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武灵王平昼闲居》拼音版,可打印战国策-文言文

《武灵王平昼闲居》由战国策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4 0:14:01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líng
    wáng
    píng
    zhòu
    xián

  •  
    xiān
    qín
     
    zhàn
    guó

  •  
     
     
     

    líng
    wγng
    píng
    zhòu
    xiγn

     
    féi

    shì
    zuò
     
    yuē
     
     
    wγng

    shì
    shì
    zhī
    biàn
     
    βuγn
    jiǎ
    bīng
    zhī
    yòng
     
    niàn
    jiǎn
     
    xiāng
    zhī

     


     

    zhī


     
     
    wγng
    yuē
     
     



    wàng
    xiān

     
    jūn
    zhī
    dào

     
    cuò
    zhì

    míng
    zhǔ
    zhī
    chγng
     
    chén
    zhī
    lωn

     
    shì

    xiγn
    jūn
    jìng
    ér
    yǒu
    dào
    mín
    biàn
    便
    shì
    zhī
    jiào
     
    dòng
    yǒu
    míng

    xiān
    shì
    zhī
    gōng
     
    wéi
    rén
    chén
    zhě
     
    βióng
    yǒu

    zhǎng

    rànɡ
    zhī
    jié
     
    tōng
    yǒu

    mín

    zhǔ
    zhī

     

    liǎng
    zhě
     
    jūn
    chén
    zhī
    fēn

     
    jīn



    xiāng
    zhǔ
    zhī

     
    βǐ

     

    zhī
    xiāng
     
    ér

    shì

    jiàn

     

    ruò
    zhě
     
    yòng

    shǎo
    ér
    gōng
    duō
     



    jìn
    bǎi
    xìng
    zhī
    lγo
     
    ér
    xiǎng
    wǎng

    zhī
    xūn
     

    yǒu
    gāo
    shì
    zhī
    gōng
    zhě
     




    zhī
    lèi
     
    yǒu

    zhī
    zhī

    zhě
     

    bèi
    shù
    rén
    zhī
    kǒng
     
    jīn

    jiāng


    βí
    shè

    jiào
    bǎi
    xìng
     
    ér
    shì


    guǎ
    rén

     
     
  •  
     
     
     
    féi

    yuē
     
     
    chén
    wén
    zhī
     

    shì

    ɡōnɡ
     

    xíng

    mínɡ
     
    jīn
    wγng

    dìng



    zhī

     
    dài


    tiān
    xià
    zhī


     

    lùn
    zhì

    zhě




     
    chéng

    gōng
    zhě

    móu

    zhòng
     

    shùn

    yǒu
    miγo
     
    ér

    tǎn

    luǒ
    guó
     
    fēi

    yǎng

    ér
    yuè
    zhì

     


    lùn

    ér
    yāo
    gōng

     

    zhě
    àn

    chéng
    shì
     
    zhì
    zhě
    jiàn

    wèi
    méng
     
    wγng
    βí
    suì
    xíng
    zhī
     
     
    wγng
    yuē
     
     
    guǎ
    rén
    fēi




     

    kǒng
    tiān
    xià
    xiào
    zhī
     
    kuγng

    zhī

     
    zhì
    zhě
    āi
    yān
     

    zhě
    zhī
    xiào
     
    xiγn
    zhě
    βī
    yān
     
    shì
    yǒu
    shùn

    zhě
     



    zhī
    gōng
    wèi

    zhī

     
    suī
    βū
    shì

    xiào

     


    zhōng
    shān


    yǒu
    zhī
     
     
  •  
     
     
     
    wγng
    suì


     
    shǐ
    使
    wγng
    sūn
    xiè
    gào
    gōng

    chéng
    yuē
     
     
    guǎ
    rén


     
    βiě
    jiāng

    chγo
     


    shū
    zhī

    zhī

     
    jiā
    tīng

    βīn
     
    guó
    tīng

    jūn
     

    jīn
    zhī
    gōng
    hγng

     


    fǎn
    βīn
     
    chén


    zhǔ
     
    xiān
    wγng
    zhī
    tōng


     
    jīn
    guǎ
    rén
    zuò
    jiào


     
    ér
    shū


     

    kǒng
    tiān
    xià

    zhī

     

