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斫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斫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斫(zhuó)
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斫伐。斫丧(s刵g)(喻摧残、伤害,特指因沉溺酒色而伤害身体)。

斫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斫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zhuó
〈名词〉
(1)(形声。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
(2)同本义
斧以金为斫。——《墨子》
(3)大锄
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纳种如前法。——《齐民要术》

词性变化


>>zhuó
〈动词〉
(1)用刀、斧等砍劈
因拔刀斫前奏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斫而为琴,弦而鼓之。——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斫直、删密、锄正。——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奋斫:尽力砍杀)——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又如:斫旗(砍倒彩旗);斫柴(砍柴);斫柴囡(砍柴的小孩);斫木(被砍削的树);斫刈(砍杀);斫地(砍地。表示气愤);斫伐(砍伐)
(3)攻击
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宋史》
(4)又如:斫营(偷袭敌营;劫营);斫丧(催残;伤害)
(5)击
白昼入乐府攻射官寺,缚束长吏子弟,斫破器物。——《汉书》

古汉语意思

zhuó
①<动>砍;削。《冯婉贞》:“冯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
②<动>偷袭。《三国志·魏书·傅永传》:“永量吴楚之兵,好以斫营为事。”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四】【斤部】
   擊也。从斤石聲。之若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擊也。擊者,攴也。凡斫木,斫地,斫人皆曰斫矣。从斤。石聲。之若切。古音在五部。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479页 第15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uó]
[《廣韻》之若切,入藥,章。]
(1)斧刃。
(2)用刀斧等砍或削。
(3)击。
(4)袭击。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28部,斤部,4,[ 说文解字 ]:编号9428,第14卷上,斤部第4字,[ 康熙字典 ]:页479第15,[ 汉语字典 ]:卷3页2024第03,[ 辞 海 ]:卷6页1430第3,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