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朴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朴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朴(樸)pǔ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朴pò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朴(pō)
〔朴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朴(piáo)
姓。

朴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朴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Piáo
〈名词〉
(1)姓(明代有朴素)
(2)另见pō;pò;pǔ

其它读音:


>>
另见piáo;pò;pǔ
>>
〈名词〉
(1)(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2)树木的皮,木皮。如:厚朴
(3)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4)大木材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楚辞·屈原·九章》
(5)没有晾干的鼠肉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三》
>>樸pǔ
〈名词〉
(1)(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2)同本义
朴,木素也。——《说文》
既勤朴斫。——《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
朴散则为器。——《老子》
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3)本质;本性
尚素朴。——张衡《东京赋》。注:“质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4)货物的成本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

词性变化


>>
〈形容词〉
(1)质朴。通“樸”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
(2)壮大。如:朴牛(大牛;公牛);朴忠(质朴忠实);朴厚(朴实忠厚);朴茂(朴实优秀)
(3)另见piáo;pō;pǔ
>>樸pǔ
〈动词〉
(1)砍伐整理
朴桷不斫。——《淮南子·精神》。注:“采也。”
(2)又如:朴斫(砍斫,削治)
(3)通“扑”。击,打
举筑朴秦皇帝。——《史记·刺客列传》
…水衡阎奉朴击卖请。——《史记·酷吏列传》
>>樸pǔ
〈形容词〉
(1)淳朴;朴实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2)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3)另见piáo;pō;pò

古汉语意思


①<名>未加工的木材。《老子》:“朴散则为器。”
【引】本钱;成本。《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
②<名>本真,本性。《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③<形>质朴;淳朴。《汉书·黄霸传》:“浇淳散朴。”

①<名>丛生之木。《诗经·大雅·棫朴》:“芃芃棫朴。”
②<动>附着。《高君书·垦令》:“农民不伤,奸民无朴。”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六】【木部】
   木皮也。从木卜聲。匹角切
(樸 pǔ)木素也。从木菐聲。匹角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木皮也。洞簫賦。秋蜩不食抱朴以長吟。李注。抱音附。引蒼頡篇。朴,木皮也。顏注急就篇,上林賦厚朴曰。朴,木皮也。此樹以皮厚得名。按廣雅云。重皮,厚朴也。從木。卜聲。匹角切。三部。按凡鞭扑字從手作扑。卽攴字也。凡樹皮字從木作朴。凡棫樸,樸屬字作樸。卽?之省也。凡朴素字作樸。皆見說文。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510页 第4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pò]
[《廣韻》匹角切,入覺,滂。]
(1)木皮。
(2)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落叶乔木。叶有基出三大脉,两边不等。早春开花于新枝上,杂性同株。果实卵形或球形。我国有多种,最常见的有朴树、紫弹树、黑弹树。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等用。茎皮纤维可代麻用,或作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
[②][pǔ]
[《廣韻》匹角切,入覺,滂。]
(1)同“樸”。本性;本质;原本。
(2)同“樸”。淳朴;朴实。
(3)同“樸”。砍伐,治理。参见“朴2斲”。
(4)大;大木材。
(5)未经腊制的老鼠。
[③][pū]
[《玉篇》普木切]
通“扑1”。
(1)击,挞。
(2)打人的用具。
[④][pō]
见“朴4刀”。
[⑤][pú]
[《集韻》披尤切,平尤,滂。]
姓。三国魏有巴七姓夷王朴胡。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⑥][piáo]
姓。明代有朴素。
[⑦][pǔ]
“樸1”的简化字。
[⑧][pú]
“樸2”的简化字。
[⑨][pú]
“樸3”的简化字。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56部,木部,160,[ 故训彙纂 ]:1068|1146.4,[ 说文解字 ]:编号3553,第06卷上,木部第160字,[ 康熙字典 ]:页510第04,[ 汉语字典 ]:卷2页1154第02,[ 辞 海 ]:卷6页6940第1,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