    zhì
    guó
    yǒu
    chγng
     
    ér

    mín
    wéi
    běn
     
    cóng
    zhèng
    yǒu
    jīng
     
    ér
    lìng
    xíng
    wéi
    shàng
     

    míng

    zài

    lùn
    jiàn
     
    xíng
    zhèng
    zài

    xìn
    guì
     
    jīn


    zhī

     
    fēi

    yǎng

    ér
    yuè
    zhì

     
    shì
    yǒu
    suǒ
    chū
     
    gōng
    yǒu
    suǒ
    zhǐ
     
    shì
    chénɡ
    ɡōnɡ

     
    rγn
    hòu

    βiě
    xiàn

     
    jīn
    guǎ
    rén
    kǒng
    shū

    cóng
    zhèng
    zhī
    jīng
     


    gōng
    shū
    zhī

     
    βiě
    guǎ
    rén
    wén
    zhī
     
    shì

    guó
    zhě
    xíng

    xié
     
    yīn
    guì
    βī
    zhě
    míng

    lèi
     

    guǎ
    rén
    yuàn

    gōng
    shū
    zhī

     

    chéng


    zhī
    gōng
     
    shǐ
    使
    xiè

    zhī
    shū
     
    βǐnɡ

    yān
     
     
  •  
     
     
     
    gōng

    chéng
    zài
    bài
    yuē
     
     
    chén

    wén
    wγng
    zhī



     

    nìng
    βǐn

     

    néng
    βū
    zǒu
     
    shì

    fǒu
    xiān
    jìn
     
    wγng
    jīn
    mìng
    zhī
     
    chén

    gǎn
    jié
    βí

    zhōng
     
    chén
    wén
    zhī
     
    zhōng
    guó
    zhě
     
    cōng
    míng
    ruì
    zhì
    zhī
    suǒ


     
    wàn

    cγi
    yòng
    zhī
    suǒ


     
    xiγn
    shèng
    zhī
    suǒ
    jiào

     
    rén

    zhī
    suǒ
    shī

     
    shī
    shū


    zhī
    suǒ
    yòng

     

    mǐn


    zhī
    suǒ
    shì

     
    yuǎn
    fānɡ
    zhī
    suǒ
    guān


     
    mγn

    zhī
    suǒ

    xínɡ

     
    jīn
    wγng
    shì

     
    ér

    yuǎn
    fānɡ
    zhī

     
    biàn

    zhī
    jiào
     


    zhī
    dào
     

    rén
    zhī
    xīn
     
    pàn
    xué
    zhě
     

    zhōng
    guó
     
    chén
    yuàn
    tài
    wγng

    zhī
     
     
  •  
     
     
     
    shǐ
    使
    zhě
    bào
    wγng
     
    wγng
    yuē
     
     


    wén
    shū
    zhī
    bìng

     
     

    zhī
    gōng
    shū
    chénɡ
    jiā
     

    βǐng
    zhī
    yuē
     
     


    zhě
     
    suǒ

    biàn
    便
    yòng

     

    zhě
     
    suǒ

    biàn
    便
    shì

     
    shì

    shèng
    rén
    guān
    βí
    xiāng
    ér
    shùn

     
    yīn
    βí
    shì
    ér
    zhì

     
    suǒ


    βí
    mín
    ér
    hòu
    βí
    guó

     


    wén
    shēn
     
    cuò

    zuǒ
    rèn
     
    ōu
    yuè
    zhī
    mín

     
    hēi
    chǐ
    齿
    diāo

     

    guān
    shω
    féng
     


    zhī
    guó

     



    tóng
     
    βí
    biàn
    便


     
    shì

    xiāng

    ér
    yòng
    biàn
     
    shì

    ér


     
    shì

    shèng
    rén
    gǒu



    βí
    mín
     


    βí
    yòng
     
    guǒ


    biàn
    便
    βí
    shì
     

    tóng
    βí

     

    zhě

    shī
    ér


     
    zhōng
    guó
    tónɡ

    ér
    jiào

     
    yòu
    kuàng
    shān
    ɡǔ
    zhī
    biàn
    便

     

    βù
    jiù
    zhī
    biàn
     
    zhì
    zhě

    néng

     
    yuǎn
    jìn
    zhī

     
    xiγn
    shèng

    néng
    tóng
     
    βióng
    xiāng
    duō

     
    βū
    xué
    duō
    biàn
     

    zhī
    ér


     



