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鲁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字典
  • 鲁意思及解释
字义意思

鲁(魯)lǔ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姓。

鲁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鲁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详细意思

>>魯lǔ
〈形容词〉
(1)(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
(2)同本义
(古鲁字)从曰,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林义光《文源》
(3)迟钝,愚钝
参也鲁。——《论语》
鲁人以为敏。——《左传》
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
(4)又如:鲁拙(笨拙);鲁人(鲁钝的人,愚钝的人)
(5)莽撞,粗野。如:粗鲁(粗暴鲁莽)

词性变化


>>魯Lǔ
〈名词〉
(1)中国春秋时国名,在山东省南部。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战国时为楚所灭
(2)山东省的简称。如:鲁人(山东人);鲁鸡(鲁地所产的一种大鸡)
(3)姓

古汉语意思


①<形>笨;愚钝。《论语·先进》:“参也鲁。”
②<名>周代诸侯国,在今山东南部一带。


通假字:-,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四】【白部】
   鈍詞也。从白,鮺省聲。《論語》曰:“參也魯。”郎古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也。孔注論語曰。魯,鈍也。左傳。魯人以爲敏。謂鈍人也。釋名曰。魯,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鈍。按椎魯,鹵莽皆卽此。从白。魚聲。各本作鮺省聲。按鮺从差省聲。在古音十七部。今之歌麻韵。魯字古今音皆在五部。??櫓字用爲龤聲。古文以旅爲魯。則鮺爲淺人妄改也。今正。郞古切。五部。論語曰。參也魯。先進篇文。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466页 第026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lǔ]
[《廣韻》郎古切,上姥,來。]
“鲁1”的繁体字。
(1)迟钝,笨拙。
(2)粗鲁,粗俗。
(3)周代诸侯国名。故地在今山东兖州东南至江苏省沛县、安徽省泗县一带。
(4)地区名。春秋时鲁国故地,秦汉以后仍沿称这些地区为鲁。
(5)今山东省的简称。
(6)姓。
[②][lǚ]
[《集韻》兩舉切,上語,來。]
“鲁2”的繁体字。同“旅1”。
(1)陈述。
(2)旅行。参见“魯2颸”。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2579|2657.12,[ 康熙字典 ]:页1480第51,
相关词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