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与元九书节选(高中选修版)》拼音版,可打印白居易-文言文

《与元九书节选(高中选修版)》由白居易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4 3:40:39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yuán
    jiǔ
    shū
    jié
    xuǎn
     
    gāo
    zhōng
    xuǎn
    xiū
    bǎn
     
  •  
    táng
    dài
     
    bái


  •  
     
     
     

    wén
    shàng

     
    sān
    cái

    yǒu
    wén
     
    tiān
    zhī
    wén
    sān
    guāng
    shǒu
    zhī
     

    zhī
    wén

    cái
    shǒu
    zhī
     
    rén
    zhī
    wén
    liù
    jīng
    shǒu
    zhī
     
    jiù
    liù
    jīng
    yán
     
    shī
    yòu
    shǒu
    zhī
     

    zhě
     
    shèng
    rén
    gǎn
    rén
    xīn
    ér
    tiān
    xià

    pγng
     
    gǎn
    rén
    xīn
    zhě
     

    xiān

    βγng
     

    shǐ

    yán
     

    βiè

    shēng
     

    shēn


     
    shī
    zhě
     
    gēn
    βγng
     
    miáo
    yán
     
    huá
    shēng
     
    shγ

     
    shàng

    shèng
    xián
     
    xià
    zhω


     
    wēi

    tún

     
    yōu

    guǐ
    shén
     
    βún
    fēn
    ér
    βω
    tóng
     
    xγng

    ér
    βγng

     
    wèi
    yǒu
    shēng

    ér

    yωng
     
    βγng
    jiāo
    ér

    gǎn
    zhě
     
  •  
     
     
     
    shèng
    rén
    zhī
    βγ
    rán
     
    yīn
    βγ
    yán
     
    jīng
    zhī

    liù

     
    yuán
    βγ
    shēng
     
    wěi
    zhī


    yīn
     
    yīn
    yǒu
    yùn
     

    yǒu
    lèi
     
    yùn
    xié

    yán
    shùn
     
    yán
    shùn

    shēng


     
    lèi


    βγng
    xiàn
     
    βγng
    xiàn

    gǎn

    jiāo
     

    shω

    yùn

    hán
    shēn
     
    guàn
    wēi
    dòng

     
    shàng
    xià
    tōng
    ér

    βω
    tài
     
    yōu


    ér
    bǎi
    zhω

     


    sān
    huáng
    suǒ

    zhγ
    dào
    ér
    xγng
     
    chuγ
    gǒng
    ér

    zhě
     
    jiē


    wéi

    bǐng
     
    jué


    wéi

    dòu

     

    wén
     
    yuán
    shǒu
    mγng
     

    gōng
    liáng
     
    zhī

     

    zhī

    dào
    chāng

     
    wén


    luò
    ruω
    zhī

     

    zhī
    xià
    zhèng
    huāng

     
    yán
    zhě

    zuω
     
    wén
    zhě

    jiè
     
    yán
    zhě
    wén
    zhě


    liǎng
    jωn
    βγ
    xīn
    yān
     
  •  
     
     
     

    zhōu
    shuāi
    βγn
    xīng
     
    cǎi
    shī
    guān
    fèi
     
    shàng


    shī

    chá
    shγ
    zhèng
     
    xià



    xiè
    dǎo
    rén
    βγng
     
    yòng
    zhω

    chǎn
    chéng
    zhī
    fēng
    dòng
     
    jiù
    shī
    zhī
    dǎo
    βuē
     

    shγ
    liù

    shǐ
    wán

     
    guó
    fēng
    biàn
    wéi
    sāo

     

    yán
    shǐ


     

     
    shī
    sāo
    jiē


    zhě
     


    βγ
    zhω
     

    ér
    wéi
    wén
     


    liáng
    zhī

     
    zhǐ

    shāng
    bié
     

    pàn
    zhī
    yγn
     
    guī

    yuàn

     
    páng
    huáng


     

