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冤狱》拼音版,可打印PDF文档下载蒲松龄-文言文

《冤狱》由蒲松龄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8/15 11:10:36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yuān

  •  
    qīng
     

    sōng
    líng
  •  
     
     
     
    zhū
    shēng
     
    yáng

    rén
     
    shào
    nián
    tiāo

     

    huī
    xuè
     
    yīn
    sàng
    ǒu
     
    wǎng
    βiú
    méi
    ǎo
     

    βí
    lín
    rén
    zhī
    βī
     

    zhī
    mγi
     

    wèi
    ǎo
    yuē
     
     
    shì

    zūn
    lín
     

    shào

     
    ruò
    wéi

    βiú
    huáng
     
    βú


     
     
    ǎo


    yuē
     
     
    βǐng
    shā
    βí
    nán

     

    wèi
    ruò

    zhī
     
     
    zhū
    xiào
    yuē
     
    nuò
     
     
  •  
     
     
     
    gēng
    yuè

     
    lín
    rén
    chū
    tǎo

     
    bèi
    shā


     

    lìng

    lín
    bǎo
     
    xuè

    βǔ
    shí
     
    jiū

    duān

     
    wéi
    méi
    ǎo
    shù
    xiāng
    xuè
    zhī

     



    zhū
     

    zhì
     
    bǎi
    kǒu

    chéng
     
    lìng
    yòu

    lín



     
    péng
    lüè
    zhī
     


    cān
    zhì
     


    néng
    kān
     


     
    yòu
    xùn
    zhū
     
    zhū
    yuē
     
     

    nèn

    rèn

    xíng
     
    suǒ
    yán
    jiē
    wàng
     

    shǐ
    使
    yuān

     
    ér
    yòu
    jiā


    jié
    zhī
    míng
     
    zòng
    guǐ
    shén

    zhī
     

    xīn

    rγn

     

    shí
    gòng
    zhī


     

    shā

    ér
    βǔ
    βí

     
    jiē

    zhī
    wéi
     

    shí

    zhī
    zhī

     
     
    wèn
     
     

    píng
     
     

    yán
     
     
    xuè


    zhèng
     
     

    shǐ
    使
    rén
    sωu
    zhū
    βí
    jiā
     
    jìng



     
    yòu
    lüè
    zhī
     

    ér


    zhγ
    zài
     
    zhū
    nǎi
    yún
     
     



    rγn
    chū
    zhèng



    γr
     
    dài

    βǔ
    zhī
     
     
    yīn

    guī
    gào

    yuē
     
     



     


     



     



     
    jūn
    zhī

     

    chí



    βí


     
     

    βì
     

    shì

    shí
     
    βǔ

    chū

    zhī
     
    lìng
    shγn
    βí

    βuè
     

    zhǎn
     
    zài

    zài
    shγn
     



     
    jīng
    nián

     
    jué
    yǒu


     
  •  
     
     
     
    lìng
    fāng

    βiú
     


    rén
    zhí
    shàng
    gωng
    táng
     


    shì
    lìng
    ér


    yuē
     
     


    kuì
    kuì
     


    lín
    mín
     
     


    shù
    shí
    bèi
     
    jiāng
    gòng
    zhí
    zhī
     
    βí
    rén
    zhèn


    huī
     
    tuí
    rán
    bìng

     
    lìng

     

    táo
     
    βí
    rén

    yán
    yuē
     
     

    guān

    βián
    zhωu
    jiāng
    jūn

     
    hūn
    guān
    ruò
    dòng
     

    biàn
    便
    zhū
    βuè
     
     
    lìng
    zhàn

    sǒng
    tīng
     
    βí
    rén
    yuē
     
     
    shā
    rén
    zhγ
    nǎi
    gωng
    biāo

     

    zhū
    mǒu


     
     
    yán

     
    dǎo

     
    βì
    ruò
    jué
     
    shǎo
    βǐng
    ér
    xǐng
     
    miàn

    rén

     

    wèn
    βí
    rén
     

    gωng
    biāo

     
    péng
    zhī
     
    jìn

    βí
    zuì
     
  •  
     
     
     
