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檀弓上》拼音版,可打印礼记-文言文

《檀弓上》由礼记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3 23:23:33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tán
    gōng
    shàng
  •  

    西
    hàn
     


  •  
     
     
     
    ɡōnɡ

    zhòng

    zhī
    sāng
     
    tán
    gōng
    miǎn
    yān
     
    zhòng

    shè

    sωn
    ér



     
    tán
    gōng
    yuē
     
     

    βī
     

    wèi
    zhī
    qián
    wén

     
     

    ér
    βiù


    bǎi
    zi

    mén
    yòu
     
    yuē
     
     
    zhòng

    shè

    sωn
    ér



     


     
     
    bǎi
    zi
    yuē
     
     
    zhòng


    yóu
    xíng

    zhī
    dγo

     

    zhě
    wén
    wáng
    shě


    kǎo
    ér


    wáng
     
    wēi

    shè

    sωn

    ér

    yǎn

     

    zhòng


    yóu
    xíng

    zhī
    dγo

     
     
  •  
     
     
     

    yóu
    wèn
    zhω
    kǒng

     
    kǒng

    yuē
     
     
    fǒu
     

    sωn
     
     
  •  
     
     
     
    shì
    qīn
    yǒu
    yǐn
    ér

    fγn
     
    zuǒ
    yòu
    βiù
    yǎng

    fāng
     

    qín
    zhì

     
    zhì
    sāng
    sān
    nián
     
    shì
    βωn
    yǒu
    fγn
    ér

    yǐn
     
    zuǒ
    yòu
    βiù
    yǎng
    yǒu
    fāng
     

    qín
    zhì

     
    fāng
    sāng
    sān
    nián
     
    shì
    shī

    fγn

    yǐn
     
    zuǒ
    yòu
    βiù
    yǎng

    fāng
     

    qín
    zhì

     
    xīn
    sāng
    sān
    nián
     
  •  
     
     
     
    βì


    chéng
    qǐn
     

    shì
    zhī
    zγng
    zγi

    西
    βiē
    zhī
    xiγ
     
    qǐng

    zγnɡ
    yān
     

    zhī
     

    gōng
    ér

    gǎn

     


    yuē
     
     

    zγnɡ
    fēi


     

    zhōu
    gōng

    lái
     
    wèi
    zhī
    yǒu
    gǎi

     




    ér




     

    βī
     
     
    mìng
    zhī

     
  •  
     
     
     

    shγng
    zhī


    ér

    sāng
     
    mén
    rén
    wèn
    zhω


    yuē
     
     

    zhě

    zhī
    xiān
    βωn

    sāng
    chω


     
     
    yuē
     
     
    rán
     
     
     

    zhī

    shǐ
    使
    bái

    sāng
    zhī
     


     
     


    yuē
     
     

    zhě

    xiān
    βωn


    suǒ
    shī
    dγo
     
    dγo
    lóng

    cónɡ
    ér
    lóng
     
    dγo


    cónɡ
    ér

     
    βí

    ān
    néng
     
    wéi
    βí


    zhě
     
    shì
    wéi
    bái


     

    wéi
    βí


    zhě
     
    shì

    wéi
    bái


     
     

    kǒng
    shì
    zhī

    sāng
    chω

     



    shǐ

     
  •  
     
     
     
    kǒng

    yuē
     
     
    bγi
    ér
    hòu

    sǎng
     
    tuí


    shùn

     

    sǎng
    ér
    hòu
    bγi
     
    kěn


    zhì

     
    sān
    nián
    zhī
    sāng
     

    cóng

    zhì
    zhě
     
     
  •  
     
     
     
    kǒng

    βì


    zγnɡ

    fáng
     
    yuē
     
     

    wén
    zhī
     



    ér

    fén
     
    βīn
    qiω

     
    dōnɡ

    西
    nán
    běi
    rén

     




    shí

     
     

    shì
    fēng
    zhī
     
    chóng

    chǐ
     
  •  
     
     
     
    kǒng

    xiān
    fǎn
     
    mén
    rén
    hòu
     

    shèn
     
    zhì
     
    kǒng

    wèn
    yān
    yuē
     
     
    ěr
    lái

    chí

     
     
    yuē
     
     
    fánɡ

    bēng
     
     
    kǒng


    yīng
     
    sān
     
    kǒng

    xuγn
    rán
    liú

    yuē
     
     

    wén
    zhī
     


    xiω

     
     
  •  
     
     
     
    kǒng





    zhōnɡ
    tínɡ
     
    yǒu
    rén
    diγo
    zhě
     
    ér


    bγi
    zhī
     
    βì

     
    βìn
    shǐ
    使
    zhě
    ér
    wèn

     
    shǐ
    使
    zhě
    yuē
     
     
    hǎi
    zhī

     
     
    suì
    mìng

    hǎi
     
  •  
     
     
     
    zēng

    yuē
     
     
    péng
    yǒu
    zhī

     
    yǒu

    宿
    cǎo
    ér


    yān
     
     
  •  
     
     
     


    yuē
     
     
    sāng
    sān

    ér
    bìn
     
    fán


    shēn
    zhě
     

    chéng

    xìn
     

    zhī
    yǒu
    huǐ
    yān
    ěr

     
    sān
    yuè
    ér
    zγng
     
    fán


    guān
    zhě
     

    chéng

    xìn
     

    zhī
    yǒu
    huǐ
    yān
    ěr

     
    sāng
    sān
    nián

    wéi
    βí
     
    wáng


    zhī
    wγng

     

    βωn

    yǒu
    zhōnɡ
    shēn
    zhī
    yōu
     
    ér


    zhāo
    zhī
    huγn
     

    βì


    yuè
     
     
  •  
     
     
     
    kǒng

    shγo

     

    zhī


     
    bìn



    zhī

     
    rén
    zhī
    βiγn
    zhī
    zhě
     
    βiē

    wéi
    zγng

     

    shèn

     
    gγi
    bìn

     
  •  
     
     
     
    wèn

    zōu
    mγn

    zhī

     
    rán
    hòu


    zγnɡ

    fáng
     
    lín
    yǒu
    sāng
     
    chōng

    xiγng
     

    yǒu
    bìn
     

    xiγnɡ
    ɡē
     
    sāng
    guān

    ruí
     
  •  
     
     
     
    yǒu

    shì

    ɡuān
     
    xiγ
    hòu
    shì

    zhōu
     
    yīn
    rén
    guān
    guǒ
     
    zhōu
    rén
    qiáng
    zhì
    shγ
     
    zhōu
    rén

    yīn
    rén
    zhī
    guān
    guǒ
    zγng
    zhǎng
    shāng
     

    xiγ
    hòu
    shì
    zhī

    zhōu
    zγng
    zhōng
    shāng
     
    xiγ
    shāng
     

    yǒu

    shì
    zhī

    ɡuān
    zγng


    zhī
    shāng
     
  •  
     
     
     
    xiγ
    hòu
    shì
    shγng
    hēi
     

    shì
    liǎn
    yòng
    hωn
     
    róng
    shì
    chéng

     
    shēng
    yòng
    xuán
     
    yīn
    rén
    shγng
    bái
     

    shì
    liǎn
    yòng

    zhōng
     
    róng
    shì
    chéng
    hγn
     
    shēng
    yòng
    bái
     
    zhōu
    rén
    shγng
    chì
     

    shì
    liǎn
    yòng

    chω
     
    róng
    shì
    chéng
    yuán
     
    shēng
    yòng
    xīng
     
  •  
     
     
     

    gōng
    zhī


     
    shǐ
    使
    rén
    wèn

    zēng

    yuē
     
     

    zhī

     
     
    duì
    yuē
     
     
    shēn

    wén
    zhω
    shēn
    zhī

    yuē
     


    zhī
    āi
     

    zhǎn
    zhī
    qíng
     
    zhān
    zhōu
    zhī
    shí
     

    tiān


     


     
    wèi

     
    shān
    縿

     


     
     
  •  
     
     
     
    βìn
    xiγn
    gōng
    βiāng
    shā

    shì

    shēn
    shēng
     
    gōng

    chóng
    ěr
    wèi
    zhī
    yuē
     
     


    yán

    zhī
    zhì

    gōng

     
     
    shì

    yuē
     
     


     
    βωn
    ān

    βī
     
    shì

    shāng
    gōng
    zhī
    xīn

     
     
    yuē
     
     
    rán


    xíng

     
     
    shì

    yuē
     
     


     
    βωn
    wèi


    shì
    βωn

     
    tiān
    xiγ

    yǒu


    zhī
    guó
    zāi
     


    xíng

    zhī
     
     
    shǐ
    使
    rén




    yuē
     
     
    shēn
    shēng
    yǒu
    zuì
     

    niγn

    shì
    zhī
    yán

     

    zhì


     
    shēn
    shēng

    gǎn
    γi


     
    suī
    rán
     

    βωn
    lǎo

     

    shγo
     
    guó
    βiā
    duō
    nγn
     

    shì

    chω
    ér


    βωn
     

    shì
    gǒu
    chω
    ér


    βωn
     
    shēn
    shēng
    shòu

    ér

     
     
    zγi
    bγi

    shǒu
     
    nǎi

     
    shì

    wéi
     
    gōng
    shì

     

     
  •  
     
     
     

    rén
    yǒu
    zhāo
    xiáng
    ér


    zhě
     


    xiγo
    zhī
     


    yuē
     
     
    yóu
     
    ěr


    rén
     
    zhōng



     
    sān
    nián
    zhī
    sāng
     


    βiǔ


     
     


    chω
     


    yuē
     
     
    yòu
    duō

    zāi
     

    yuè


    shγn

     
     
  •  
     
     
     

    zhuāng
    gōng
    βí
    sòng
    rén
    zhγn

    chéng
    qiω
     
    xuán
    bēn


     

    guó
    wéi
    yòu
     

    βīng
     
    bγi
    βì
     
    gōng
    zhuì
     
    zuǒ
    chē
    shòu
    suí
     
    gōng
    yuē
     
     

    zhī


     
     
    xuán
    bēn

    yuē
     
     



    bγi
    βì
     
    ér
    βīn
    bγi
    βì
     
    shì

    yǒng

     
     
    suì

    zhī
     

    rén


     
    yǒu
    liú
    shǐ
    zγi
    bái
    ròu
     
    gōng
    yuē
     
     
    fēi

    zuì

     
     
    suì
    lěi
    zhī
     
    shì
    zhī
    yǒu
    lěi
     


    shǐ

     
  •  
     
     
     
    zēng

    qǐn
    βí
     
    bìng
     
    yuè
    zhèng

    chωn
    zuò

    chuáng
    xiγ
     
    zēng
    yuán
     
    zēng
    shēn
    zuò


     
    tóng


    zuò
    ér
    zhí
    zhú
     
    tóng

    yuē
     
     
    huá
    ér
    huǎn
     


    zhī


     
     

    chωn
    yuē
     
     
    zhǐ
     
     
    zēng

    wén
    zhī
     
    βù
    rán
    yuē
     
     

     
     
    yuē
     
     
    huá
    ér
    huǎn
     


    zhī


     
     
    zēng

    yuē
     
     
    rán
     

    βì
    sωn
    zhī


     

    wèi
    zhī
    néng


     
    yuán
     



     
     
    zēng
    yuán
    yuē
     
     


    zhī
    bìnɡ
    βí

     



    biγn
     
    xìnɡ
    ér
    zhì

    dγn
     
    qǐng
    βìng

    zhī
     
     
    zēng

    yuē
     
     
    ěr
    zhī
    γi





     
    βωn

    zhī
    γi
    rén



     

    rén
    zhī
    γi
    rén




     


    qiú
    zāi
     


    zhèng
    ér

    yān



     
     
    βǔ

    ér

    zhī
     
    fǎn

    wèi
    ān
    ér

     
  •  
     
     
     
    shǐ

     
    chōng
    chōng

    yǒu
    qióng
     
    βì
    bìn
     
    βù
    βù

    yǒu
    qiú
    ér


     
    βì
    zγng
     
    huáng
    huáng

    yǒu
    wγnɡ
    ér

    zhì
     
    liγn
    ér
    kǎi
    rán
     
    xiáng
    ér
    kuò
    rán
     
    zhω
    lóu

    zhī

    shǐ
     
    gγi

    zhγn

    shēng
    xíng
    shǐ

     


    rén
    zhī
    zhuā
    ér
    diγo

     

    bγi

    tái
    tái
    shǐ

     
  •  
     
     
     
    nán
    ɡōnɡ
    tāo
    zhī

    zhī

    zhī
    sāng
     


    huì
    zhī
    zhuā
    yuē
     
     
    ěr

    zǒng
    zǒng
    ěr
     
    ěr



    ěr
     
    gγi
    zhēn

    wéi
    βī
     
    zhǎng
    chǐ
     
    ér
    zǒng

    cùn
     
     
  •  
     
     
     
    mèng
    xiγn

    dγn
     
    xuán
    ér

    yuè
     


    ér


     


    yuē
     
     
    xiγn

    βiā

    rén

    děng

     
     
  •  
     
     
     
    kǒng

    βì
    xiáng
     


    tán
    qín
    ér

    chénɡ
    shēng
     
    shí

    ér
    chéng
    shēnɡ
    ɡē
     
  •  
     
     
     
    yǒu

    gγi
    βì
    xiáng
    ér

    βù

    yīnɡ
     
  •  
     
     
     

