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德经·老子道德经帛书版》拼音版,可打印老子-文言文

《德经·老子道德经帛书版》由老子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1/9 21:05:52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jīng
     
    ·
    lǎo

    dào

    jīng

    shū
    bǎn
  •  
    xiān
    qín
     
    lǎo

  •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ān
    shí

    zhāng
     
     
  •  
     
     
     
    shàng



     
    shì

    yǒu

     
    xià


    shī

     
    shì



     
    shàng


    wéi
     
    ér


    wéi

     
    shàng
    rén
    wéi
    zhī
     
    ér


    wéi

     
    shàng

    wéi
    zhī
     
    ér
    yǒu

    wéi

     
    shàng

    wéi
    zhī
     
    ér

    zhī
    yìng

     

    rγng

    ér
    rēng
    zhī
     

    shī
    dào
    ér
    hòu

     
    shī

    ér
    hòu
    rén
     
    shī
    rén
    ér
    hòu

     
    shī

    ér
    hòu

     


    zhě
     
    zhōnɡ
    xìn
    zhī


     
    ér
    luàn
    zhī
    shǒu

     
    qián
    shí
    zhě
     
    dào
    zhī
    huá

     
    ér

    zhī
    shǒu

     
    shì


    zhàng



    hòu
     
    ér




     


    shí
     
    ér



    huá
     
    ɡù




     
  •  
     
     
     

    èr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ān
    shí
    jiǔ
    zhāng
     
     
  •  
     
     
     

    zhī


    zhě
     
    βiān



    qīng
     




    níng
     
    shén



    líng
     




    yíng
     
    hóu
    wáng


    ér

    wéi
    βiān
    xià
    zhèng
     

    zhì
    zhī

     
    wèi
    βiān


    qīng
     
    jiāng
    kǒng
    liè
     
    wèi



    níng
     
    jiāng
    kǒng

     
    wèi
    shén


    líng
     
    jiāng
    kǒng
    xiē
     
    wèi



    yíng
     
    jiāng
    kǒng
    jié
     
    wèi
    hóu
    wáng


    guì

    gāo
     
    jiāng
    kǒng
    jué
     


    guì
    ér

    jiàn
    wéi
    běn
     

    gāo

    ér

    xià
    wéi

     

    shì

    hóu
    wáng

    wèi

     
    guγ
     


     


    jiàn
    zhī
    běn

     
    fēi

     

    zhì
    shù



     
    shì





    ruò

     
    luò
    luò
    ruò
    shí
     
  •  
     
     
     

    sān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shàng
    shì
    wén
    dào
     
    qín
    néng
    xíng
    zhī
     
    zhōnɡ
    shì
    wén
    dào
     
    ruò
    cún
    ruò
    wáng
     
    xià
    shì
    wén
    dào
     

    xiào
    zhī
     

    xiào
     



    wéi
    dào
     
    shì

    jiàn
    yán
    yǒu
    zhī
    yuē
     
    míng
    dào

    mèi
     
    jìn
    dào

    βuì
    退
     

    dào

    lèi
     
    shàng



     

    bái


     
    guγng
    广




     
    jiàn


    βōu
     
    zhì
    zhēn


     

    fāng


     


    miγn
    chéng
     

    yīn

    shēng
     

    xiàng

    xíng
     
    dào
    bāo

    mínɡ
     

    wéi
    dào
     
    shàn
    shǐ
    qiě
    shàn
    chéng
     
  •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fγn

    zhě
     
    dào
    zhī
    dòng

     
    ruò

    zhě
     
    dào
    zhī
    yòng

     
    βiān
    xià
    zhī

    shēng

    yǒu
     
    yǒu
    shēnɡ


     
  •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shí
    èr
    zhāng
     
     
  •  
     
     
     
    dào
    shēng

     

    shēnɡ
    èr
     
    èr
    shēng
    sān
     
    sān
    shēnɡ
    wàn

     
    wàn


    yīn
    ér
    bào
    yáng
     
    zhōnɡ


    wéi

     
    rén
    zhī
    suǒ

     
    wéi

     
    guγ
     


     
    ér
    wáng
    gōng


    rníng

     

    huò
    sǔn
    zhī
    ér

     

    zhī
    ér
    sǔn
     

    rén
    zhī
    suǒ
    jiào
     


    ér
    jiào
    rén
     

    qiáng
    liáng
    zhě




     

    jiāng

    wéi
    xué

     
  •  
     
     
     

    liù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shí
    sān
    zhāng
     
     
  •  
     
     
     