    gài
    gωng


    chγng
     
    zhī
    βí
    tǎo

    ér
    guī
     

    yāo
    tuó


     

    shā
    zhī
     
    jìng

    suǒ

     
    wén
    zhū


     
    βiè

    xìng
     
    shì

    shēn

    gωng
    mén
     
    shū


    zhī
     
    lìng
    wèn
    zhū
    xuè

    suǒ

    lái
     
    zhū


    zhī
    zhī
     
    huàn
    βí


    zhī
     



    suǒ
    rǎn
     
    yàn
    βí
    zuǒ

    dāo
    hén
     
    yóu
    wèi
    píng

     
    lìng

    è
    rán
     
    hòu


    bèi
    cān
    jiē
    miǎn
    guān
     

    shú

    liú
    ér

     
    nián

     
    lín


    jià
    βí

     

    gǎn
    zhū

     
    suì
    jià
    zhī
     
  •  
     
     
     

    shǐ
    shì
    yuē
     
     
    sòng

    nǎi

    guān
    zhī
    shǒu

     
    péi
    yīn
    zhì
     
    miè
    tiān

     
    jiē
    zài


     



    shèn

     
    zào


    bào
     

    guāi
    tiān

     
    yān
    zhì
    yīn
    xún
     

    shāng
    mín
    mìng
     

    rén
    xīng
    sòng
     

    shù
    nóng
    wéi
    shí
     

    àn

    chéng
     

    shí
    jiā
    dàng
    chǎn
     
    βǐ

    zhī

    zāi
     

    cháng
    wèi
    wéi
    guān
    zhγ
     

    làn
    shòu

    sòng
     

    shì
    shèng

     
    βiγ
    fēi
    zhòng

    zhī
    βíng
     



    hòu
     
    ruò


    nán
    zhī
    shì
     

    yòng
    pái
    huái
     

    huò
    xiāng


    mín
     
    shān
    cūn
    háo
    βì
     
    ǒu
    yīn
    é

    zhī
    zhēng
     
    zhì
    βǐ
    βuè
    jiǎo
    zhī
    fèn
    忿
     


    guò
    jiè
    guān
    zǎi
    zhī

    yán
     

    wéi
    píng
    dìng
    ér

     

    yòng
    βuán
    rén
     
    zhǐ

    liǎng
    zào
     
    chī
    zhàng

    jiā
     

    téng

    duàn
     
    suǒ
    wèi
    shén
    míng
    zhī
    zǎi
    fēi

     
  •  
     
     
     
    mγi
    jiàn
    jīn
    zhī
    tīng
    sòng
    zhγ

     

    piào

    chū
     
    ruò

    wàng
    zhī
     
    shè
    dié
    zhγ

    shǒu
    wèi
    yíng
     

    lìng
    xiāo
    jiàn
    guān
    zhī
    piào
     
    chéng
    xíng
    zhγ
    rùn


    bǎo
     

    kγn
    xuán
    tīng
    shγn
    zhī
    pái
     
    méng

    yīn
    xún
     
    dòng
    jīng
    suì
    yuè
     


    dēng
    zhǎng

    zhī
    tíng
     
    ér



    jiāng
    jìn

     
    ér
    yǎn
    rán
    ér
    mín
    shàng

    zhγ
     
    yǎn

    zài
    chuáng
     

    ruò

    shì
     
    níng
    zhī
    shuǐ
    huǒ

    zhωng
     
    yǒu

    shù
    yuān
    hún
     
    shēn
    jǐng
    yán

     

    wàng

    jiù

     
    rán
    zài
    jiān
    mín
    zhī
    xiωng
    wán
     




     
    ér
    zài
    liáng
    mín
    zhū
    lèi
     



    kān
     
    kuàng
    βiγ


    zhī
    gān
    lián
     
    wǎng
    wǎng
    jiān
    mín
    shǎo
    ér
    liáng
    mín
    duω
     
    ér
    liáng
    mín
    zhī
    shòu
    hài
     
    βiγ
    gèng
    bèi

    jiān
    mín
     



     
    jiān
    mín
    nán
    nüè
     
    ér
    liáng
    mín

    βī

     
    zào

    zhī
    suǒ
    ωu

     


