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孟子见梁惠王上第三章·梁惠王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上第三章·梁惠王曰》由孟子创作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上第三章·梁惠王曰

先秦-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梁惠王曰:“
      梁惠王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
    河东凶亦然。
    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对曰:“
      孟子回答道:“
    王好战,请以战喻。
    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曰:“
    (梁惠王)说:“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
      曰:“
    (孟子)说:“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现在,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人死,则曰:
    人饿死了,却说:
    ‘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
    ‘非我也,兵也。
    ‘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请您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注释:

    ①河内:指黄河以北的今河南省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当时是魏国的领土。

    ②河东:指黄河以东的今山西省西南部,当时是魏国的领土。

    ③兵:兵器。

    ④数罟(cù gǔ):密网。洿(wū)池:大池。

    ⑤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

    ⑥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孟子相关作品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打印版文档下载
    孟子(先秦)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孟子见梁惠王上第三章·梁惠王曰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