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扼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扼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扼(è)
用力掐着,抓住:扼杀。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表示振奋、失意、惋惜等情绪)。力能扼虎。
抓要点,简要:扼要。
把守,控制:扼制。扼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
古同“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扼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扼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搤è
〈动词〉
(1)(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2)同本义
搤,捉也。——《说文》
力扼虎,射命中。——《汉书·李陵传》
搤其喉而不得进。——《后汉书·荀彧传》
不搤其亢。——《汉书·娄敬传》
搤熊罴。——《汉书·扬雄传》
搤,持也。——《广雅·释诂三》
(3)又如:扼虎(用双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引申为扼制要冲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领。引申为控制要害,掌握要领);扼臂(手臂)
(4)扼守;据守。如:扼险(控制要害);扼据(控制);
(5)阻碍,堵住
因而搤之可也。——《庄子》。又如:扼昧(暗中加害);扼塞(阻塞);扼隘(堵住要隘);扼吭(气逆于喉)

古汉语意思

è
①<动>用力掐住。《汉书·李广传》:“力扼虎,射命中。”
②<动>把守;据守。《宋史·冯拯传》:“备边之要,不扼险以制敌之冲,未易胜也。”
【扼襟】控制要害。周邦彦《汴都赋》:“扼控咽,屏藩表里。”
【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振奋或惋惜。《五人墓碑记》:“扼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419页 第15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è]
[《集韻》乙革切,入麥,影。]
亦作“搤1”。亦作“1”。
(1)掐住;握住。
(2)阻塞;拦阻。
(3)据守;控制。
(4)量词。犹束、捆。
(5)通“軛”。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863|0941.4,[ 康熙字典 ]:页419第15,[ 汉语字典 ]:卷3页1834第10,[ 辞 海 ]:卷5页6150第3,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