    zhī
    suǒ

    suǒ
     
    jiē
    xiāng
    liáng
    zhγ
    ér
    shī
    zhī
    bào
     
  •  
     
     
     
    shēn

    gωng
    mén
     

    dǎo
    tāng
    huǒ
     
    zǎo
    jié


    zhī
    àn
     

    zǎo
    ān


    zhī
    shēng
     
    yǒu


    shì
     
    ér

    yǎn
    yǎn
    táng
    shàng
    ruò

    rén
     

    kǒng


    zhī


    bǎo
     
    ér

    jiǎ
    zhī

    suì
    shí

    zhγ
     
    suī
    fēi

    bào
     
    ér
    βí
    shí
    jué
    zuì
    wéi
    jūn

     
    cháng
    jiàn


    zhī
    zhωng
     
    βí

    yào


    shǎo
    zhγ
     

    guò
    sān
    shù
    rén
     
    βí

    jiē


    zhī
    chì

     
    wàng
    bèi
    luó
    zhī
    zhγ

     
    huò
    píng




    kāi
    xián
     
    huò
    dāng
    βián

    huái
    怀

    zhì
    zuì
     

    xīng
    sòng
    zhγ

    βí
    βuán

    móu
    zhèng
    àn
     
    ér

    βí



    xiǎo
    chóu
     
    dài

    míng

    zhǐ
    wγi
     
    suì
    chéng


    zhī

     
    shòu
    wàn
    zuì

    gωng
    mén
     
    jìng
    shǔ
    βiè

    zhī
    tòng
     
    rén
    guì

    guì
     
    zhuàng
    ruò


     
    rén
    chū

    chū
     
    huán
    tóng
    náo

     
    ér
    jiū
    zhī
    guān
    wèn


     

