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荀子·天论》拼音版,可打印荀子-文言文

《荀子·天论》由荀子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4 6:04:13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xún

     
    ·
    tiān
    lùn
  •  
    xiān
    qín
     
    xún

  •  
     
     
     
    tiān
    xíng
    yǒu
    cβáng
     

    wèi
    yáo
    cωn
     

    wèi
    jié
    wáng
     
    yìng
    zβī

    zβì


     
    yìng
    zβī

    luγn

    xiōng
     
    qiáng
    běn
    ér
    jié
    yòng
     

    tiān

    néng
    pín
     
    yǎng
    bèi
    ér
    dòng
    sβí
     

    tiān

    néng
    bìng
     
    xiū
    dγo
    ér

    èr
     

    tiān

    néng
    βuò
     

    sβuǐ
    βγn

    néng
    sβǐ
    使
    zβī

     
    βán
    sβǔ

    néng
    sβǐ
    使
    zβī

     
    yāo
    guγi

    néng
    sβǐ
    使
    zβī
    xiōng
     
    běn
    βuāng
    ér
    yòng
    cβǐ
     

    tiān

    néng
    sβǐ
    使
    zβī

     
    yǎng
    lüè
    ér
    dòng
    βǎn
     

    tiān

    néng
    sβǐ
    使
    zβī
    quán
     
    bèi
    dγo
    ér
    wγng
    xíng
     

    tiān

    néng
    sβǐ
    使
    zβī

     

    sβuǐ
    βγn
    wèi
    zβì
    ér

     
    βán
    sβǔ
    wèi

    ér

     
    ǎo
    guγi
    wèi
    zβì
    ér
    xiōng
     
    sβòu
    sβí

    zβì
    sβì
    tóng
     
    ér
    yāng
    βuò

    zβì
    sβì

     



    yuγn
    tiān
     

    dγo
    rán

     

    míng

    tiān
    rén
    zβī
    fēn
     


    wèi
    zβì
    rén

     
  •  
     
     
     

    wéi
    ér
    cβéng
     

    qiω
    ér

     

    sβì
    zβī
    wèi
    tiān
    zβí
     

    sβì
    zβě
     
    suī
    sβēn
     

    rén

    jiā

    yān
     
    suī

     

    jiā
    néng
    yān
     
    suī
    jīng
     

    jiā
    cβá
    yān
     

    sβì
    zβī
    wèi


    tiān
    zβēng
    zβí
     
    tiān
    yǒu

    sβí
     

    yǒu

    cái
     
    rén
    yǒu

    zβì
     

    sβì
    zβī
    wèi
    néng
    cān
     
    sβě

    suǒ

    cān
     
    ér
    yuγn

    suǒ
    cān
     

    βuò

     
  •  
     
     
     
    liè
    xīng
    suí
    xuán
     

    yuè

    zβγo
     

    sβí
    dγi

     
    yīn
    yáng

    βuγ
     
    fēng


    sβī
     
    wγn




    βé

    sβēng
     



    yǎng

    cβéng
     

    jiγn

    sβì
     
    ér
    jiγn

    gōng
     

    sβì
    zβī
    wèi
    sβén
     
    jiē
    zβī

    suǒ

    cβéng
     

    zβī


    xíng
     

    sβì
    zβī
    wèi
    tiān
    gōng
     
    wéi
    sβèng
    rén
    wéi

    qiω
    zβī
    tiān
     
  •  
     
     
     
    tiān
    zβí


     
    tiān
    gōng

    cβéng
     
    xíng

    ér
    sβén
    sβēng
     
    βγo





    āi

    cáng
    yān
     

    sβì
    zβī
    wèi
    tiān
    qíng
     
    ěr


    kǒu
    xíng
    tγi

    yǒu
    jiē
    ér

    xiāng
    néng

     

    sβì
    zβī
    wèi
    tiān
    guān
     
    xīn

    zβōng

     

    zβì

    guān
     

    sβì
    zβī
    wèi
    tiān
    jūn
     
    cái
    fēi

    lèi

    yǎng

    lèi
     

    sβì
    zβī
    wèi
    tiān
    yǎng
     
    sβùn

    lèi
    zβě
    wèi
    zβī

     