    ér

    diγo
    zhě
    sān
     
    wèi
     

     

     
  •  
     
     
     


    yǒu

    zhī
    sāng
     


    chú
    zhī

     
    ér

    chú

     
    kǒng

    yuē
     
     


    chú

     
     


    yuē
     
     

    guǎ
    xiōng

    ér

    rěn

     
     
    kǒng

    yuē
     
     
    xiān
    wáng
    zhì

     
    xínɡ
    dγo
    zhī
    rén
    βiē

    rěn

     
     


    wén
    zhī
     
    suì
    chú
    zhī
     
  •  
     
     
     
    tγi
    gōng
    fēng

    yíng
    qiω
     

    βí

    shì
     
    βiē
    fǎn
    zγng

    zhōu
     
    βωn

    yuē
     
     
    yuè
    yγo

    suǒ

    shēng
     




    běn
     

    zhī
    rén
    yǒu
    yán
    yuē
     


    zhèng
    qiω
    shǒu
     
    rén

     
     
  •  
     
     
     


    zhī


     
    βī
    ér
    yóu

     


    wén
    zhī
    yuē
     
     
    shuí


    zhě
     
     
    mén
    rén
    yuē
     
     


     
     


    yuē
     
     

     

    shèn

     
     


    wén
    zhī
     
    suì
    chú
    zhī
     
  •  
     
     
     
    shùn
    zγng

    cāng

    zhī

     
    gγi
    sān
    fēi
    wèi
    zhī
    cóng

     
    βì


    yuē
     
     
    zhōu
    gōng
    gγi

     
     
  •  
     
     
     
    zēng

    zhī
    sāng
     


    cuγn
    shì
     

    gōng
    fèi

     
    huò
    yuē
     
     

    gōng
     
    sòng


     
     
  •  
     
     
     

    zhāng
    bìng
     
    zhγo
    shēn
    xiáng
    ér

    zhī
    yuē
     
     
    βωn

    yuē
    zhōng
     
    xiǎo
    rén
    yuē

     

    βīn


    shù
    βī

     
     
    zēng

    yuē
     
     
    shǐ

    zhī
    diγn
     





     
     
    zēng

    yuē
     
     
    xiǎo
    gōng

    wéi
    wèi

    zhě
     
    shì
    wěi
    xiγnɡ
    zhī


     


    zhī

    sǎo

    wéi
    wèi
     

    rén
    chγng
    yǒng
     
    shēn
    xiáng
    zhī

    yán



    rán
     
     
  •  
     
     
     

    zhě
     
    guān
    suō
    féng
     
    βīn

     
    héng
    féng
     

    sāng
    guān
    zhī
    fǎn
    βí
     
    fēi


     
    zēng

    wèi


    yuē
     
     
    βí
     

    zhí
    qīn
    zhī
    sāng

     
    shuǐ
    βiāng



    kǒu
    zhě


     
     


    yuē
     
     
    xiān
    wáng
    zhī
    zhì


     
    guò
    zhī
    zhě

    ér
    βiù
    zhī
     

    zhì
    yān
    zhě
     

    ér
    βí
    zhī
     

    βωn

    zhī
    zhí
    qīn
    zhī
    sāng

     
    shuǐ
    βiāng



    kǒu
    zhě
    sān

     
    zhγng
    ér
    hòu
    néng

     
     
    zēng

    yuē
     
     
    xiǎo
    gōng

    tuì
     

    shì
    yuǎn
    xiōng

    zhōng



     
    ér


     
     
  •  
     
     
     

    gāo
    zhī
    sāng
     
    kǒng
    shì
    zhī
    shǐ
    使
    zhě
    wèi
    zhì
     
    rǎn

    shè
    shù

     
    chéng

    ér
    βiāng
    zhī
     
    kǒng

    yuē
     
     

    zāi
     

    shǐ
    使


    chéng


    gāo
     
     
  •  
     
     
     

    gāo


    wèi
     


    kǒng

     
    kǒng

    yuē
     
     




    zhω
     
    xiōng

     


    zhω
    miγo
     

    zhī
    yǒu
     


    zhω
    miγo
    mén
    zhī
    wγi
     
    shī
     


    zhω
    qǐn
     
    péng
    yǒu
     


    zhω
    qǐn
    mén
    zhī
    wγi
     
    suǒ
    zhī
     


    zhω

     


     


    shω
     

    qǐn
     


    zhòng
     

    yóu


    xiγn

     


    zhω

    shì
     
     
    suì
    mìng

    gòng
    wéi
    zhī
    zhǔ
     
    yuē
     
     
    wèi
    ěr


    lái
    zhě
     
    bγi
    zhī
     
    zhī

    gāo
    ér
    lái
    zhě
     

    bγi

     
     
  •  
     
     
     
    zēng

    yuē
     
     
    sāng
    yǒu
    βí
     
    shí
    ròu
    yǐn
    βiǔ
     

    yǒu
    cǎo

    zhī

    yān
     

    wéi
    βiāng
    guì
    zhī
    wèi

     
     
  •  
     
     
     

    xiγ
    sγng


    ér
    sγng

    míng
     
    zēng

    diγo
    zhī
    yuē
     
     

    wén
    zhī

     
    péng
    yǒu
    sγnɡ
    mínɡ


    zhī
     
     
    zēng


     

    xiγ


     
    yuē
     
     
    tiān

     

    zhī

    zuì

     
     
    zēng


    yuē
     
     
    shāng
     



    zuì

     



    shì



    zhω

    zhī
    βiān
     
    tuì
    退
    ér
    lǎo


    西

    zhī
    shγng
     
    shǐ
    使

    西

    zhī
    mín





     
    ěr
    zuì


     
    sγng
    ěr
    qīn
     
    shǐ
    使
    mín
    wèi
    yǒu
    wén
    yān
     
    ěr
    zuì
    èr

     
    sγng
    ěr

     
    sγng
    ěr
    míng
     
    ěr
    zuì
    sān

     
    ér
    yuē



    zuì

     
     

    xiγ
    tóu

    zhγng
    ér
    bγi
    yuē
     
     

    guò

     

    guò

     


    qún
    ér
    suǒ
    βω
     


    βiǔ

     
     
  •  
     
     
     

    zhòu
    βω

    nèi
     
    wèn

    βí


     

    βω

    wγi
     
    diγo
    zhī


     
    shì

    βωn

    fēi
    yǒu

    ɡù
     


    宿

    wγi
     
    fēi
    zhì
    zhāi

     
    fēi
    βí

     

    zhòu

    βω

    nèi
     
  •  
     
     
     
    gāo

    gāo
    zhī
    zhí
    qīn
    zhī
    sāng

     

    xuè
    sān
    nián
     
    wèi
    chánɡ
    xiγn
    chǐ
    齿
     
    βωn


    wéi
    nán
     
  •  
     
     
     
    cuī
     



    dānɡ


     
    nìng

    cuī
     

    cuī


    biān
    zuò
     

    gōng



    qín
     
  •  
     
     
     
    kǒng

    zhī
    wèi
     

    βiù
    guǎn
    rén
    zhī
    sāng
     

    ér

    zhī
    āi
     
    chω
     
    shǐ
    使

    gòng
    tuō
    cān
    ér

    zhī
     

    gòng
    yuē
     
     

    mén
    rén
    zhī
    sāng
     
    wèi
    yǒu
    suǒ
    tuō
    cān
     
    tuō
    cān

    βiù
    guǎn
     

    nǎi

    zhòng

     
     


    yuē
     
     

    xiγng
    zhě

    ér

    zhī
     



    āi
    ér
    chω

     




    zhī

    cóng

     
    xiǎo

    xíng
    zhī
     
     
    kǒng

    zγi
    wèi
     
    yǒu
    sònɡ
    zγnɡ
    zhě
     
    ér


    guān
    zhī
     
    yuē
     
     
    shγn
    zāi
    wéi
    sāng

     


    wéi


     
    xiǎo

    zhì
    zhī
     
     

    gòng
    yuē
     
     



    shγn
    ěr

     
     
    yuē
     
     

    wǎng



     

    fǎn



     
     

    gòng
    yuē
     
     

    ruò

    fǎn
    ér


     
     

    yuē
     
     
    xiǎo

    zhì
    zhī
     

    wèi
    zhī
    néng
    xíng

     
     
    yán
    yuān
    zhī
    sāng
     
    kuì
    xiáng
    ròu
     
    kǒng

    chω
    shòu
    zhī
     

     
    tán
    qín
    ér
    hòu
    shí
    zhī
     
  •  
     
     
     
    kǒng


    mén
    rén

     
    gǒng
    ér
    shγnɡ
    yòu
     
    èr
    sān


    βiē
    shγnɡ
    yòu
     
    kǒng

    yuē
     
     
    èr
    sān

    zhī
    shì
    xué

     


    yǒu

    zhī
    sāng


     
     
    èr
    sān

    βiē
    shγnɡ
    zuǒ
     
  •  
     
     
     
    kǒng

    zǎo
    zuò
     

    shǒu

    zhγng
     
    xiāo
    yáo

    mén
     

    yuē
     
     
    tγi
    shān

    tuí

     
    liáng


    huγi

     
    zhé
    rén

    wěi

     
     
    βì

    ér

     
    dγng

    ér
    zuò
     

    gòng
    wén
    zhī
    yuē
     
     
    tγi
    shān

    tuí
     


    βiāng
    ān
    yǎng
     
    liáng


    huγi
     
    zhé
    rén

    wěi
     


    βiāng
    ān
    fǎng
     


    dγi
    βiāng
    bìng

     
     
    suì

    ér

     


    yuē
     
     

     
    ěr
    lái

    chí

     
    xiγ
    hòu
    shì
    bìn

    dōng
    βiē
    zhī
    shγng
     

    yóu
    zγi
    zuò

     
    yīn
    rén
    bìn

    liǎnɡ
    yínɡ
    zhī
    βiān
     


    bīn
    zhǔ
    βiā
    zhī

     
    zhōu
    rén
    bìn


    西
    βiē
    zhī
    shγng
     

    yóu
    bīn
    zhī

     
    ér
    qiω

    yīn
    rén

     

    chóu

    zhī

     
    mèng
    zuò
    diγn

    liǎnɡ
    yínɡ
    zhī
    βiān
     

    míng
    wáng

    xīnɡ
     
    ér
    tiān
    xiγ

    shú
    néng
    zōng

     

    dγi
    βiāng


     
     
    gγi
    qǐn
    βí


    ér

     
  •  
     
     
     
    kǒng

    zhī
    sāng
     
    mén
    rén

    suǒ

     

    gòng
    yuē
     
     

    zhě


    zhī
    sāng
    yán
    yuān
     
    ruò
    sγng

    ér


     
    sγng



    rán
     
    qǐng
    sāng


     
    ruò
    sγng

    ér


     
     
  •  
     
     
     
    kǒng

    zhī
    sāng
     
    ɡōnɡ

    西
    chì
    wéi
    zhì
    yān
     
    shì
    guān
     
    qiáng
     
    zhì
    shγ
    shè

     
    zhōu

     
    shè
    chóng
     
    yīn

     
    chóu
    liγn
    shè
    zhγo
     
    xiγ

     
  •  
     
     
     

    zhāng
    zhī
    sāng
     
    gōng
    míng

    wèi
    zhì
    yān
     
    chǔ

    dān
    zhì
     

    βié



     
    yīn
    shì

     
  •  
     
     
     

    xiγ
    wèn

    kǒng

    yuē
     
     
    βω


    zhī
    chóu

    zhī

     
     


    yuē
     
     
    qǐn
    shān
    zhěn
    gān
     

    shì
     


    ɡònɡ
    tiān
    xiγ

     

    zhω
    shì
    cháo
     

    fǎn
    bīng
    ér
    dòu
     
     
    yuē
     
     
    qǐnɡ
    wèn
    βω
    kωn

    zhī
    chóu

    zhī

     
     
    yuē
     
     
    shì


    ɡònɡ
    guó
     
    xián
    βωn
    mìng
    ér
    shǐ
    使
     
    suī

    zhī

    dòu
     
     
    yuē
     
     
    qǐnɡ
    wèn
    βω
    cóng

    kωn

    zhī
    chóu

    zhī

     
     
    yuē
     
     

    wéi
    kuí
     
    zhǔ
    rén
    néng
     

    zhí
    bīng
    ér
    péi

    hòu
     
     
  •  
     
     
     
    kǒng

    zhī
    sāng
     
    èr
    sān

    βiē
    dié
    ér
    chω
     
    qún
    βω

    dié
     
    chω

    fǒu
     
  •  
     
     
     


     
    fēi


     
  •  
     
     
     


    yuē
     
     

    wén
    zhω


     
    sānɡ

     


    āi


    ér

    yǒu


     

    ruò



    ér
    āi
    yǒu


     
    βì

     


    βìng


    ér

    yǒu


     

    ruò



    ér
    βìng
    yǒu


     
     
  •  
     
     
     
    zēng

    diγo


    xiγ
     
    zhǔ
    rén
    βì

     
    tián
    chí
     
    tuī
    βiù
    ér
    fǎn
    zhī
     
    βiγng

    rén
    ér
    hòu
    xínɡ

     
    cóng
    zhě
    yuē
     
     


