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意思 | 笠(lì) |
![]() 笠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
详细意思 |
笠 |
|
古汉语意思 |
-
通假字:-, |
|
古代典籍 |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五】【竹部】笠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簦無柄也。汪氏龍曰。笠本以御暑。亦可御雨。故良耜傳。笠所以御暑雨。無羊傳。蓑所以御雨。笠所以備暑。都人士傳。臺所以御雨。笠所以御暑。三傳相合。今都人士暑雨互譌。以南山有臺疏,文??注正。从竹。立聲。力入切。七部。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880页 第7字 |
|
汉语词典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ì][《廣韻》力入切,入緝,來。](1)笠帽,用竹篾、箬叶或棕皮等编成,可以御暑,亦可御雨。 |
|
字典出处 |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42部,竹部,101,[ 故训彙纂 ]:1668|1746.2,[ 说文解字 ]:编号2952,第05卷上,竹部第101字,[ 康熙字典 ]:页880第07, |
|
相关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