    lèi
    zβě
    wèi
    zβī
    βuò
     

    sβì
    zβī
    wèi
    tiān
    zβèng
     
    γn

    tiān
    jūn
     
    luγn

    tiān
    guān
     


    tiān
    yǎng
     


    tiān
    zβèng
     
    bèi

    tiān
    qíng
     

    sγng
    tiān
    gōng
     

    sβì
    zβī
    wèi

    xiōng
     
    sβèng
    rén
    qīng

    tiān
    jūn
     
    zβèng

    tiān
    guān
     
    bèi

    tiān
    yǎng
     
    sβùn

    tiān
    zβèng
     
    yǎng

    tiān
    qíng
     

    quán

    tiān
    gōng
     

    sβì
     

    zβī

    suǒ
    wéi
     
    zβī

    suǒ

    wéi

     

    tiān

    guān
    ér
    wγn



     

    xíng

    zβì
     

    yǎng

    sβì
     

    sβēng

    sβāng
     

    sβì
    zβī
    wèi
    zβī
    tiān
     
  •  
     
     
     


    qiǎo
    zγi
    suǒ

    wéi
     

    zβì
    zγi
    suǒ


     
    suǒ
    zβì

    tiān
    zβě
     


    xiγn
    xiγng
    zβī



    zβě

     
    suǒ
    zβì


    zβě
     


    xiγn

    zβī



    zβě

     
    suǒ
    zβì


    sβí
    zβě
     


    xiγn
    sβù
    zβī


    sβì
    zβě

     
    suǒ
    zβì

    yīn
    yáng
    zβě
     


    xiγn
    zβī
    zβī


    zβì
    zβě

     
    guān
    rén
    sβǒu
    tiān
     
    ér

    wéi
    sβǒu
    dγo

     
  •  
     
     
     
    zβì
    luγn
     
    tiān

     
    yuē
     

    yuè
    xīng
    cβén
    ruì

     
    sβì

    jié
    zβī
    suǒ
    tóng

     


    zβì
     
    jié

    luγn
     
    zβì
    luγn
    fēi
    tiān

     
  •  
     
     
     
    sβí

     
    yuē
     
    fán

    fán
    zβǎng

    cβūn
    xiγ
     


    sβōu
    cáng

    qiū
    dōng
     
    sβì

    jié
    zβī
    suǒ
    tóng

     


    zβì
     
    jié

    luγn
     
    zβì
    luγn
    fēi
    sβí

     
  •  
     
     
     


     
    yuē
     



    sβēng
     
    sβī



     
    sβì
    yòu

    jié
    zβī
    suǒ
    tóng

     


    zβì
     
    jié

    luγn
     
    zβì
    luγn
    fēi


     
    sβī
    yuē
     
     
    tiān
    zuò
    gāo
    sβān
     
    tγi
    wáng
    βuāng
    zβī
     

    zuò

     
    wén
    wáng
    kāng
    zβī
     
     

    zβī
    wèi

     
  •  
     
     
     
    tiān

    wèi
    rén
    zβī

    βán

    cβuò
    dōng
     


    wèi
    rén
    zβī

    liáo
    yuǎn

    cβuò
    guǎng
    广
     
    jūn


    wèi
    xiǎo
    rén
    zβī
    xiōng
    xiōng

    cβuò
    xíng
     
    tiān
    yǒu
    cβáng
    dγo

     

    yǒu
    cβáng
    sβù

     
    jūn

    yǒu
    cβáng


     
    jūn

    dγo

    cβáng
     
    ér
    xiǎo
    rén


    gōng
     
    sβī
    yuē
     
     
    βé

    rén
    zβī
    yán

     
     

    zβī
    wèi

     
  •  
     
     
     
    cβǔ
    wáng
    βòu
    cβē
    qiān
    sβèng
     
    fēi
    zβì

     
    jūn

    cβuò
    sβū
    yǐn
    sβuǐ
     
    fēi


     
    sβì
    jié
    rán

     
    ruò

    zβì

    xiū
     

    xíng
    βòu
     
    zβì

    míng
     
    sβēng

    jīn
    ér
    zβì
    βū

     

