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垢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垢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垢(gòu)
污秽,脏东西:污垢。泥垢。牙垢。垢腻。垢秽。垢敝(又脏又破)。
同“诟”。

垢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垢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gòu
〈名词〉
(1)(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2)同本义
垢,浊也。——《说文》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爬罗剔块,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受天下之垢。——《庄子·让王》
国君含垢。——《左传·宣公十五年》
(5)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如:锅垢;水垢
(6)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如:忍辱含垢;垢辱;垢耻(耻辱);垢误(蒙耻受害)
(7)邪恶,邪恶的人或事。如:藏垢纳污

词性变化


>>gòu
〈形容词〉
(1)污秽不洁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又如:蓬头垢面;垢氛(污浊的气氛);垢尘;垢俗(尘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浊混乱,玩忽荒怠)
(3)通“诟”。耻辱
维彼不顺,征以中垢。——《诗·大雅·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庄子·天下》
(4)又如:含垢(忍受耻辱);忍垢(忍受耻辱)

古汉语意思

gòu
①<名>污秽、肮脏的东西。《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
【又】肮脏、不干净的样子。苏洵《辨奸论》:“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
②<名>污辱、耻辱。《左传·宣公十五年》:“国君含垢。”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三】【土部】
   濁也。从土后聲。古厚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濁也。濁,水部曰水名也。而濁穢字用之。从土。后聲。古厚切。四部。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228页 第19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gòu][《廣韻》古厚切,上厚,見。]
亦作“坸1”。
(1)污浊;秽恶。
(2)污秽、肮脏的东西。
(3)耻辱。
(4)通“詬”。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13部,土部,112,[ 故训彙纂 ]:420|0498.6,[ 说文解字 ]:编号9083,第13卷下,土部第112字,[ 康熙字典 ]:页228第19,[ 汉语字典 ]:卷1页0440第01,[ 辞 海 ]:卷3页1940第1,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