    jié

    zhì
     
    βí
    shí


    suǒ
    yòng
     
    zhǐ



    chǎn
    βīng
    jiā
     
    bǎo


    zhī
    tān
    náng
     


    diǎn
    βī
     
    xiè
    xiǎo
    rén
    zhī

    fèn
    ér

     
    shēn
    yuàn
    wγi
    guān
    zhγ
     
    mγi
    tóu
    dào
    shí
     
    lüè

    shγn
    jié
     
    dāng
    zhú
     
    zhú
    zhī
     

    dāng
    zhú
     
    shān
    zhī
     

    guò


    háo

    dòng
    wàn
    zhī
    jiān
    γr
     
    biàn
    便
    bǎo
    βuán
    duω
    shǎo
    shēn
    jiā
     
    péi
    yǎng
    duω
    shǎo
    yuán
    βì
     
    cóng
    zhèng
    zhγ
    zēng


    niàn


     
    yòu


    háng
    yáng
    dāo

    néng
    shā
    rén
    zāi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聊斋志异》全本全注全译从书 中华书局,
全文详解
      朱生,阳谷
  • 〔阳谷:县名,今属山东省。〕
  • 人。
      朱生,是阳谷县人。
    少年佻达
  • 〔佻达:轻薄。〕
  • ,喜诙谑。
    年龄不大,却性情轻薄好开玩笑。
    因丧偶,往求媒媪。
    一天,他因为死了妻子,去求一个媒婆给自己说亲。
    遇其邻人之妻,睨之美。
    路上碰到那媒婆邻居的妻子,朱生瞟了一眼,见那妇人很美。
    戏谓媪曰:“
    便跟媒婆开玩笑说:“
    适睹尊邻,雅少丽
  • 〔雅少丽:十分年轻美丽。雅,甚。〕
  • ,若为我求凰
  • 〔求凰:男子求偶。〕
  • ,渠可也。”
    刚才碰见你的邻居,真是既文雅又秀丽,你若为我求偶,她就可以。”
    媪亦戏曰:“
    媒婆也开玩笑说:“
    请杀其男子,我为若图之。”
    你先杀了她男人,我再替你想办法。”
    朱笑曰“诺。”
    朱生笑着说,“说定了。”
      更月余,邻人出讨负,被杀于野。
      过了一个多月,媒婆的邻居出去讨债,被人杀死在野外。
    邑令拘邻保
  • 〔邻保:此指邻里。保,户籍编制单位。始于北来,明清相沿。初设时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每两人出一保丁;保年人犯法,保丁须检举揭发。参见《文献通考·乒考》五和《清文献通考·职役》。〕
  • ,血肤取实
  • 〔血肤取实:谓企图通过烤打刑讯,令其供出实情。血肤,打得皮破血流。〕
  • ,究无端绪;
    县令拘拿了死者的邻居和地保,拷问实情,却仍无头绪。
    惟媒媪述相谑之词,以此疑朱。
    只有那个媒婆招供了她和朱生开的玩笑话,县令因此怀疑到了朱生头上。
    捕至,百口不承。
    将他逮捕了,朱生却坚决不承认。
    令又疑邻妇与私,搒掠之,五毒参至
  • 〔五毒参至:极言施刑惨烈。五毒,五种酷刑,所指不一,此泛指各种酷刑。〕
    县令又怀疑死者的妻子跟朱生私通,谋害亲夫,将那妇人抓了去,用尽了各种酷刑拷打。
    妇不能堪,诬伏。
    妇人忍受不了折磨,胡乱招认了。
    又讯朱,朱曰:“
    县令又拿妇人的供词审问朱生。
    细嫩不任苦刑,所言皆妄。
    朱生说,“她一个柔弱妇人,受不了刑罚,她说的全是假的!
    既使冤死,而又加以不节之名,纵鬼神无知,予心何忍乎?
    既然她将要冤死,还要被加上不贞洁的名声,纵使鬼神无知,我又于心何忍呢?
    我实供之可矣:
    我实招了吧:
    欲杀夫而娶其妇,皆我之为,妇实不知之也。”
    想杀死她的丈夫再娶了她,都是我一个干的,她实在不知情!”
    问:“
    县令问:“
    何凭?”
    你有什么凭证吗?”
    答言,“血衣可证。”
    朱生说,“有血衣可以作证。”
    及使人搜诸其家,竟不可得。
    县令便派人到朱生家搜取血衣,搜来搜去,却怎么也找不到。
    又掠之,死而复苏者再。
    县令再次拷打朱生,打得他几次死去活来。
    朱乃云:“
    朱生便说:“
    此母不忍出证据死我耳,待自取之。”