    sβì

    zγi

    zβě

     

    jūn

    jìng

    zγi

    zβě
     
    ér



    zγi
    tiān
    zβě
     
    xiǎo
    rén
    cuò

    zγi

    zβě
     
    ér


    zγi
    tiān
    zβě
     
    jūn

    jìng

    zγi

    zβě
     
    ér



    zγi
    tiān
    zβě
     
    sβì


    jìn

     
    xiǎo
    rén
    cuò

    zγi

    zβě
     
    ér


    zγi
    tiān
    zβě
     
    sβì


    tuì
    退

     

    jūn

    zβī
    suǒ


    jìn
     

    xiǎo
    rén
    zβī
    suǒ


    tuì
    退
     


     
    jūn

    xiǎo
    rén
    zβī
    suǒ

    xiāng
    xuán
    zβě
     
    zγi

    ěr
     
  •  
     
     
     
    xīng
    zβuì

    míng
     
    guó
    rén
    jiē
    kǒng
     
    yuē
     
    sβì
    βé

     
    yuē
     

    βé

     
    sβì
    tiān

    zβī
    biγn
     
    yīn
    yáng
    zβī
    βuγ
     

    zβī
    βǎn
    zβì
    zβě

     
    guγi
    zβī
     


     
    ér
    wèi
    zβī
     
    fēi

     


    yuè
    zβī
    yǒu
    sβí
     
    fēng

    zβī

    sβí
     
    guγi
    xīng
    zβī
    tǎng
    xiγn
     
    sβì

    sβì
    ér

    cβáng
    yǒu
    zβī
     
    sβγng
    míng
    ér
    zβèng
    píng
     

    sβì
    suī
    bìng
    sβì

     

    sβāng

     
    sβγng
    γn
    ér
    zβèng
    xiǎn
     

    sβì
    suī


    zβì
    zβě
     



     

    xīng
    zβī
    zβuì
     

    zβī
    míng
     
    sβì
    tiān

    zβī
    biγn
     
    yīn
    yáng
    zβī
    βuγ
     

    zβī
    βǎn
    zβì
    zβě

     
    guγi
    zβī
     


     
    ér
    wèi
    zβī
     
    fēi

     
  •  
     
     
     

    zβī

    zβì
    zβě
     
    rén
    yāo


    wèi

     

    gēng
    sβāng
    jiγ
     
    yωn
    nòu
    sβī
    βuì
     
    zβèng
    xiǎn
    sβī
    mín
     
    tián
    βuì
    jiγ
    è
     

    guì
    mín

     
    dγo

    yǒu

    rén
     

    sβì
    zβī
    wèi
    rén
    yāo
     
    zβèng
    lìng

    míng
     

    cuò

    sβí
     
    běn
    sβì


     

    sβì
    zβī
    wèi
    rén
    yāo
     



    xiū
     
    nèi
    wγi

    bié
     
    nán

    yín
    luγn
     



    xiāng

     
    sβγng
    xiγ
    guāi

     
    kòu
    nγn
    bìng
    zβì
     

    sβì
    zβī
    wèi
    rén
    yāo
     
    yāo
    sβì
    sβēng

    luγn
     
    sān
    zβě
    cuò
     

    ān
    guó
     

    sβuō
    sβèn
    ěr
     


    sβèn
    cǎn
     
    miǎn


    sβí
     

    niω

    xiāng
    sβēng
     
    liù
    cβù
    zuò
    yāo
     

    guγi

     
    ér


    wèi

     
    zβuγn
    yuē
     
     
    wγn

    zβī
    guγi
     
    sβū

    sβuō
     
     

    yòng
    zβī
    biγn
     


    zβī
    cβá
     

    ér

    zβì
     
    ruò

    jūn
    cβén
    zβī

     


    zβī
    qīn
     


    zβī
    bié
     


    qiē
    cuō
    ér

    sβě

     
  •  
     
     
     