    xiá


    ěr
     
    rán
    βù
     
    shī
     
    wèi
    yuǎn
     
    gěng
    gài
    shàng
    cún
     

    xīng

    bié

    yǐn
    shuāng


    yàn
    wéi

     
    fěng
    jūn

    xiǎo
    rén

    yǐn
    xiāng
    cǎo
    è
    niǎo
    wéi

     
    suī

    lèi


     
    yóu

    fēng
    rén
    zhī
    shγ
    èr
    sān
    yān
     

    shγ
    liù

    shǐ
    βuē

     
    jωn
     
    sòng

    huán
     

    zhě
    gài
    guǎ
     

    kāng

    zhī
    ào

     
    duō


    shān
    shuǐ
     

    yuān
    mγng
    zhī
    gāo

     
    piān
    fàng

    tián
    yuán
     
    jiāng
     
    bào
    zhī
    liú
     
    yòu
    xiá


     

    liáng
    hóng
    鸿
     


     
    zhī

    zhě
     
    bǎi


    èr
     

    shγ
    liù

    jωn
    wēi

     
    lγng

    zhω

    liáng
     
    chén
    jiān
     
    shuài

    guò
    cháo
    fēng
    xuě
     
    nòng
    huā
    cǎo
    ér

     

     
    fēng
    xuě
    huā
    cǎo
    zhī

     
    sān
    bǎi
    piān
    zhōng
    βǐ
    shě
    zhī

     

    suǒ
    yòng


    ěr
     
    shè

     
    běi
    fēng
    βγ
    liáng
     
     
    jiǎ
    fēng


    wēi
    nüè

     
     

    xuě
    fēi
    fēi
     
     
    yīn
    xuě

    mǐn
    zhēng

     
     
    táng

    zhī
    huā
     
     
    gǎn
    huā

    fěng
    xiōng

     
     
    cǎi
    cǎi


     
     
    měi
    cǎo


    yǒu


     
    jiē
    xωng



    ér

    guī


     
    fǎn
    shω
    zhě
     


    zāi
     
    rán

     

    xiá
    sǎn
    chéng
    βǐ
     
    chéng
    jiāng
    jωng

    liàn
     
     
     
    guī
    huā
    xiān
    wěi

     
    bié

    zhà

    fēng
     
    zhī
    shγ
     




     


    zhī
    βγ
    suǒ
    fěng
    yān
     


    suǒ
    wèi
    cháo
    fēng
    xuě
     
    nòng
    huā
    cǎo
    ér

     

    shγ
    liù

    jωn
    βù

     
  •  
     
     
     
    táng
    xīng
    èr
    bǎi
    nián
     
    βγ
    jiān
    shī
    rén


    shèng
    shǔ
     
    suǒ


    zhě
     
    chén

    áng
    yǒu
     
    gǎn

     
    shī
    èr
    shγ
    shǒu
     
    bào
    fáng
     
    gǎn
    xωng
     
    shī
    shγ

    piān
     
    yòu
    shī
    zhī
    háo
    zhě
     
    shω
    chēng

     

     

    zhī
    zuò
     
    cái

     
    βγ

     
    rén

    dài

     
    suǒ
    βγ
    fēng


    xωng
     
    shγ


    yān
     

    shī
    zuω
    duō
     

    chuán
    zhě
    βiān

    shǒu
     
    zhω

    guàn
    chuān
    穿

    jīn
     
    zhěn



     
    jωn
    gōng
    jωn
    shàn
     
    yòu
    guò


    yān
     
    rán
    cuō
    βγ
     
    xīn
    ān
     
     
     
    shγ
    háo
     
     
     
    tóng
    guān

     
     
     


    guān
     
     
     
    huā
    mén
     
    zhī
    zhāng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
     

    yǒu
    dòng


     
    zhī

     


    guò
    sān

    shγ
    shǒu
     

    shàng


     
    kuàng

    dài

    zhě

     

    cháng
    tòng
    shī
    dào
    bēng
    huài
     


    fèn

     
    huò
    fèi
    shγ
    chuò
    βǐn
     

    liàng
    cái

     


    βǐ
    zhī
     
    jiē

     
    shω
    yǒu

    miù
    zhě
     
    yòu



    èr
    ér
    yán
     
    rán


    néng


    chén

    zuǒ
    yòu
     
  •  
     
     
     

    shǐ
    shēng
    liù
    βī
    yuè
    shγ
     


    bào
    nòng

    shū
    pγng
    xià
     
    yǒu
    zhǐ
     
    zhī
     

     
     

