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蹄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蹄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蹄(tí)
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蹄子。蹄筋。

蹄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蹄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蹏tí
〈名词〉
(1)(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2)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柳宗元《三戒》
(3)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4)指牲口。
(5)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6)兔网,捕兔的工具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7)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8)另见dì

古汉语意思 -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230页 第2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tí]
[《廣韻》杜奚切,平齊,定。]
亦作“蹏1”。
(1)马、牛、羊、猪等动物生在趾端的角质物。亦指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
(2)指牲口。
(3)捕兔的挂网。
(4)趋走;奔走。
(5)量词。用于草食动物。
[②][dì]
[《集韻》大計切,去霽,定。]
亦作“蹏2”。
(1)踢。
(2)踩,踏。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2226|2304.2,[ 康熙字典 ]:页1230第23,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