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寅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寅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寅(yín)
地支的第三位,属虎:寅吃卯粮(喻入不敷出)。
用于计时:寅时(夜三点至五点)。
敬:寅钱(恭敬地送)。寅畏(敬畏)。

寅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寅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yín
〈形容词〉
(1)(象形。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本义:恭敬)同本义
寅,居敬也。——《说文》
寅,敬也。——《尔雅》
夙夜惟寅。——《书·舜典》
严恭寅畏。——《书·无逸》
寅哉寅哉。——《周书·祭公》
寅宾出日。——《书·尧典》
(2)又如:寅亮(恭敬信奉);寅畏(恭敬畏惧);寅清(言行恭谨,持心清正)

词性变化


>>yín
〈名词〉
(1)地支的第三位
寅,髌也。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侌尚强也。——《说文》。段玉裁注:“髌,字之误也,当作ń。”
(2)又如:星次序数之一。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为寅
(3)在历法中用以纪年,太岁(反木星)运行到析木为寅年,太岁的名摄提格。如:寅皮(老虎皮,亦指属虎的人)
(4)用以纪月,指夏历正月。如:寅月;寅正(农历正月)
(5)用以纪时,指凌晨三至五时
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西游记》
(6)又如:寅正一刻(四点一刻)
(7)同僚。如:寅翁(对在同一衙门做事者的敬称);寅家(同僚);寅丈(对同僚的尊称);寅兄(旧时同僚之间的的敬称);寅生(同寅,同官)
(8)五行属木
寅,木也。——《论衡》

古汉语意思

yín
①<形>敬。《尚书·无逸》:“严恭寅畏。”
②<名>地支的第三位。
【又】十二时辰之一,等于现在凌晨三时至五时。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四】【寅部】
   髕也。正月,陽气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彊,象宀不達,髕寅於下也。凡寅之屬皆从寅。??,古文寅。弋眞切〖注〗徐鍇曰:“髕斥之意,人陽气銳而出,上閡於宀??,所以擯之也。”文一 重一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髕也。髕,字之誤也。當作濥。史記,淮南王書作螾。律書曰。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天文訓曰。斗指寅則萬物螾。高注。螾,動生皃。律曆志曰。引達於寅。釋名曰。寅,演也。演生物也。廣雅曰。寅,演也。晉書樂志曰。正月之辰謂之寅。寅,津也。謂物之津塗。按漢志,廣雅演字皆濥之誤。水部曰。濥,水衇行地中濥濥也。演,長流也。俗人不知二字之別。濥多誤爲演。以濥釋寅者。正月陽氣欲上出。如水泉欲上行也。螾之爲物。詰詘於黃泉。而能上出。故其字从寅。律書,天文訓以螾釋寅。正月昜气動。句。去黃泉欲上出。侌尙強也。杜注左傳曰。地中之泉。故曰黃泉。陰上強,陽不能徑遂。如宀之屋於上。故从宀。象宀不??髕寅於下也。髕寅,字之誤也。當作濥濥。或曰當作螾螾。宀象陰尙強。象陽氣去黃泉欲上出。弋眞切。十二部。凡寅之屬皆从寅。??,古文寅。下从土,上象其形。文一 重一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288页 第5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ín]
[《廣韻》翼真切,平真,以。]
[《廣韻》以脂切,平脂,以。]
(1)地支的第三位,古代用以纪年、月、日、时。
(2)夏历正月为建寅之月。以纪日则甲寅为日干之始。又为十二辰之一,相当于今北京时间午前三点钟至五点钟。
(3)象正月阳气上升万物始苏而动之貌。
(4)引导;前进。
(5)恭敬。
(6)犹同寅。泛指同僚。参见“寅誼”、“寅僚”。
(7)指十二生肖中的虎。参见“寅人”。
(8)通“夤”。大。
(9)通“夤”。深。参见“寅夜”。
(10)姓。元有寅午辰。见《万姓统谱》。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61部,寅部,1,[ 故训彙纂 ]:581|0659.1,[ 说文解字 ]:编号9742,第14卷下,寅部第1字,[ 康熙字典 ]:页288第05,[ 汉语字典 ]:卷2页0936第16,[ 辞 海 ]:卷4页2360第1,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