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苔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苔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苔(tái)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苔(tāi)
〔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苔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苔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tāi
〈名词〉
(1)(形声。从艸,台声。本义:青苔;也指苔类植物)
(2)植物名。本作菭。又名地衣,水衣。属隐花植物类,根、茎、叶区别不明显,有青、绿、紫等色,多生于阴湿地方,延贴地面,故亦叫“地衣”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又如:苔衣(即青苔。泛指苔藓类植物);苔岑(不同的苔生在同一山崖上。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苔钱(即苔。因苔点形圆如铜钱,故称);苔茸(丛生的苔藓)
(3)长有苔藓类植物的东西或地方。如:苔砌(长有苔藓的台阶);苔梅(根干上寄生苔藓的梅树)
(4)另见tāi

古汉语意思 -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022页 第25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tái]
[《廣韻》徒哀切,平咍,定。]
亦作“菭1”。
植物名。属隐花植物类,根、茎、叶区别不明显,有青、绿、紫等色,多生于阴湿地方,延贴地面,故亦叫地衣。
[②][tāi]
舌上的垢腻曰“舌苔”。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1923|2001.7,[ 康熙字典 ]:页1022第25,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