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芜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芜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芜(蕪)wú
草长得杂乱:荒芜。芜城(田地荒芜长满乱草的旧城)。
乱草丛生的地方:平芜。
喻杂乱(多指文辞):芜杂(杂乱,没有条理)。芜词。芜劣(杂乱拙劣)。

芜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芜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蕪wú
〈形容词〉
(1)(形声。从艸,无声。本义:土地不耕种而荒废)
(2)同本义
田甚芜,仓甚虚。——《老子》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杨恽《报孙会宗书》
田园将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又如:芜荒(荒芜);芜绝(荒芜断绝);芜蔓(荒芜;荒凉);芜废(荒废);芜荟(荒芜);芜蒌(野草);芜旷(犹荒芜)
(4)杂乱
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
(5)又如:芜音(声音多而杂乱。引申指音律不协畅);芜昧(不明,杂乱不清的样子);芜浅(杂乱浅陋);芜累(文字不够简炼,常有多余重复之处);芜漫(杂乱散漫)

词性变化


>>蕪wú
〈名词〉
(1)丛生的杂草
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颜延年《秋朝诗》
(2)又如:芜没(指杂草丛生,隐没于其中);芜芜(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
(3)姓

古汉语意思


①<形>田地荒废。《老子》:“田甚芜,仓甚虚。”
②<名>丛生的草。杜甫《徐步》:“整履步青芜。”
【又】草木茂盛。《后汉书·班固传》:“庶卉蕃芜。”
③<形>繁杂,多指文章。刘知几《史通·表历》:“改表为注,名目虽巧,芜累亦多。”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一】【艸部】
   薉也。从艸無聲。武扶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薉也。从艸。無聲。武扶切。五部。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019页 第1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wú]
[《廣韻》武夫切,平虞,微。]
“芜1”的繁体字。
(1)田地荒废;野草丛生。
(2)丛生的杂草。
(3)杂乱。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1971|2049.3,[ 康熙字典 ]:页1019第13,
相关词语 平芜

1.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