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奠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奠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奠(diàn)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奠。奠酒。
稳固地安置:奠都(d?)。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奠基础”)。

奠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奠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diàn
〈动词〉
(1)(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2)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奠,置祭也。——《说文》
于以奠之。——《诗·召南·采蘋》
共其奠牛。——《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
舍奠于其庙。——《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
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礼记·檀弓》
奠汝又不见汝食。——清·袁牧《祭妹文》
(3)又如:祭奠(为死者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奠馔(置食物以祭);奠飨(置酒食以祭祀)
(4)荐献;敬献
主人坐,奠爵于阶前。——《仪礼·乡饮酒》
(5)又如:奠献(献祭品以祀死者);奠仪(送给丧家用于祭奠的钱物);奠雁(古代婚俗。新郎用雁作见面礼到女家迎亲,表示不再娶他人)
(6)定;确定,规定
无地奠位。——扬雄《太玄》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传:“奠,定也。”
皆辨其物而奠其禄。——《周礼·天官·职币》
(7)又如:奠位(定位);奠居(定居;安居)
(8)放置。如:奠枕(安枕以卧。形容局势安定)

词性变化


>>diàn
〈名词〉
(1)祭品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韩愈《祭十二郎文》
(2)又如:奠馈(祭品);奠分(旧俗治丧,各家分摊送给丧家的奠礼);奠敬(奠仪。代作祭品而送给丧家的钱)

古汉语意思

diàn
①<动>以酒食祭祀死者。《窦娥冤》:“遇时节将碗凉浆奠。”
②<动>进献。《仪礼·乡饮酒》:“主人坐,奠爵于阶前。”
③<动>放置。《礼记·内则》:“奠之,而后取之。”(旧礼,男女不能亲手授受物品,如果没有盛物的器具,就先把物品放在地上,然后去取。)
④<动>定;建立。《尚书·禹贡》:“奠高山大川。”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五】【丌部】
   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堂練切文七 重三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置祭也。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故从酋?。?者,所置物之質也。如置於席則席爲奠。引伸爲凡置之偁。又引伸爲奠高山大川之奠。定也。大玄天地?位。假?字爲之。从酋。酋,酒也。見酋下。置之物多矣。言酒者,舉其一耑也。丌其下也。丌下各本互譌。今依箕篆下正。堂練切。古音在十一部。禮有奠祭。各本下有者字。韵會無。說文禮有刷巾,禮有柶,禮有縉緣,句法皆同。無者是也。禮謂禮經也。士喪禮,旣夕禮祭皆謂之奠。葬乃以虞易奠。又文玉世子篇。釋奠于其先師。注云。釋奠,薦饌酌奠而巳。無迎尸以下之事。召南。于以奠之。毛云。奠,置也。箋云。謂敎成之祭也。昏義注云。此吿事耳。非正祭也。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253页 第5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diàn]
[《廣韻》堂練切,去霰,定。]
(1)谓置祭品祭祀鬼神或亡灵。
(2)祭品。
(3)荐献;进献。
(4)放置;停放。
(5)定。
(6)同“尊”。
[②][dìng]
[《廣韻》丁定切,去徑,端。]
同“飣1”。
存放食物。
[③][tíng]
[《字彙》唐丁切]
通“停1”。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44部,丌部,7,[ 故训彙纂 ]:500|0578.2,[ 说文解字 ]:编号3009,第05卷上,丌部第7字,[ 康熙字典 ]:页253第05,[ 汉语字典 ]:卷1页0546第06,[ 辞 海 ]:卷3页7350第1,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