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薇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薇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薇(wēi)
〔紫薇〕a.落叶小乔木。开紫红色或白色花,结球形蒴果。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花。均通称“满堂红”。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薇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薇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wēi
【名】
草名,又名“大巢菜”〖bushvetch,hedgevetch〗。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Viciasepium),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采薇而食之。——《史记·伯夷传》
采薇而食者。——明·顾炎武《复庵记》
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方文《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
又如: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为豆叶。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指蔷薇〖rose〗
碧脑浮冰,红薇染露。——宋·周密《天香》

古汉语意思 -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一】【艸部】
   菜也。似藿。从艸微聲。??,籀文薇省。無非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菜也。見毛傳。佀藿。謂似豆葉也。陸璣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謂之豌豆顚顚。古之采於山者,野生者也。釋艸云垂水。薇之俗名耳。不當以生於水邊釋之。从艸。微聲。無非切。十五部。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060页 第21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wēi][《廣韻》無非切,平微,微。]
[《廣韻》武悲切,平脂,明。]
(1)菜名。也称野豌豆。
(2)见“薔薇”。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1册,第12部,艸部,26,[ 故训彙纂 ]:1975|2053.8,[ 说文解字 ]:编号0265,第01卷下,艸部第26字,[ 康熙字典 ]:页1060第21,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