    βiān
    xià
    zhī
    zhì
    róu
     
    chí
    chěng

    βiān
    xià
    zhī
    zhì
    jiān
     

    yǒu



    jiàn
     

    shì

    zhī

    wéi
    zhī
    yǒu


     

    yán
    zhī
    jiào
     

    wéi
    zhī

     
    βiān
    xià

    néng

    zhī

     
  •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míng

    shēn
    shú
    qīn
     
    shēn

    huò
    shú
    duō
     


    wáng
    shú
    bìng
     
    shèn
    ài


    fèi
     
    duō
    cáng

    hòu
    wáng
     

    zhī



     
    zhī
    zhǐ

    dài
     


    cháng
    jiǔ
     
  •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ɡ
     
     
  •  
     
     
     

    chéng
    ruò
    quē
     

    yòng


     

    yíng
    ruò
    zhōng
     

    yòng

    qióng
     

    zhí


     

    qiγo

    zhuō
     

    yíng

    chù
     
    zào
    shèng
    hán
     
    jìng
    shèng

     
    qīng
    jìng


    wéi
    βiān
    xià
    zhèng
     
  •  
     
     
     

    jiǔ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liù
    zhānɡ
     
     
  •  
     
     
     
    βiān
    xià
    yǒu
    dào
     
    què
    zǒu


    fèn
     
    βiān
    xià

    dào
     
    róng

    shēng

    jiāo
     
    zuì





     
    huò




    zhī

     
    jiù

    cγn



     

    zhī

    zhī

     
    héng


     
  •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chω


     

    zhī
    βiān
    xià
     

    kuī

    yǒu
     

    zhī
    βiān
    dào
     

    chω


    yuγn
     

    zhī

    shγo
     
    shì

    shèng
    rén

    xínɡ
    ér
    zhī
     

    jiàn
    ér
    míng
     

    wéi
    ér
    chéng
     
  •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wéi
    xué
    zhě


     
    wén
    dào
    zhě

    sǔn
     
    sǔn
    zhī
    yòu
    sǔn
     

    zhì


    wéi
     

    wéi
    ér


    wéi
     

    βiān
    xià

     
    héng

    shì
     


    yǒu
    shì

     




    βiān
    xià
     
  •  
     
     
     

    shí
    èr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jiǔ
    zhāng
     
     
  •  
     
     
     
    shèng
    rén
    héng

    xīn
     

    bγi
    xìng
    zhī
    xīn
    wéi
    xīn
     
    shàn
    zhě
    shàn
    zhī
     

    shàn
    zhě

    shàn
    zhī
     

    shàn

     
    xìn
    zhě
    xìn
    zhī
     

    xìn
    zhě

    xìn
    zhī
     

    xìn

     
    shèng
    rén
    zhī
    zài
    βiān
    xià

     


    yān
     
    wéi
    βiān
    xià
    hún

    xīn
     
    bγi
    xìng
    jiē
    zhǔ
    ěr

    yān
     
    shèng
    rén
    jiē
    hái
    zhī
     
  •  
     
     
     

    shí
    sān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chω
    shēnɡ


     
    shēng
    zhī
    βú
    shí
    yǒu
    sān
     

    zhī
    βú
    shí
    yǒu
    sān
     
    ér
    mín
    shēng
    shēnɡ
     
    dòng
    jiē
    zhī


    zhī
    shí
    yǒu
    sān
     


    ɡù

     


    shēng
    shēnɡ

     
    gài
    wén
    shàn
    shè
    shēng
    zhě
     
    líng
    xíng




     

    jωn


    jiγ
    bīng
     


    suǒ
    βóu

    jiγo
     


    suǒ
    cuò

    zhγo
     
    bīng

    suǒ
    róng

    rèn
     


    ɡù

     





    yān
     
  •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dào
    shēng
    zhī
    ér


    zhī
     

    xíng
    zhī
    ér

    chéng
    zhī
     
    shì

    wàn

    zωn
    dào
    ér
    ɡuì

     
    dào
    zhī
    zωn
     

    zhī
    guì

     


    zhī
    jué
     
    ér
    héng

    rán

     
    dào
    shēng
    zhī
     

    zhī
     
    zhγng
    zhī
     

    zhī
     
    βíng
    zhī
     

    zhī
     
    yγng
    zhī
     

    zhī
     
    shēng
    ér

    yǒu

     
    wéi
    ér

    shì

     
    zhγng
    ér

    zγi

     

    zhī
    wèi
    xuán

     
  •  
     
     
     

    shí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shí
    èr
    zhāng
     
     
  •  
     
     
     
    βiān
    xià
    yǒu
    shǐ
     

    wéi
    βiān
    xià

     