    ér

    fēi
    zhě
     
    gōng

    βiω
    shàn

     
    jīn
    βīng
    zhī
    suǒ
    yγn
    zhě
     


     

    zhī
    suǒ
    yγn
    zhě
     
    suǒ

    zhì


     
    jīn

    guó
    dōng
    yǒu

     

    luò
    zhī
    shuǐ
     

    βí
     
    zhōng
    shān
    tóng
    zhī
     
    ér

    zhōu

    zhī
    yòng
     

    chγng
    shān

    zhì
    dài
     
    shàng
    dǎng
     
    dōng
    yǒu
    yān
     
    dōng

    zhī
    jìng
     

    西
    yǒu
    lóu
    fγn
     
    βín
     
    hγn
    zhī
    biān
     

    guǎ
    rén
    βiě

    zhōu

    zhī
    yòng
     
    βiω
    shuǐ

    zhī
    mín
     
    ér

    βí
    shè
    zhī
    bèi
     

    shǒu

     

    luò
    zhī
    shuǐ
     
    biàn

    βí
    shè
     

    bèi
    βí
    cān

     
    lóu
    fγn
     
    βín
     
    hγn
    zhī
    biān
     
    βiě

    zhě
    jiǎn
    zhǔ

    sāi
    jìn
    yγng
     


    shàng
    dǎng
     
    ér
    xiāng
    wγng
    jiān
    róng
    βǔ
    dài
     

    rǎng
    zhū
     


    zhì
    zhī
    suǒ
    míng

     
    xiān
    shí
    zhōng
    shān

    βí
    zhī
    βiγng
    bīng
     
    βīn
    lüè


     

    léi

    mín
     
    yǐn
    shuǐ
    wéi
    hào
     
    fēi
    shè

    zhī
    shén
    líng
     

    hào


    shǒu
     
    xiān
    wγng
    fèn
    忿
    zhī
     
    βí
    yuàn
    wèi
    néng
    bào

     
    jīn
    βí
    shè
    zhī

     
    jìn


    bèi
    shàng
    dǎng
    zhī
    xíng
     
    yuǎn


    bào
    zhōng
    shān
    zhī
    yuàn
     
    ér
    shū

    shùn
    zhōng
    guó
    zhī



    jiǎn
     
    xiāng
    zhī

     

    biàn

    zhī
    míng
    ér
    wàng
    ɡuó
    shì
    zhī
    chǐ
     
    fēi
    guǎ
    rén
    suǒ
    wàng


     
     
  •  
     
     
     
    gōng

    chéng
    zài
    bài
    βǐ
    shǒu
    yuē
     
     
    chén




    wγng
    zhī

     
    gǎn
    dào
    shì

    zhī
    jiān
     
    jīn


    jiǎn
     
    xiāng
    zhī

     

    shùn
    xiān
    wγng
    zhī
    zhì
     
    chén
    gǎn
    bu
    tīng
    lìng
     
     
    zài
    bài
     
    nǎi



     
  •  
     
     
     
    zhào
    wén
    jìn
    jiàn
    yuē
     
     
    nónɡ

    lγo
    ér
    jūn

    yǎng
    yān
     
    zhèng
    zhī
    jīng

     

    zhě
    chén

    ér
    zhì
    zhě
    lùn
    yān
     
    jiào
    zhī
    dào

     
    chén

    yǐn
    zhōng
     
    jūn


    yγn
     
    guó
    zhī


     
    chén
    suī

     
    yuàn
    jié
    βí
    zhōng
     
     
    wγng
    yuē
     
     


    è
    rǎo
     
    zhōng

    guò
    zuì
     

    βí
    yγn

     
     
    zhào
    wén
    yuē
     
     
    dāng
    shì


     

    zhī
    dào

     


    yǒu
    chγng
     

    zhī
    zhì

     
    xiū


    βiān
     
    mín
    zhī
    zhí

     
    sān
    zhě
     
    xiān
    shènɡ
    zhī
    suǒ

    jiào
     
    jīn
    jūn
    shì

     
    ér

    yuǎn
    fānɡ
    zhī

     
    biàn
    jiào
    zhī

     


    zhī
    dào
     

    chén
    yuàn
    wγng
    zhī

    zhī
     
     
  •  
     
     
     
    wγng
    yuē
     
     

    yγn
    shì

    zhī
    jiān
     
    chγng
    mín




     
    xué
    zhě
    chén

    suǒ
    wén
     

    liǎng
    zhě
     
    suǒ

    chéng
    guān
    ér
    shùn
    zhèng

     
    fēi
    suǒ

    guān
    yuǎn
    ér
    lùn
    shǐ

     
    βiě

    sān
    dài

    tóng

    ér
    wàng
     



    tóng
    jiào
    ér
    zhèng
     
    zhì
    zhě
    zuò
    jiào
     
    ér

    zhě
    zhì
    yān
     
    xiγn
    zhě


     

    xiào
    zhě

    yān
     

    zhì


    zhī
    mín
     



    lùn
    xīn
     



    zhī
    zhòng
     



    zhì

     

    shì


    huà
     
    ér


    biàn

     
    shèng
    rén
    zhī
    dào

     
    chéng
    jiào
    ér
    dòng
     
    xωn



     
    mín
    zhī
    zhí

     
    zhī
    xué
    zhī
    rén
     
    néng

    wén
    βiān
     



    zhī
    biàn
     
    néng

    shí
    huà
     

    wèi

    zhě

    dài
    rén
     
    zhì
    jīn
    zhě



     

