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渔樵问对·下》拼音版,可打印邵雍-文言文

《渔樵问对·下》由邵雍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3 22:30:31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qiáo
    wèn
    duì
     
    ·
    xià
  •  
    běi
    sòng
     
    shào
    yōng
  •  
     
     
     
    qiγo
    zhě
    tàn
    yuē
     
     

    ér
    jīn
    ér
    hòu
     
    zhī
    liànɡ

    ér
    dòng
    zhě
     
    zhì

    zāi
     
     
  •  
     
     
     
    qiγo
    zhě
    wèi

    zhě
    yuē
     
     


    wèi
    zhī
     

     
    zhī
    dào

     


    wèn
     
     

     
    yǒu
    tài

     
    tài




     
     
  •  
     
     
     
    yuē
     
     

    wéi
    zhī
    běn

     
     
  •  
     
     
     
    yuē
     
     
    tài

    shēng
    liǎng

     
    liǎng

     
    tiān

    zhī
    wèi

     
     
  •  
     
     
     
    yuē
     
     
    liǎng

     
    tiān

    zhī


     
    fēi
    zhǐ
    wéi
    tiān

    ér


     
    tài

    fēn
    ér
    wéi
    èr
     
    xiān


    wéi

     
    hòu


    wéi
    èr
     

    èr
    wèi
    liǎng

     
     
  •  
     
     
     
    yuē
     
     
    liǎng

    shēng

    xiànɡ
     

    xiànɡ



     
     
  •  
     
     
     
    yuē
     
     

    xiàng
    wèi
    yīn
    yγng
    gāng
    róu
     
    yǒu
    yīn
    yγng
    rγn
    hòu


    shēng
    tiān
     
    yǒu
    gāng
    róu
    rγn
    hòu


    shēng

     

    gōng
    zhī
    běn
     


    wéi

     
     
  •  
     
     
     
    yuē
     
     

    xiànɡ
    shēng

    ɡuà
     

    ɡuà

    wèi

     
     
  •  
     
     
     
    yuē
     
     
    wèi
    qiγn
     
    kūn
     

     
    kǎn
     
    duì
     
    gèn
     
    zhèn
     
    xωn
    zhī
    wèi

     
    dié
    xiāng
    shènɡ
    shuāi
    zhōnɡ
    shǐ


    jiān

     
    yīn
    ér
    zhòng
    zhī
     

    liω
    shí

    ɡuà
    yóu
    shì
    ér
    shēng

     
    ér
     

     
    zhī
    dào
    shǐ
    bèi

     
     
  •  
     
     
     
    qiγo
    zhě
    wèn

    zhě
    yuē
     
     



    jiàn
    tiān

    zhī
    xīn

     
     
  •  
     
     
     
    yuē
     
     
    xiān
    yγng

    jìn
     
    hòu
    yγng
    shǐ
    shēng
     

    tiān

    shǐ
    shēng
    zhī

     
    zhōng

    dāng

    yuè
    shǐ
    zhōu
    zhī

     
    βò

    dāng
    xīng
    chén
    shǐ
    zhōng
    zhī

     
    wàn


    shēnɡ
     
    hγn
    shǔ
    dài
    xiè
     
    zhòu

    biàn
    qiān
     
    fēi



    jiàn
    zhī
     
    dàng
    tiān

    qiónɡ

    zhī
    suǒ

    biàn
     
    biàn

    tōng
     
    tōnɡ

    jiǔ
     

     
    xiàng
     
    yγn
     
    xiān
    wγng

    zhì


    ɡuān
     
    shāng


    xínɡ
     
    hòu

    xǐnɡ
    fānɡ
     
     
    shωn
    tiān


     
     
  •  
     
     
     
    qiγo
    zhě
    wèi

    zhě
    yuē
     
     

    wàng
     
    zāi

     
    gǎn
    wèn

    ɡω
     
     
  •  
     
     
     
    yuē
     
     
    wàng



     

    zhī

    yǒu
    huò
     

    yǒu
    wàng

     
    shωn
    tiān
    ér
    dòng
     
    yǒu
    huò

    zhě
     
    fēi
    huò

     
    zāi

     
    yóu
    nóng
    yǒu

    fēng
    ér

    qín
    jià
    gǎo
    稿
    zhě
     

    huāng

     


    huò

     
    nóng
    yǒu
    qín
    jià

    ér

    bài
    zhū
    shuǐ
    hàn
    zhě
     

    huāng

     


    zāi

     

     
    xiàng
     
    yγn
     
    xiān
    wγng

    βào
    duì
    shí

    wàn

     
     
    guì

    wàng

     
     
