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的原文打印版(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由黄帝内经创作

原文: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
  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
  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别本作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别本作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宜)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
  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黄帝内经相关作品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
    打印版文档下载
    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