    βí
    shì
    zhī
     
     
  •  
     
     
     
    zhào
    zào
    jiàn
    yuē
     
     
    yǐn
    zhōng

    jié
     
    jiān
    zhī
    shǔ

     



    guó
     
    zéi
    zhī
    lèi

     
    fàn
    jiān
    zhě
    shēn

     
    jiàn
    guó
    zhě

    zōng
     
    fǎn

    liǎng
    zhě
     
    xiān
    shènɡ
    zhī
    míng
    xíng
     
    chén
    xià
    zhī

    zuì

     
    chén
    suī

     
    yuàn
    jìn
    βí
    zhōng
     

    dùn
    βí

     
     
    wγng

     
     
    jié


    huì
     
    zhōng

     
    shàng


    yγn
     
    míng

     
    zhōng


    wēi
     
    míng


    rén
     

    βí
    yγn

     
     
  •  
     
     
     
    zhào
    zào
    yuē
     
     
    chén
    wén
    zhī
     
    shèng
    rén


    mín
    ér
    jiào
     
    zhì
    zhě

    biàn

    ér
    dòng
     
    yīn
    mín
    ér
    jiào
    zhě
     

    lγo
    ér
    chénɡ
    ɡōnɡ
     


    ér
    dòng
    zhě
     

    jìng
    ér

    jiàn

     
    jīn
    wγng

    chū

    xωn

     




    shì
     
    fēi
    suǒ

    jiào
    mín
    ér
    chéng


     
    βiě

    βí
    zhě
    zhì
    yín
     


    zhě
    luàn
    mín
     
    shì


    guó
    zhě


    βí

    zhī

     
    zhōng
    guó

    jìn
    mγn

    zhī
    xíng
     
    fēi
    suǒ

    jiào
    mín
    ér
    chéng

    zhě

     
    βiě
    xωn


    guò
     
    xiū


    xié
     
    chén
    yuàn
    wγng
    zhī

    zhī
     
     
  •  
     
     
     
    wγng
    yuē
     
     

    jīn

    tónɡ

     


    zhī

     

    wγnɡ

    xiāng

     


    zhī
    xωn
     


     
    shén
    nóng
    jiào
    ér

    zhū
     
    huγng

     
    yγo
     
    shùn
    zhū
    ér


     

    zhì
    sān
    wγnɡ
     
    guān
    shí
    ér
    zhì

     
    yīn
    shì
    ér
    zhì

     


    zhì
    lìnɡ
     

    shùn
    βí

     


    βì
    xiè
     

    biàn
    便
    βí
    yòng
     


    shì



    βí
    dào
     
    biàn
    便
    guó




     
    shèng
    rén
    zhī
    xīng

     

    xiāng

    ér
    wàng
     
    xià
     
    yīn
    zhī
    shuāi

     



    ér
    miè
     
    rγn

    fǎn

    wèi

    fēi
     
    ér
    xωn

    wèi

    duō

     
    βiě

    βí
    ér
    zhì
    yín
     
    shì
    zōu
     


    βí
    xíng

     


    ér
    mín

     
    shì

     
    yuè

    jùn
    mín

     
    shì

    shèng
    rén

    shēn
    zhī
    wèi

     
    biàn
    便
    shì
    zhī
    wèi
    jiào
     
    jìn
    tuì
    退
    zhī
    wèi
    jié
     


    zhī
    zhì
     
    suǒ

    βí
    chγng
    mín
     
    fēi
    suǒ

    lùn
    xiγn
    zhě

     

    shèng


    liω
     
    xiγn

    biàn

     
    yàn
    yuē
     
     

    shū
    wéi

    zhě
     

    jìn


    zhī
    βíng
     


    zhì
    jīn
    zhě
     



    shì
    zhī
    biàn
     
     