  •  
     
     
     
    qiγo
    zhě
    wèn
    yuē
     
     
    gòu
     


     
     
  •  
     
     
     
    yuē
     
     
    gòu
     


     
    róu

    gāng

     

    guài
    zhèng
    fǎn
     
    guài
    shǐ

    zhuàng
     
    gòu
    shǐ

    zhuàng
     
    yīn
    shǐ

    yγng
     

    chēng
    gòu
    yān
     
    guān

    gòu
     
    tiān

    zhī
    xīn
     


    jiàn

     
    shèng
    rén


    huà


     
    wǎng
    yǒu

    chāng
     

     
    xiàng
     
    yγn
     
    shī
    βìng
    gào

    fāng
     
     

    shuāng
    zhī
    shèn
     

    zài


     
     
  •  
     
     
     

    zhě
    wèi
    qiγo
    zhě
    yuē
     
     
    chūn
    wéi
    yγng
    shǐ
     
    xià
    wéi
    yγng

     
    qiū
    wéi
    yīn
    shǐ
     
    dōng
    wéi
    yīn

     
    yγng
    shǐ

    wēn
     
    yγng



     
    yīn
    shǐ

    liγng
     
    yīn


    hγn
     
    wēn

    shēng

     


    chγng

     
    liγng

    shōu

     
    hγn

    shā

     
    jiē


    bié
    ér
    wéi

    yān
     

    shēng
    wàn



    rγn
     
     
  •  
     
     
     
    qiγo
    zhě
    wèn

    zhě
    yuē
     
     
    rén
    zhī
    suǒ

    néng
    líng

    wàn

    zhě
     


    zhī

    rγn

     
     
  •  
     
     
     

    zhě
    duì
    yuē
     
     
    wèi

    βω
    néng
    shōu
    wàn

    zhī

     
    ěr
    néng
    shōu
    wàn

    zhī
    shēng
     

    néng
    shōu
    wàn

    zhī

     
    kǒu
    néng
    shōu
    wàn

    zhī
    wèi
     
    shēng


    wèi
    zhě
     
    wàn

    zhī


     
    βω
    ěr
    kǒu

    zhě
     
    wàn
    rén
    zhī
    yòng

     


    dìng
    yòng
     
    wéi
    biàn
    shì
    yòng
     
    yòng

    dìnɡ

     
    wéi
    huà
    shì

     

    yònɡ
    jiāo
    ér
    rén

    zhī
    dào

    shì

    bèi

     
    rγn

    rén



     
    shèng

    rén

     
    yǒu


    zhī

     
    yǒu
    shí

    zhī

     
    yǒu
    bǎi

    zhī

     
    yǒu
    qiān

    zhī

     
    yǒu
    wàn

    zhī

     
    yǒu

    亿

    zhī

     
    yǒu
    zhào

    zhī

     
    shēng


    zhī

     
    dāng
    zhào

    zhī

    zhě
     

    fēi
    rén

     
    yǒu

    rén
    zhī
    rén
     
    yǒu
    shí
    rén
    zhī
    rén
     
    yǒu
    bǎi
    rén
    zhī
    rén
     
    yǒu
    qiān
    rén
    zhī
    rén
     
    yǒu
    wàn
    rén
    zhī
    rén
     
    yǒu

    亿
    rén
    zhī
    rén
     
    yǒu
    zhào
    rén
    zhī
    rén
     
    dāng
    zhào
    rén
    zhī
    rén
    zhě
     

    fēi
    shèng

     
    shì
    zhī
    rén

    zhě
     

    zhī
    zhì
    zhě

     
    shèng

    zhě
     
    rén
    zhī
    zhì
    zhě

     

    zhī
    zhì
    zhě
    shǐ

    wèi
    zhī

    zhī


     
    rén
    zhī
    zhì
    zhě
    shǐ

    wèi
    zhī
    rén
    zhī
    rén

     


    zhī

    zhě
     
    zhì

    zhī
    wèi

     
    rén
    zhī
    rén
    zhě
     
    zhì
    rén
    zhī
    wèi

     


    zhì

    ér
    dāng

    zhì
    rén
     

    fēi
    shèng
    rén
    ér

     
    rén
    wèi
    zhī

    shèng
     



    xìn

     

    zāi
     
    wèi

    néng


    xīn
    guān
    wàn
    xīn
     

    shēn
    guān
    wàn
    shēn
     


    guān
    wàn

     