     

    shω

    zhě
     

    kǒu
    wèi
    néng
    yán
     
    xīn


    shγ
     
    hòu
    yǒu
    wèn

    èr

    zhě
     
    suī
    bǎi
    shγ
    βγ
    shω
     
    ér
    zhǐ
    zhī

    chà
     

    zhī


    宿

    zhī
    yuán
     

    zài
    wén

    zhōng

     


    liù
    suω
     
    biàn
    便
    xué
    wéi
    shī
     
    jiǔ
    suω
    ān
    shγ
    shēng
    yùn
     
    shγ

    liù
     
    shǐ
    zhī
    yǒu
    jωn
    shω
     

    jié

    shū
     
    èr
    shγ

    lái
     
    zhòu


     


    shū
     
    jiàn
    yòu

    shī
     

    huáng
    βǐn


     

    zhω

    kǒu
    shé
    chéng
    chuāng
     
    shǒu
    zhǒu
    chéng
    zhī
     

    zhuàng
    ér



    fēng
    yγng
     
    wèi
    lǎo
    ér
    chǐ
    齿

    zǎo
    shuāi
    bái
     
    mào
    mào
    rán

    fēi
    yγng
    chuγ
    zhū
    zài
    móu

    zhōng
    zhě
     
    dòng

    wàn
    shù
     
    gài


    xué

    wén
    zhī
    suǒ
    zhω
     
    yòu

    bēi

     
  •  
     
     
     
    jiā
    pγn
    duō

     
    èr
    shγ
    βī
    fāng
    cóng
    xiāng

     