    这是我母亲不忍拿出物证来让我去死,等我自己去取!”
    因押归告母曰:“
    县令命衙役押着他回到家中。
    予我衣,死也;
    朱生告诉母亲说,“给我血衣,我是死;
    即不予,亦死也。
    不给我也是死。
    均之死,故迟也不如其速也。”
    反正都是死,还不如快点死去,也免得多受折磨。”
    母泣,入室移时,取衣出付之。
    他母亲听了,哭着进了内室,不一会儿,取出一件衣服来交给他。
    令审其迹确,拟斩。
    县令检查到衣服上确有血迹,人证物证俱在,便判了朱生死刑。
    再驳
  • 〔驳:驳勘,上司驳回复查。〕
  • 再审,无异词。
    以后经两次复审,也都没有不同的证词。
    经年余,决有日矣。
    过了一年多,朱生马上就要被处决了。
      令方虑囚,忽一人直上公堂,努目视令而大骂曰:“
      一天,县令正在审案,忽有一人径直冲上公堂,瞪着眼大骂县令道:“
    如此愦愦,何足临民!”
    你如此昏庸糊涂,怎么治理老百姓!”
    隶役数十辈,将共执之。
    几十名衙役见状,一拥而上,想绑起他来。
    其人振臂一挥,颓然并仆。
    那人振臂一挥,衙役们呼啦啦倒了一片。
    令惧,欲逃。
    县令大惊,站起身想逃。
    其人大言
  • 〔大言:大声说。〕
  • 曰:“
    那人大喊道:“
    我关帝前周将军
  • 〔关帝前周将军:即周仓,传说为三国蜀关羽的部将。旧时关庙中有其塑像,持大刀立于关羽之后。从“于朱其何与”至“则宫标也”,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增补,原无此八句。〕
  • 也!
    我是关帝跟前的将军周仓!
    昏官若动,即便诛却!”
    昏官敢动,立即要你的狗命!”
    令战惧悚听。
    县令浑身颤抖,一动不敢动。
    其人曰:“
    那人说:“
    杀人者乃宫标也,于朱某何与?”
    杀人的是宫标,与朱某有什么关系?”
    言已,倒地,气若绝。
    说完就一下子倒在地上,像死了一样。
    少顷而醒,面无人色。
    过了会儿才苏醒过来,还面无人色。
    及问其人,则宫标也。
    等询问他的姓名,才知他就是宫标。
    搒之,尽服其罪。
    县令拷打他,宫标招供了全部杀人罪行。
      盖宫素不逞
  • 〔素不逞:平素为非作歹。不逞,本谓不满意不得志。见《左传·隐公十一年》。此用引申义,即为非作歹。〕
  • ,知其讨负而归,意腰橐必富,及杀之,竟无所得。
      原来,宫标本是个无赖,知道那邻居讨债回来,以为他腰包里一定有很多钱,就在野外杀了他,没想到竟什么也没有。
    闻朱诬服,窃自幸。
    后来听说朱生被屈打成招,他暗自庆幸。
    是日身入公门,殊不自知。
    这天,他稀里糊涂地冲进县衙,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令问朱血衣所自来,朱亦不知之。
    县令又问朱生那件血衣是哪里来的,朱生也不知。
    唤其母鞠之,则割臂所染。
    叫他母亲来询问,才知是他母亲割破自己的胳膊染的!
    验其左臂刀痕,犹未平也。
    检查朱母的左臂上,果然刀伤还没好。
    令亦愕然。
    县令也大吃一惊。
    后以此被参揭免官,罚赎羁留而死
  • 〔罚赎羁留而死:罚其以金自赎,并在被羁留期间死去。〕
    后来,县令因为这个案子被告发罢官,罚款赎罪,在羁留时死在狱中。
    年馀,邻母欲嫁其妇;
    过了一年多,死者的母亲让媳妇改嫁。
    妇感朱义,遂嫁之。
    那妇人感激朱生的义气,便嫁给了他。
      异史氏曰:“
      异史氏说:
    讼狱乃居官之首务,培阴骘,灭天理,皆在于此,不可不慎也。
    诉讼决狱是为官者的首要任务,积阴德,灭天理,都在于此,不可不慎重。
    躁急污暴,固乖天和;
    急躁贪暴,固然有悖天理;
    淹滞因循,亦伤民命。
    然而因循拖延,也会损伤人民的性命。
    一人兴讼,则数农违时
  • 〔违时:谓违背农时,使农民错过耕种和收割的季节。〕
    一个人诉讼,则好几个农民将难以务农;
    一案既成,则十家荡产:
    一案既成,则十家人倾家荡产。
    岂故之细哉!
    难道这是小事吗!
    余尝谓为官者,不滥受词讼,即是盛德,且非重大之情,不必羁候;
    我曾经说那些当官的,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诉讼,就是最大的德行,如果不是重大的事情,不要把人长久羁押;
    若无疑难之事,何用徘徊?
    如果不是疑难的案件,何必徘徊不决?
    即或乡里愚民,山村豪气,偶因鹅鸭之争,致起雀角之忿
  • 〔雀角之忿:喻指赴官争讼。雀角,喻忿争。〕
  • ,此不过借官宰之一言,以为平定而已,无用全人,只须两造,笞杖立加,葛藤悉断。