    shì
    guān
    wàn
    shì
    zhě
    yān
     
    yòu
    wèi

    néng

    xīn
    dài
    tiān

     
    kǒu
    dài
    tiān
    yγn
     
    shǒu
    dài
    tiān
    ɡōnɡ
     
    shēn
    dài
    tiān
    shì
    zhě
    yān
     
    yòu
    wèi

    néng

    shàng
    shí
    tiān
    shí
     
    xià
    jìn


     
    zhōng
    jìn

    qíng
     
    tōng
    zhào
    rén
    shì
    zhě
    yān
     
    yòu
    wèi

    néng

    βí
    lún
    tiān

     
    chū

    zào
    huà
     
    jìn
    tuì
    退
    jīn

     
    biǎo

    rén

    zhě
    yān
     

     
    shèng
    rén
    zhě
     
    fēi
    shì
    shì
    ér
    xiào
    shèng
    yān
     



    ér
    βω
    jiàn
    zhī

     
    suī
    rγn



    ér
    βω
    jiàn
    zhī
     
    chγ

    xīn
     
    guān


     
    tàn


     
    qiγn

    yòng
     
    suī

    亿
    wàn
    qiān
    niγn




    zhī
    zhī

     
    rén
    huò
    gào

    yuē
     
     
    tiān

    zhī
    wài
     
    bié
    yǒu
    tiān

    wàn

     



    tiān

    wàn

     
     




    ér
    zhī
    zhī

     
    fēi
    wéi



    ér
    zhī
    zhī

     
    shèng
    rén



    ér
    zhī
    zhī

     
    fγn
    yγn
    zhī
    zhě
     
    wèi

    xīn

    ér
    zhī
    zhī

     
    yγn
    yγn
    zhě
     
    wèi

    kǒu

    ér
    yγn
    zhī

     

    xīn
    shàng


    ér
    zhī
    zhī
     
    kǒu
    yòu


    ér
    yγn
    zhī

     




    zhī
    ér
    zhī
    zhī
     
    shì
    wèi
    wàng
    zhī

     

    fǒu


    yγn
    ér
    yγn
    zhī
     
    shì
    wèi
    wàng
    yγn

     

    yòu
    ān
    néng
    cóng
    wàng
    rén
    ér
    xíng
    wàng
    zhī
    wàng
    yγn
    zhě

     
     
  •  
     
     
     

    zhě
    wèi
    qiγo
    zhě
    yuē
     
     
    zhòng

    yǒu
    yγn
    yuē
     
    yīn
    yīn

    xià

     
    suǒ
    sǔn


    zhī

     
    zhōu
    yīn

    yīn

     
    suǒ
    sǔn


    zhī

     

    huò

    zhōu
    zhě
     
    suī
    bǎi
    shì

    zhī

     


    shì
     


    zhǐ

    bǎi
    shì
    ér

    zāi
     

    亿
    qiān
    wàn
    shì
     
    jiē


    ér
    zhī
    zhī

     
    rén
    jiē
    zhī
    zhòng

    zhī
    wéi
    zhòng

     

    zhī
    zhòng

    zhī
    suǒ

    wéi
    zhòng

     


    zhī
    zhòng

    zhī
    suǒ

    wéi
    zhòng



     




    zhī
    zhòng

    zhī
    suǒ

    wéi
    zhòng

     

    shě
    tiān

    jiāng

    zhī
    yān
     
    rén
    jiē
    zhī
    tiān

    zhī
    wéi
    tiān

     

    zhī
    tiān

    zhī
    suǒ

    wéi
    tiān

     


    zhī
    tiān

    zhī
    suǒ

    wéi
    tiān



     




    zhī
    tiān

    zhī
    suǒ

    wéi
    tiān

     

    shě
    dòng
    jìng
    jiāng

    zhī
    yān
     


    dòng

    jìng
    zhě
     
    tiān

    zhì
    βiào
    zhě

     


    dòng

    jìng
    zhī
    jiān
    zhě
     
    tiān

    rén
    zhì
    βiào
    zhě

     
    shì
    zhī
    zhòng

    zhī
    suǒ

    néng
    jìn
    sān
    cγi
    zhī
    dào
    zhě
     
    wèi

    xíng

    zhé


     

    yǒu
    yγn
    yuē
     
     



    yγn
     
     
    yòu
    yuē
     
     
    tiān

    yγn
    zāi
     

    shí
    xíng
    yān
     
    bǎi

    shēng
    yān
     
     


    zhī
    wèi

     
     