    xωn

    zhī
    gōng
     



    gāo
    shì
     


    zhī
    xué
     



    zhì
    jīn
     

    βí

    fǎn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曰:“
      赵武灵王平日里闲着的时候,独自居住,肥义在旁边侍奉陪坐,说:“
    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迹,计胡、狄之利乎?”
    大王您是不是在考虑目前时事的变化,权衡兵力的合理使用,思念筒子、襄子的光辉业绩,考虑如何从胡、狄那里获得利益呢?”
    王曰:“
    赵武灵王回答说:“
    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
    继承君位不忘祖先的功德,这是做君王的原则;
    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
    委身于国君,致力于光大君主的长处和功绩,这是臣子的本分。
    是以贤君静而有道民便事之教,动有明古先世之功。
    所以贤明的君主国家平静时要教化国民礼教之事,动荡之时让国民知道古人的功劳与还要明白当下要取得的功绩。
    为人臣者,穷有弟长辞让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
    做臣子的,在不得志时要保持尊敬长辈谦虚退让的品行,地位显达以后要做出有益于百姓和君王的事业。
    此两者,君臣之分也。
    这两个方面,是做君王和臣下的应尽职责。
    今吾欲继襄主之业,启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
    现在我想继承襄主的事业,开发胡、翟居住的地区,但是我担心一辈子也没有人理解我的用心。
    敌弱者,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
    敌人的力量薄弱,我们付出的力量不大,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果,不使百姓疲惫,就会得到简子、襄子那样的功勋。
    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
    建立了盖世功勋的人,必然要遭受一些世俗小人的责难;
    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
    而有独到见解的人,也必然会招惹众人的怨恨。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现在我准备教导民众穿着胡服练习骑马射箭,这样一来,国内一定会有人非议指责我。”
      肥义曰:“
      肥义说:“
    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我听说,做事情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功,该行动的时候却顾虑重重,就不会功成名就。
    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
    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背弃世俗偏见,那就一定不要顾虑天下人的非议了。
    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
    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欲以论德而要功也。
    从前舜跳有苗(上古南方部族)的舞蹈,禹光着身子进入不知穿衣服的部落,他们并不是想放纵情欲,怡乐心志,而是想借此宣扬道德,建立功业,求取功名。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愚蠢的人在事情发生以后还看不明白,而聪明的人却能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有所察觉,大王您还是马上按您的想法去付诸实施吧。”
    王曰:“
    赵武灵王说:“
    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
    我不是对‘胡服骑射’这件事有什么顾虑,而是担心天下人笑话我。
    狂夫之乐,知者哀焉;
    狂狷的人觉得高兴的事,有理智的人会为此感到悲哀;
    愚者之笑,贤者戚焉。
    愚蠢的人高兴的事,贤明者却对此担忧。
    世有顺我者,则胡服之功未可知也。
    如果国人都支持我的话,那么改穿胡服的功效就不可估量。
    虽敺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即使举世的百姓都讥笑我,北方胡人和中山国的地方我也一定会得到手。”
      王遂胡服。
      于是赵武灵王改穿胡人的服装。
    使王孙緤告公子成曰:“
    他派王孙緤将自己的意思转告公子成,说:“
    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
    我已经改穿胡服了,而且将要穿着胡服上朝,我希望王叔也改穿胡服。
    家听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
    在家里要听命于父母,在朝廷要听命于君王,这是从古到今一直通行的惯例。
    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
    子女不能违背父母的命令,臣子不能违背国君的命令,这是先王所立下的原则。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
    现在我改革改换服装,如果王叔您都不穿它,我担心天下的人对此会大加非议。
    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治理国家要有一定法则,但要以有利于民众为根本;
    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处理政事有一定的规则,但要以政令能够顺利施行为上。
    故明德在于论贱,行政在于信贵。
    所以要想修明德政,就必须考虑百姓的利益,要想执掌国家的政权,首先要取得贵族的信任。
    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
    现在我改穿胡服的目的,并不是想要纵欲而娱乐心志。
    事有所出,功有所止。
    事情只要开始做了,就要奠定成功的基础,这样才能显示出政绩来。
    事成功立,然后德且见也。
    现在我恐怕王叔违背了从政的规则,从而助长了王公贵族对这件事情的非议。
    今寡人恐叔逆从政之经,以辅公叔之议。
    何况我曾经听说,只要你做的事情有利于国家,那么就不要顾忌别人的非议。
    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
    按照王公贵族的意见来办事,就不会遭到人们的非议。
    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