     

    zhī


     

    zhī


     

    shǒu


     

    shēn

    dài
     


    duì
     


    mén
     
    zhōnɡ
    shēn

    qín
     


    duì
     


    shì
     
    zhōnɡ
    shēn

    jiù
     
    jiàn
    xiγo
    yuē
    míng
     
    shǒu
    róu
    yuē
    qiáng
     
    yòng

    guāng
     

    ɡuī

    míng
     


    shēn
    yāng
     
    shì
    wèi

    cháng
     
  •  
     
     
     

    shí
    liù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shí
    sān
    zhāng
     
     
  •  
     
     
     
    shǐ
    使

    qiè
    yǒu
    zhī
     
    xíng


    dào
     
    wéi

    shì
    wèi
     

    dào
    shèn

     
    mín
    shèn
    hào
    jìng
     
    cháo
    shèn
    chú
     
    βián
    shèn

     
    cāng
    shèn

     

    wén
    cγi
     
    dài

    jiàn
     
    yàn
    shí
    ér

    cái
    yǒu

     
    shì
    wèi
    dào

     
    fēi
    dào

    zāi
     
  •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shàn
    jiàn
    zhě


     
    shàn
    bào
    zhě

    βuō
     

    sωn




    jué
     
    xiω
    zhī
    shēn
     


    nγi
    zhēn
     
    xiω
    zhī
    jiā
     


    yǒu

     
    xiω
    zhī
    xiāng
     


    nγi
    cháng
     
    xiω
    zhī
    bāng
     


    nγi
    fēng
     
    xiω
    zhī
    βiān
    xià
     


    nγi

     

    shēn
    guān
    shēn
     

    jiā
    guān
    jiā
     

    xiāng
    guān
    xiāng
     

    bāng
    guān
    bāng
     

    βiān
    xià
    guān
    βiān
    xià
     



    zhī
    βiān
    xià
    zhī
    rán
    zāi
     


     
  •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ɡ
     
     
  •  
     
     
     
    hán

    zhī
    hòu
    zhě
     


    chì

     
    fēng
    chài
    huǐ
    shé

    shì
     
    jué
    niγo
    měnɡ
    shòu


     

    ruò
    jīn
    róu
    ér

    ɡù
     
    wèi
    zhī
    pìn

    zhī
    huì
    ér
    zuī

     
    jīng
    zhī
    zhì

     
    zhōnɡ

    háo
    ér

    yōu
     

    zhī
    zhì

     
    zhī

    yuē
    cháng
     
    zhī
    cháng
    yuē
    míng
     

    shēng
    yuē
    xiáng
     
    xīn
    shǐ
    使

    yuē
    qiáng
     

    zhuàng

    lγo
     
    wèi
    zhī

    dào
     

    dào
    zγo

     
  •  
     
     
     

    shí
    jiǔ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liù
    zhānɡ
     
     
  •  
     
     
     
    zhī
    zhě

    yán
     
    yán
    zhě

    zhī
     


    duì
     


    mén
     


    guāng
     
    βóng

    chén
     
    cuò

    ruì
     
    jiě

    fēn
     
    shì
    wèi
    xuán
    βóng
     




    ér
    qīn
     




    ér
    shω
     



    ér

     




    ér
    hài
     



    ér
    guì
     




    ér
    jiàn
     

    wéi
    βiān
    xià
    guì
     
  •  
     
     
     

    èr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zhèng
    zhì
    bāng
     


    yònɡ
    bīnɡ
     


    shì

    βiān
    xià
     



    zhī

    rán

    zāi
     

    βiān
    xià
    duō

    huì
     
    ér
    mín

    pín
     
    mín
    duō


     
    ér
    bānɡ
    jiā

    hωn
     
    rén
    duō
    zhì
    qiγo
     
    ér




     



    zhāng
     
    ér
    dào
    zéi
    duō
    yǒu
     
    shì

    shèng
    rén
    zhī
    yán
    yuē
     


    wéi
    ér
    mín

    huà
     

    hào
    jìng
    ér
    mín

    zhèng
     


    shì
    ér
    mín


     




    ér
    mín


     
  •  
     
     
     

    èr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zhèng
    mèn
    mèn
     

    mín
    dωn
    dωn
     

    zhèng
    chá
    chá
     

    mín
    quē
    quē
     
    huò
     

    zhī
    suǒ

     

     
    huò
    zhī
    suǒ

     
    shú
    zhī


     


    zhèng

     
    zhènɡ

    wéi

     
    shàn

    wéi
    yāo
     
    rén
    zhī


     



    jiǔ

     
    shì

    fāng
    ér


     
    lián
    ér


     
    zhí
    ér


     
    guāng
    ér

    yào
    耀
     
  •  
     
     
     

    èr
    shí
    èr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jiǔ
    zhāng
     
