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意思 | 无(無)wú |
![]() 无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
详细意思 |
>>无 词性变化 >>无無wú |
|
古汉语意思 |
wú 通假字:无:同“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
|
古代典籍 |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二】【亾部】无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奇字無也。謂古文奇字如此作也。今六經惟易用此字。通於元者。元俗刻作无。今依宋本正。禮運曰。是謂合莫。注引孝經說曰。上通元莫。正義云。上通元莫者,孝經緯文。言人之精靈所感。上通元氣寂寞。引之者證莫爲虛無也。正本元字作无。謂虛無寂寞。義或然也。按此注疏今本譌誤不可讀。而北宋本可據正。疏正本字當是定本之誤。謂鄭引上通元莫,顏師古定本作无莫也。依許云通於元者,虛无道也。則孝經緯必作元莫矣。葢其義謂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毌於一。虛无道也。謂虛无之道上通元氣寂寞也。玉篇曰。无,虛无也。奇字之无與篆文之??義乃微別。許說其義。非僅說其形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此稱王育說又无之別一義也。亦說其義。非說其形。屈猶傾也。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見列子及素問。天傾西北者,謂天體不能正圜也。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485页 第23字 |
|
汉语词典 |
汉语字典解释: [①][wú] |
|
字典出处 |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1004|1082.4,[ 康熙字典 ]:页485第23,[ 汉语字典 ]:卷2页1147第12,[ 辞 海 ]:卷6页2620第4, |
|
相关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