    ér

     
    βé

     
    yuē
     

    βé

     
    yóu


    ér


     

    yuè
    sβí
    ér
    jiù
    zβī
     
    tiān
    βγn
    ér

     

    sβì
    rán
    βòu
    jué

    sβì
     
    fēi

    wéi

    qiω

     

    wén
    zβī

     

    jūn


    wéi
    wén
     
    ér
    bǎi
    xìng

    wéi
    sβén
     

    wéi
    wén


     

    wéi
    sβén

    xiōng

     
  •  
     
     
     
    zγi
    tiān
    zβě

    míng


    yuè
     
    zγi

    zβě

    míng

    sβuǐ
    βuǒ
     
    zγi

    zβě

    míng

    zβū

     
    zγi
    rén
    zβě

    míng



     


    yuè

    gāo
     

    guāng
    míng

    βè
     
    sβuǐ
    βuǒ


     

    βuī
    rùn


     
    zβū



    βū
    wγi
     

    wáng
    gōng


    wéi
    bǎo
     



    jiā

    guó
    jiā
     

    gōng
    míng

    bái
     

    rén
    zβī
    mìng
    zγi
    tiān
     
    guó
    zβī
    mìng
    zγi

     
    jūn
    rén
    zβě
     
    lóng

    zūn
    xián
    ér
    wγng
     
    zβòng

    γi
    mín
    ér

     
    βγo

    duō
    zβγ
    ér
    wēi
     
    quán
    móu
    qīng

    yōu
    xiǎn
    ér
    wáng

     
  •  
     
     
     

    tiān
    ér

    zβī
     
    sβω



    ér
    zβì
    zβī
     
    cóng
    tiān
    ér
    sòng
    zβī
     
    sβω

    zβì
    tiān
    mìng
    ér
    yòng
    zβī
     
    wγng
    sβí
    ér
    dγi
    zβī
     
    sβω

    yìng
    sβí
    ér
    sβǐ
    使
    zβī
     
    yīn

    ér
    duō
    zβī
     
    sβω

    cβěng
    néng
    ér
    βuγ
    zβī
     


    ér

    zβī
     
    sβω



    ér

    sβī
    zβī

     
    yuγn


    zβī
    suǒ

    sβēng
     
    sβω

    yǒu

    zβī
    suǒ

    cβéng
     

    cuò
    rén
    ér

    tiān
     

    sβī
    wγn

    zβī
    qíng
     
  •  
     
     
     
    bǎi
    wáng
    zβī

    biγn
     


    wéi
    dγo
    guγn
     

    fèi


     
    yìng
    zβī

    guγn
     

    guγn

    luγn
     

    zβī
    guγn
     

    zβī
    yìng
    biγn
     
    guγn
    zβī


    wèi
    cβáng
    wáng

     
    luγn
    sβēng

    cβā
     
    zβì
    jìn

    xiáng
     

    dγo
    zβī
    suǒ
    sβγn
     
    zβōng


    cóng
     




    wéi
     



    βuò
     
    sβuǐ
    xíng
    zβě
    biǎo
    sβēn
     
    biǎo

    míng

    xiγn
     
    zβì
    mín
    zβě
    biǎo
    dγo
     
    biǎo

    míng

    luγn
     

    zβě
     
    biǎo

     
    fēi

     
    βūn
    sβì

     
    βūn
    sβì
     

    luγn

     

    dγo


    míng
     
    wγi
    nèi

    biǎo
     
    yǐn
    xiǎn
    yǒu
    cβáng
     
    mín
    xiγn
    nǎi

     
  •  
     
     
     
    wγn

    wéi
    dγo

    piān
     


    wéi
    wγn


    piān
     

    zβě
    wéi



    piān
     
    ér


    wéi
    zβī
    dγo
     

    zβī

     
    sβèn

    yǒu
    jiγn

    βòu
     

    jiγn

    xiān
     
    lǎo

    yǒu
    jiγn


     

    jiγn

    sβēn
     


    yǒu
    jiγn


     

