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瞽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瞽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瞽(gǔ)
盲人,瞎子:“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瞎:瞽者。
古代乐师。
不达事理;没有见识;“弃老取少谓之瞽。”

瞽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瞽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形】
(形声。从目,鼓声。本义:瞎眼)
同本义(虽瞎但有眼珠)〖blind〗
瞽,目但有朕也。——《说文》
瞽子。——《书·尧典》。传:“无目曰瞽。”
瞽者仰视而不见星。——《荀子·解蔽》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明·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瞽目(眼睛瞎;盲人);瞽者(眼睛失明的人);瞽旷(指师旷);瞽目先生(说书盲人)
没有识别力〖stupid〗
未见颜色而言,谡之瞽。——《论语·季氏》
是犹蟪蛄不识春秋,朝菌不知晦朔遽以不变名之,真瞽说也。——〖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瞽说(瞎说);瞽言

古汉语意思


①<形>瞎眼。《柳毅传》:“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②<名>古代以瞽者为乐官,故为乐官的代称。《邵公谏厉王弭谤》:“瞽献曲,史献书。”
③<形>比喻人没有能力。《劝学》:“不观气色而,谓之瞽。”
【瞽说】不合事理的言论;瞎说。
【瞽言】无见识的话,多用作谦辞。
【瞽议】妄议;无见识的意见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四】【目部】
   目但有眹也。从目鼓聲。公戶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目但有朕也。朕,俗作眹。誤。朕从舟。舟之縫理也。引伸之凡縫皆曰朕。但有朕者,才有縫而巳。釋名曰。瞽,??也。瞑瞑然目平合如??皮也。眄者目合而有見。瞽者目合而無見。按鄭司農云。無目朕謂之瞽。韋昭云。無目曰瞽。皆與許異。从目。??聲。公戸切。五部。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819页 第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gǔ]
[《廣韻》公户切,上姥,見。]
(1)失明的人;盲人。
(2)乐官。古代以瞽者为之,故称。
(3)目失明;眼瞎。
(4)昏昧;不明事理。
(5)通“鼓”。指击鼓者。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3册,第43部,目部,103,[ 故训彙纂 ]:1566|1644.11,[ 说文解字 ]:编号2188,第04卷上,目部第103字,[ 康熙字典 ]:页819第03,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