     
     
    zēng

    yuē
     
     


    zhě
    qiě

     
    qiě
     

    wèi




    fǎn

    宿

     
     
    cóng
    zhě
    yòu
    wèn
    zhω

    yóu
    yuē
     
     


     
     

    yóu
    yuē
     
     
    fγn

    yǒu
    xiγ
     
    xiǎo
    liγn


    nèi
     

    liǎn

    zuò
     
    bìn


    wèi
     


    tíng
     
    zγng


     
    suǒ

    βí
    yuǎn

     

    sāng
    shì
    yǒu
    βìn
    ér

    tuì
    退
     
     
    zēng

    wén
    zhī
    yuē
     
     
    duō


     

    chω

    zhě
     
     
    zēng


    qiú
    ér
    diγo
     

    yóu

    qiú
    ér
    diγo
     
    zēng

    zhǐ

    yóu
    ér
    shì
    rén
    yuē
     
     



     
    wéi



    zhě
     

    zhī



    qiú
    ér
    diγo

     
     
    zhǔ
    rén
    βì
    xiǎo
    liγn
     
    tǎn
     
    kuò

     

    yóu

    ér
    chω
     

    qiú
    dγi
    dié
    ér

     
    zēng

    yuē
     
     

    guò

     

    guò

     


    shì

     
     
  •  
     
     
     

    xiγ
    βì
    chú
    sāng
    ér
    xiγn
     

    zhī
    qín
     

    zhī


     
    tán
    zhī
    ér

    chénɡ
    shēng
     
    zuò
    ér
    yuē
     
     
    āi
    wèi
    wγng

     
    xiān
    wáng
    zhì

     
    ér

    gǎn
    guò

     
     
  •  
     
     
     

    zhāng
    βì
    chú
    sāng
    ér
    xiγn
     

    zhī
    qín
     

    zhī
    ér

     
    tán
    zhī
    ér
    chéng
    shēng
     
    zuò
    ér
    yuē
     
     
    xiān
    wáng
    zhì


    gǎn
    bu
    zhì
    yān
     
     
  •  
     
     
     

    kòu
    huì

    zhī
    sāng
     

    yóu
    wèi
    zhī

    cuī


    dié
     
    wén


    yuē
     
     




    móu
    zhī

    yóu
     
    yòu

    wèi
    zhī

     
    gǎn

     
     

    yóu
    yuē
     
     


     
     
    wén

    tuì
    退
    fǎn

     

    yóu

    ér
    βiù
    zhω
    chén
    zhī
    wèi
     
    wén

    yòu

    yuē
     
     




    móu
    zhī

    yóu
     
    yòu

    wèi
    zhī

     
    yòu

    lín

    sāng
     
    gǎn

     
     

    yóu
    yuē
     
     


    qǐng
     
     
    wén

    tuì
    退
     



    nán
    miγn
    ér

    yuē
     
     




    móu
    zhī

    yóu
     
    yòu

    wèi
    zhī

     
    yòu

    lín

    sāng
     


    gǎn


    wèi
     
     

    yóu

    ér
    βiù

    wèi
     
    βiānɡ
    βωn
    wén

    zhī
    sāng
     
    βì
    chú
    sāng
     
    ér
    hòu
    yuè
    rén
    lái
    diγo
     
    zhǔ
    rén
    shēn

    liγn
    guān
     
    dγi

    miγo
     
    chuí


     

    yóu
    guān
    zhī
    yuē
     
     
    βiānɡ
    βωn
    wén
    shì
    zhī


    shù
    βī

     



    zhě
    zhī


     

    dòng

    zhōng
     
     
  •  
     
     
     
    yòu
    míng
     
    guγn

     

    shí


    zhòng
     

    shì
     
    zhōu
    dγo

     
    dié

    zhě
    shí

     
    βué
    zhōng
    liω
    ér

     
    huǐ
    zγo

    zhuì

     
    βí
    zγng
     
    huǐ
    zōng
    liè
    xíng
     
    chω


    mén

     
    yīn
    dγo

     
    xué
    zhě
    xíng
    zhī
     
  •  
     
     
     

    liǔ
    zhī


     

    shuò
    qǐng
    βù
     

    liǔ
    yuē
     
     


    zāi
     
     

    shuò
    yuē
     
     
    qǐng

    shù

    zhī

     
     

    liǔ
    yuē
     
     

    zhī



    rén
    zhī


    zγng



     


     
     
    βì
    zγng
     

    shuò




    zhī

    βù
    βì

     

    liǔ
    yuē
     
     


     

    wén
    zhī

     
    βωn


    βiā

    sāng
     
    qǐng
    bān
    zhω
    xiōng

    zhī
    pín
    zhě
     
     
    βωn

    yuē
     
     
    móu
    rén
    zhī
    βωn
    shī
     
    bγi


    zhī
     
    móu
    rén
    zhī
    bāng

     
    wēi

    wáng
    zhī
     
     
    gōng
    shω
    wén

    shēng

    xiá
    qiω
     



    cóng
     
    wén

    yuē
     
     
    yγo
    zāi

    qiω

     




    zγng
    yān
     
     



    yuē
     
     


    yγo
    zhī
     

    yuγn
    qǐng
    qián
     
     
  •  
     
     
     
    biγn
    rén
    yǒu



    ér



    zhě
     
    kǒng

    yuē
     
     
    āi

    āi

     
    ér
    nán
    wéi
    βì

     


     
    wéi

    chuán

     
    wéi

    βì

     


    yǒng
    yǒu
    βié
     
     
  •  
     
     
     
    shω
    sωn

    shω
    zhī


     
    βì
    xiǎo
    liγn
     
    βǔ
    zhě
    chω

     
    chω

    tǎn
     
    qiě
    tóu

    guān
    kuò

     

    yóu
    yuē
     
     
    zhī

     
     

    βωn
     

    rén
    shī

    yòu
     
    shè
    rén
    shī

    zuǒ
     
    βωn
    hōng

    shì
    βǔ
     
  •  
     
     
     
    cónɡ

    zhī

     
    βiù
    zhī

     
    èr

    rén
    xiāng
    wéi

     
    βωn

    wèi
    zhī
    yán

     
    huò
    yuē
    tóng
    cuγn

     
  •  
     
     
     
    sāng
    shì
     


    zǒng
    zǒng
    ěr
     
    βí
    shì
     




    ěr
     

    sāng
    shì
    suī
    βù
     

    línɡ
    βié
     
    βí
    shì
    suī
    zhǐ
     

    dγi
     

    sāo
    sāo
    ěr


     
    dǐng
    dǐng
    ěr

    xiǎo
    rén
     
  •  
     
     
     
    βωn

    gγi
    yóu
    yóu
    ěr
     
    sāng
    βù
     
    βωn

    chǐ
    βù
     


    èr

    ér

    wéi

    zhě
     
    βωn


    wéi

     
    sānɡ

     
    xiōng

    zhī

    yóu


     
    gγi
    yǐn
    ér
    βìn
    zhī

     
    sǎo
    shω
    zhī



     
    gγi
    tuī
    ér
    yuǎn
    zhī

     


    mèi
    zhī


     
    gγi
    yǒu
    shòu

    ér
    hòu
    zhī
    zhě

     
    shí

    yǒu
    sāng
    zhě
    zhī

     
    wèi
    chánɡ
    bǎo

     
  •  
     
     
     
    zēng





    mén

     



    ér
    chω
     
    zēng

    yuē
     
     
    ěr
    βiāng

    zhī
     
     
    yuē
     
     



     
    βiāng
    chω


    xiγng
     
     
    yuē
     
     
    fǎn
     


    ěr

     
     
    zēng

    běi
    miγn
    ér
    diγo
    yān
     
  •  
     
     
     
    kǒng

    yuē
     
     
    zhī

    ér
    zhì

    zhī
     

    rén
    ér


    wéi

     
    zhī

    ér
    zhì
    shēng
    zhī
     

    zhì
    ér


    wéi

     
    shì

     
    zhú

    chénɡ
    yòng
     


    chénɡ
    mèi
     


    chénɡ
    zhuó
     
    qín

    zhāng
    ér

    píng
     

    shēng
    bèi
    ér


     
    yǒu
    zhōnɡ
    qìnɡ
    ér

    sǔn
    βù
     

    yuē
    míng

     
    shén
    míng
    zhī

     
     
  •  
     
     
     
    yǒu

    wèn

    zēng

    yuē
     
     
    wèn
    sγng




     
     
    yuē
     
     
    wén
    zhī

     
    sγng


    pín
     



    xiǔ
     
     
    yǒu

    yuē
     
     
    shì
    fēi
    βωn

    zhī
    yán

     
     
    zēng

    yuē
     
     
    shēn

    wén
    zhω



     
     
    yǒu

    yòu
    yuē
     
     
    shì
    fēi
    βωn

    zhī
    yán

     
     
    zēng

    yuē
     
     
    shēn



    yóu
    wén
    zhī
     
     
    yǒu

    yuē
     
     
    rán
     
    rán



    yǒu
    wéi
    yán
    zhī

     
     
    zēng



    yán
    gγo


    yóu
     

    yóu
    yuē
     
     
    shèn
    zāi
     
    yǒu

    zhī
    yán




     

    zhě


    βω

    sòng
     
    βiγn
    huán



    wéi
    shí
    guǒ
     
    sān
    nián
    ér

    chénɡ
     


    yuē
     
     
    ruò
    shì



     




    xiǔ
    zhī


     
     

    zhī


    xiǔ
     
    wèi
    huán


    yán
    zhī

     
    nán
    ɡōnɡ
    βìng
    shω
    fǎn
     

    zγi
    bǎo
    ér
    cháo
     


    yuē
     
     
    ruò
    shì

    huò

     
    sγng



    pín
    zhī


     
     
    sγng
    zhī


    pín
     
    wèi
    βìng
    shω
    yán
    zhī

     
     
    zēng



    yóu
    zhī
    yán
    gγo

    yǒu

     
    yǒu

    yuē
     
     
    rán
     


    yuē
     
    fēi


    zhī
    yán

     
     
    zēng

    yuē
     
     



    zhī
    zhī
     
     
    yǒu

    yuē
     
     


    zhì

    zhōnɡ

     

    cùn
    zhī
    guān
     

    cùn
    zhī
    guǒ
     


    zhī



    xiǔ

     

    zhě


    shī


    kòu
     
    βiāng
    zhī
    βīng
     
    gγi
    xiān
    zhī


    xiγ
     
    yòu
    shēn
    zhī

    rǎn
    yǒu
     


    zhī



    pín

     
     
  •  
     
     
     
    chén
    zhuāng
    zi

     



     

    rén



     

    gōng
    zhγo
    xuán

    ér
    wèn
    yān
     
    xuán

    yuē
     
     

    zhī


     
    shù
    xiω
    zhī
    wèn

    chω
    βìng
     
    suī


    zhī
     
    ān

    ér

    zhī
     
    βīn
    zhī


     
    βiāo
    zhèng

    zhōng
    guó
     
    suī



     
    yān

    ér


     
    qiě
    chén
    wén
    zhī
     

    yǒu
    èr
    dγo
     
    yǒu
    γi
    ér

    zhī
     
    yǒu
    wèi
    ér

    zhī
     
     
    gōng
    yuē
     
     
    rán
     
    rán


    zhī

    ér

     
     
    xuán

    yuē
     
     
    qǐng

    zhω

    xìnɡ
    zhī
    miγo
     
     

    shì


    zhω
    xuán
    shì
     
    zhòng
    xiγn
    yán

    zēng

    yuē
     
     
    xiγ
    hòu
    shì
    yòng
    míng

     
    shì
    mín

    zhī

     
    yīn
    rén
    yòng
    βì

     
    shì
    mín
    yǒu
    zhī

     
    zhōu
    rén
    βiān
    yòng
    zhī
     
    shì
    mín


     
     
    zēng

    yuē
     
     


    rán

     


    rán

     

    míng

     
    guǐ


     
    βì

     
    rén


     


    zhī
    rén
     

    wéi
    ér


    qīn

     
     
    gōng
    shω

    yǒu
    tóng



    zhī
    kωn


     
    wèn


    yóu
     

    yóu
    yuē
     
     


    gōng

     
     


    yǒu
    tóng



    zhī
    kωn


     
    wèn


    xiγ
     

    xiγ
    yuē
     
     

    wèi
    zhī
    qián
    wén

     

    rén

    wèi
    zhī

    cuī
     
     


    xíng

    cuī
     
    βīn
    zhī

    cuī
     


    zhī
    wèn

     
  •  
     
     
     


    zhī



    wèi
     
    liǔ
    ruò
    wèi


    yuē
     
     

     
    shèng
    rén
    zhī
    hòu

     

    fāng



    ɡuān

     

    gγi
    shèn
    zhω
     
     


    yuē
     
     


    shèn
    zāi
     

    wén
    zhī
     
    yǒu


     


    cái
     
    βωn


    xíng

     
    yǒu


     
    yǒu

    cái
     


    shí
     
    βωn


    xíng

     


    shèn
    zāi
     
     
  •  
     
     
     
    xuán

    suǒ
    yuē
     
     

    wén
    zhī
     

    zhě

    βiγng
     
    shγng
    xiγ



    qīn
     
    téng

    wén
    wèi
    mèng


    cuī
     

    shω


     
    wèi
    mèng


    cuī
     

    shω


     
     
    hòu

    yuē
     
     
    sāng
     

    wén
    zhω
    xuán

    yuē
     

    sāng
     



    shēn
    chánɡ


     
    mǎi
    guān
    wγi
    nèi

     




    rán
     
     
    zēng

    yuē
     
     
    shī
    wèi
    shè
    shì
     

    wéi
    táng
     
    xiǎo
    liγn
    ér
    chè
    wéi
     
     
    zhòng
    liáng
    zi
    yuē
     
     


    fāng
    luγn
     

    wéi
    táng
     
    xiǎo
    liγn
    ér
    chè
    wéi
     
     
    xiǎo
    liγn
    zhī
    diγn
     

    yóu
    yuē
     
     

    dōnɡ
    fānɡ
     
     
    zēng

    yuē
     
     