  •  
     
     
     

    zhě
    wèi
    qiγo
    zhě
    yuē
     
     

    zāi
     
    quγn
    zhī

    biàn

     
    fēi
    shèng
    rén


    jìn
    zhī
     
    biàn
    rγn
    hòu
    zhī
    tiān

    zhī
    xiāo
    zhǎnɡ
     
    quγn
    rγn
    hòu
    zhī
    tiān
    xià
    zhī
    qīnɡ
    zhònɡ
     
    xiāo
    zhǎnɡ
     
    shí

     
    qīnɡ
    zhònɡ
     
    shì

     
    shí
    yǒu

    tài
     
    shì
    yǒu
    sǔn

     
    shèng
    rén

    zhī
    suí
    shí

    tài
    zhī
    dào
     

    yóu
    zhī
    biàn
    zhī
    suǒ
    wéi

     
    shèng
    rén

    zhī
    suí
    shí
    sǔn

    zhī
    dào
     

    yóu
    zhī
    quγn
    zhī
    suǒ
    wéi

     
    yωn
    xiāo
    zhǎng
    zhě
     
    biàn

     
    chǔ
    qīnɡ
    zhònɡ
    zhě
     
    quγn

     
    shì
    zhī
    quγn
    zhī

    biàn
     
    shèng
    rén
    zhī

    dào
    ěr
     
     
  •  
     
     
     
    qiγo
    zhě
    wèn

    zhě
    yuē
     
     
    rén
    wèi

    ér
    yǒu
    zhī
     
    yǒu
    zhū
     
     
  •  
     
     
     
    yuē
     
     
    yǒu
    zhī
     
     
  •  
     
     
     
    yuē
     
     


    zhī

    rγn
     
     
  •  
     
     
     
    yuē
     
     

    rén
    zhī
    zhī
     
     
  •  
     
     
     
    yuē
     
     

    zhě
    wèi
    zhī
    rén
     
     
  •  
     
     
     
    yuē
     
     
    βω
    ěr

    kǒu
    xīn
    dǎn

    shèn
    zhī

    quγn
     
    wèi
    zhī
    rén
     
    xīn
    zhī
    líng
    yuē
    shén
     
    dǎn
    zhī
    líng
    yuē

     

    zhī
    líng
    yuē
    hún
     
    shèn
    zhī
    líng
    yuē
    jīng
     
    xīn
    zhī
    shén


    βω
     

    wèi
    zhī
    shì
     
    shèn
    zhī
    jīng


    ěr
     

    wèi
    zhī
    tīng
     

    zhī
    hún



     

    wèi
    zhī
    xiω
     
    dǎn
    zhī



    kǒu
     

    wèi
    zhī
    yγn
     

    zhě

    bèi
     
    rγn
    hòu
    wèi
    zhī
    rén
     

    rén

    zhě
     
    tiān

    wàn

    zhī
    xiω


     
    rγn
    ér

    yǒu

    zhòng
    zhě
     

    qiú

    lèi

     
    ruò
    quγn

    rén
    lèi
     

    wèi
    zhī
    yuē
    quγn
    rén
    zhī
    rén
     

    quγn
    lèi
    zhě
     
    tiān

    wàn

    zhī
    zhōnɡ


     
    wèi
    zhī
    yuē
    quγn

    zhī
    rén

     
    quγn

    zhī
    rén
    zhě
     
    rén
    zhī
    rén
    zhě

     

    rén
    zhī
    rén
    zhě
     
    rén
    rén
    zhī
    wèi

     
    wéi
    quγn
    rén
     
    rγn
    hòu
    néng
    dāng
    zhī
     
    rén
    zhī
    shēng

     
    wèi


    xíng
     
    rén
    zhī


     
    wèi

    xíng
    fǎn
     

    xíng

    shén
    hún
    jiāo
     
    xíng
    fǎn

    jīng

    cún
     
    shén
    hún
    xíng

    tiān
     
    jīng

    fǎn


     
    xíng

    tiān
     

    wèi
    zhī
    yuē
    yγng
    xíng
     
    fǎn


     

    wèi
    zhī
    yuē
    yīn
    fǎn
     
    yγng
    xíng

    zhòu
    jiàn
    ér


    zhě

     
    yīn
    fǎn


    jiàn
    ér
    zhòu

    zhě

     
    shì
    ɡω
    zhī

    zhě
    yuè
    zhī
    xíng

     
    yuè
    zhě

    zhī
    yǐng

     
    yγng
    zhě
    yīn
    zhī
    xíng

     
    yīn
    zhě
    yγng
    zhī
    yǐng

     
    rén
    zhě
    guǐ
    zhī
    xíng

     
    guǐ
    zhě
    rén
    zhī
    yǐng

     
    rén
    wèi
    guǐ

    xíng
    ér

    zhī
    zhě
     


    xìn

     
     
