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柘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柘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柘(zhè)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柘黄。柘蚕。柘丝。
古同“蔗”,甘蔗。

柘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柘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柘(zhè)
【名】
柘树〖three-bristlecudrania〗。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有长刺,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小,排列成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子可以喂蚕,木材中心为黄色,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唐教坊舞曲《柘枝舞》的省称〖Zhe-Zhidance〗
柘因零落难重舞,莲为单开不并头。——《警世通言》
又如:柘袖(柘枝舞者的衣袖);柘舞(柘枝。即柘枝舞);柘枝花帽(舞柘枝时所带的帽子)
通“蔗”。甘蔗〖sugarcane〗
有柘浆些。——《楚辞·招魂》。王夫之云:“柘,与蔗通。”
泰尊柘浆析朝酲。——《汉书·礼乐志》
诸柘巴苴。——司马相如《子虚赋》
注:“诸柘,甘蔗也。”

古汉语意思

zhè
①<名>一种常绿灌木,木材可染黄赤色。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归来翳桑柘,朝夕异凉温。”
②<名>通“蔗”,甘蔗。宋玉《招魂》:“有柘浆些。”
【柘袍】古代皇帝穿的黄袍。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六】【木部】
   桑也。从木石聲。之夜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柘桑也。三字句。各本無柘字。今補。山桑,柘桑皆桑之屬。古書竝言二者則曰桑柘。單言一者則曰桑,曰柘。柘亦曰柘桑。如淮南注烏號云柘桑其木堅勁,鳥歭其上是也。桑,柘相似而別。見胡氏通鑑釋文辨誤。從木。石聲。之夜切。古音在五部。漢志。琅邪郡??門高?山。?乃原之誤。水經汪可證。師古謂卽柘字。誤。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519页 第9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è]
[《廣韻》之夜切,去禡,章。]
亦作“樜1”。
(1)木名。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可喂蚕,木质密致坚韧,是贵重的木料,木汁能染赤黄色。
(2)指柘叶。
(3)唐教坊舞曲《柘枝舞》的省称。
(4)通“蔗”。甘蔗。参见“柘漿”。
(5)姓。春秋有越大夫柘稽。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56部,木部,122,[ 故训彙纂 ]:1086|1164.4,[ 说文解字 ]:编号3515,第06卷上,木部第122字,[ 康熙字典 ]:页519第09,[ 汉语字典 ]:卷2页1180第02,[ 辞 海 ]:卷6页8660第1,
相关词语 桑柘

1.桑木与柘木。
2.指农桑之事。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