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由孟子创作

题记: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注释: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邹(今 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 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 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 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 下》和《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环〕围。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 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 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 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 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 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 的锐利。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 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 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孟子相关作品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孟子(先秦)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