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孟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孟子创作

原文: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秦-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孟子曰:“
      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每个人都有同情和关怀他人的心情。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古代的圣王正因为有这种同情心,才建立了体恤百姓的政治制度。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用这种同情和关怀他人的心情,去施行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上转动小物件一样轻松。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同情和关怀他人的心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是因为假如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快要掉进井里了,他一定会感到惊恐并产生同情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这不是因为他想借此结交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赢得好名声,更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声才产生这种反应的。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由此可见,没有同情心的人,简直不配做人;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没有羞耻心的人,简直不配做人;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没有谦让心的人,简直不配做人;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没有是非心的人,也简直不配做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同情心是仁的起点;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羞耻心是义的起点;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谦让心是礼的起点;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是非心是智的起点。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人拥有这四种品质,就像天生有四肢一样自然。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如果一个人明明具备这四种品质却认为自己做不到,那就是自暴自弃;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如果认为他的君主做不到,那就是对君主的轻视和放弃。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凡是拥有这四种品质的人,都应该懂得去扩展和充实它们,就像火焰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如果能够不断扩展这些品质,就足以使天下安定;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如果不能扩展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可能成问题。”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2008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不忍人,即怜爱别 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运〕运转,转动。
    〔怵(chù)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内(nà)交〕结交。内,同“纳”。
    〔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求取。
    〔乡党〕同乡。
    〔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羞恶(wù)〕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 善感到憎恶。
    〔辞让〕谦逊推让。
    〔端〕萌芽,发端。
    〔四体〕四肢。
    〔贼〕伤害。
    〔然〕同“燃”。
    〔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保〕安定。

孟子相关作品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孟子(先秦)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