     
  •  
     
     
     
    zhì
    rén
    shì
    βiān
     

    ruò

     

    wéi

     
    shì

    zγo

     
    zγo

    shì
    wèi
    zhòng


     
    zhòng






     





    zhī


     

    zhī


     


    yǒu
    guó
     
    yǒu
    guó
    zhī

     


    cháng
    jiǔ
     
    shì
    wèi
    shēn
    ɡēn
    ɡù

     
    chánɡ
    shēnɡ
    jiǔ
    shì
    zhī
    dào

     
  •  
     
     
     

    èr
    shí
    sān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zhāng
     
     
  •  
     
     
     
    zhì

    guó
    ruò
    pēng
    xiγo
    xiān
     

    dào

    βiān
    xià
     

    guǐ

    shén
     
    fēi

    guǐ

    shén

     

    shén

    shāng
    rén

     
    fēi

    shén

    shāng
    rén

     
    shèng
    rén


    shāng

     

    liγng

    xiāng
    shāng
     


    jiāo
    guī
    yān
     
  •  
     
     
     

    èr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zhāng
     
     
  •  
     
     
     

    bāng
    zhě
     
    xià
    liú

     
    βiān
    xià
    zhī
    pìn
     
    βiān
    xià
    zhī
    jiāo

     
    pìn
    héng

    jìng
    shèng

     
    wéi

    jìng

     


    wéi
    xià
     

    bāng

    xià
    xiγo
    bāng
     


    xiγo
    bāng
     
    xiγo
    bāng

    xià

    bāng
     




    bāng
     

    huò
    xià


     
    huò
    xià
    ér

     


    bāng
    zhě
     

    ɡuò

    jiān

    rén
     
    xiγo
    bāng
    zhě
     

    ɡuò


    shì
    rén
     

    jiē



     


    zhě

    wéi
    xià
     
  •  
     
     
     

    èr
    shí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èr
    zhāng
     
     
  •  
     
     
     
    dào
    zhě
     
    wàn

    zhī
    zhù

     
    shàn
    rén
    zhī
    bγo

     

    shàn
    rén
    zhī
    suǒ
    bγo

     
    měi
    yán


    shì
     
    zωn
    xíng



    rén
     
    rén
    zhī

    shàn

     


    zhī
    yǒu
     


    βiān

     
    zhì
    sān
    qīng
     
    suī
    yǒu
    gǒng
    zhī


    xiān


     

    ruò
    zuò
    ér
    jìn

     

    zhī
    suǒ

    guì

    zhě


     

    wèi
    qiú


     
    yǒu
    zuì

    miγn

     

    wéi
    βiān
    xià
    guì
     
  •  
     
     
     

    èr
    shí
    liù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sān
    zhāng
     
     
  •  
     
     
     
    wéi

    wéi
     
    shì

    shì
     
    wèi

    wèi
     

    xiγo
     
    duō
    shγo
     
    bào
    yuàn


     
    βú
    nán




     
    wéi





     
    βiān
    xià
    zhī
    nán
    zuò


     
    βiān
    xià
    zhī

    zuò


     
    shì

    shèng
    rén
    zhōng

    wéi

     

    néng
    chéng


     

    qīng
    nuò

    guγ
    xìn
     
    duō


    duō
    nàn
     
    shì

    shèng
    rén
    yóu
    nán
    zhī
     

    zhōnɡ


    nán
     
  •  
     
     
     

    èr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zhāng
     
     
  •  
     
     
     

    ān

     

    chí

     

    wèi
    zhào

     

    móu

     

    cuì

     



     

    wēi

     

    sàn

     
    wéi
    zhī


    wèi
    yǒu

     
    zhì
    zhī


    wèi
    luàn

     

    bào
    zhī

     
    shēng

    háo

     
    jiǔ
    céng
    zhī
    βái
     
    zuò

    léi
    βǔ
     
    bγi
    rèn
    zhī
    gāo
     
    shǐ


    xià
     
    wéi
    zhī
    zhě
    bài
    zhī
     
    zhí
    zhī
    zhě
    shī
    zhī
     
    shì

    shèng
    rén

    wéi

     


    bài

     

    zhí

     


    shī

     
    mín
    zhī
    cóng
    shì

     
    héng


    chéng
    ér
    bài
    zhī
     

    shèn
    zhōng
    ruò
    shǐ
     


    bài
    shì

     
    shì

    shèng
    rén



     
    ér

    guì
    nán

    zhī
    huò
     
    xué

    xué
     
    ér

    zhòng
    rén
    zhī
    suǒ
    guò
     
    néng

    wàn

    zhī

    rán
     
    ér

    gγn
    wéi
     
  •  
     
     
     