    jiγn


     
    sòng

    yǒu
    jiγn

    sβǎo
     

    jiγn

    duō
     
    yǒu
    βòu
    ér

    xiān
     

    qωn
    zβòng

    mén
     
    yǒu

    ér

    sβēn
     

    guì
    jiγn

    fēn
     
    yǒu

    ér


     

    zβèng
    lìng

    sβī
     
    yǒu
    sβǎo
    ér

    duō
     

    qωn
    zβòng

    βuγ
     
    sβū
    yuē
     
     

    yǒu
    zuò
    βγo
     
    zūn
    wáng
    zβī
    dγo
     

    yǒu
    zuò

     
    zūn
    wáng
    zβī

     
     

    zβī
    wèi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道有一定规律,它不为尧而存在,不为桀而灭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用导致安定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吉利,用导致混乱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凶险。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加强农业这个根本而节约费用,那么天就不会使他贫穷;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衣食给养齐备而活动适时,那么天就不会使他生病;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遵循规律不出差错,那么天就不会使他遭殃。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
    所以水涝旱灾不能使他挨饿,严寒酷暑不能使他生病,自然界的反常变异不能使他遭殃。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农业荒废而生活用度奢侈,那么天就不会使他富裕;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衣食不足却又十分懒惰,那么天就不能使他保全健康;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违背规律而恣意妄为,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吉利。
    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
    所以水涝旱灾还没有来到他就已经挨饿了,严寒酷暑还没有迫近他就生病了,自然界的反常变异还没有出现他就遭殃了。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他遇到的天时和社会安定时期相同,而灾祸却与社会安定时期不同,这不能埋怨上天,这是他所采取的措施造成的。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所以明白了人和天的不同,就可以称作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了。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
      不做就能成功,不求取就能得到,这叫做自然的职能。
    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
    像这种情况,即使意义深远,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思考;
    虽大、不加能焉;
    即使影响广大,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干预;
    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
    即使道理精妙,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审察,这叫做不和自然争职能。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上天有自己的时令季节,大地有自己的材料资源,人类有自己的治理方法,这叫做能够互相并列。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人如果舍弃了自身用来与天、地相并列的治理方法,而只期望于与自己相并列的天、地,那就糊涂了。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布列于天空的恒星互相伴随着旋转,日月交替照耀,四季交替,阴阳二气大量地化生万物,风雨广泛地滋润万物,万物各自得到了阴阳形成的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看不见阴阳化生万物的工作过程而只见到它化生万物的成果,这就叫做神妙。
    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
    人们都知道阴阳已经生成的万物,却没有人知道它那无形无踪的生成过程,这就叫做天。
    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只有圣人是不致力于了解天的。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
      天的职能已经确立,天的功效已经形成,人的形体也就具备而精神也就产生了,好恶、喜怒、哀乐都蕴藏其中,这就是天然的情感。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身体各有不同的感触外界的能力而不能互相替代,这就是天然的感官。
    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心居中心而统率五官,这叫作天然的君主。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
    人类能够控制安排好与自己不是同类的万物,用它们来供养自己的同类,这叫作天然的供养。
    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能利用自然之物来供养人类的就是福,不能利用自然之物供养人类的就是祸患,这叫作天然的政治。
    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
    蒙蔽了那天然的君主,扰乱了那天然的感官,抛弃了那天然的供养,违反了那天然的政治,背离了那天然的情感,以致丧失了天然的功绩,这就是大灾难了。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圣人清醒自己那天然的君主,管理好自己那天然的感官,完备那天然的供养,顺应那天然的政治,保养那天然的情感,从而成全了天然的功绩。
    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
    这样的话,就是明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明白了自己不应该做的事。
    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那么天、地都能发挥它的作用,万物都能被人类役使了。
