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意思 | 蜀(shǔ) |
![]() 蜀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
详细意思 |
>>蜀shǔ |
|
古汉语意思 |
shǔ 通假字:-, |
|
古代典籍 |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三】【虫部】蜀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葵中蠶也。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許言蠶者,蜀似蠶也。淮南子曰:蠶與蜀相類,而愛憎異也。桑中蠹卽蝤蠐。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謂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詩》曰:“蜎蜎者蜀。”豳風文。今左旁又加虫,非也。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084页 第4字 |
|
汉语词典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hǔ][《廣韻》市玉切,入燭,禪。] |
|
字典出处 |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4部,虫部,43,[ 故训彙纂 ]:2013|2091.1,[ 说文解字 ]:编号8781,第13卷上,虫部第43字,[ 康熙字典 ]:页1084第04, |
|
相关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