    所以我想要依靠王叔的威望,来达成改穿胡服这件事。
    使緤谒之叔,请服焉。”
    我特地派王孙緤来禀告您,请求您也穿上胡服。”
      公子成再拜曰:“
      公子成又拜了拜,说:“
    臣固闻王之胡服也,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是以不先进。
    我本来就已经听说大王改穿胡服这件事了,但我卧病在床,无法行走,因此没有先去拜见大王,对您陈述我的看法。
    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
    今天大王派人来通知我,我就来尽我的愚忠。
    臣闻之:
    我听说:
    中国者,聪明叡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
    中原地区是聪明而有远见的人士所生活的地方,是各种物资和财富聚集的地方,是圣贤推行教化的地方。
    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是仁德所普遍施行的地方,是《诗》《书》《礼》《乐》所实行的地方,是各种奇巧技艺所施展的地方,是各国诸侯不远千里前来考察学习的地方,是四方落后的少数民族效法的地方。
    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之。”
    但是大王却丢弃了这些优秀的文化,而改穿落后少数民族的服装,这是改变先人的教化,变易先人的制度,背离人们的心理,背叛了先王的成法,丢弃了中原的先进制度,我请大王慎重地做这件事。”
      使者报王。
      使者把公子成的话报告给赵武灵王。
    王曰:“
    武灵王说:“
    吾固闻叔之病也。”
    我就知道王叔反对这件事。”
    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
    于是马上就去公子成家里,亲自向他阐述自己的观点:“
    夫服者,所以便用也;
    大凡衣服是为了便于穿用。
    礼者,所以便事也。
    礼制是为了便于办事。
    是以圣人观其乡而顺宜,因其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
    因此圣贤之人观察当地的习俗然后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礼法,这样做既有利于民众,也有益于国家。
    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剪掉头发,在身上刺花纹,两臂交错站立,衣襟向左掩,这是瓯越人民的风俗。
    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
    染黑牙齿,在额头雕画,头戴鱼皮帽子,身穿缝纫粗拙的衣服,这是吴国的风俗。
    礼服不同,其便一也。
    礼制和服饰虽然不同,但求其利国便民却是一致的。
    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
    因此,地方不同,所采用的器物就不一样,情况不同,使用的礼制也有所改变。
    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
    因此,圣贤的君主只制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但并不统一他们的器物用度;
    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如果可以方便行事,礼制完全可以不相同。
    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又况山谷之便乎?
    儒生虽都师从同一老师,可是传下来的礼法却各不相同,中原地区风俗相同,但各国的政教不同,更何况地处偏僻山区,难道不更应该考虑便宜行事吗?
    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
    所以说对于风俗礼制的取舍变化多端,即使聪明人也无法统一;
    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不同地区的服式,即使圣贤君主也难以使其一致。
    穷乡多异,曲学多辨。
    偏僻的地方人们少见而多怪,孤陋寡闻的人喜欢争辩。
    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
    不熟悉的事情不要轻易怀疑,对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不非议,这才是无私地追求真理的态度。
    今卿之所言者,俗也。
    现在王叔您所说的是有关适应风俗的意见;
    吾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
    我所说的则是如何改变旧的传统。
    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
    现在,我国东面有黄河、漳水,是和齐国、中山共同拥有的边境,但却没有战船守御它。
    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从常山到代郡、上党郡,东面与燕国和东胡接壤,西面与楼烦、秦国、韩国紧紧相邻,但我们没有骑兵部队防守。
    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而无骑射之备。
    所以我准备制造战船,招募习于水战的居民。
    以守河、薄洛之水;
    让他们来防守黄河、漳水;
    变服骑射,以备其参胡、楼烦、秦、韩之边。
    改穿胡服,练习骑马射箭,防备与燕国、东胡、楼烦、秦国、韩国的边境。
    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王兼戎取代,以攘诸,此愚知之所明也。
    从前简子不把自己限于晋阳和上党两个地方,襄子兼并了戎族和代郡,以抵御胡人,这些道理不论是愚笨之人还是聪明之人都明白。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非社稷之神灵,即鄗几不守。
    过去,中山国依仗齐国强大的军队的支持,侵犯掠夺我国的土地,掳掠囚禁我国的人民,引水围灌鄙城,假若不是祖宗神灵的保佑,鄙城几乎被攻破。
    先王忿之,其怨未能报也。
    先王对这事非常气愤,直到今天,他们的仇怨还没有报。
    今骑射之服,近可以备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
    现在我们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从近处说,可以扼守上党这样形势险要的地方,从远处说,可以报中山侵略先王的仇恨。
    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非寡人所望于子!”
    可王叔您却偏偏要因袭中原的旧俗,违背简子和襄子的遗愿,憎恶改变服式的做法,却忘记了国家曾遭受的耻辱,这决不是我期望您做的啊!”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
      公子成听了,对武灵王大礼参拜谢罪,他说:“
    臣愚不达于王之议,敢道世俗之间。