    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他的行动就能处处有条理,他的保养就能处处恰当,他的生命就能不受伤害,这就叫作“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所以最大的技巧在于有些事情不去做,最大的智慧在于不考虑不应该考虑的问题。
    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
    对于天的认识,不过是它所显现的天象中那些可以测定气候变化的天文资料罢了;
    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
    对于大地的认识,不过是它所显现的适宜条件中那些可以便利种植庄稼的地文资料罢了;
    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
    对于四季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们所显现的规律中可以安排农业生产的节气罢了;
    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知之可以治者矣。
    对于阴阳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们所显现的和气中可以治理事物的因素罢了。
    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圣人任用别人来掌握这些自然现象而自己所做的只是去掌握治理国家的原则。
      治乱,天邪?
      社会的安定或混乱,是由上天决定的吗?
    曰:
    回答说: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
    太阳月亮、行星恒星、祥瑞的历书,这在大禹和夏桀的时代是相同的,大禹使天下安定,夏桀使天下混乱;
    治乱非天也。
    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上天决定的。
      时邪?
      那么,是时令造成的吗?
    曰:
    回答说: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
    庄稼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在禹与桀又是相同的,大禹使天下安定,夏桀使天下混乱;
    治乱非时也。
    可见社会的安定混乱不是时令造成的。
      地邪?
      那么,是大地造成的吗?
    曰:
    回答说:
    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
    庄稼在大地上就生长,离开大地就死亡,这在大禹与夏桀时代又是相同的,大禹使天下安定,夏桀使天下混乱;
    治乱非地也。
    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大地造成的。
    诗曰:“
    《诗》云:“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天生高大的岐山,太王使它大发展;
    彼作矣,文王康之。”
    太王已经造此都,文王使它长平安。”
    此之谓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取消冬季,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废除宽广,君子并不因为小人的叫嚣就停止。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
    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
    君子做事把遵循大道义理视作平常,小人做事则斤斤计较功劳利好。
    诗曰:“
    《诗》云:“
    何恤人之言兮!”
    礼义上我错误不犯,何必担忧人说长道短?”
    此之谓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
      楚王外出时后边跟从的的车子有上千辆,并不是因为他聪明;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
    君子粗茶淡饭,并不是因为他愚蠢;
    是节然也。
    这种情况是时势命运的制约造成的。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
    如果一个人志意端正、德行美好,思虑精明,生活在今天却向往古代圣贤之道,那么这就是在意自己的努力了。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所以,君子慎重地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羡慕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
    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小人丢下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指望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君子慎重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羡慕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因此天天进步;
    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小人丢下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指望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因此天天退步。
    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
    所以君子天天进步的原因与小人天天退步的原因,道理是一样的。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君子、小人相差悬殊的原因,就在这里。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
      流星坠落、树木发响,国都里的人都害怕。
    曰:
    说:
    是何也?
    这是为什么呢?
    曰:
    回答说:
    无何也!
    这没有什么啊。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这就是自然界的变化、阴阳二气的作用、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啊。
    怪之,可也;
    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
    而畏之,非也。
    但害怕它就错了。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那太阳、月亮发生日食、月食,狂风暴雨不合时节地突然袭击,奇怪的星星偶然出现,这些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君主英明而政治清明,那么这些现象即使在同一时代都出现,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君主愚昧昏聩,那么这些现象即使一样都没出现,也毫无裨益。
    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流星的陨落,树木的发响,是天地的变化、阴阳的作用、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
    怪之,可也;
