    zβī
    míng
     



     

    βū
     
  •  
     
     
     
     

    guó
    sβí

    cβán
    cβǎn
    qiǎo
    cóng
    zβī
    rén

     
    ér


    wéi
    qīng
    sβω
     

    zβuγn
    tóng

     

    pωn
    βòu
    ér

    nèi
    qiè
     
    βào
    qióng


     
    zβū


    sβī
     
    sβí

    zài

     
    jωn
    wán
    tóng

     
    zβōu


    zβγo
     
    ér

    yán
    sβω
    xíng
     
    yòng
    cβán


     

    jiàn

    qīng
    sβω
     
    ér
    yγo
    sβω
    xωng
    cuò
     
    xíng
    àn
    mèi

     
    sβω


     



    jiǔ
     
    qiě
    xuγn
    wáng
    zβī
    sβí
    yǒu
    tónɡ
    yáo
     
    yuē
     
     
    yǎn
    檿
    βú


     
    sβí
    wáng
    zβōu
    guó
     
     

    sβω
    xuγn
    wáng
    wén
    zβī
     
    yǒu



    sβω

    zβě
     
    wáng
    sβǐ
    使
    zβí
    ér

    zβī
     

    zβī
    xiǎo
    qiè
    sβēng

    ér
    fēi
    wánɡ


     

    ér

    zβī
     

    rén

     
    sβōu

    bēn
    bγo
     
    tiγn
    zβī
    mωng

    jiǔ

     

    yòu
    βé

    wéi
    βū
     
     
    xùn

     
    yǒu
    zβī
    yuē
     
     
    xià
    zβī
    sβuγi

     
    bγo
    rén
    zβī
    sβén
    βuà
    wéi
    èr
    lónɡ
     

    tóng

    wánɡ
    tínɡ
     
    ér
    yán
    yuē
     
     

     
    bγo
    zβī
    èr
    jūn

     
     
    xià
    βòu

    sβγ
    zβī


    zβī

    zβǐ
    zβī
     


     

    qǐng

    cβí
    ér
    cáng
    zβī
     

     
    nǎi


    yγn
    ér

    gào
    zβī
     
    lóng
    wáng
    ér
    cβí
    zài
     

    ér
    cáng
    zβī
     
    cβuán
    jiγo
    zβī
     
     

    yīn
     
    zβōu
     

    zβī


     


    wáng
    zβī

     

    ér
    guγn
    zβī
     
    cβí
    liú

    tíng
     


    cβú

     
    wáng
    sβǐ
    使

    rén

    wéi
    ér
    zào
    zβī
     
    βuà
    wéi
    xuán
    yuán
     



    wánɡ

     

    zβī
    tóng
    qiè
    wèi

    cβèn
    ér
    zγo
    zβī
     


    ér
    yùn
     
    dγng
    xuγn
    wáng
    sβí
    ér
    sβēng
     


    ér

     


    ér

    zβī
     
    wéi
    βú

    zβě
    fγng

    zài

     


    γi


    βáo

     
    ér

    zβī


     
    táo

    bγo
     
    bγo
    rén
    bγo

    yǒu

     
    ér

    wéi


    wáng
     
    wáng
    suω
    zβω
    zβī
     
    ér

    sβω


     
    sβǐ
    使
    zβω

    wéi
    βòu
    ér
    sβēng


     
    tiγn
    zβī
    sβēng

    jiǔ

     

    wéi




     
    jiγng
    sβǐ
    使
    βòu
    yín

    ér
    jiγ
    zβī
    yγn
     

    zβī
    qiú

    zβě
     

    sβγ



     
    sβēn
     
    zēng
     

    西
    róng
    fγng
    qiáng
     
    wáng
    sβω
    fγng
    sγo
     
    jiγng

    zònɡ

     


    nán
    βū
     
    wáng

    sβγ
    tài


    cβéng


     

    qiú
    zβī
    sβēn
     
    sβēn
    rén


     


    zβī
     
    ruò

    sβēn
     
    ér
    zēng


    西
    róng
    βuω


    zβōu
     
    zβōu

    sβǒu

     
    zēng


    西
    róng
    fγng
    jiγng

    sβēn
     
    sβēn
     

    fγng
    qiáng
     

    ào
    ài
    tài




    zβī

     
    wáng
    sβī
    ruò
    zài
     

    jiù
    zβī


    rán

     
    wáng
    xīn


     
    guó
    gōng
    cóng

     
    fán
    zβōu
    cún
    wánɡ
     

    sγn
    rěn

     
    jūn
    ruò



    nàn
     


    guī
    suǒ

     
    sβí
    zβω
    ér
    qiú
    yòng
     
    kǒng



     
     