    我太愚蠢了,竟没有体会到大王的良苦用心,所以才冒昧地说了一些世俗的言论。
    今欲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令。”
    现在大王想要继承简子、襄子的意愿,实现先王和遗志,我怎么敢不服从命令呢!”
    再拜,乃赐胡服。
    公子成又拜了两拜,于是赵武灵王就赐给他胡服。
      赵文进谏曰:“
      赵文劝谏武灵王说:“
    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政之经也。
    农夫辛勤耕作以供养君子,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也。
    愚笨的人表达意见,明智的人加以决策,这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
    做臣子的不隐瞒自己的意见,做君王的不阻塞言路,这是国家的福分。
    臣虽愚,愿竭其忠。”
    我虽然愚笨,但还是希望竭尽自己的忠心。”
    王曰:“
    武灵王说:“
    虑无恶扰,忠无过罪,子其言乎。”
    替别人着想的人不应该过分苛求,竭尽忠心的人不能指责他的错误,您就直言吧。”
    赵文曰:“
    赵文说:“
    当世辅俗,古之道也。
    适应时势顺从当地民俗,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则;
    衣服有常,礼之制也。
    衣服有一定的款式这是礼法的规定;
    修法无愆,民之职也。
    遵守法纪,不犯错误,这是老百姓的职责。
    三者,先圣之所以教。
    这三个方面,都是古代圣贤的教导。
    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教之古,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
    现在大王您对这些都弃之不顾,去改穿远方胡人的衣服,改变古代的教化,改变古代的章程,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地考虑考虑。”
      王曰:“
      武灵王说:“
    子言世俗之间。
    你所说的只是世俗的见解。
    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
    普通民众只是一味地沉溺于习惯世俗之中,而书呆子又总是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
    此两者,所以成官而顺政也,非所以观远而论始也。
    这两种人,他们只能谨守职责,遵守法令而已,不能和他们一道谋长远的事业,建立开创之功。
    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
    而且夏、商、周三个朝代虽然服装不同但却能统一天下,春秋五霸政教各异却能治理好国家。
    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
    聪明人制订法令,愚蠢的人被法令制约;
    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
    贤达的人改革习俗,而愚笨的人却拘泥于旧风陋俗。
    夫制于服之民。
    因此那些受世俗礼法制约的人。
    不足与论心;
    没有必要和他们交流思想;
    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
    那些拘泥于旧风陋俗的人,没有必要向他们说明你的意图。
    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所以习俗随时势而变,而礼法和这一变化了的习俗相统一,这才是圣人治国的根本原则啊!
    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接到国家的政令就马上行动,遵守法制而抛弃个人私念,这才是老百姓的天职。
    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
    真正有学问的人能听从意见而改变观点,真正通晓礼法的人能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释之。”
    因此为自己着想的人不会兼顾他人,要改变时势就不能完全效法古代,您就放心吧!”
      赵造谏曰:“
      赵造也去劝谏赵武灵王,他说:“
    隐忠不竭,奸之属也。
    不竭尽忠心,知而不言,这是奸臣一样的行为;
    以私诬国,贼之类也。
    为了私利去欺骗君主,这是有损于国家的做法。
    犯奸者身死,贱国者族宗。
    犯了奸佞罪的人处以死刑,危害国家的人诛灭宗族。
    反此两者,先圣之明刑,臣下之大罪也。
    这两点是上古圣王制定的刑法,也是作臣子的人所犯的最重的罪。
    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
    我虽然愚笨,但愿尽自己的忠心,绝不逃避死亡。”
    王日:“
    武灵王说:“
    竭意不讳,忠也。
    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加任何隐讳,这就是忠臣;
    上无蔽言,明也。
    不阻塞言路,虚心接受意见,这就叫明主。
    忠不辟危,明不距人。
    忠臣不畏惧危险,明主不拒绝臣子发表意见。
    子其言乎。”
    您就坦然地说吧!”
      赵造曰:“
      赵造说:“
    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
    我听说过,圣贤之人不去变更民众的习俗而去教化他们,聪明的人不改变习俗而治理国家。
    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
    根据民意进行教化,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收到成效;
    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
    根据不同的习俗治理国家,考虑问题简捷方便,做起来容易见到效果。
    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
    现在大王您改变原来的服饰而不遵循习俗,改穿胡服而不顾世人的议论,这不是按照礼仪法则教化民众的方式。
    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
    而且穿着奇装异服,会使人心思不正,习俗怪僻会扰乱民心。
    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
    所以做国君的人不应去接受奇异怪僻的衣服,中原地区的人民不应效法蛮夷的生活方式,这不是按礼法要求来教化百姓的途径。
    且循法无过,修礼无邪,臣愿王之图之。”
    况且遵循以往的法令不会出差错,按照旧有的礼节行事就不会生出邪念,我希望大王慎重考虑这件事情。”
      王曰:“
      武灵王说:“
    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