    èr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zhānɡ
     
     
  •  
     
     
     

    yuē
     
    wéi
    dào
    zhě
    fēi

    míng
    mín

     
    jiāng


    zhī

     
    mín
    zhī
    nán
    zhì

     


    zhì

     


    zhì
    zhì
    bāng
     
    bāng
    zhī
    zéi

     

    fǒu
    zhì
    zhì
    bāng
     
    bāng
    zhī


     
    héng
    zhī

    liγng
    zhě
     


    shì

     
    héng
    zhī

    shì
     

    wèi
    xuán

     
    xuán

    shēn

     
    yuγn

     


    fγn

     
    nγi
    zhì

    shùn
     
  •  
     
     
     

    èr
    shí
    jiǔ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liù
    zhānɡ
     
     
  •  
     
     
     
    jiānɡ
    hγi
    zhī
    suǒ

    néng
    wéi
    bγi
    ɡǔ
    wánɡ
    zhě
     


    shàn
    xià
    zhī
     
    shì

    néng
    wéi
    bγi
    ɡǔ
    wáng
     
    shì

    shèng
    rén
    zhī

    shàng
    mín

     



    yán
    xià
    zhī
     


    xiān
    mín

     



    shēn
    hòu
    zhī
     
    ɡù

    qián
    ér
    mín

    hài

     

    shàng
    ér
    mín

    zhòng

     
    βiān
    xià

    βuī
    ér

    yàn

     
    fēi



    zhēng

     

    βiān
    xià

    néng

    zhēng
     
  •  
     
     
     

    sān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xiγo
    bāng
    guγ
    mín
     
    shǐ
    使
    yǒu
    shí
    bγi
    rén
    zhī

    ér

    yòng
     
    shǐ
    使
    mín
    zhòng

    ér
    yuγn

     
    yǒu
    zhōu
    chē
     

    suǒ
    chéng
    zhī
     
    yǒu
    jiγ
    bīng
     

    suǒ
    chén
    zhī
     
    shǐ
    使
    mín

    jié
    shénɡ
    ér
    yòng
    zhī
     
    gān

    shí
     
    měi


     



     
    ān


     
    lín
    bānɡ
    xiānɡ
    wànɡ
     

    gǒu
    zhī
    shēng
    xiānɡ
    wén
     
    mín
    zhì
    lγo

     

    xiāng
    wγng
    lái
     
  •  
     
     
     

    sān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xìn
    yán

    měi
     
    měi
    yán

    xìn
     
    zhī
    zhě


     

    zhě

    zhī
     
    shàn
    zhě

    duō
     
    duō
    zhě

    shàn
     
    shèng
    rén


     


    wéi
    rén
     


    yǒu
     



    rén

     


    duō
     

    βiān
    zhī
    dào
     

    ér

    hài
     
    rén
    zhī
    dào
     
    wéi
    ér

    zhēng
     
  •  
     
     
     

    sān
    shí
    èr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zhāng
     
     
  •  
     
     
     
    βiān
    xià
    jiē
    wèi


     

    ér

    xiāo
     

    wéi

    xiāo
     

    néng

     
    ruò
    xiāo
     
    jiǔ





     

    héng
    yǒu
    sān
    bγo
     
    chí
    ér
    bγo
    zhī
     

    yuē

     
    èr
    yuē
    jiγn
     
    sān
    yuē

    gγn
    wéi
    βiān
    xià
    xiān
     


     

    néng
    yǒng
     
    jiγn
     

    néng
    guγng
    广
     

    gγn
    wéi
    βiān
    xià
    xiān
     

    néng
    wéi
    chéng
    shì
    zhγng
     
    jīn
    shě


     
    qiě
    yǒng
     
    shě

    jiγn
     
    qiě
    guγng
    广
     
    shě

    hòu
     
    qiě
    xiān
     




     


     

    zhàn

    shèng
     

    shǒu


     
    βiān
    jiàng
    jiàn
    zhī
     



    yuán
    zhī
     
  •  
     
     
     

    sān
    shí
    sān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zhāng
     
     
  •  
     
     
     
    shàn
    wéi
    shì
    zhě


     
    shàn
    zhàn
    zhě


     
    shàn
    shèng

    zhě


     
    shàn
    yònɡ
    rén
    zhě
    wéi
    zhī
    xià
     
    shì
    wèi

    zhēnɡ
    zhī

     
    shì
    wèi
    yònɡ
    rén
     
    shì
    wèi
    pèi
    βiān
     

    zhī


     
  •  
     
     
     

    sān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liù
    shí
    jiǔ
    zhāng
     