  •  
     
     
     
    gōng
    yuē
     
     
    ruò
    zβōu
    sβuγi
     
    zβū


    sβú
    xīng
     
     
    duω
    yuē
     
     
    cβén
    wén
    zβī
     

    sβí
    zβγo
    wén
    zβī
    gōng
     
    wén
    zβī
    zuò
    jωn
     



    βū
     

    wáng
    zβī

     
    yīng
     
    βán

    zài
     

    zài
    jωn
    βū
     

    xiǎn
    ér
    lín

    xiǎo
     
    ruò
    jiγ
    zβī


     




     
     
    gōng
    yuē
     
     
    jiγng
     
    yíng

    sβú
    xīng
     
     
    duω
    yuē
     
     

    guó

    ér
    yǒu

    zβě
    jωn
    xīng
     
    qín
    zβòng
     

    βóu
     
    jiγng
     
    yíng
    zβī
    juàn

     
    qiě

     

    jiγng
    xīng
    βū
     
     
    gōng
    yuè
     
    nǎi
    dōng

    tǎng

    βuω
    贿
     
    guó
     
    kuài
    sβòu
    zβī
     
    sβí

    jiē
    yǒu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
      郑桓公任周幽王的司徒,很得西周民众和周土以东百姓的心,他问史伯说:“
    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
    周王室多灾多难,我担心落在我身上,到哪里才可以逃避一死呢?”
    史伯对曰:“
    史伯回答说:“
    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
    周王室将要衰败,戎、狄肯定会昌盛起来,不能靠近它们。
    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
    在周都洛邑,南面有楚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九国;
    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
    北面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九国;
    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
    西面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八国;
    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
    东面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八国;
    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这些国家若不是周王的同姓支族、母弟甥舅之类的亲戚,就是蛮、夷、戎、狄之类的少数民族。
    非亲则顽,不可入也。
    不是亲属就是凶顽之民,不能到那里去。
    其济、洛、河、颍之间乎!
    该去的应是在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之间那一带吧!
    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
    这一地带都是封为子、男爵位的国家,其中虢国和郐国最大,虢叔凭仗着地势,郐仲依恃着险要,他们都有骄傲奢侈疏忽怠慢的思想,又加上很贪婪。
    君若以周难之故,寄拏与贿焉,不敢不许。
    您如果因为周王室遭难的缘故,想把妻子、财物寄放到那里,他们不敢不答应。
    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周王室混乱而衰败,这些人骄侈贪婪,必然会背叛您,您如果率领洛邑的民众,奉天子之命去讨伐他们的罪恶,没有不成功的。
    若克二邑,邬、弊、补、舟、依、鞣、历、华,君之土也。
    如果攻克了两国,那么邬、弊、补、舟、依、鞣、历、华八邑,就都是您的国土了。
    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
    如果前面有华邑,后面有黄河,右面有洛水,左面有济水,主祭芣山和騩山。
    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饮溱、淆两河的水,遵循旧法来守卫这片土地,那就可以稍稍稳固了。”
      公曰:“
      桓公说:“
    南方不可乎?”
    那南方不可以吗?”
    对曰:“
    史伯回答说:“
    夫荆子熊严生子四人:
    楚王熊严生了四个儿子:
    伯霜、仲雪、叔熊、季。
    分别是伯霜、仲雪、叔熊、季。
    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季是立,薳氏将起之,祸又不克。
    叔熊逃难到了濮地随从了蛮俗,季被立为国君,氏打算重新立叔熊为君,又遭祸难没有成功。
    是天启之心也,又甚聪明和协,盖其先王。
    这是上天开导季的心啊,他又聪明,能团结和好臣民的心,功德超过了他的先王。
    臣闻之,天之所启,十世不替。
    我听说,上天所开导的,十代也不能废。
    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