    西
    fānɡ
     
    liǎn



     
     
    xiǎo
    liγn
    zhī
    diγn
    zγi

    西
    fānɡ
     


    zhī

    shī

     
    xuán

    yuē
     
     

    cuī
    suì
    cháng
     
    fēi


     
     



     

    zhě

    miè
     

    gāo
    yuē
     
     
    ruò
    shì

    zāi
     
     

    zhě
    gǎi
    zhī
     
  •  
     
     
     

    qiáo
    zhī

    zhī
    sāng
     
    gōng
    zhōng

    xiγng
     

    wéi


     


    yuē
     
     
    shǐ

     
    ɡāo
    qiú
    xuán
    guān
    zhě
     

    zhī
    ér

     
     
    ɡāo
    qiú
    xuán
    guān
     




    diγo
     
  •  
     
     
     

    yóu
    wèn
    sāng
    βù
     


    yuē
     
     
    chēng
    βiā
    zhī
    yǒu

     
     

    yóu
    yuē
     
     
    yǒu




     
     


    yuē
     
     
    yǒu
     

    ɡuò

     
    βì


     
    liǎn
    shǒu

    xíng
     
    xuán
    zγng
     
    xuán
    guān
    ér
    fēng
     
    rén

    yǒu
    fēi
    zhī
    zhě
    zāi
     
     

    shì
    bēn
    gγo


    yóu
    yuē
     
     
    qǐng


    chuáng
     
     

    yóu
    yuē
     
     
    nuò
     
     
    xuán

    wén
    zhī
    yuē
     
     
    tγi
    zāi
    shω
    shì
     
    zhuān



    rén
     
     
  •  
     
     
     
    sòng
    xiāng
    gōng
    zγng


    rén
     
    xiān
    hǎi
    bǎi
    wèng
     
    zēng

    yuē
     
     
    βì
    yuē
    míng


     
    ér
    yòu
    shí
    zhī
     
     
    mèng
    xiγn

    zhī
    sāng
     



    guī


     


    yuē
     
     


     
     

    fèng
     
    zēng

    yuē
     
     
    fēi


     
    shì
    zγi
    gγo

     
     
    chéng

    gāo
    qǐn
    βí
     
    qìng


     
    qǐng
    yuē
     
     

    zhī
    bìnɡ
    βí

     

    zhì


    bìng
     


    zhī

     
     

    gāo
    yuē
     
     

    wén
    zhī

     
    shēng
    yǒu


    rén
     


    hγi

    rén
     

    zòng
    shēng



    rén
     




    hγi

    rén

    zāi
     


     



    shí
    zhī

    ér
    zγng

    yān
     
     
  •  
     
     
     

    xiγ
    wèn
    zhω


    yuē
     
     
    βω
    βωn
    zhī



    zhī
    sāng
     
     
     
    βω
    chǔ
     
    yán

     
    yǐn
    shí
    kγn
    ěr
     
     
  •  
     
     
     
    bīn

    zhì
     

    suǒ
    guǎn
     


    yuē
     
     
    shēng



    guǎn
     




    bìn
     
     
    guó

    gāo
    yuē
     
     
    zγng

    zhě
     
    cáng

     
    cáng

    zhě
     

    rén
    zhī


    βiγn

     
    shì

     



    shì
    shēn
     
    guān
    zhōu


     
    guǒ
    zhōu

    guān
     

    zhōu

    guǒ
     
    fǎn
    rǎng
    shù
    zhī
    zāi
     
     
  •  
     
     
     
    kǒng

    zhī
    sāng
     
    yǒu

    yān
    lái
    guān
    zhě
     
    shè


    xiγ
    shì
     

    xiγ
    yuē
     
     
    shèng
    rén
    zhī
    zγng
    rén


    rén
    zhī
    zγng
    shèng
    rén

     


    guān
    yān
     

    zhě


    yán
    zhī
    yuē
     
     

    βiγn
    fēng
    zhī
    ruò
    táng
    zhě

     
    βiγn
    ruò
    fáng
    zhě

     
    βiγn
    ruò

    xiγ

    zhě

     
    βiγn
    ruò

    zhě

     
     
    cóng
    ruò

    zhě
    yān
     

    liè
    fēng
    zhī
    wèi

     
    βīn


    ér
    sān
    zhǎn
    bǎn
     
    ér

    fēng
     
    shγng
    xíng


    zhī
    zhì

    zāi
     
     

    rén


    dγi
     
    yǒu
    βiγn
    xīn
     

    shuò
    diγn
     
    βì
    zγng
     




    chú
     
    chí
    shì
    chóng
    liù
     
    βωn
    βí
    wèi
    ér
    wéi
    bēi
     
    suì


    zhī
     
    cáng
    yān
     

     
    xiē
    chǐ
    齿
     
    zhuì

     
    fγn
     
    shè
    shì
     
    wéi
    táng
    bìng
    zuò
     

    xiōnɡ
    mìng

    zhě
     
    βωn


    xiǎo
    qǐn
     

    qǐn
     
    xiǎo

     
    tγi

     

    mén
     

    βiāo
     
    sāng


     
    diγn


     
    βì
    ròu


     
    βì
    bìn
     
    xún
    ér

    cái

    míng

     
    zhāo
    diγn

    chω
     

    diγn
    dγi

     


    zhī
    sāng
     


    shí
     
    shǐ
    使

    zhī

    fǎn

     
    liγn
     
    liγn

    huáng

     
    quán
    yuán
     

    yāo
    dié
     
    shéng
    βù


     
    βiǎo
    tián
     

    鹿
    qiú
    héng
    cháng

     


    zhī


     
  •  
     
     
     
    yǒu
    bìn
     
    wén
    yuǎn
    xiōng

    zhī
    sāng
     
    suī


    wǎng
     
    fēi
    xiōng

     
    suī
    lín

    wǎng
     
    suǒ
    shí

    xiōng


    tónɡ
    βω
    zhě
    βiē
    diγo
     
    tiān

    zhī
    guān

    chóng
     
    shuǐ


    guān
    bèi
    zhī
     

    hòu
    sān
    cùn
     

    guān

     

    guān
    èr
     

    zhě
    βiē
    zhōu
     
    guān
    shù
    suō
    èr
    héng
    sān
     
    rèn
    měi
    shù

     
    bǎi
    guǒ

    duān
    cháng
    liù
    chǐ
     
  •  
     
     
     
    tiān

    zhī

    zhω
    hóu

     
    βué
    biγn
    dié


     
    huò
    yuē
     
    shǐ
    使
    yǒu


    zhī
     
    wèi
    zhī


    yuè
    shí
     
    tiān

    zhī
    bìn

     
    cuán

    lóng
    chωn

    guǒ
     
    βiā


    guǒ
    shγng
     



     
    tiān

    zhī


     
  •  
     
     
     
    wéi
    tiān

    zhī
    sāng
     
    yǒu
    bié
    xìng
    ér

     

    āi
    gōng
    lěi
    kǒng
    qiω
    yuē
     
     
    tiān



    lǎo
     

    xiγng

    wèi
    yān
     


    āi
    zāi
     


     
     