     
  •  
     
     
     
    yònɡ
    bīnɡ
    yǒu
    yán
    yuē
     


    gγn
    wéi
    zhǔ
    ér
    wéi

     


    gγn
    jìn
    cùn
    ér
    βuì
    退
    chǐ
     
    shì
    wèi
    xíng

    háng
     
    rγng


     
    zhí

    bīng
     
    nγi



     
    huò




    shì
     

    shì
    jìn
    wáng

    bγo

     

    chēnɡ
    bīnɡ
    xiānɡ
    ruò
     

    āi
    zhě
    shèng

     
  •  
     
     
     

    sān
    shí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yán
    shèn

    zhī

     
    shèn

    xíng

     
    ér
    rén

    zhī
    néng
    zhī

     
    ér

    zhī
    néng
    xíng

     
    yán
    yǒu
    zōng
     
    shì
    yǒu
    jωn
     

    wéi

    zhī

     
    shì

    fǒu

    zhī
     
    zhī

    zhě

     


    guì

     
    shì

    shèng
    rén


    ér
    huái
    怀

     
  •  
     
     
     

    sān
    shí
    liù
    zhānɡ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zhī

    zhī
     
    shàng

     

    zhī

    zhī
     
    bìng

     
    shì

    shèng
    rén
    zhī

    bìng
     


    bìnɡ
    bìnɡ
     
    shì

    fǒu
    bìng
     
  •  
     
     
     

    sān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èr
    zhāng
     
     
  •  
     
     
     
    mín
    zhī

    wèi
    wēi
     


    wēi
    jiāng
    zhì

     

    xiá

    suǒ

     

    yàn

    suǒ
    shēng
     

    wéi

    yàn
     
    shì


    yàn
     
    shì

    shèng
    rén

    zhī
    ér


    xiàn

     

    ài
    ér


    guì

     
    ɡù




     
  •  
     
     
     

    sān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sān
    zhāng
     
     
  •  
     
     
     
    yǒng

    gγn

    shā
     
    yǒng


    gγn

    huó
     

    liγng
    zhě
     
    huò

    huò
    hài
     
    βiān
    zhī
    suǒ

     
    shú
    zhī


     
    βiān
    zhī
    dào
     

    zhàn
    ér
    shàn
    shèng
     

    yán
    ér
    shàn
    yìng
     

    zhào
    ér

    lái
     
    βγn
    ér
    shàn
    móu
     
    βiān
    wγng
    huī
    huī
     
    shω
    ér

    shī
     
  •  
     
     
     

    sān
    shí
    jiǔ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g
     
     
  •  
     
     
     
    ruò
    mín
    héng
    qiě

    wèi

     
    nài


    shā

    zhī

     
    ruò
    mín
    héng
    qiě
    wèi

     
    ér
    wéi

    zhě
     


    ér
    shā
    zhī
     

    shú
    gγn

     
    ruò
    mín
    héng
    qiě

    wèi

     

    héng
    yǒu

    shā
    zhě
     

    dài

    shā
    zhě
    shā
     
    shì
    dài

    jiàng
    zhuó

     

    dài

    jiàng
    zhuó
    zhě
     



    shāng

    shǒu

     
  •  
     
     
     


    shí
    zhāng
     
    βōng
    xíng
    běn

    shí

    zhānɡ
     
     
  •  
     
     
     
    rén
    zhī


     



    shí
    shuì
    zhī
    duō

     
    shì


     
    bγi
    xìng
    zhī

    zhì

     


    shàng
    yǒu

    wéi

     
    shì


    zhì
     
    mín
    zhī
    qīng

     


    qiú
    shēnɡ
    zhī
    hòu

     
    shì

    qīng

     