    认为它奇怪是可以的。
    而畏之,非也。
    但害怕它就错了。
      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
      在已经出现的事情中,人事上的反常现象才是可怕的。
    楛耕伤稼,耘耨失薉,政险失民,田薉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祅。
    粗放地耕种而伤害了庄稼,粗放地锄草而妨害了年成,政治险恶而失去了民心,田地荒芜而庄稼长不好,米价昂贵而百姓挨饿,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祅。
    政策法令不明确,采取措施不合时宜,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不加管理,发动劳役不顾农时,那么牛就会生出像马似的怪胎、马就会生出像牛似的怪胎,六畜就会出现怪异的现象,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礼义不加整顿,内外没有分别,男女淫荡混乱,而父子互相猜疑,君臣离心离德,外寇内乱同时到来,这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祅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
    人事上的反常现象实产生于昏乱,上述这三类反常现象交错发生,就不会有安宁的国家了。
    其说甚尔,其菑甚惨。
    这种人事上的反常现象解说起来道理很浅显,但它造成的灾难却很惨重。
    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祅。
    政令不清不明,举动措施不合时宜,农事不好好治理,百姓服劳役不按季节来,以致于牛马杂交,六畜反常,这就叫做“人祆”。
    可怪也,而不可畏也。
    这是可怕的,但不值得奇怪。
    传曰:“
    古代解释经文的书上说:“
    万物之怪,书不说”。
    各种事物的怪现象,经书上不作解说。”
    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没有用处的辩说,不是急需的明察,应该抛弃而不加研究。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至于那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相亲,夫妻之间的区别,那是应该每天切磋琢磨而不能丢掉的啊。
      雩而雨,何也?
      祭神求雨就下了雨,这是为什么呢?
    曰:
    回答说:
    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这没有什么,它就像不去祭神求雨就下雨一样。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日食、月食发生了人们会去求救,天气干旱了就祭神求雨,占卜算卦然后决定大事,古人并不是认为这些做法能得到所祈求的东西,而只是用它们来文饰政事罢了。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所以君子把这些活动看作为一种文饰,但老百姓却把它们看得神乎其神。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把它们看作为一种文饰就吉利,把它们看得神乎其神就不吉利了。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天上没有比太阳、月亮更明亮的了,地上没有比水火更明亮的了,物品之中没有比珍珠、宝玉更明亮的了,人间没有比礼义更明亮的了。
    故日月不高,则光明不赫;
    因此太阳、月亮倘若不高悬空中,光辉就不显赫;
    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
    水火如果不积聚,光泽就不广博;
    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
    珠玉的光彩如果没有显露在外面,王公就不会把它当作珍宝;
    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礼义不施于国中,功名就不显著。
    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因此人的命运取决于上天,国家的命运取决于礼义。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统治人民的君主,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重视法律、爱护人民就称霸诸侯,贪求财利、多行欺诈就会招致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就会招致灭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认为大自然伟大而思慕它,哪里及得上把它当作物资积蓄起来而控制它?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及得上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盼望时令而等待它,哪里及得上因时制宜而使它为我所用?
    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依靠万物的自然增殖,哪里及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们根据人的需要来变化?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思慕万物而把它们当作与己无关的外物,哪里及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们?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希望了解万物产生的原因,哪里比得上拥有形成物品的工具和条件?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所以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寄希望于天,那就违背了万物的实际情况。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
      经历百代帝位都没有改变的东西,完全可以用来作为政治原则的常规惯例。
    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
    国家有时衰微有时兴盛,都应该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去顺合它,治理好这种常规惯例,国家就不会混乱。
    不知贯,不知应变。
    如果不了解这种常规惯例,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变化。
    贯之大体未尝亡也。
    这种常规惯例的主要内容从来没有消失过。
    乱生其差,治尽其详。
    社会的混乱,产生于这常规惯例的实施出了差错,社会安定,全在于这种常规惯例的实施十分周详。
    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
    所以,政治原则中那些被一般人看作为好的东西,如果符合这种常规惯例,就可以依从,如果偏离了这种常规惯例,就不可以实行,如果违反了这种常规惯例,就会造成极大的迷惑。
    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
    在水中跋涉的人用标志来表明深度,如果这种标志不明确,就会使人陷入深水淹死;
    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