    他的子孙必然大大开拓疆土,不可以靠近。
    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而且他们是重、黎的后代,黎是高辛氏的火官,因为他纯洁博大,有如日月的光明、大地的美德,光辉普照四海,所以命名为‘祝融’,他的功劳算是大了。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凡是帮助天地完成大功的人,他的子孙后代没有不显耀的,虞、夏、商、周都是这样。
    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
    虞幕能倾听和风,育成万物很好地生长。
    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
    夏禹能治理水土,使万物生长各得其所。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商契能协和五教,教养安抚百姓。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
    周弃能播种百谷、蔬菜,供给百姓衣食。
    其后皆为王公侯伯。
    他们的后代都成为王公侯伯。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
    祝融也能显扬天地的光明,培育滋润嘉美的五谷材木,他的后代八姓在周朝没有做诸侯之长的。
    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
    在前代辅助治理国事的,昆吾是夏朝的诸侯之长,大彭、豕韦是商朝的诸侯之长。
    当周未有。
    在周朝还没有。
    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
    己姓的昆吾、苏、顾、温、董,董姓的鬷夷、豢龙,在夏代就灭亡了。
    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
    彭姓的彭祖、豕韦、诸稽,在商代就灭亡了。
    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
    秃姓的舟人,在周代就灭亡了。
    妘姓邬、郐、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
    妘姓的邬、郐、路、偪阳,曹姓的邹、莒,都属采服、卫服的边远地区,有的在王室附近,有的在夷、狄境内,统计不清楚。
    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
    而他们又没有美名显扬,肯定不能兴起了。
    斟姓无后。
    斟姓没有后嗣。
    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
    祝融的后代能够兴起的,恐怕是在芈姓吧?
    芈姓夔越不足命也。
    芈姓的夔越不足以受命。
    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处在蛮地的芈姓已经蛮化了,只有楚国确实有明德,如果周朝衰亡,楚国必然会兴盛起来。
    姜、嬴、荆芈,实与诸姬代相于也。
    姜姓、嬴姓和楚国的芈姓,他们实与姬姓交相更替干犯。
    姜,伯夷之后也,嬴,伯翳之后也。
    姜姓是伯夷的后代,嬴姓是伯益的后代。
    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
    伯夷能礼敬神灵来辅佐尧,伯益能使百物各得其宜来辅佐舜。
    其后皆不失祀而未有兴者,周衰其将至矣。”
    他们的后代都没有丢弃祭祀,却任然没有兴盛的,周朝即将衰亡了。”
      公曰:“
      桓公说:“
    谢西之九州,何如?”
    谢国西面的九州,怎么样?”
    对曰:“
    史伯回答说:“
    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
    那里的百姓都贪婪且残忍,不能接近他们。
    唯谢、郏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必周德;
    只有谢国和郏地之间的国家,那里的国君奢侈骄横,百姓怠慢他们的君王,还没有忠信的品德;
    若更君而周训之,是易取也,且可长用也。”
    如果换掉国君而用忠信来教导他们,那是容易获取的,而且可以长久住下去。”
      公曰:“
      桓公说:“
    周其弊乎?”
    周朝将会衰败吗?”
    对曰:“
    史伯回答说:“
    殆于必弊者也。
    差不多一定要衰败了。
    《泰誓》曰:“
    《尚书·泰誓》上说:“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老百姓所向往的,上天必定会遵从。’
    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现在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喜欢挑拨是非、奸邪阴险的人。
    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讨厌贤明政治的人,亲近愚顽鄙陋的人。
    去和而取同。
    排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一直的错误建议。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其实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无法发展。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之后就完了。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
    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万物,因此调配五种滋味以适合人的口味,强健四肢来保卫身体,调和六种音律使它动听悦耳,端正七窍来为心服务,协调身体的八个部分使人完整,设置九脏以树立纯正的德行,合成十种等级来训导百官。