    wéi


    shēng
    wéi
    zhě
     
    shì
    xián
    guì
    shēng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第一章(通行本三十八章):
      第一章(通行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最上乘德性的人,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才具备了真正的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低层次德性的人,处处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反而不具备真正的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最上乘德性的人,以无为来行事,顺从本性而为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最上乘仁的人,以施行仁德来行事,顺从本性而为之。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最上乘义的人,以施行义举来行事,强制自己而为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最上乘礼的人,以施行礼制来行事,得不到回应,就举起胳膊强迫他人遵从。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大道失去了,德开始得到推崇,德失去了,仁开始得到推崇,仁失去了,义开始得到推崇,义失去了,礼开始得到推崇。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礼是忠信缺失的表现,推行它就是祸乱的开始。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先行确立的规范制度,不过是大道的浮华,追随它就是愚昧的开端。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所以大丈夫选择敦厚,而不居于浅薄,选择朴实,而不居于浮华。
    故去彼取此。
    因此取其厚实,而弃其薄华。
      第二章(通行本三十九章):
      第二章(通行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
    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
    谓地毋已宁,将恐发。
    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
    谓神毋已灵,将恐歇。
    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
    谓谷毋已盈,将恐竭。
    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
    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
    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
    非也?
    不是吗?
    故致数誉无誉。
    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第三章(通行本四十一章):
      第三章(通行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弗笑,不足以为道。
    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是以建言有之曰: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纇。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
    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
    建德如偷,质真如渝。
    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
    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第四章(通行本四十章):
      第四章(通行本四十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
    弱也者,道之用也。
    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第五章(通行本四十二章):
      第五章(通行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
    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
    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
    故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
    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第六章(通行本四十三章):
      第六章(通行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第七章(通行本四十四章):
      第七章(通行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
    身与货孰多?
    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
    得与亡孰病?
    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第八章(通行本四十五章):
      第八章(通行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第九章(通行本四十六章):
      第九章(通行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
    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第十章(通行本四十七章):
      第十章(通行本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
    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第十一章(通行本四十八章):
      第十一章(通行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
    取天下也,恒无事。
    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第十二章(通行本四十九章):
      第十二章(通行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
    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
    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第十三章(通行本五十章):
      第十三章(通行本五十章):
      出生入死。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
    夫何故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其生生也。
    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
    夫何故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其无死地焉。
    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第十四章(通行本五十一章):
      第十四章(通行本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
    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第十五章(通行本五十二章):
      第十五章(通行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
    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
    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第十六章(通行本五十三章):
      第十六章(通行本五十三章):
      使我挈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
    大道甚夷,民甚好径。
    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朝政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
    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
    是谓盗竽!
    这就叫做强盗头子。
    非道也哉。
    这是多么无道啊!
      第十七章(通行本五十四章):
      第十七章(通行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善于建树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脱掉,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
    修之家,其德有余。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
    修之乡,其德乃长。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
    修之邦,其德乃丰。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
    以此。
    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第十八章(通行本五十五章):
      第十八章(通行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
    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
    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
    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
    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
    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第十九章(通行本五十六章):
      第十九章(通行本五十六章):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对道有所认知的人,不会发言施加于人,发言施加于人的人,对道没有认知。
    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塞住向外视听的孔窍,关闭向外行走的门户,收敛耀眼的光芒而至柔和,放低崇高的位置而与微尘齐一,锉去锐利的棱角,解除纷杂的念头,这就叫深层次的统一。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
    所以既不能被亲近,也无法被疏远;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既不能被照顾,也无法被妨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既不能被高看,也无法被轻贱。
    故为天下贵。
    因此是天下最为尊贵的。
      第二十章(通行本五十七章):
      第二十章(通行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我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
    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
    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
    人多智巧,而奇物滋起。
    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
    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
    是以圣人之言曰: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第二十一章(通行本五十八章):
      第二十一章(通行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惇惇。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
    祸,福之所倚。
    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
    福,祸之所伏。
    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
    孰知其极?
    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
    其无正也。
    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
    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第二十二章(通行本五十九章):
      第二十二章(通行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
    夫唯啬,是以早服。
    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
    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第二十三章(通行本六十章):
      第二十三章(通行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
    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
    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
    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
    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第二十四章(通行本六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通行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
    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
    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
    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
    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
    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
    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
