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肄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肄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肄(yì)
学习,练习:肄业。肄习。

肄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肄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
〈动词〉
(1)学习;练习
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后汉书》
(2)又如:肄业上庠(在京都学堂读书)
(3)检阅,检查。如:疑仪(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例须预习威仪,谓之“肄仪”)

古汉语意思


①<动>练习;学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作玄武池以肄舟师。”何晏《景福殿赋》:“讲肄之场。”
②<形>劳苦。《左传·昭公十六年》:“莫知我肄。”
③<名>树木再生的嫩枝。《诗经·周南·汝坟》:“伐其条肄。”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悴叶更辉,枯条以肄。”
④<动>查阅;检查。《汉书·义纵传》:“关吏税肄郡国出入关者。”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篆文。按此條先以古文。亦上部之例也。必先古文者,古文從?篆不從?也。各本篆文右從?則何不以篆文居首哉。肆從隶而隷作肆。肄亦同也。類篇不誤。今正。?古文矢字。?疑二字從之。此亦從?聲也。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971页 第10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ì]
[《廣韻》羊至切,去至,以。]
“肆3”的被通假字。
(1)学习;练习;演习。
(2)劳苦。
(3)树木再生的嫩条。引申为馀。
(4)检阅,检查。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1845|1923.1,[ 康熙字典 ]:页971第10,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