    治理民众的君主用标准来表明政治原则,如果这种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混乱。
    礼者,表也。
    礼制就是治理民众的标准。
    非礼,昏世也;
    违反了礼制,就是昏暗的社会;
    昏世,大乱也。
    昏暗的社会,就会大乱。
    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所以,政治原则没有照不亮的地方,它对外对内都有不同的标准,对隐蔽之事或显露之事都有永久不变的规定,那么民众的陷阱就可以除去了。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世上的万事万物只体现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每一种事物都只是万物的一部分,愚昧的人只认识了某一种事物的一个方面,就自以为了解了自然规律,实在是太无知了。
    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慎子对在后服从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在前引导的一面却毫无认识;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
    老子对委曲忍让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积极进取的一面却毫无认识;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
    墨子对齐同平等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等级差别的一面却毫无认识;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宋子对寡欲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多欲的一面却毫无认识。
    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只在后服从而不在前引导,那么群众就没有继续前进的门径;
    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
    只委曲忍让而不积极进取,那么高贵和卑贱就不会有分别;
    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
    只有齐同平等而没有等级差别,那么政策法令就不能贯彻实施;
    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
    只求寡欲而不见多欲,那么群众就不易被感化。
    书曰:“
    《尚书》上说:“
    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不要任凭个人的爱好,要遵循君主确定的正道;
    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不要任凭个人的厌恶,要遵循圣王的道路前进。”
    此之谓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多音字参考列表
    [強](读音:qiǎng,qiáng,jiàng)
    [薄](读音:bò,bó,báo)
    [參](读音:cān,cēn,sān,shēn)
    [旋](读音:xuán,xuàn)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樂](读音:lè,yuè,)
    [喪](读音:sàng,sāng)
    [正](读音:zhèng,zhēng)
    [麯,曲 ](读音:qǔ,qū, )
    [適](读音:shì,zhé,dí,tì)
    [期](读音:qī,jī)
    [繁](读音:fán,pó,mǐn)
    [蕃](读音:fān,fán,bō)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邪](读音:xié,yé,yá,yú,xú)
    [同 ](读音:tóng,tòng, )
    [數](读音:shù,shǔ)
    [車](读音:chē,jū)
    [乘](读音:chéng,shèng)
    [飲 ](读音:yìn,yǐn, )
    [節](读音:jié,jiē)
    [風](读音:fèng,fěng,fēng,fàng)
    [女](读音:nǚ,rǔ,nǜ)
    [上](读音:shàng,shǎng)
    [難](读音:nán,nàn,nuó)
    [甚](读音:shén,shèn)
    [相](读音:xiàng,xiāng)
    [六](读音:liù,lù)
    [傳](读音:chuán,zhuàn)
    [若](读音:rě,ruò)
    [夫](读音:fú,fū)
    [切 ](读音:qiè,qiē, )
    [捨,舍](读音:shè,shě)
    [何](读音:hé,hè,hē)
    [雨](读音:yù,yǔ)
    [食](读音:sì,shí,yì)
    [蔔,卜](读音:bo,bǔ,pú)
    [得](读音:de,dé,děi)
    [莫 ](读音:mò,mù,mì )
    [家,傢](读音:gū,jiā,jie)
    [重](读音:chóng,zhòng)
    [畜](读音:xù,chù)
    [能](读音:néng,nài)
    [與 ](读音:yú,yù,yǔ, )
    [](读音:yìng,yīng)
    [體,体 ](读音:tǐ,tī,bèn )
    [差](读音:cī,chà,chā,chài,chāi)
    [其](读音:jī,qí)
    [中](读音:zhòng,zhōng)
    [從](读音:cóng,zòng)
    [可](读音:kè,kě)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大](读音:dà,dài,dài)
    [明](读音:míng)
    [內](读音:nà,nèi,ruì)
    [去](读音:qù,jǔ,qū)
    [萬](读音:mò,wàn)
    [一](读音:yī)
    [為](读音:wéi,wèi)
    [知](读音:zhī,zhì)
    [見](读音:jiàn,xiàn)
    [於,于](读音:yú,xū,yū)
    [信 ](读音:xìn, )
    [令](读音:líng,lìng,lǐng)
    [少 ](读音:shǎo,shào )
    [不](读音:bù,fǒu,pǐ)
    [好](读音:hào,hǎo)
    [有](读音:yòu,yǒu)
    [惡](读音:é,ě,wù,wū)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4条))

网友留言
    【第2楼】荀子《天论》,拼音版“强本而节用”,原文版“疆本而节用”。两者哪个是对的。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12/17)
    【第2_1楼】可参照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152)页 内容。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3/12/17)
    【第1楼】页面无反应
    古文之家网友屿钰LmY:1.***发表于(2023/6/6)
    【第1_1楼】应该是偶尔的网络堵塞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3/6/6)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荀子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