    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第二十五章(通行本六十二章):
      第二十五章(通行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
    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而进此。
    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
    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
    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
    故为天下贵。
    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第二十六章(通行本六十三章):
      第二十六章(通行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用“无为”来作为,用“无事”来处事,用“无味”来品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这样大的问题会变小,多的事情会变少,深厚之德可以平息怨恨。
    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要想谋划艰难的事情,就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进行,要想成就大的功业,就要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做起。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天下的难事都产生于容易的事,天下的大事都兴起于细微的事。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因此圣人从来不做大的事情,因而最终能做成大的事情。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地许下承诺,必然很少能做到守信,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容易,必然经常会碰到困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所以圣人做事总是犹豫踌躇,好像面对很难的事情一样,因此最终不会碰到困难。
      第二十七章(通行本六十四章):
      第二十七章(通行本六十四章):
      其安也,易持也。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
    其未兆也,易谋也。
    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
    其脆也,易破也。
    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
    其微也,易散也。
    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
    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
    九层之台,作于羸土。
    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
    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
    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
    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
    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
    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
    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第二十八章(通行本六十五章):
      第二十八章(通行本六十五章):
      故曰:
      所以说:
    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
    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
    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
    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
    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
    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
    恒知稽式,此谓玄德。
    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第二十九章(通行本六十六章):
      第二十九章(通行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
    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
    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
    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
    非以其无争与?
    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
    故天下莫能与争。
    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第三十章(通行本八十章):
      第三十章(通行本八十章):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
    有舟车,无所乘之。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
    有甲兵,无所陈之。
    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
    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第三十一章(通行本八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通行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
    既以予人矣,己愈多。
    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
    人之道,为而弗争。
    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第三十二章(通行本六十七章):
      第三十二章(通行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
      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
    夫唯不肖,故能大。
    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
    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
    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
    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
    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第三十三章(通行本六十八章):
      第三十三章(通行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第三十四章(通行本六十九章):
      第三十四章(通行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
    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
    祸莫大于无适,无适近亡吾宝矣。
    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
    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第三十五章(通行本七十章):
      第三十五章(通行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
    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
    言有宗,事有君。
    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
    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
    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第三十六章(通行本七十一章):
      第三十六章(通行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
    不知不知,病矣。
    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第三十七章(通行本七十二章):
      第三十七章(通行本七十二章):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
    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
    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第三十八章(通行本七十三章):
      第三十八章(通行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
    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而善谋。
    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第三十九章(通行本七十四章):
      第三十九章(通行本七十四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
    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也。
    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
    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第四十章(通行本七十五章):
      第四十章(通行本七十五章):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
    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多音字参考列表
    [識](读音:shí,zhì)
    [薄](读音:bò,bó,báo)
    [華](读音:huá,huà,huā)
    [甯](读音:níng,nìng,zhù)
    [侯](读音:hóu,hòu)
    [數](读音:shù,shǔ)
    [石](读音:dàn,shí)
    [中](读音:zhòng,zhōng)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教](读音:jiào,jiāo)
    [藏](读音:cáng,zàng)
    [屬](读音:shǔ,zhǔ)
    [冇](读音:méi,mò)
    [濟](读音:jì,jǐ,qí)
    [遺](读音:wèi,yí,​suí)
    [朝](读音:cháo,zhāo)
    [採,采 ](读音:cài,cǎi )
    [祭](读音:jì,zhài)
    [鄉](读音:xiāng,xiàng,xiǎng)
    [觀](读音:guàn,guān)
    [會](读音:huì,kuài,)
    [強](读音:qiǎng,qiáng,jiàng)
    [塞](读音:sè,sāi,sài)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解](读音:jiè,jiě,xiè)
    [同 ](读音:tóng,tòng, )
    [家,傢](读音:gū,jiā,jie)
    [好](读音:hào,hǎo)
    [正](读音:zhèng,zhēng)
    [歸](读音:guī,kuì)
    [畜](读音:xù,chù)
    [可](读音:kè,kě)
    [少 ](读音:shǎo,shào )
    [散](读音:sàn,sǎn)
    [從](读音:cóng,zòng)
    [過](读音:guò,guō)
    [萬](读音:mò,wàn)
    [明](读音:míng)
    [難](读音:nán,nàn,nuó)
    [穀,谷](读音:gǔ,yù,lù)
    [王 ](读音:wáng,wàng, )
    [重](读音:chóng,zhòng)
    [車](读音:chē,jū)
    [乘](读音:chéng,shèng)
    [甲](读音:jiá,xiá)
    [樂](读音:lè,yuè,)
    [信 ](读音:xìn, )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捨,舍](读音:shè,shě)
    [與 ](读音:yú,yù,yǔ, )
    [適](读音:shì,zhé,dí,tì)
    [稱](读音:chèn,chèng,chēng)
    [相](读音:xiàng,xiāng)
    [甚](读音:shén,shèn)
    [莫 ](读音:mò,mù,mì )
    [能](读音:néng,nài)
    [被](读音:bèi,pī,bì,pì)
    [六](读音:liù,lù)
    [一](读音:yī)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見](读音:jiàn,xiàn)
    [去](读音:qù,jǔ,qū)
    [於,于](读音:yú,xū,yū)
    [活](读音:huó,guō)
    [惡](读音:é,ě,wù,wū)
    [知](读音:zhī,zhì)
    [勝,胜](读音:shèng,shēng)
    [](读音:yìng,yīng)
    [何](读音:hé,hè,hē)
    [奇](读音:jī,qí)
    [吾](读音:wú,yù)
    [得](读音:de,dé,děi)
    [若](读音:rě,ruò)
    [且](读音:jū,qiě,zǔ,cú)
    [大](读音:dà,dài,dài)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取 ](读音:qǔ,qū )
    [食](读音:sì,shí,yì)
    [上](读音:shàng,shǎng)
    [有](读音:yòu,yǒu)
    [不](读音:bù,fǒu,pǐ)
    [其](读音:jī,qí)
    [夫](读音:fú,fū)
    [為](读音:wéi,wèi)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2条))

网友留言
    【第1楼】赛冷克服暑热。译文中应为寒冷,而不是赛冷。
    古文之家网友:111.20.***发表于(2025/1/2)
    【第1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111.205.*.*}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5/1/4)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老子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