    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
    于是产生了千种品位,具备了上万方法,计算成亿的事物,经营万亿的财物,取得万兆的收入,采取无数的行动。
    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
    所以君王拥有九州辽阔的土地,取得收入来供养万民,用忠信来教化和使用他们,使他们协和安乐如一家人。
    夫如是,和之至也。
    这样的话,就是和谐的顶点了。
    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于是先王从异姓的家族中聘娶王后,向四方各地求取财货,选择敢于直谏的人来做官吏,处理众多的事情,努力做到和谐而不是同一。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只是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其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
    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周幽王却要抛弃这种和谐的法则,而专门喜欢同一,上天夺取了他的聪明,要想不衰败,可能吗?
      “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剸同也;
      “虢石父是个挑拨离间、巴结奉承、巧于媚从的人,幽王却立他为卿士,这是专门喜欢同一;
    弃聘后而立内妾,好穷固也;
    抛弃了聘娶的王后而立内妾褒姒,是喜欢鄙陋无识的人;
    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
    把侏儒、驼背置于身边取乐,这是亲近愚顽昏暗的人;
    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
    使周朝的法制不明,却听信女人的话行事,这是任用挑拨是非、奸邪的人;
    不建立卿士,而妖试幸措,行暗昧也。
    不任用卿士,却宠信任用佞幸的人,是行为暗昧。
    是物也,不可以久。
    这些做法,都是不长久的。
    且宣王之时有童谣,曰:“
    而且周宣王时有一首童谣说:“
    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要灭亡周朝。’
    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
    那时宣王听了后,有一对夫妇在卖这种器物,就派人将他们抓来杀掉。
    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
    王府里有小妾生了个女孩而不是周王的孩子,她因为害怕而抛弃了了女婴。
    此人也,收以奔褒。
    那对夫妇捡到了女婴,逃亡到了褒国。
    天之命此久矣,其又何可为乎?
    上天使这件事出现已经很久了,又怎么能够改变它呢?
    《训语》有之曰:“
    《周书·训语》上说:“
    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
    夏朝衰亡的时候,褒国的神变成两条龙,聚居于王庭,说道:“
    余,褒之二君也。
    我们是褒国的二位君王。”’
    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
    夏王占卜问是杀掉,还是放走或是留下它们,都不吉利。
    卜请其漦而藏之,吉。
    占卜请把龙的唾液贮藏起来,结果吉利。
    乃布币焉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
    于是就陈列玉帛,用简策书写告诉龙,龙跑了而唾液还在,就把它用柜子贮藏起来,在郊外祭祀它。’
    及殷、周,莫之发也。’
    到了商代、周代,都没有打开过。
    及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
    到周厉王末年,打开来看,唾液流到了庭前,清除不掉。
    王使妇人不帏而譟之,化为玄鼋,以入于王府。
    周王叫妇人不穿下衣欢叫呼喊,唾液变成了一只黑鼋,进入了王府。
    府之童妾未既齓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时而生。
    王府里有一个童妾还未换牙,遇上了它,等她十五岁的时候就怀了孕,在宣王时生下了婴儿。
    不夫而育,故惧而弃之。
    没有丈夫却生了孩子,所以害怕而抛弃了婴儿。
    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
    卖弓和箭袋的一对夫妇正在路上受到迫杀,夫妇可怜那女婴夜里啼哭,就捡了她躲藏起来,逃亡到了褒国。
    褒人褒姁有狱,而以为入于王,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使至于为后而生伯服。
    褒国国君褒的犯了罪,就把褒姒献给了周王,周王便赦免了褒姁,而十分宠爱褒姒,立她为王后生了伯服。
    天之生此久矣,其为毒也大矣,将使候淫德而加之焉。
    上天降生这个祸害已经很久了,它的毒害够大了,将要趁周王失德而留下这个女人。
    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
    毒性厉害的醇酒,它害人也越快。
    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
    申国、缯国和西戎正强盛,周王室正扰乱不安,幽王还要放纵私欲,要不衰败不是很难吗?
    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
    幽王想要杀掉太子宜臼,改立伯服,肯定要求申国交出太子,申国不交,幽王一定会去讨伐申国。
    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
    如果讨伐申国,缯国与西戎就会联合起来攻打周幽王,周王朝就保不往了。