    即便是有的邻里愚民,山村野夫,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了纷争,结果闹上公堂,这也不过是想借官府一句话,为他们来做一个评判,不用全部人等,只要原告和被告,加以杖刑,什么事都解决了。
    所谓神明之宰非耶?
    这难道不是所谓的神明一样的官宰吗?
      每见今之听讼者矣:
      如今每每见到那些审案。
    一票既出,若故忘之。
    传票一出,就好象什么都忘了。
    摄牒者入手未盈,不令消见官之票;
    拘捕者的贿赂不得到满足,那么那些传票就不会消除;
    承刑者润笔不饱,不肯悬听审之牌。
    书吏贿赂不得到满足,那么就不让你见到官宰。
    蒙蔽因循,动经岁月,不及登长吏
  • 〔长吏:此泛指听讼的主管长官。〕
  • 之庭,而皮骨已将尽矣!
    蒙蔽拖延,动辄经年累月,还没有升堂断案,则被告的皮骨都快被压榨干净了!
    而俨然而民上也者,偃息在床,漠若无事。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宰,安然躺在床上,好象没事一样。
    宁知水火狱中
  • 〔水火狱中:水深火热的牢狱之中。〕
  • ,有无数冤魂,伸颈延息,以望拔救耶!
    难道不知道水深火热的监狱中,有无数的冤魂,都伸长了脖子延长着气息,企望你的拯救吗!
    然在奸民之凶顽,固无足惜;
    固然那些凶顽的刁民,死不足惜;
    而在良民株累
  • 〔株累:因受牵连而致罪。株,树根,此谓株连。一人有罪而牵连别人,犹如树根向四处延伸一样。〕
  • ,亦复何堪?
    但是那些受牵连的良民,又怎堪承受?
    况且无辜之干连
  • 〔干连:犹牵连。干,关涉。〕
  • ,往往奸民少而良民多;
    况且无辜的牵连,往往都是奸民少但是良民多。
    而良民之受害,且更倍于奸民。
    良民所受的伤害,则更加倍于那些奸民。
    何以故?
    这是什么原因呢?
    奸民难虐,而良民易欺也。
    奸民难以施虐,但是良民却容易欺压。
    皂隶之所殴骂,胥徒
  • 〔胥徒:古代官府中的小吏及奔走服役的人。此泛指官府衙役。〕
  • 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
    那些官吏的殴打,衙役的勒索,都是选择良民来进行的。
      身入公门,如蹈汤火。
      一旦入了公门,如同在滚水与烈火中一般。
    早结一日之案,则早安一日之生;
    早一天结案,早一天安生。
    有何大事,而顾奄奄堂上若死人,似恐溪壑之不遽饱
  • 〔溪壑之不遽饱:喻指如溪似壑之贪欲不能很快填满。溪壑,本谓溪谷沟壑,见《国语·晋语》八,此以之喻无厌的贪欲。〕
  • ,而故假之以岁时
  • 〔岁时: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无“时”字。〕
  • 也者,虽非酷暴,而其实厥罪维均
  • 〔厥罪维均:谓拖延对日以勒索诉讼者与刑罚酷暴之罪相同。厥,其。维,语中助词,无义。均,等。〕
  • 矣。
    有什么大事,看看堂上那些奄奄一息垂死之人,恐怕自己的私囊不能填饱,于是借故拖延时日经年累月,虽然看似不残酷凶暴,但这种拖延和残酷凶暴又有什么差别呢?
    尝见一词之中,其急要不可少者,不过三数人;
    曾经看到一案中,真正紧要的人不过三人许。
    其余皆无辜之赤子,妄被罗织
  • 〔罗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
  • 者也。
    其余都是无辜收到牵连的清白之人,妄被罗织罪名羁押在案。
    或平昔以睚眦开嫌,或当前以怀璧致罪,故兴讼者以其全力谋正案,而以其馀毒复小仇
  • 〔以其馀毒复小仇:以其馀恨对小的仇怨进行报复。毒,恨。〕
    有的是平日里小忿而产生仇怨,有的则是因富有遭到嫉恨而获罪,所以那些原告全力以赴于主案,顺便携报私仇。
    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
    谓状词上妄加一人,便使其如骨生恶疮难以摆脱;
    受万罪于公门,竟属切肤之痛。
    使其在官府遭受种种苦难,竟是因为谗害所致。
    人跪亦跪,状若乌集;
    极言官府不分青红皂白,凡受案件牵连的人都须陪着打官司受折磨。
    人出亦出,还同猱
  • 〔猱:猴属。〕
  • 系。
    就像乌鸦,猴群一样的聚集。
    而究之官问不及,吏诘不至,其实一无所用,只足以破产倾家,饱蠹役
  • 〔蠹役:害民的吏役。〕
  • 之贪囊;
    而细究那些官宰询问不及,官吏诘问不至,其实都没什么用处,只是导致倾家荡产,饱了那些污吏的私囊。
    鬻子典妻,泄小人之私愤而已。
    卖了老婆孩子,只不过因为那些小人要泄私愤而已。
    深愿为官者,每投到时
  • 〔投到时:案中有关人员到公堂之时。〕
  • ,略一审诘,当逐,逐之;
