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潮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潮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潮(cháo)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湿:潮气。返潮。潮湿。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潮。

潮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潮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cháo
〈名词〉
(1)(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同本义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3)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5)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如:寒潮;热潮
(6)微湿,潮气。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词性变化


>>cháo
〈动词〉
两颊透出。如:潮面([某种气色]涌上面部);潮红
>>cháo
〈形容词〉
(1)〈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技术不高的。如:手艺潮

古汉语意思

cháo
①<名>海水定时涨落叫潮。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潮。”
②<形>潮湿。范成大《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诗:“旅枕梦寒涔屋漏,征衫潮润冷炉熏。”
【潮信】即潮汐。因其涨落有定时,故称“潮信。”
【潮音】潮声。后多指僧众诵经之声。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650页 第19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cháo]
[《廣韻》直遥切,平宵,澄。]
“濤2”的被通假字。
(1)海水受日月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又,江河因海潮上溯,其下游亦有此现象。
(2)谓涌;泛。
(3)喻潮水般的汹涌起伏。
(4)潮湿。
(5)指一昼夜。
(6)犹次;批。
(7)犹流派。
(8)方言。成色低劣。参见“潮銀”。亦谓技艺不高。
(9)方言。因饥饿或吃了不适宜的东西而感到胃内翻腾难受。
(10)水名。潮河,古代又称鲍丘水,源出冀北山地,至密云县汇合白河,称潮白河。
(11)指潮州。旧州、路、府名。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州,治所在海阳(今广东省潮州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1年废。参见“潮勇”。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1319|1397.4,[ 康熙字典 ]:页650第19,[ 汉语字典 ]:卷3页1737第05,[ 辞 海 ]:卷8页3160第1,
相关词语 春潮

1.春天的潮水。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