    guó
    wáng

    xiγn

     
    gōng
     
    qīng
     


     
    shì
    βiē

    ɡuγn
     


    tγi
    miγo
     
    sān

     
    βωn

    βǔ
     
    huò
    yuē
     
    βωn
    βǔ
    ér


    hòu

     
    kǒng




    zhě
     
    wèi
    shì
    zhě
     

    gǎn
    shuì
    rén
     

    shuì
    rén
     



    xiōnɡ
    zhī
    mìng
     
    shì
    bèi

    ér
    hòu
    zhāo

    yǒng
     
    xiáng
    ér
    gǎo
     
    shì
    yuè
    dγn
     

    yuè
    yuè
     
    βωn

    shì
    yǒu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
      公仪仲子的嫡子死了,他不立嫡孙为继承人,却立他的庶子为继承人。
    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
    为了表示对这种作法的讽刺,檀弓故意戴着免去吊丧,并且说:“
    何居?
    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我未之前闻也。”
    我可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作法。”
    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
    他快步走到门右边去问子服伯子,说:“
    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
    仲子舍其嫡孙而立其庶子,道理何在?”
    伯子曰:“
    伯子为仲子打掩护说:“
    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
    仲子也不过是沿袭古人的成例而已。
    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
    过去,周文王舍弃嫡子伯邑考而立武王,宋微子不立嫡、孙腯而立其弟衍。
    夫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
    所以说仲子也不过是沿袭古人的成例而已。”
      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
      后来,孔子的弟子子游就此事请教孔子,孔子回答说:“
    否!
    公仪仲子的作法是不对的。
    立孙。”
    应当立嫡孙为后。”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侍奉双亲,对其过失不可称扬,不可直言冒犯,或左或右地精心侍候,任劳任怨,直至双亲下世,极其哀痛地守丧三年。
    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
    侍奉国君,对其过失已经直言不讳地加以规劝,如果再有人问起国事,也不妨直言其得失,精心伺候,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直到国君去世,就比照丧父的礼节守丧三年。
    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侍奉老师,对其过失不可直言冒犯,但也不能总是缄默,像对待双亲那样地精心侍候,直到老师去世,虽然不披麻戴孝,但三年之中心中的悲伤犹如丧失亲人一般。
      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
      季武子建成一座住宅,其宅地原是杜氏墓地,杜家有人就葬在西阶之下,杜家新死了人,请求季武子允许合葬,季武子同意了。
    入宫而不敢哭。
    杜氏后人进入季武子的宅院不敢哭泣。
    武子曰:“
    季武子说:“
    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
    合葬不是古制,自周公以来才有合葬,后来再没有改变。
    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
    我既然允许杜家人合葬,而不允许杜家人哭泣,这是什么道理?”
    命之哭。
    于是让他们尽情哭泣。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
      子上的出母死了,但子上没有为她穿孝服。
    门人问诸子思曰:“
    子思的门人感到迷惑不解,就请教子思说:“
    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
    从前您的父亲为出母带不带孝?”
    曰:“
    子思回答说:“
    然”。
    带孝。”
    “子之不使白也丧之。
    门人又问,“那么您不让您的儿子子上为出母挂孝。
    何也?”
    这是何道理?”
    子思曰:“
    子思回答说:“
    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
    从前我父亲的作法并不失礼。
    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依礼,该提高规格时就提高,该降低规格时就降低。
    伋则安能?
    我孔伋怎么敢和先父相比呢?
    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
    我的原则是,只要是我孔伋的妻子,自然也就是阿白的母亲;
    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
    只要不是我孔伋的妻子,自然也就不是阿白的母亲。”
    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所以,孔家的人不为出母挂孝,是从子思开始的。
      孔子曰:“
      孔子说:“
    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
    三年之丧,孝子有两种拜法。
    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
    一种是先拜而后叩头,这种拜法突出了对宾的恭敬,于礼为顺,一种是先叩头而后拜,这种拜法突出了孝子的哀思,于情为至。
    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三年之丧,应强调的是哀戚之心,所以我赞成后一种拜法。”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
      孔子终于把父母合葬于防之后,说:“
    吾闻之:
    我听说:
    古也墓而不坟;
    古时的墓地上是不积土为坟的。
    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现在我是个四处奔波的人,不可不做个标志。”
    于是封之,崇四尺。
    于是就在墓上积土,高四尺。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
      孔子先从墓地回家,弟子们还在墓地照料,一阵大雨之后,弟子们才来到家。
    至,孔子问焉曰:“
    孔子问他们,说:“
    尔来何迟也?”
    你们怎么回来的这般晚?”
    曰:“
    弟子们答道:“
    防墓崩。”
    防地的墓因雨而坍塌了,我们在那里修墓。”
    孔子不应。
    孔子没有作声。
    三,孔子泫然流涕曰:“
    弟子们以为孔子没有听见,连着说了三遍,这时,孔子才伤心地流下眼泪,说:“
    吾闻之:
    我听说过。
    古不修墓。”
    古人是不在墓上积土的。”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孔子在正室前的庭里哭子路。
    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
    有人来慰问,孔子就以丧主的身份回拜。
    既哭,进使者而问故。
    哭过以后,孔子召见从卫国来报信的使者,问子路死的情况。
    使者曰:“
    使者说:“
    醢之矣。”
    被砍成了肉酱。”
    遂命覆醢。
    孔子听后就让人将正要吃的肉酱倒掉,不忍吃它。
      曾子曰:“
      曾子说:“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朋友的墓上有了隔年的草,就不该再哭了。”
      子思曰:“
      子思说:“
    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人死了三天而行殡礼,这时,凡是随尸体入殓的物品,一定要考虑周密,一丝不苟,合乎励志,不妄增减,以免日后有所遗憾。
    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三个月以后下葬,这时,凡是随棺入圹的物品,一定要考虑周密,一丝不苟,合乎礼制,不妄增减,以免日后有遗憾。
    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
    虽然服丧以三年为极限,但除丧以后也不应该忘掉双亲。
    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所以君子一辈子都在怀念双亲,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因思亲过度而有损身体。
    故忌日不乐。”
    因此,在忌日是不自娱自乐的。”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
      孔子很小就死了父亲,所以不知道其父之墓。
    殡于五父之衢。
    是浅殡在五父之衙的。
    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
    长大后,母亲又去世了,孔子欲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但弄不清楚父墓是殡是葬。
    其慎也,盖殡也。
    问了一些见到的人,都以为是葬,孔子不知如何办才好。
      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最后问到曼父的母亲,才知道是殡,然后才能够将母亲和父亲合葬于防。
    邻有丧,舂不相;
    邻居有丧事,即使在舂米时也不可喊号子。
    里有殡,不巷歌。
    邻里有停殡待葬的,就不要在街巷中唱歌。
    丧冠不緌。
    戴丧冠不应使冠缨打好结后还有下垂部分。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墍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
      虞舜时开始用瓦棺,但尚无椁,夏代则瓦棺之外,又加堲周为椁,殷人开始用木材做内棺和外椁。
    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周人则除木制棺椁以外,又加上两样遮挡灵柩的装饰物,墙和翣,周人用殷代的棺椁来葬十六岁至十九岁的夭殇者,用夏代的堲周制度葬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夭殇者,用舜时的瓦棺葬七岁以下的夭殇者。
      夏后氏尚黑;
      夏代崇尚黑色。
    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
    办丧事入殓都在黄昏,战车驾以黑马,祭祀用黑色的牺牲。
    殷人尚白;
    殷人崇尚白色。
    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
    办丧事入殓都在正午,战车驾以白马,祭祀用白色的牺牲。
    周人尚赤;
    周人崇尚赤色。
    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
    办丧事入殓都在日出,战车驾以赤马,祭祀用赤色的牺牲。
      穆公之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
      鲁穆公的母亲去世了,派人去向曾子讨教说:“
    如之何?”
    丧事该怎么办?”
    对曰:“
    曾子回答说:“
    申也闻诸申之父曰:
    我听我的父亲讲过:
    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达。
    通过哭泣来抒发悲哀,通过披麻带孝来表示纪念父母对己的无限恩情,通过喝粥度日来表示孝子的食不甘味,所有这些,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分贵贱,都是一样的。
    布幕,卫也;
    用布来做殡时所用的棺罩,这是卫国的习俗;
    縿幕,鲁也。”
    用帛来做殡时所用的棺罩,这是鲁国的习俗,此属小节,不必尽同。”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
      晋献公将要杀害他的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
    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
    您怎么不把受诬陷的情况向父亲讲明白呢?”
    世子曰:“
    太子说:“
    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不可以,父亲他老人家不可一天没有骊姬,我如果把事情讲明,骊姬必然得罪,这样一来,岂不是伤了他老人家的心吗?”
    曰:“
    重耳说:“
    然则盖行乎?”
    那么为什么不逃往他国呢?”
    世子曰:“
    太子说:“
    不可,君谓我欲弒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
    不可,他老人家给我加上的罪名是谋害君父,试想,普天之下哪里有接纳谋害君父之人的国家呢。
    吾何行如之?”
    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使人辞于狐突曰:“
    申生派人向狐突诀别说:“
    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
    我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劝告,以至于陷于死地,我个人并不觉得自己死得可惜。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尽管如此,想到国君年纪已老,继承人年龄又小,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您又不出山为我们的国君出谋划策,这使我放心不下,如果您肯出山为我们的国君出谋划策,申生将怀着对您的感激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申生行过再拜稽首之礼,就自杀了。
    是以为“恭世子”也。
    由于申生一味敬顺事上,所以谥为“恭世子”。
      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
      鲁国有个人,早上行过大祥除服之祭,晚上就唱起歌来了。
    夫子曰:“
    子路听见了,就讥笑此人为乐过速。
    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
    孔子则说,“由,你责备别人就没个头了吗!
    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
    三年之丧,时间也够长了,很多人连这一点还做不到呢。”
    子路出,夫子曰:“
    子路出去以后,孔子又说:“
    又多乎哉!
    (可能我)又多说话了。
    逾月则其善也。”
    (其实)他再过一个月再开始娱乐就好了!”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鲁庄公领兵与宋国军队战于乘丘。
    县贲父御,卜国为右。
    鲁庄公所乘的战车上,县贲父负责驾车,卜国负责保卫。
    马惊,败绩,公队。
    驾车的马忽然受惊乱跑,把庄公从车上摔了下来。
    佐车授绥。
    幸亏副车上的人递给庄公登车的引绳,把他拉上了副车。
    公曰:“
    庄公说:“
    末之卜也。”
    马惊失列,是驾车者的责任,我没有事先占卜一下驾车者的人选,所以事情才会这样。”
    县贲父曰:“
    县贲父说:“
    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
    平常驾车,马不乱跑,今天驾车倒乱跑起来,这说明我还缺乏勇气。”
    遂死之。
    于是赴敌而死。
    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后来,马夫洗马,才发现有一支箭射到了马大腿内侧的肉里。
    公曰:“
    庄公说:“
    非其罪也。”
    原来如此。
    遂诔之。
    是我错怪县贲父了。”
    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于是就写了一篇表彰死者功德的诔文,士这一阶层也能有诔,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曾子寝疾,病。
      曾子卧病在床,病得很厉害。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他的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下,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坐在脚旁,一个小孩子坐在角落里,手执火炬。
    童子曰:“
    小孩子看到曾子身下的竹席,便说:“
    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多么漂亮光滑呀,是大夫用的竹席吧?”
    子春曰:“
    子春说:“
    止!”
    别作声!”
    曾子闻之,瞿然曰:“
    曾子听到了,猛然惊醒过来。
    呼!”
    有气无力地出了口气。
    曰:“
    小孩子又说:“
    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多么漂亮光滑呀,是大夫用的竹席吧?”
    曾子曰:“
    曾子说:“
    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是的,这是季孙送的,我因为病重,未能把它换掉。
    元,起易箦。”
    元呀,起来把席子换掉!”
    曾元曰:“
    曾元说:“
    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您老人家的病已经很危险了,不可以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为您换掉它。”
    曾子曰:“
    曾子说:“
    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你爱我的心意还不如那个小孩子。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君子的爱人,是考虑如何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的爱人,则是考虑如何让他苟且偷安。
    吾何求哉?
    此刻我还求什么呢?
    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我能够合乎礼仪地死去,我的愿望就满足了。”
    举扶而易之。
    于是,他们抬起曾子换席,换过后再把曾子放回席上。
    反席未安而没。