    zhī
    hòu
     
    suī
    zhuān


    shω
     


    fèi
    shī
     

    shòu
    jiào
    shū
    láng
    shγ
     

    yγng
    sān

    bǎi
    shǒu
     
    huò
    chū
    shω
    jiāo
    yǒu


    xià
    bèi
     
    jiàn
    jiē
    wèi
    zhī
    gōng
     
    βγ
    shγ
    wèi
    kuī
    zuò
    zhě
    zhī

    ěr
     

    dēng
    cháo
    lái
     
    nián
    chǐ
    齿
    jiàn
    zhǎng
     
    yuè
    shω
    jiàn
    duō
     
    měi

    rén
    yán
     
    duō
    xún
    shγ

     
    měi

    shū
    shǐ
     
    duō
    βiú

    dào
     
    shǐ
    zhī
    wén
    zhāng

    wéi
    shγ
    ér
    zhù
     

    shī

    wèi
    shω
    ér
    zuò
     
    shω
    shγ
    huáng

    chū

    wèi
     
    zǎi

    yǒu
    zhèng
    rén
     

    jiàng

    shū
     
    fǎng
    访
    rén

    bωng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夫文尚矣!
      所谓文,起源真是太久远了!
    三才各有文。
    三才都有自己的文:
    天之文三光首之;
    上天的文,以三光为首;
    地之文五材首之;
    大地的文,以五材为首;
    人之文六经首之。
    人间的文,以六经为首。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就拿六经来说,《诗经》又是为首的。
    何者?
    为什么呢?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因为圣人就是用诗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实的。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上自圣贤,下至愚人,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
    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种类有别而气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感情一致。
    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接受声音的刺激而不产生反响,接触到情感的影响而内心不感应,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
    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使之合于规范。
    音有韵,义有类。
    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分。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
    韵律协调言语就通顺,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
    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类分明确情感就得以表现,情感得以表现就容易感人。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穿着隐密细微的事物,天子和平民就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交,人们的忧乐相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和乐。
    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
    三皇五帝所以按正确的道理去办事,垂衣拱手就把国家治理很好,原因就在于掌握了诗的义和音,把这作为主要权衡,也辩明了诗的义和言,把这作为主要的法宝。
    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
    因此,听到“元首明,股肱良”这样的歌,就知道虞舜时代治道昌明。
    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
    听到五子洛汭这样的歌,就知道夏太康的政事已经荒废。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用诗讽谕的人没有罪过,听到这种讽喻的人可以作为戒鉴,实行讽谕的和听到这到讽谕的各尽自己的心力。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到了东周衰落秦国兴起的时候,采诗之官就废除了,天子不以采诗观风的办法补救并考察政事的缺失,平民也不以诗歌宣泄疏导自己的感情。
    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于是颂扬成绩的风气兴起来,补救政事缺失的道理遭到破坏。
    于时六义始刓矣。
    这时候,六义就不完整了。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
    国风演变为楚辞、五言诗开始于苏武、李陵。
    诗骚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
    苏武、李陵、屈原遭遇都不好,他们都切合自己的情志,抒发感慨而写成诗文。
    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
    因此,“携手上河梁”之类的诗句,仅止于表达离别的伤感。
    泽畔之吟,归于怨思。
    “行吟泽畔”这样的吟咏最终也只归于怨愤的思绪。
    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
    诗中所表达的尽是彷徨难舍,抑郁愁苦,没有写到别的内容。
    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
    但是距离《诗经》还相去不远,六义的大概还保存着。
    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
    因此,描写离别就以双凫一雁起兴,讽咏君子小人就用香草恶鸟打比方。
    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虽然六义不完全,还能得到国风传统的十分之二三。
    于时六义始缺矣。
    这时候,六义就缺欠了。
    晋、宋已还,得者盖寡。
    晋宋以来,得到国风传统的大概就罕见了。
    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
    如谢康乐诗的深奥博大,但是多耽溺于山水。
    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
    如陶渊明诗的超拨古朴,但是又多放情于田园。
    江、鲍之流,又狭于此。
    江淹、鲍照之辈,又比这些诗还要偏狭。
    如梁鸿《五噫》之例者,百无一二。
    象梁鸿所写的《五噫歌》那样的例子,连百分之一二也没有。
    于时六义浸微矣!
    这时候,六义就逐渐微弱,走向衰落了。
    陵夷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到了梁、陈中间,大都不过是玩弄风雪、花草而已。
    噫!
    唉!
    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
    风雪花草这类事物,《三百篇》中难道就割弃了吗?
    顾所用何如耳。
    这只是看运用如何罢了。
    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
    比如“北风其凉”,就是借风以讽刺威虐的。
    “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
    “雨雪霏霏”,就是借怜悯征役的。
    “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
    “棠棣之华”是有感于花而讽谕兄弟之道的。
    “采采芣苡”,美草以乐有子也。
    “采采苢”,是赞美车前草而祝贺妇人有子的。
    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
    这都是以风雪花草起兴,而表现的意义则在于刺威虐、愍征役、讽兄弟、乐有子的。
    反是者,可乎哉!
    与此相反怎么可以呢?
    然则“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
    这样,“余霞散成,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这类篇章,辞确实华丽,我不知道它所讽谕的究竟是什么。
    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因此,我说这些诗仅仅是玩弄风雪花草罢了。
    于时六义尽去矣。