    深深希望那些当官的,每有告状的,稍微询问一下,那些无理取闹的直接赶走。
    不当逐,芟
  • 〔芟:除去,言将关涉案件的一般人员除名,只留审必要的当事者。〕
  • 之。
    那些关涉案件的一般人员除名,只留审必要的当事者。
    不过一濡毫一动腕之间耳,便保全多少身家,培养多少元气
  • 〔元气:人的精神,生命力的本原。此言不害民即保全社会元气。〕
    不过一挥笔一抬手之间,就能保全多少人的身家性命,保护了社会多少元气啊!
    从政者曾不一念及此,又何必桁杨刀锯能杀人哉!”
    从政者没有这种观念,那么杀人真的不必用那些酷烈的刑具啊!
多音字参考列表
    [穀,谷](读音:gǔ,yù,lù)
    [喪](读音:sàng,sāng)
    [適](读音:shì,zhé,dí,tì)
    [戲](读音:hū,huī,xì,suō,xī)
    [請](读音:qǐng,qìng,qīng)
    [節](读音:jié,jiē)
    [夫](读音:fú,fū)
    [蘇,甦](读音:sū,sù)
    [據,据](读音:jù,jū)
    [取 ](读音:qǔ,qū )
    [與 ](读音:yú,yù,yǔ, )
    [倒](读音:dào,dǎo)
    [歸](读音:guī,kuì)
    [得](读音:de,dé,děi)
    [衣](读音:yī,yì)
    [參](读音:cān,cēn,sān,shēn)
    [朱,硃](读音:zhū,shú)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豈](读音:qǐ,kǎi)
    [盛](读音:chéng,shèng)
    [重](读音:chóng,zhòng)
    [鄉](读音:xiāng,xiàng,xiǎng)
    [明](读音:míng)
    [令](读音:líng,lìng,lǐng)
    [蒙](读音:)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甯](读音:níng,nìng,zhù)
    [知](读音:zhī,zhì)
    [耶](读音:yé,yē,xié)
    [幹,干,乾](读音:gàn,gān)
    [且](读音:jū,qiě,zǔ,cú)
    [難](读音:nán,nàn,nuó)
    [相](读音:xiàng,xiāng)
    [有](读音:yòu,yǒu)
    [大](读音:dà,dài,dài)
    [上](读音:shàng,shǎng)
    [假](读音:xiá,jiǎ,jià)
    [見](读音:jiàn,xiàn)
    [中](读音:zhòng,zhōng)
    [可](读音:kè,kě)
    [數](读音:shù,shǔ)
    [被](读音:bèi,pī,bì,pì)
    [織](读音:zhì,zhī)
    [興](读音:xìng,xīng)
    [正](读音:zhèng,zhēng)
    [萬](读音:mò,wàn)
    [於,于](读音:yú,xū,yū)
    [屬](读音:shǔ,zhǔ)
    [切 ](读音:qiè,qiē, )
    [若](读音:rě,ruò)
    [還](读音:hái,huán,xuán)
    [同 ](读音:tóng,tòng, )
    [係,係,繫](读音:jì,xì,)
    [其](读音:jī,qí)
    [為](读音:wéi,wèi)
    [詰](读音:jié,jí)
    [過](读音:guò,guō)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便[便](读音:biàn,pián)
    [家,傢](读音:gū,jiā,jie)
    [少 ](读音:shǎo,shào )
    [從](读音:cóng,zòng)
    [不](读音:bù,fǒu,pǐ)
    [一](读音:yī)
    [何](读音:hé,hè,hē)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2条))

网友留言
    【第1楼】贡献条目佻达的达读ta四声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5/8/15)
    【第1_1楼】可参照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1340)页 内容。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223.104.*.*}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5/8/15)
    打印版文档下载
    蒲松龄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