    还没有放好,曾子就断气了。
      始死,充充如有穷;
      双亲刚死的时候,孝子满腔悲痛,好像日子没法子再过下去。
    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
    殡殓以后,孝子的眼神不定,好像在寻找什么而又找不到的。
    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埋葬以后,孝子仿徨无依,好像在盼望亲人归来而又盼不的样子。
    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周年以后,就感慨时间过得太快,除服以后,还觉得内心相当空虚。
    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
    邾娄人用箭来招魂,是从升陉之战以后开始的。
    鲁妇人之髽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鲁国妇人露着髻去吊丧的习惯,是从狐髽之战失败后开始的。
      南宫縚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
      南宫縚的妻子死了婆婆,孔子教她做丧髻的方法说:“
    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
    你不要把丧髻做得太高,也不要做得太大。
    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用榛木做簪子,其长一尺,束发的布条,其剩余垂下的部分是八寸长。”
      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
      孟献子行过谭祭以后,家中的乐器仍然悬而不奏,可以有妇人侍寝也不入住室之门。
    夫子曰:“
    孔子说:“
    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一般人都做不到这一点,献子能够做到,真是过人一等啊!”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孔子在大祥后五天开始弹琴,但弹不成声调,在大祥后逾月的又一旬里欢笙,其声调就和谐了。
      有子盖既祥而丝屦组缨。
      有子大概是祥祭一结束,就穿上有丝饰的鞋子和戴上用丝带作缨的帽子,这未免早了点。
      死而不吊者三:
      死了而不值得临吊的有三种情况:
    畏、厌、溺。
    含冤不白而自裁者、行止危险之下被压死者和游泳逞能被淹死者。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
      子路为出嫁的姐姐服丧,到了可以除服的日子他还不除,孔子就问他:“
    何弗除也?”
    为什么还不除服呢?”
    子路曰:“
    子路说:“
    吾寡兄弟而弗忍也。”
    我的兄弟很少,所以不忍心到了九个月就除服啊!”
    孔子曰:“
    孔子说:“
    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
    先王制定的礼,对于正人君子来说,就是教他要适当控制感情的。”
    子路闻之,遂除之。
    子路听了,就立即除掉了丧服。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
      太公封于齐,都营丘,因太公留朝为太师,死后遂葬于周,此后,其五代子孙虽死于齐,也都随太公葬于周。
    君子曰:“
    君子说:“
    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
    音乐,还是故国的声音最好听,礼的精神,也是不忘其本。”
    古之人有言曰:
    古人有句俗话说:“
    狐死正丘首。
    狐狸死了,也要头对着狐穴所在的方向。
    仁也。”
    这也是不忘其本啊!”
      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
      伯鱼的出母死了,过了周年,他还在哭。
    夫子闻之曰:“
    孔子听见了,就问:“
    谁与哭者?”
    是谁在哭呀?”
    门人曰:“
    他的弟子说:“
    鲤也。”
    是鲤在哭。”
    夫子曰:“
    孔子发出不满的说:“
    嘻!
    哎!
    其甚也。”
    太过分了!”
    伯鱼闻之,遂除之。
    伯鱼听到后,就不再哭了。
      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
      舜死后被葬于苍梧之野,大概他的三位妃子都没有与他合葬。
    季武子曰:“
    季武子说:“
    周公盖祔。”
    大概从周公开始才有夫妇合葬之事。”
      曾子之丧,浴于爨室。
      为曾子料理丧事时,其家属在厨房中为死者烧浴汤,这是失礼的。
    大功废业。
    服大功之丧要停止一切学业,以免干扰哀思。
    或曰:“
    但是也有人说:
    大功,诵可也。”
    服大功之丧,口诵诗歌还是可以的,只是不可奏乐。
      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
      子张病危时,召申祥来,并告诉他说:“
    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君子之死叫作终,小人之死叫作死。
    吾今日其庶几乎!”
    我这一辈子大概差不多可以称作‘终,了吧。”
    曾子曰:“
    曾子说:“
    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
    人刚死时所设的祭奠,用的是架子上剩余的现成食物吧?”
    曾子曰:“
    曾子说:“
    小功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
    小功之服不按照亲疏的序列而哭,那是居于陋巷的庶人之礼。
    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妇人倡踊;
    子思哭其嫂,就讲究亲疏的序列,由他的妻子先跳跃跺脚地哭,然后他才跟着哭。
    申祥之哭言思也亦然。”
    申祥之哭言思,也有这种讲究。”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
      古时候无论吉冠凶冠都直缝的,现在的吉冠是横缝的。
    故丧冠之反吉,非古也。
    凶冠仍然直缝,看起来正和吉冠相反,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也是这样的。
    曾子谓子思曰:“
    曾子对子思自夸说:“
    汲!
    伋!
    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我父亲刚死的时候,我一点不吃一点不喝达到了七天。”
    子思曰:“
    子思说:“
    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先王的制礼,已经是折衷人情而制定标准,行礼过分者应该自己委曲点以期符合标准,而行礼欠缺者应该自己加把劲以期达到标准。
    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所以,君子在父亲刚死的时候,不吃不喝三天也就可以了,尽管只是三天,可孝子也要扶着丧杖才能立起身来。”
    曾子曰:“
    曾子说:“
    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
    依礼,小功之服,在丧期已过才听到丧信,就不用追服,如此说来,对于在远处去世的从祖兄弟根本就谈不上有丧服了,这样做合适吗?”
      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
      伯高死了,孔子派去致吊送礼的使者还没到,孔子的弟子冉有就代为准备了一份含有一束帛四匹马的礼物往吊,并称说是奉了孔子之命。
    孔子曰:“
    孔子听说后,说:“
    异哉!
    真奇怪!
    徒使我不诚于伯高。”
    这平白让我失去了对伯高的诚信。”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
      伯高死于卫国,其家属派人来向孔子报丧,孔子说:“
    吾恶乎哭诸?
    我在什么地方哭伯高呢?
    兄弟,吾哭诸庙;
    如果是兄弟,我在祖庙里哭他;
    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
    父亲的朋友,我在庙门外哭他;
    师,吾哭诸寝;
    老师,我在正寝里哭他;
    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
    朋友,我在正寝门外哭他;
    所知,吾哭诸野。
    只是互通姓名的泛泛之交,我在野外哭他。
    于野,则已疏;
    对于伯高来说,在野外哭他,嫌得交情太浅;
    于寝,则已重。
    在正寝哭他,又显得礼数太重。
    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
    他是通过子贡和我见面认识的,我还是到子贡家哭他吧。”
    遂命子贡为之主,曰:“
    于是,命子贡代为丧主,因为这和丧之正主不同,所以特地交代子贡:“
    为尔哭也来者,拜之;
    是为了你本人的关系来哭的,你就拜谢;
    知伯高而来者,勿拜也。”
    为了和伯高有交情而来哭的,就用不着你来拜谢。”
      曾子曰:“
      曾子说:“
    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
    居丧期间生病,可以吃肉喝酒,还必须加上草木的滋味。”
    以为姜桂之谓也。”
    所谓“草木”,指的是生姜和肉桂。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子夏因为死了儿子而哭瞎了眼睛。
    曾子吊之曰:“
    曾子去慰问他,说:“
    吾闻之也:
    我听说过。
    朋友丧明则哭之。”
    朋友丧失了视力,应该为他难过得哭一场。”
    曾子哭,子夏亦哭,曰:“
    说完就哭了,子夏也跟着哭,说:“
    天乎!
    天啊!
    予之无罪也。”
    我是无罪的,怎么落此下场!”
    曾子怒曰:“
    曾子一听动了气,说:“
    商,女何无罪也?
    商,你怎么无罪呢?
    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
    我和你都在洙、泗之间跟着我们的老师学习本领,年纪大了,你就回到了西河地区,也没听说你如何称扬老师,倒是使西河的居民把你比作我们的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
    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
    你的双亲死了,居丧期间,你也没有让当地居民看到你有什么好的表现,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
    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
    死了儿子,你就哭瞎了眼睛,说明你把儿子看得比老子还重要,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
    而曰女何无罪与!”
    等等……,你怎么会是没有罪过呢?”
    子夏投其杖而拜曰:“
    子夏听得很服气,就抛开手杖下拜说:“
    吾过矣!
    我错了!
    吾过矣!
    我错了!
    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我离开朋友而独居,时间也太久了!”
      夫昼居于内,问其疾可也;
      大白天还呆在正寝之中,就像生病了,亲朋好友就可以前往探病。
    夜居于外,吊之可也。
    夜里睡在中门以外,就像居丧的模样,亲朋好友就可以前往吊丧。
    是故君子非有大故,不宿于外;
    因此,君子不是由于居丧,是不会在中门外睡觉的;
    非致齐也、非疾也,不昼夜居于内。
    不是祭前的斋戒,不是生病,不会无论白天黑夜都呆在正寝之中。
      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高子羔在为父亲守丧时,无声而泣了三年,从来没有笑过,君子认为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衰,与其不当物也,宁无衰。
      丧服的制作皆有法度,如果所穿的丧服不合法度,那就乱了规矩,还不如不穿丧服呢。
    齐衰不以边坐,大功不以服勤。
    身穿齐衰,就不可偏倚而坐,身著大功,就不可去干下力的活儿。
      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
      孔子到卫国去,正碰上过去下榻的馆舍的主人去世,就进去吊丧,哭得也很伤心。
    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
    哭罢出来,让子贡解下骖马送给丧家。
    子贡曰:“
    子贡说:“
    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说骖,说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
    对于你的学生的死,你都从来没有解下骖马相赠,而现在要解下骖马赠给过去下榻的主人之家,未免礼数太重了吧?”
    夫子曰:“
    孔子说:“
    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
    我刚才进去哭他,恰巧悲从中来而流泪。
    予恶夫涕之无从也。
    我讨厌那种光空流眼泪而没有实际的同情表示的作法。
    小子行之。”
    你还是照我说的去办吧!”
    孔子在卫,有送葬者,而夫子观之,曰:“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人送葬,而孔子在一旁观看,说:“
    善哉为丧乎!
    这丧事办得真好啊!
    足以为法矣,小子识之。”
    完全可以作为人们的傍样,你们要好生记住。”
    子贡曰:“
    子贡说:“
    夫子何善尔也?”
    老师为什么称赞那丧事办得好呢?”
    曰:“
    孔子回答说:“
    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那孝子在送葬的路上,就像婴儿之思慕其亲而哭泣不止,下葬后回来,又像是担心亲人的神灵不能跟着一道回来而迟疑不前。”
    子贡曰:“
    子贡说:“
    岂若速反而虞乎?”
    恐怕还不如快点回家准备安神的虞祭吧?”
    子曰:“
    孔子说:“
    小子识之,我未之能行也。”
    你们要好生记住这个榜样,连我也做不到他那样呢!”
    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
    颜渊之死,到了大祥之祭,其家送来祭神的肉,孔子到门外接受,进到屋里,先弹了一会儿琴,然后才吃。
      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
      孔子与其弟子们一道站立时,他抱拳的姿势是右手在外,弟子们也都右手在外。
    孔子曰:“
    孔子说:“
    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
    你们这些弟子太喜欢学我了,我右手在外,是因为有姐姐之丧的缘故啊!”
    二三子皆尚左。
    弟子们明白了过来,就都改为左手在外。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
      孔子一早起来,背着两手,拖着手杖,悠闲自得地在门外踱步,口中唱着:“
    泰山其颓乎?
    泰山要崩塌了吧?
    梁木其坏乎?
    大梁将折断了吧?
    哲人其萎乎?”
    哲人将凋零了吧?”
    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唱罢走进屋里,对着门坐下。
    子贡闻之曰:“
    子贡听到歌声,说:“
    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泰山如果崩塌,叫我们仰望什么呢?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
    大梁如果折断,哲人如果凋零,叫我们依靠谁呢?
    夫子殆将病也。”
    听歌中之意,夫子大概要生病了吧?”
    遂趋而入。
    于是就快步走进屋里。
    夫子曰:“
    ‘孔子说:“
    赐!
    赐!
    尔来何迟也?
    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呀!
    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
    夏代停枢于东阶之上,那是还把死者当作主人看待的。
    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
    殷人停枢于两楹之间,那是介乎宾主之间的位置。
    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
    周人停枢于西阶之上,那是把死者当作宾客看待的。
    而丘也殷人也。
    我是殷人的后代。
    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昨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安坐在两楹之间。
    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
    既没有明王兴起,天下有谁会把我当作立于两楹之间的国君那样尊重呢?
    予殆将死也。”
    这样看来,我大概是快死了吧。”
    盖寝疾七日而没。
    过这番话以后,孔子大概病了七八天就去世了。
      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
      孔子去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都不清楚该为老师穿哪一等丧服。
    子贡曰:“
    子贡说:“
    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
    以前夫子哀悼颜渊,其悲痛如同丧子一样,但不穿任何丧服。
    丧子路亦然。
    哀悼子路时也是这样。
    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
    让我们悼念夫子,就像悼念父亲一样,但也不穿任何丧服。”
      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
      孔子的丧事,是公西赤为之设计的有帷慌。
    饰棺、墙,置翣设披,周也;
    帷慌外有婴,灵枢上系有披带,为了装饰棺木,棺外设乘杆这些都是周代的制度;
    设崇,殷也;
    车上设置崇牙状的旌旗,这是殷代的制度;
    绸练设旐,夏也。
    用素锦缠绕旗杆,上挑着宽为二尺二寸长为八尺的黑布蟠,这是夏代的制度。
      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
      子张的丧事,是公明仪为之设计的:
    褚幕丹质,蚁结于四隅,殷士也。
    用红布做成紧贴棺身的棺罩,在棺罩的四角画着像蚂蚁交错爬行的纹路,这是殷代的士礼。
      子夏问于孔子曰:“
      子夏向孔子请教说:“
    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对于杀害父母的仇人应该怎么办?”
    夫子曰:“
    孔子说:
    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礴‘睡在草垫子上,枕着盾牌,不担任公职,时刻以报仇雪恨为念,决心不和仇人并存于世。
    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不论到什么地方,武器都不离身,即令是在市上或公门碰到了,拔出武器就和他拚命。”