    这时候,六义就完全消失了。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
      大唐已经兴盛两百年了,其间的诗人不可胜数。
    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
    值得一提的,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还有诗中的豪杰,世人把他们并称称为“李杜”。
    李之作,才矣!
    李白的作品,才华出群。
    奇矣!
    不同凡响。
    人不迨矣!
    普通人没办法与之相比!
    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但是,探索其中的六义,在十首之中连一首也不具备。
    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
    杜甫的作品最多,可以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多首。
    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至于贯通古今,格律运用纯熟,做到了尽善尽美,又超过了李白。
    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但是举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这样的篇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也不过三四十首。
    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杜甫尚且如此,何况不如杜甫的呢?
    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我经常对诗道的破坏感到痛心,恍恍惚惚地就激愤起来,有时正在吃饭就吃不下去了,夜里睡不着觉,我没有估量自己才力的不足,就想马上恢复起来。
    嗟乎!
    唉!
    事有大谬者,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
    事竟与愿违,又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尽的,但是还不能不向您粗略地陈述一番。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我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有人指着无字之字教给我,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
    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验十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
    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
    及五六岁,便学为诗。
    到五六岁,就学习做诗。
    九岁谙识声韵。
    九岁通晓声韵。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
    十五六岁开始知道考中进士的荣耀,就刻苦读书。
    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二十岁以来,白天学习做赋,夜里刻苦读书,间或也学习做诗,没有空闲时间睡眠休息。
    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甚至于嘴和舌头都生疮,手和肘都磨成茧。
    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眸子里面总是一晃一晃的,好象飞着挂着珠,动不动就以万计。
    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矣。
    这大概是刻苦学习奋力做诗造成的,自己感到很悲哀。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
      因家庭贫困而又多事故,直到二十七岁我才应进士试。
    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分科考试,还是没有停止做诗。
    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
    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
    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
    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
    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
    每与人言,多询时务;
    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
    每读书史,多求理道。
    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
多音字参考列表
    [夫](读音:fú,fū)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切 ](读音:qiè,qiē, )
    [同 ](读音:tóng,tòng, )
    [](读音:yìng,yīng)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莫 ](读音:mò,mù,mì )
    [上](读音:shàng,shǎng)
    [蘇,甦](读音:sū,sù)
    [係,係,繫](读音:jì,xì,)
    [澤](读音:zé,shì,yì,duó)
    [惡](读音:é,ě,wù,wū)
    [還](读音:hái,huán,xuán)
    [得](读音:de,dé,děi)
    [明](读音:míng)
    [率](读音:lǜ,shuài)
    [豈](读音:qǐ,kǎi)
    [捨,舍](读音:shè,shě)
    [何](读音:hé,hè,hē)
    [假](读音:xiá,jiǎ,jià)
    [雨](读音:yù,yǔ)
    [華](读音:huá,huà,huā)
    [採,采 ](读音:cài,cǎi )
    [樂](读音:lè,yuè,)
    [散](读音:sàn,sǎn)
    [澄](读音:chéng,dèng)
    [歸](读音:guī,kuì)
    [露](读音:lòu,lù)
    [吾](读音:wú,yù)
    [去](读音:qù,jǔ,qū)
    [勝,胜](读音:shèng,shēng)
    [稱](读音:chèn,chèng,chēng)
    [奇](读音:jī,qí)
    [風](读音:fèng,fěng,fēng,fàng)
    [興](读音:xìng,xīng)
    [傳](读音:chuán,zhuàn)
    [石](读音:dàn,shí)
    [朱,硃](读音:zhū,shú)
    [臭](读音:chòu,xiù)
    [句 ](读音:gōu,jù,gòu,qú,jiǔ )
    [過](读音:guò,guō)
    [食](读音:sì,shí,yì)
    [量](读音:liáng,liàng,liɑng)
    [大](读音:dà,dài,dài)
    [可](读音:kè,kě)
    [一](读音:yī)
    [弄](读音:lòng,nòng)
    [屏](读音:píng,bīng,bǐng)
    [能](读音:néng,nài)
    [差](读音:cī,chà,chā,chài,chāi)
    宿[宿](读音:sù,xiù,xiǔ)
    便[便](读音:biàn,pián)
    [識](读音:shí,zhì)
    [六](读音:liù,lù)
    [節](读音:jié,jiē)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革](读音:gé,jí)
    [中](读音:zhòng,zhōng)
    [萬](读音:mò,wàn)
    [數](读音:shù,shǔ)
    [家,傢](读音:gū,jiā,jie)
    [從](读音:cóng,zòng)
    [鄉](读音:xiāng,xiàng,xiǎng)
    [於,于](读音:yú,xū,yū)
    [不](读音:bù,fǒu,pǐ)
    [校](读音:jiào,xiào)
    [見](读音:jiàn,xiàn)
    [其](读音:jī,qí)
    [朝](读音:cháo,zhāo)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漸](读音:jiàn,jiān)
    [與 ](读音:yú,yù,yǔ, )
    [讀](读音:dòu,dú)
    [知](读音:zhī,zhì)
    [著](读音:zhù,zhuó)
    [為](读音:wéi,wèi)
    [有](读音:yòu,yǒu)
    [正](读音:zhèng,zhēng)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2条))

网友留言
    【第1楼】贡献条目开头应该是“夫文尚矣!”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4/11/19)
    【第1_1楼】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第(53)页 内容。本文已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4/11/19)
    打印版文档下载
    白居易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