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潭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潭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潭(tán)
水深之处:深潭。泥潭。水潭。
深:潭渊。潭潭(宽深,宽大)。潭思(深思。亦作“覃思”)。

潭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潭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tán
〈名词〉
(1)(形声。从水,覃声。本义:水名)
(2)同本义。在广西境内,即今柳江
潭,水。出武陵镡成玉山,东入郁林。——《说文》
(3)深水池
潭,渊也。——广雅·释水》
泝江潭兮。——《楚辞·九章·抽思》。注:“潭,渊也。楚人名渊曰潭。”
崖冈潭渊。——
文选·左思·吴都赋》
随山疏濬潭。——谢灵运《述祖德诗》
下见小潭。——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西南而望。
坐潭上。
(4)又如:潭心(潭底,渊底);潭石(深谷里的岩石);潭影(潭中的光影);潭府(深渊);潭渊(深渊)
(5)〈方〉∶坑
待我先爬成几畦,打好了潭,你就可以下菜秧了。——叶圣陶《苦菜》
(6)古州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长沙市
潭州,汉曰长沙国,隋曰潭州,唐因之,亦曰长沙郡,领长沙等县五,今长沙府。——《读史方舆纪要》

其它读音:


>>xún
〈名词〉
(1)同“浔”。水边;水边深处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
(2)另见tán
〈形容词〉
(1)深;深邃
潭根之毋伐。——《管子·侈靡》
潭思浑天。——《汉书·扬雄传下》
(2)又如:潭潭(水深的样子);潭奥(深隐的内室);潭思(深思);潭井(深井)

古汉语意思 -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一】【水部】
   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鬱林。从水覃聲。徒含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潭水。出武陵鐔成王山。東入鬱林。林字賸。當刪。俗人不知鬱爲水名。漢志洭水入鬱,離水入鬱,亦皆沾林矣。王,集韵引作玉。韵會引作五。漢志作玉。未審當何從。武陵郡鐔成,二志同。前志鐔成下曰。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過郡二者,武陵鬱林也。今廣西潯州府阿林廢縣,漢縣也。鬱林郡廣鬱下曰。鬱水首受夜郞豚水。東至番禺郡四會入海。過郡四。行四千三十里。過郡四者,牂柯蒼梧鬱林南海也。潭水卽今福祿江。源出苗地。東南至今貴州黎平府西爲古州江。東至永從縣南。 * 江爲福祿江。入廣西畍。至桺城縣爲桺江。又東南經象州。至潯州府城北曰潯江。此爲廣西之右江。亦曰北江。合廣西左江。亦曰南江。卽所謂入鬱也。唐始置潯州。以北潯江爲名。潯江卽古潭水。古二字同音。因改其字耳。今人上流爲桺江。下流爲潯江。漢人統曰潭。下流亦曰澑。潭與澑實一水也。按鬱水,今嶺外之盤江。由雲南貴州廣西至廣東爲西江,入海者也。淮南書曰。始皇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爲五軍。一軍守鐔成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寨。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埜之畍。一軍結餘干之水。皆謂今之嶺也。漢鐔成縣故城,在唐之朗溪縣,今之湖南沅州府黔陽縣。王山葢在嶺。故潭水流嶺外東入鬱也。嶺北之水多入沅。从水。?聲。徒含切。應劭音淫。七部。按今義訓爲深。取從覃之意也。或訓水側。與潯同也。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650页 第1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tán]
[《廣韻》徒含切,平覃,定。]
(1)深水池。
(2)深;深邃。
(3)象声词。参见“潭潭”。
(4)见“潭沲”。
[②][xún]
[《集韻》徐心切,平侵,邪。]
水边;水边深处。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1部,水部,61,[ 故训彙纂 ]:1319|1397.8,[ 说文解字 ]:编号7006,第11卷上,水部第61字,[ 康熙字典 ]:页650第13,[ 汉语字典 ]:卷3页1738第02,[ 辞 海 ]:卷8页3110第3,
相关词语 寒潭

1.寒凉的水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