    曰:“
    子夏又间:“
    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请何对杀害亲兄弟的仇人应该怎么办?”
    曰:“
    孔子说:“
    仕弗与共国;
    不和仇人在同一国家担任公职。
    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如果是奉君命出使而和仇人相遇,应当以君命为重,暂不与之决斗。”
    曰:“
    子夏又问:
    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
    请问杀死叔伯或者叔伯的兄弟的仇怎么办?”
    曰:“
    孔子说:“
    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报仇的时候,弟带头,自己手执武器随后协助。”
      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绖而出。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们都在头上缠一条孝布一根麻带。
    群居则绖,出则否。
    但只有在弟子们聚在一起时才这样戴孝,出门办事就不戴了。
      易墓,非古也。
      整治墓地的草木,不使荒秽,并非古来如此。
      子路曰:“
      子路说:“
    吾闻诸夫子:
    我听夫子说过: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举行丧礼,与其哀痛不足而冥器衣袅之类有余,还不如冥器衣袅之类不足而哀痛有余;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举行祭礼,与其恭敬不足而祭品有余,还不如祭品不足而恭敬有余。”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
      曾子到负夏吊丧,主人已经行过祖奠,设了池,把柩车装饰妥当,正要出葬,见到曾子来吊,深感荣幸,就又把柩车掉头向内,但却又使家中妇女仍然停留在两阶之间,然后行礼拜谢。
    从者曰:“
    随从者问曾子说:“
    礼与?”
    这样做合乎礼吗?”
    曾子曰:“
    曾子巧辩说:“
    夫祖者且也;
    祖奠的‘祖’字是暂且的意思。
    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
    既然是暂且的祭奠,把柩车掉头向内有何不可呢!”
    从者又问诸子游曰:“
    随从者又就此事请教子游,说:“
    礼与?”
    这样做合乎礼吗?
    子游曰:“
    尸子游说:“
    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
    在正寝的南墉下饭含,在正寝的当门处小敛,在表示主位的东阶上大敛,在表示客位的西阶上停枢,在祖庙的堂下举行最后告别的祖奠,最后葬于野外的墓里,从始死到下葬的整个过程,是一步一步地由近而远。
    故丧事有进而无退。”
    所以,办理丧事,有进而无退。”
    曾子闻之曰:“
    曾子听了,大为折服,说:“
    多矣乎,予出祖者。”
    比我解释的祖奠强多了!”
    曾子裼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
    曾子掩着正服上襟,以凶服的装束去吊丧,子游却敞开正服上襟,以吉服的装束去吊丧。
    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
    曾子指着子游对众人说:“
    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
    你们看这个人,号称礼学专家,怎么竟穿着吉服来吊丧了?”
    主人既小敛、袒、括发;
    小敛以后,主人袒衣而露出左臂,去掉发髻上的笋缅,重新用麻束发。
    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
    子游看到主人己经变服,就快步走出,掩起正服前襟,冠上加了葛纽,腰上缠条葛带,也变为凶服装扮,然后再进来。
    曾子曰:“
    曾子看到后,才冼然大悟,说:“
    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是也。”
    我错了,我错了,这个人的做法才是对的。”
      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不和,弹之而不成声。
      子夏在除掉丧服之后去进见孔子,孔子递给他一张琴,他调不好弦,也弹不成调。
    作而曰:“
    就站起来说:“
    哀未忘也。
    这是因为悲哀还没有忘掉。
    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
    先王制定的礼,我也不敢勉强超过。”
      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
      子张在除掉丧服之后去进见孔子,孔子递给他一张琴,他调弦也能调好,弹奏也能成调,站起来说:“
    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
    先王制定的礼,我也不敢不努力做到。”
      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文子辞曰:“
      司寇惠子死了,子游作为朋友前去吊丧,但穿的吊服很特别,衰是麻衰,纽是牡麻经,文子辞谢说:“
    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
    舍弟生前承蒙您和他交往,死了又承蒙您为他服此种吊服,真是不敢当。”
    子游曰:“
    子游说:“
    礼也。”
    这是符合礼的。”
    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
    文子没有觉察到子游的用意,就又退回原位,继续哭泣,子游看到文子还不自觉”就快步走到家臣们哭吊的位置上,文子见子游就错了位,又来辞谢说:“
    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敢辞。”
    舍弟生前承蒙您和他交往,又承蒙您为他服吊服,而且还劳驾参加丧礼,实在不敢当。”
    子游曰:“
    子游说:“
    固以请。”
    千万不要客气。”
    文子退,扶适子南面而立曰:“
    文子这才明白子游的用意,于是退下,扶出惠子的嫡子虎南面而立,就主人的正位,并说:“
    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
    舍弟生前承蒙您和他交往,死后又承蒙您为他服吊服,而且还劳驾参加丧礼,虎敢不回到主人的正位上来拜谢吗?”
    子游趋而就客位。
    子游见目的已经达到,就连忙由臣位走向客位。
    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子游观之曰:“
    将军文子死了,其子已经守丧三年,遥远的越国人前来吊丧,主人身穿深衣,祖庙受.吊,而且悄悄地淌着眼泪流着鼻涕除掉丧服,头戴练冠,而此时又有不迎宾,在,子游见到了,大为赞赏,说:“
    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
    将军文子的儿子真不简单。
    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
    礼文上没有的礼节,他做得是那么得体。”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幼小时称呼其名,二十岁行过冠礼以后,则称呼其字,五十岁以后只称呼其排行,或伯或仲或叔或季,死后称其溢号,这是周朝的制度。
    绖也者实也。
    绖是有实际内容的,那就是表示内心的哀戚。
    掘中溜而浴,毁灶以缀足;
    在正寝的中央掘坑来浴尸,把灶拆毁,用其砖来拘束死者之脚;
    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
    到了出葬的时候,毁掉庙墙而凌越行神之位,不经中门就直接把柩车拉出大门,这是殷代的制度。
    学者行之。
    跟着孔子学习的人,往往效法殷制。
      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
      子柳的母亲死了,他的弟弟子硕请求备办葬具。
    子柳曰:“
    子柳说:“
    何以哉?”
    钱从哪里来呢?”
    子硕曰:“
    子硕说:“
    请粥庶弟之母。”
    让我们把庶弟的母亲卖了吧。”
    子柳曰:“
    子柳说:
    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
    埋子“我们怎么可以卖别人之母以葬自己之母呢?
    不可。”
    这绝对使不得。”
    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
    罢母亲,子硕想用剩下的亲朋赠送助办丧事的钱财置办祭器。
    子柳曰:“
    柳说:“
    不可,吾闻之也:
    这也使不得,我听说过:
    君子不家于丧。
    君子是不靠办丧事发家的。
    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这些剩余的钱财,让我们分给兄弟中的贫困者吧。”
    君子曰:“
    君子说:“
    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
    如果为国君的军事行动谋划,不幸失败,就应引咎自裁。
    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如果为国君谋划如何保卫国都,不幸国都处于危险之中,就应引咎接受放逐,让开贤路。”
    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
    公叔文子登上瑕丘,蘧伯玉也跟了上去。
    文子曰:“
    文子说:“
    乐哉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
    瑕丘的山水太招人喜欢了,如果我死了,就想葬在这里。”
    蘧伯玉曰:“
    莲伯玉说:“
    吾子乐之,则瑗请前。”
    您既然喜欢,我自然也喜欢,我愿先死,抢先葬于此地。”
      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孔子曰:“
      弃邑有个人死了母亲,其哭声像幼儿哭母,任情号哭,全无节奏,孔子说:“
    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这种哭法,就表达悲哀而言没啥说的,问题在于一般人都学不了。
    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
    礼在制定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才能传给后代,如何才能使人人都可做到。
    故哭踊有节。”
    所以,丧礼中的哭泣和顿足,都是有一定之规的。”
      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出户,出户袒,且投其冠括发。
      叔孙武叔的母亲死了,小敛罢,抬尸的人们将尸体抬出寝门,叔孙武叔跟着出门,直到这时候他才袒露左臂,去掉原来发髻上的异缅,重新用麻束发。
    子游曰:“
    子游说:“
    知礼。”
    这也算懂得礼节吗?”
    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
    搀扶生病的国君,太仆之官扶其右,射人之官扶其左。
    君薨以是举。
    国君死后,迁尸、正尸的工作,也由此二官如此办理。
      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君子未之言也。
      姨丈去世了,舅母去世了,曾经受过他们恩惠的外甥该服什么丧服呢,君子从来没有讲过。
    或曰同爨缌。
    有的人说,既然同吃一个灶上的饭,可以服绍麻。
      丧事,欲其纵纵尔;
      办丧事,要有急迫的样子;
    吉事,欲其折折尔。
    办吉事,要有从容的态度。
    故丧事虽遽,不陵节;
    然而,丧事虽然要急急地办,却不可隔越步骤;
    吉事虽止,不怠。
    吉事虽然有喘口气的时间,但也不可懈怠。
    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
    所以,如果操之过急,就显得粗野,如果节奏过于缓慢,就像是无知的小人模样。
      君子盖犹犹尔。
      君子办事总是快慢适中。
    丧具,君子耻具,一日二日而可为也者,君子弗为也。
    送死用的棺木、衣物之类东西,君子以事先准备齐全为耻,那些一两天内可以赶制出来的东西,君子是不会事先做好的。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丧服中规定,为侄子就如同为儿子,都穿齐衰不杖期的丧服,这是为了表示亲近而提高丧服等级;
    嫂叔之无服也,盖推而远之也;
    嫂子和小叔之间互不穿孝,这是为了表示男女有嫌而有意把关系疏远;
    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者也。
    姑、姊妹出嫁以后,不再为之服期而降服大功,是因为她们对我的爱心已经转移到丈夫身上,与此同时,他们的丈夫把期的重服也承受了过去。
    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
      曾子和客人站在门旁,有个弟子快步要出门。
    曾子曰:“
    曾子问道:“
    尔将何之?”
    你要到哪里去?”
    曰:“
    弟子说:“
    吾父死,将出哭于巷。”
    我父亲死了,我要到巷子里去哭。”
    曰:“
    曾子说:“
    反,哭于尔次。”
    回去吧,就在你住的房间里哭。”
    曾子北面而吊焉。
    然后曾子面向北,就宾位而向弟子致吊。
      孔子曰:“
      孔子说:“
    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
    孝子以器物送葬,从而认定死者是无知的,这种态度缺乏爱心,不可以这样做。
    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
    孝子以器物送葬,从而认定死者是有知的,这种态度缺乏理智,也不可以这样做。
    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所以,送葬的器物既不能取消,也不能做得像活人用的那样完美,送葬的竹器,没有滕缘,不好使用,瓦盆漏水,不好用来洗脸,木器也没有精心雕研,琴瑟虽然张上了弦,但没有调好音阶,竿笙的管数也不少,但就是吹不成调,钟磐不缺,但没有悬挂钟馨的架子,这样的送葬器物就叫做‘明器’,意思是把死者当作神明来看待的。”
      有子问于曾子曰:“
      有子向曾子问道:“
    问丧于夫子乎?”
    你从夫子那里可曾听说过如何对待丢掉官职?”
    曰:“
    曾子说:“
    闻之矣:
    倒是听夫子说过:
    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丢掉官职,最好快点贫穷,死了,最好快点烂掉。”
    有子曰:“
    有子说:“
    是非君子之言也。”
    这不像是君子应该说的话。”
    曾子曰:“
    曾子说:“
    参也闻诸夫子也。”
    这是我亲耳从夫子那里听到的呀!”
    有子又曰:“
    有子仍然坚持说:“
    是非君子之言也。”
    这不像是君子应该说的话。”
    曾子曰:“
    曾子说:“
    参也与子游闻之。”
    是我与子游一道听到夫子这样讲的。”
    有子曰:“
    有子说:“
    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那么,我相信夫子是这样说过。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
    但是,夫子一定是有所针对才这样讲的,”曾子把这番对话告诉了子游。
    子游曰:“
    子游说:“
    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真了不得,有子的话太像夫子了!
    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从前夫子住在宋国,见到桓司马为自己制造石撑,花了三年功夫还没做好。
    夫子曰:“
    夫子就说:“
    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像他这样的奢侈,死了,还不如快点烂掉为好。’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死了最好快点烂掉,这是针对桓司马说的。
    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南宫敬叔丢官以后,每次返国,一定满载珍宝去晋渴国君。
    夫子曰:“
    夫子说:“
    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像他这样的行贿以求官,丢了官,还不如快点贫穷为好。’
    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丢掉官职,最好快点贫穷,这是针对南宫敬叔说的”。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
    曾子又把子游这番话讲给有子,有子说:“
    然,吾固曰:
    这就对了,我本来就说过:“
    非夫子之言也。”
    这不像夫子所讲的嘛。”
    曾子曰:“
    ,曾子说:“
    子何以知之?”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有子曰:“
    有子说:“
    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夫子当中都宰时,曾经规定,内棺四寸厚,外撑五寸厚,就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夫子是不主张人死了就快点烂掉的。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还有,从前夫子丢掉了鲁国司寇的官职,将要应聘到楚国去作官,就先派子夏去安排,接着又加派冉有去帮办,就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夫子是不主张丢了官就速贫的。”
      陈庄子死,赴于鲁,鲁人欲勿哭,缪公召县子而问焉。
      齐国大夫陈庄子死了,遣人告丧于鲁,鲁君不想为陈庄子哭,但又怕得罪齐国,于是穆公召见县子,问他此事该咋办才好。
    县子曰:“
    县子说:“
    古之大夫,束修之问不出竟,虽欲哭之,安得而哭之?
    古代的大夫,根本谈不上和邻国有什么交往,即令是你想为他哭吊,也没有那种机会。
    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
    现在的大夫,把持国政,与诸侯交往频繁,即令是你不想为他哭吊,又怎能办得到呢?
    且臣闻之,哭有二道:
    不过,我听人说过:
    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
    哭有两种哭法,有的是因为爱他而哭,有的是因为怕他而哭。”
    公曰:“
    穆公说:“
    然,然则如之何而可?”
    你讲的道理不错,问题是具体应该怎么办才能把事情应付过去。”
    县子曰:“
    县子说:“
    请哭诸异姓之庙。”
    建议您在异姓的祖庙中哭他。”
    于是与哭诸县氏。
    于是穆公就到县氏的祖庙去哭。
    仲宪言于曾子曰:“
    仲宪对曾子说:“
    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
    夏代用不堪使用的明器陪葬,是要向人民表示死者是无知觉的。
    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
