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马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马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马(馬)m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

马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马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馬mǎ
〈名词〉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3)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码”的古字。古代用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又如:马子(筹码)
(6)姓

词性变化


>>馬mǎ
〈动词〉
(1)〈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又如:裘马扬扬
>>馬mǎ
〈形容词〉
大的[big]。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古汉语意思


①<名>家畜。《垓下之战》:“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
②<名>通“码”,筹码。古时计数工具。《礼记·投壶》:“请为胜者立马。”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馬部】
   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凡馬之屬皆从馬。??,古文。??,籒文馬與??同,有髦。莫下切〖注〗????,古文馬。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怒也。武也。以曡韵爲訓。亦門聞也,戶也之例也。釋名曰。大司馬。馬,武也。大揔武事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古,籒文皆以彡象髦。石建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字。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莫下切。古音在五部。凡馬之屬皆从馬。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433页 第001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mǎ][《廣韻》莫下切,上馬,明。]
“马1”的繁体字。
(1)哺乳动物。头小面长,耳壳直立,颈上有鬣,尾有长毛,四肢强健,有蹄。性温驯善跑,是重要力畜之一。
(2)把面孔拉长像马脸。形容面部表情严厉。
(3)骑兵。
(4)武事。
(5)大。
(6)“碼”的古字。筹码。
(7)“碼”的古字。量词。相当于堆。
(8)方言。镇,压制。
(9)方言。瞄,注意看。
(10)《平水韵》马韵为上声二十一,旧时因用以代替日期,指二十一日。
(11)姓。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2534|2612.1,[ 康熙字典 ]:页1447第24,
相关词语 塞翁失马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骢马

1.亦作"騘马"。
2.青白色相杂的马。
3.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


骝马:黑鬣黑尾的红马。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騮马、驪肩、鹿毛……皆善马也。” 唐 李白 《军行》诗:“騮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清 黄遵宪 《番客篇》:“驾车四騮马,一色紫丝韁。”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1条))

网友留言
    【第1楼】苏一千一式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04)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