    自古至今,习俗都不同,我们要效法哪一个时候的呢?
    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世代相承的,我们要遵循谁的礼法呢?
    宓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伏羲和神农,对民众只是进行教化,而不诛杀,黄帝、尧、舜,虽然有了死刑,但并不诛连妻子儿女。
    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
    到了夏、商、周三代圣王时,就观察当时的形势来建立法制,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礼俗。
    衣服器械,各便其用。
    法度、政令都因时制宜,衣服器用都方便使用。
    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
    所以治理国家不一定要走同一条路,只要对国家有利,不一定要效法古代。
    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
    圣人的出现,不是因为互相承袭才统治天下的;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
    夏朝和殷朝的衰亡,不会因为改变礼法而不灭亡。
    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
    这样说来,不沿袭古法,不一定就要斥责,谨守旧礼陋俗也未必值得称赞。
    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
    再说,如果服饰奇异就会使人心思不正的话,那么最遵守礼法的邹国和鲁国就不会有行为怪僻的人了;
    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
    如果习俗怪僻就会使民众变坏的话,那么吴、越地区就不会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了。
    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
    所以说圣人把便于穿着的叫衣服,把方便行事的就叫教化,行为举止上的一些礼节,服饰上的规定,只是用来让普通百姓取得一致,而不是用来衡量贤明与否的。
    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
    因此,圣明的人能适应任何习俗,有才能的人能紧随时势的变化。
    谚曰:“
    有句谚语说: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
    按照书本来驾车的人,就不能充分发挥马的实际能力;
    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采用古代的礼法来治理当今的国家,就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
    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
    所以,遵循现成的制度建立的功业不可能超过当世。
    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效法古人的作法,就不能够管理好现在的国家。
    子其勿反也。”
    您还是不要反对吧。”
多音字参考列表
    [甲](读音:jiá,xiá)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卒 ](读音:cù,zú, )
    [少 ](读音:shǎo,shào )
    [遺](读音:wèi,yí,​suí)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朝](读音:cháo,zhāo)
    [信 ](读音:xìn, )
    [從](读音:cóng,zòng)
    [萬](读音:mò,wàn)
    [樂](读音:lè,yuè,)
    [家,傢](读音:gū,jiā,jie)
    [請](读音:qǐng,qìng,qīng)
    [被](读音:bèi,pī,bì,pì)
    [冠](读音:guàn,guān)
    [縫](读音:féng,fèng)
    [穀,谷](读音:gǔ,yù,lù)
    [去](读音:qù,jǔ,qū)
    [鄉](读音:xiāng,xiàng,xiǎng)
    [麯,曲 ](读音:qǔ,qū, )
    [燕](读音:yàn,yān)
    [薄](读音:bò,bó,báo)
    [參](读音:cān,cēn,sān,shēn)
    [塞](读音:sè,sāi,sài)
    [取 ](读音:qǔ,qū )
    [強](读音:qiǎng,qiáng,jiàng)
    [係,係,繫](读音:jì,xì,)
    [吾](读音:wú,yù)
    [幾,几](读音:jǐ,jī)
    [射](读音:shè,yì,yè)
    [惡](读音:é,ě,wù,wū)
    [有](读音:yòu,yǒu)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伯](读音:bà,bǎi,bó,mò,pò)
    [夫](读音:fú,fū)
    [能](读音:néng,nài)
    [屬](读音:shǔ,zhǔ)
    [大](读音:dà,dài,dài)
    [上](读音:shàng,shǎng)
    [明](读音:míng)
    [知](读音:zhī,zhì)
    [據,据](读音:jù,jū)
    [見](读音:jiàn,xiàn)
    [中](读音:zhòng,zhōng)
    [過](读音:guò,guō)
    [邪](读音:xié,yé,yá,yú,xú)
    [同 ](读音:tóng,tòng, )
    [何](读音:hé,hè,hē)
    [戲](读音:hū,huī,xì,suō,xī)
    [觀](读音:guàn,guān)
    [度](读音:dù,duó)
    [令](读音:líng,lìng,lǐng)
    [一](读音:yī)
    [興](读音:xìng,xīng)
    [相](读音:xiàng,xiāng)
    [王 ](读音:wáng,wàng, )
    [殷](读音:yān,yīn)
    [可](读音:kè,kě)
    [且](读音:jū,qiě,zǔ,cú)
    [奇](读音:jī,qí)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辟,闢](读音:pì,bì)
    便[便](读音:biàn,pián)
    [教](读音:jiào,jiāo)
    [節](读音:jié,jiē)
    [衣](读音:yī,yì)
    [與 ](读音:yú,yù,yǔ, )
    [為](读音:wéi,wèi)
    [於,于](读音:yú,xū,yū)
    [不](读音:bù,fǒu,pǐ)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战国策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