    殷人用可以使用的祭器陪葬,是要向人民表示死者是有知觉的。
    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
    周人兼用明器和祭器,是要向人民表示,死者是有知或无知还难于肯定。”
    曾子曰:“
    曾子说:“
    其不然乎!
    恐怕不是这样吧!
    其不然乎!
    恐怕不是这样吧!
    夫明器,鬼器也;
    所谓明器,是为鬼魂特制的器皿;
    祭器,人器也;
    所谓祭器,是孝子用自己正在使用的器皿奉祭先人。
    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
    二者都是用来表示孝子的无限心意的。
    公叔木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游。
    上古的人干嘛要认定死去的亲人就毫无知觉了呢,”公叔朱有个同母异父的兄弟死了,向子游请教该服什么丧服。
    子游曰:“
    子游说:“
    其大功乎?”
    可能是大功吧?”
    狄仪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夏,子夏曰:“
    狄仪有个同母异父的兄弟死了,向子夏请教该服什么丧服。
    我未之前闻也;
    子夏说,“这种情况,我过去没有听说过。
    鲁人则为之齐衰。”
    只知道鲁国的作法是为他服齐衰。”
    狄仪行齐衰。
    于是狄仪就服齐衰。
    今之齐衰,狄仪之问也。
    现在人们为同母异父兄弟服齐衰,就是经狄仪这一间才定下来的。
      子思之母死于卫,柳若谓子思曰:“
      子思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到卫国,现在死了,子思前去奔丧,卫国有个叫柳若的对子思说:“
    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子盖慎诸。”
    您是圣人的后代,各地的人都在关注您如何为嫁母持丧,您可得当心一点。”
    子思曰:“
    子思说:“
    吾何慎哉?
    我有什么可当心的!
    吾闻之:
    我听说:
    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
    按礼的规定趣该做的,如果财力不足,君子是无法行礼的。
    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
    按礼的规定应该做,财力也足够,但没有机会,君子也是无法行礼的。
    吾何慎哉!”
    我有什么可当心的呢!”
      县子琐曰:“
      县子琐说:“
    吾闻之:
    我听说:
    古者不降,上下各以其亲。
    古时候,并不因为自己尊贵,就将期以下的旁系亲属丧服降等,无论是长辈或晚辈,都按照本来的亲缘关系为服。
    滕伯文为孟虎齐衰,其叔父也;
    举例来说,滕伯文以国君之尊为孟虎服齐衰,因为孟虎是滕伯文的叔父;
    为孟皮齐衰,其叔父也。”
    而滕伯文又为孟皮服齐衰,因为滕伯文又是孟皮的叔父。”
    后木曰:“
    后木说:“
    丧,吾闻诸县子曰:
    关于办丧事,我听县子说过:“
    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
    办丧事,不可不深思长虑,买的棺木要内外平滑,’我死了也希望这样办。”
    曾子曰:“
    曾子说:“
    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尸体尚未沐浴、整容、穿衣,,所以在堂上张起帷幕,小敛后尸体已经装扮好,于是撤下帷幕。”
    仲梁子曰:“
    仲梁子则说:“
    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人刚死,主人主妇正在手忙脚乱之中,所以在堂上张起帷幕,小敛后诸事已经停当,于是撤下帷幕。”
    小敛之奠,子游曰:“
    小敛时的祭奠,子游说:“
    于东方。”
    祭品放在尸体的东方。”
    曾子曰:“
    曾子却说:“
    于西方,敛斯席矣。”
    放在尸体的西方,而且不是放在地上,而是放在席上。”
    小敛之奠在西方,鲁礼之末失也。
    小敛的祭奠物品放在尸体西方,是沿用鲁国末世的错误礼俗。
    县子曰:“
    县子说:
    绤衰繐裳,非古也。”
    这不合乎古制“如今的人都好用粗葛作衰,用细而疏的麻布作裳。
    子蒲卒,哭者呼灭。
    子蒲死了,有人在哭的时候喊着他的名子。
    子皋曰:“
    子皋说:“
    若是野哉。”
    这么不懂礼数!”
    哭者改之。
    那人听到后就改正了过来。
      杜桥之母之丧,宫中无相,以为沽也。
      杜桥的母亲去世了,殡宫中没有赞礼的人,论者以为太粗略了。
    夫子曰:“
    夫子说:“
    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
    亲戚刚死,穿着羔裘玄冠这种吉服来吊的人,要改为素冠深衣才妥。”
    羔裘玄冠,夫子不以吊。
    羔裘玄冠,夫子是不会穿着它去吊丧的。
      子游问丧具,夫子曰:“
      子游向孔子请教治葬物品的数量应该用多少,孔子说:
    称家之有亡。”
    送终物的厚薄相称就行。
    子游曰:“
    子游说:
    有亡恶乎齐?”
    品的数量问题。
    夫子曰:“
    夫子说:“
    有,毋过礼;
    如果财力雄厚,也不可超过礼数的规定。
    茍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
    如果财力不足,夫子说,只要衣被可以遮体,敛毕就葬,用手拉着绳子下棺,如此尽力而为,也不会有人责怪他失礼呀。”
    司士贲告于子游曰:“
    司士责对子游说:“
    请袭于床。”
    我想在床上为尸体穿衣。”
    子游曰:“
    子游说:“
    诺。”
    可以。”
    县子闻之曰:“
    县子听了,就说:“
    汰哉叔氏!
    叔氏太自大了!
    专以礼许人。”
    听他的口气,好像礼是由他制定似的。”
      宋襄公葬其夫人,酰醢百瓮。
      宋襄公葬其夫人时,陪葬器皿中有一百个瓮装着醋和肉酱。
    曾子曰:“
    曾子评论说:
    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
    以实物呢,“既然叫做明器,就表明它是不堪使用的,干嘛又要填以食物呢?
    孟献子之丧,司徒旅归四布。
    孟献子的丧事办完以后,司徒派下士把未用完的别人赠送助办丧事的财帛归还各地原主。
    夫子曰:“
    孔子说:“
    可也。”
    这件事办得漂亮。”
    读赗,曾子曰:“
    在柩车将要启动之前,将助丧人的名单及其赠送的财物进行宣读,曾子说:“
    非古也,是再告也。”
    这种作法不合乎古制,这是重复的宣读。”
    成子高寝疾,庆遗入,请曰:“
    成子高卧病在床,庆遗进来请示说:“
    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
    您的病已经危险了,万一不治,那怎么办?”
    子高曰:“
    子高说:“
    吾闻之也:
    我听说:“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活着应有益于人,死了也不应有害于人。
    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
    我纵然活着的时候无益于人,难道我能死了还要危害于人吗!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我死后,拣一块不长庄稼地方把我埋掉好了。”
      子夏问诸夫子曰:“
      子夏请教夫子说;
    居君之母与妻之丧。”
    “遇到国君的母亲、妻子的丧事该怎么办?”
    “居处、言语、饮食衎尔。”
    孔子说,‘旧常的住处、言谈、饮食,基本照常。”
      宾客至,无所馆。
      远道的宾客来到,没有住处。
    夫子曰:“
    夫子说:“
    生于我乎馆,死于我乎殡。”
    既然是朋友,活着就由我负责安排住宿,死了就由我安排殡硷。”
    国子高曰:“
    国子高说:“
    葬也者,藏也;
    葬,就是藏的意思。
    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
    为什么说是藏呢,因为人死了叫人厌恶,所以就想叫人不能够看见。
    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所以,只要衣袅足以遮盖身体,内棺能够包住衣袅,外棺能够包住内棺,墓扩能够容下外棺,就行了。
    反壤树之哉。”
    何必还要聚土成坟、植树为标志呢?”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
      埋葬孔子的时候,有人从遥远的燕国赶来参观,来人住在子夏家里。
    子夏曰:“
    子夏说:“
    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
    这难道是圣人在葬人吗,不过是我们这些人在葬圣人罢了。
    子何观焉?
    对于您来说有什么值得看的呢?
    昔者夫子言之曰:“
    过去夫子曾经谈及筑坟的样式,说:“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
    我见过坟筑得有像堂基的,有像堤防的,有像两檐飞出的门廊的,有像斧头刃向上的。’
    从若斧者焉。
    我身后就要斧头刃向上的形式。
    马鬣封之谓也。’
    斧头刃向上的形式,俗名叫作马露封。
    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
    我们今天为他筑坟,一天之内就聚土四尺来高,筑成了斧头刃向上的形式,这也算我们完成了夫子的遗愿吧。”
    妇人不葛带。
    妇人在除去孝服之前,一直都是麻腰带,不换成葛腰带。
    有荐新,如朔奠。
    如果对死者举行荐新之祭,其规格应比照朔奠。
    既葬,各以其服除。
    下葬以后,各等亲属都要除去原来的丧服,改受轻服。
    池视重溜。
    柩车上设池的面数,比照他生前居室的重露。
    君即位而为椑,岁一漆之,藏焉。
    诸侯一即位,就应该为他做好贴身的内棺,每年漆它一遍,棺中还要填入东西,不可使之空虚。
    复、楔齿、缀足、饭、设饰、帷堂并作。
    招魂、楔齿、缀足、饭含,打扮尸体、在堂上张起帷幕,这些都是在断气后要连续进行的项目。
    父兄命赴者。
    报丧的人,士由孝子本人派遣,大夫以上由父兄代为派遣。
    君复于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
    国君招魂的地方多之处、群庙、太祖庙、,按由近而远的顺序是,燕居之室、办公库门和四郊。
    丧不剥,奠也与?
    办丧事时,需要用布盖住祭品的,是所有的祭品呢?
    祭肉也与?
    还是只盖住牲肉?
    既殡,旬而布材与明器。
    殡后第十天,就得置办撑材和明器。
    朝奠日出,夕奠逮日。
    朝奠在日出时举行,夕奠在太阳尚未落山时举行。
    父母之丧,哭无时,使必知其反也。
    父母死后,孝子一想到伤心之处就哭,是为了让父母的神魂能循着哭声回家。
    练,练衣黄里、縓缘,葛要绖,绳屦无絇,角瑱,鹿裘衡长袪,袪裼之可也。
    小祥以后的服装,是以煮练过的熟布作的中衣,其衬里是黄色,镶浅红色的边,腰经改麻为葛,脱去草鞋,换上麻绳编织的鞋,但仍然没有鞋鼻,悬在耳旁的充耳是角质的,鹿裘的袖子可以加宽加长,袖口还可以镶边。
      有殡,闻远兄弟之丧,虽缌必往;
      家中有丧事,刚殡敛完毕,又听到远房兄弟去世,即令和死者是绍麻之亲,再远也必须赶去哭吊。
    非兄弟,虽邻不往。
    但是,如果没有任何兄弟关系,就是比邻而居也不去哭吊。
    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吊。
    如果是相识的人,他遇上了不同居的兄弟的丧事,朋友们都应去慰问他。
    天子之棺四重;
    天子的棺有四层:
    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
    第一层是用水牛皮和兑牛皮表里包住木板的棺,其厚三寸,第二层是用枪木作的棺,厚四寸,第三、第四层都是用梓木作的棺,居内者叫属,厚六寸,居外者叫大棺,厚八寸,这四层棺,都是上下与四周合围的。
    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盖和棺身用皮带束紧,纵向束两道,横向束三道,每一道的棺盖与棺身的接缝处,都要加个桦铆紧。
    伯椁以端长六尺。
    撑用柏树的近根部分来做,每段木料长六尺。
      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绖缁衣;
      天子在遥哭诸侯之死时,头上戴的是爵弃,身上穿的是瑙色之衣。
    或曰:
    有人说:“
    使有司哭之,为之不以乐食。
    天子不必自己哭,可命官员代哭,”在哭的那一天,天子进膳时不奏乐。
    天子之殡也,菆涂龙輴以椁,加斧于椁上,毕涂屋,天子之礼也。
    天子的殡礼中有这样的规定,将载柩车的车辕上画上龙,再在此柩车四周堆积木材,上面暂不封口,其形如谆,然后在积木上涂以泥巴,不使木间有隙,然后再从撑的上方给棺材套上绣有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的棺罩,然后再在停上继续积木为屋顶,最后再加以通体的涂抹,这是天子殡的礼数。
      唯天子之丧,有别姓而哭。
      只有在天子的丧事里,是区别同姓、异姓、庶姓而排列哭位的。
    鲁哀公诔孔丘曰:“
    鲁哀公悼念孔子说:“
    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
    上天不把这样一位年高德助的人给我留下,现在没有人来帮助我治理国家了。
    尼父!”
    呜呼哀哉,尼父!”
    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皆厌冠,哭于大庙,三日,君不举。
    国家如果丢失了大的县邑,公、卿、大夫、士都要头戴丧冠,身穿素服,在太庙里哭三天,向列祖列宗请罪,在这三天之内,国君吃饭不准动荤。
    或曰:
    另外一种说法是:
    君举而哭于后土。
    国君率领群臣哭于社。
    孔子恶野哭者。
    孔子厌恶不依礼数号哭的人。
    未仕者,不敢税人;
    作子弟的如果尚未出仕,就不敢把家中的东西随便送人。
    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
    如果必须送人,则应当说这是秉承父兄之命。
    士备入而后朝夕踊。
    国君之丧,每天的朝夕踊,要等到士全部到齐才可以开始。
    祥而缟,是月禫,徙月乐。
    大祥祭之后,孝子就开始换上编冠,在这一个月举行谭祭,下一个月就可以奏乐了。
    君于士有赐帟。
    国君对于士,在特殊情况下可赐与帝,用作覆棺的承尘。
多音字参考列表
    [雨](读音:yù,yǔ)
    [](读音:yìng,yīng)
    [信 ](读音:xìn, )
    [少 ](读音:shǎo,shào )
    [車](读音:chē,jū)
    [華](读音:huá,huà,huā)
    [正](读音:zhèng,zhēng)
    [期](读音:qī,jī)
    [誰](读音:shéi,shuí)
    [倡](读音:chàng,chāng)
    [縫](读音:féng,fèng)
    [乘](读音:chéng,shèng)
    [女](读音:nǚ,rǔ,nǜ)
    [甯](读音:níng,nìng,zhù)
    [鄉](读音:xiāng,xiàng,xiǎng)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興](读音:xìng,xīng)
    [冇](读音:méi,mò)
    [幹,干,乾](读音:gàn,gān)
    [鬥,斗 ](读音:dòu,dǒu, )
    [能](读音:néng,nài)
    宿[宿](读音:sù,xiù,xiǔ)
    [彈](读音:dàn,tán)
    [王 ](读音:wáng,wàng, )
    [適](读音:shì,zhé,dí,tì)
    [幾,几](读音:jǐ,jī)
    [難](读音:nán,nàn,nuó)
    [傳](读音:chuán,zhuàn)
    [蔔,卜](读音:bo,bǔ,pú)
    [射](读音:shè,yì,yè)
    [摺,折](读音:shé,zhé,zhē)
    [節](读音:jié,jiē)
    [薄](读音:bò,bó,báo)
    [巷](读音:hàng,xiàng)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參](读音:cān,cēn,sān,shēn)
    [甚](读音:shén,shèn)
    [石](读音:dàn,shí)
    [南](读音:nā,nán)
    [載](读音:zài,zǎi)
    [都](读音:dōu,dū)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且](读音:jū,qiě,zǔ,cú)
    [殷](读音:yān,yīn)
    [儀](读音:yí)
    [降](读音:jiàng,xiáng,lóng)
    [內](读音:nà,nèi,ruì)
    [裳](读音:shɑng,cháng)
    [卒 ](读音:cù,zú, )
    [中](读音:zhòng,zhōng)
    [稱](读音:chèn,chèng,chēng)
    [家,傢](读音:gū,jiā,jie)
    [過](读音:guò,guō)
    [還](读音:hái,huán,xuán)
    [豈](读音:qǐ,kǎi)
    [歸](读音:guī,kuì)
    [讀](读音:dòu,dú)
    [請](读音:qǐng,qìng,qīng)
    [處](读音:chú,chù)
    [語](读音:yù,yǔ)
    [飲 ](读音:yìn,yǐn, )
    [得](读音:de,dé,děi)
    [燕](读音:yàn,yān)
    [捨,舍](读音:shè,shě)
    [何](读音:hé,hè,hē)
    [觀](读音:guàn,guān)
    [吾](读音:wú,yù)
    [見](读音:jiàn,xiàn)
    [從](读音:cóng,zòng)
    [若](读音:rě,ruò)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藏](读音:cáng,zàng)
    [祭](读音:jì,zhài)
    [與 ](读音:yú,yù,yǔ, )
    [明](读音:míng)
    [逮](读音:dài,dǎi,dì)
    [知](读音:zhī,zhì)
    [可](读音:kè,kě)
    [識](读音:shí,zhì)
    [同 ](读音:tóng,tòng, )
    [重](读音:chóng,zhòng)
    [革](读音:gé,jí)
    [被](读音:bèi,pī,bì,pì)
    [其](读音:jī,qí)
    [一](读音:yī)
    [伯](读音:bà,bǎi,bó,mò,pò)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六](读音:liù,lù)
    [侯](读音:hóu,hòu)
    [衣](读音:yī,yì)
    [為](读音:wéi,wèi)
    [食](读音:sì,shí,yì)
    [上](读音:shàng,shǎng)
    [喪](读音:sàng,sāng)
    [遺](读音:wèi,yí,​suí)
    [莫 ](读音:mò,mù,mì )
    [相](读音:xiàng,xiāng)
    [呼](读音:hū,hè,xū)
    [夫](读音:fú,fū)
    [冠](读音:guàn,guān)
    [大](读音:dà,dài,dài)
    [惡](读音:é,ě,wù,wū)
    [不](读音:bù,fǒu,pǐ)
    [朝](读音:cháo,zhāo)
    [樂](读音:lè,yuè,)
    [於,于](读音:yú,xū,yū)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礼记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