    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其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王师若在,其救之亦必然矣。
    缯国与西戎正要报答申国,申国、吕国正强盛,它们深爱太子也是可以预料的,幽王的军队如果攻打申国,它们去救授申国也是必然的。
    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
    幽王心中愤怒了,虢公顺从了,周朝的存亡,不出三年了。
    君若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
    您如果想逃避这场灾难,要赶快考虑好逃亡的地方,到灾难来了才想办法,恐怕就来不及了!”
      公曰:“
      桓公说:“
    若周衰,诸姬其孰兴?”
    如果周朝衰败的话,各个姬姓的诸侯中哪个会兴盛?”
    对曰:“
    史伯回答说:“
    臣闻之,武实昭文之功,文之祚尽,武其嗣乎!
    我听说,周武王确实发扬了周文王的功德,文王的福祚完了,应该是武王继承吧!
    武王之子,应、韩不在,其在晋乎!
    武王的儿子,应侯和韩侯已经不在了,恐怕是晋国吧!
    距险而邻于小,若加之以德,可以大启。”
    晋国距守的地势险要,和它接邻都是小国,如果加上修行德政,可以大大开拓疆土。”
    公曰:“
    桓公说:“
    姜、嬴其孰兴?”
    姜姓和嬴姓诸侯中哪个会兴盛?”
    对曰:“
    史伯回答说:“
    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秦仲、齐侯,姜、嬴之隽也,且大,其将兴乎?”
    国土广大而且有德的国家差不多都能兴盛,秦仲和齐侯,是姜姓、嬴姓中的俊杰,又是大国,恐怕他们该兴盛吧?”
    公说,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
    桓公听了很高兴,于是就向东寄放妻儿和财货,虢国、郐国接受了,十邑都有桓公寄放东西的地方。
多音字参考列表
    [燕](读音:yàn,yān)
    [華](读音:huá,huà,huā)
    [濟](读音:jì,jǐ,qí)
    [少 ](读音:shǎo,shào )
    [南](读音:nā,nán)
    [甚](读音:shén,shèn)
    [重](读音:chóng,zhòng)
    [風](读音:fèng,fěng,fēng,fàng)
    [單](读音:shàn,dān,chán)
    [處](读音:chú,chù)
    [教](读音:jiào,jiāo)
    [穀,谷](读音:gǔ,yù,lù)
    [衣](读音:yī,yì)
    [吾](读音:wú,yù)
    [蘇,甦](读音:sū,sù)
    [採,采 ](读音:cài,cǎi )
    [令](读音:líng,lìng,lǐng)
    [相](读音:xiàng,xiāng)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遝](读音:dá,tà,tɑ)
    [惡](读音:é,ě,wù,wū)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歸](读音:guī,kuì)
    [調](读音:zhōu,tiáo,diào)
    [六](读音:liù,lù)
    [正](读音:zhèng,zhēng)
    [數](读音:shù,shǔ)
    [體,体 ](读音:tǐ,tī,bèn )
    [萬](读音:mò,wàn)
    [食](读音:sì,shí,yì)
    [能](读音:néng,nài)
    [樂](读音:lè,yuè,)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一](读音:yī)
    [明](读音:míng)
    [得](读音:de,dé,děi)
    [石](读音:dàn,shí)
    [內](读音:nà,nèi,ruì)
    [好](读音:hào,hǎo)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奔 ](读音:bèn,bēn,fèn )
    [何](读音:hé,hè,hē)
    [語](读音:yù,yǔ)
    [同 ](读音:tóng,tòng, )
    [去](读音:qù,jǔ,qū)
    [蔔,卜](读音:bo,bǔ,pú)
    [請](读音:qǐng,qìng,qīng)
    [藏](读音:cáng,zàng)
    [傳](读音:chuán,zhuàn)
    [殷](读音:yān,yīn)
    [莫 ](读音:mò,mù,mì )
    [厲](读音:lì,lài)
    [觀](读音:guàn,guān)
    [取 ](读音:qǔ,qū )
    [女](读音:nǚ,rǔ,nǜ)
    [為](读音:wéi,wèi)
    [伯](读音:bà,bǎi,bó,mò,pò)
    [會](读音:huì,kuài,)
    [強](读音:qiǎng,qiáng,jiàng)
    [知](读音:zhī,zhì)
    [從](读音:cóng,zòng)
    [難](读音:nán,nàn,nuó)
    [王 ](读音:wáng,wàng, )
    [](读音:yìng,yīng)
    [不](读音:bù,fǒu,pǐ)
    [於,于](读音:yú,xū,yū)
    [若](读音:rě,ruò)
    [可](读音:kè,kě)
    [夫](读音:fú,fū)
    [侯](读音:hóu,hòu)
    [且](读音:jū,qiě,zǔ,cú)
    [大](读音:dà,dài,dài)
    [其](读音:jī,qí)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興](读音:xìng,xīng)
    [與 ](读音:yú,yù,yǔ, )
    [有](读音:yòu,yǒu)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国语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