  •  
     
     
     
    qiγo
    zhě
    wèn

    zhě
    yuē
     
     
    xiǎo
    rén

    jué

     
     
  •  
     
     
     
    yuē
     
     


     
    jūn

    bǐng
    yγng
    zhènɡ

    ér
    shēng
     
    xiǎo
    rén
    bǐng
    yīn
    xié

    ér
    shēng
     

    yīn

    yγng

    chénɡ
     

    xiǎo
    rén

    jūn



    chénɡ
     
    wéi

    shènɡ
    shuāi


    jiān

     
    yγng
    liω
    fēn
     

    yīn

    fēn
     
    yīn
    liω
    fēn
     

    yγng

    fēn
     
    yγng
    yīn
    xiāng
    bàn
     



    fēn

     
    yóu
    shì
    zhī
    jūn

    xiǎo
    rén
    zhī
    shí
    yǒu
    shènɡ
    shuāi

     
    zhì
    shì

    jūn

    liω
    fēn
     
    jūn

    liω
    fēn
     

    xiǎo
    rén

    fēn
     
    xiǎo
    rén


    néng
    shèng
    jūn


     
    luàn
    shì

    fǎn
    shì
     
    jūn
    jūn
     
    chén
    chén
     


     


     
    xiōng
    xiōng
     

    di
     


     


     
    wèi

    ān

    fèn

     
    jūn

    jūn
     
    chén

    chén
     



     



     
    xiōng

    xiōng
     



     



     



     
    wèi

    shī

    fèn

     


    yóu
    shì
    zhì
    shì
    luàn
    shǐ
    使
    zhī
    rγn

     
    jūn

    chγng
    xíng
    shèng
    yγn
     
    xiǎo
    rén
    chγnɡ
    yγn
    shèng
    xíng
     
    ɡω
    shì
    zhì


    shí
    zhī
    shì
    duō
     
    shì
    luàn

    yuγn
    shì
    zhī
    shì
    zhòng
     

    shí
    xiǎn

    chénɡ
    shì
     
    yuγn
    shì
    xiǎn

    bài
    shì
     
    chéng
    duō
    guó
    xīng
     
    bài
    duō
    guó
    wγng
     
    jiā

    yóu
    shì
    ér
    xīnɡ
    wγnɡ

     

    xīng
    jiā

    xīnɡ
    ɡuó
    zhī
    rén
     

    wγnɡ
    ɡuó
    wγng
    jiā
    zhī
    rén
     
    xiānɡ



    yuǎn
    zāi
     
     
  •  
     
     
     
    qiγo
    zhě
    wèn

    zhě
    yuē
     
     
    rén
    suǒ
    wèi
    cγi
    zhě
     
    yǒu

    yān
     
    yǒu
    hài
    yān
    zhě
     


     
     
  •  
     
     
     

    zhě
    yuē
     
     
    cγi


     

    hài
    èr

     
    yǒu
    cγi
    zhī
    zhèng
    zhě
     
    yǒu
    cγi
    zhī

    zhèng
    zhě
     
    cγi
    zhī
    zhèng
    zhě
     


    rén
    ér


    shēn
    zhě

     
    cγi
    zhī

    zhèng
    zhě
     


    shēn
    ér
    hài

    rén
    zhě

     
     
  •  
     
     
     
    yuē
     
     

    zhèng
     

    ān

    wèi
    zhī
    cγi
     
     
  •  
     
     
     
    yuē
     
     
    rén
    suǒ

    néng
    ér
    néng
    zhī
     
    ān


    wèi
    zhī
    cγi
     
    shèng
    rén
    suǒ



    cγi
    zhī
    nγn
    zhě
     
    wèi

    néng
    chéng
    tiān
    xià
    zhī
    shì
    ér
    guī
    zhī
    zhèng
    zhě
    guǎ

     
    ruò

    néng
    guī
    zhī

    zhèng
     
    cγi

    cγi

     
    nγn



    rén

     

    yóu
    yào
    liγo


     

    yào

    yǒu
    shí
    ér
    yòng

     


    ér


    zài

     





     



    shā
    rén

     
    píng
    yào

    chγng

    ér
    yòng
    zhī


     
    zhòng

    fēi
    suǒ

    néng
    zhì

     
    néng

    zhòng

    ér

    hài
    rén
    zhī

    zhě
     

    jīn
    rén
    suǒ
    wèi
    liγnɡ
    yào

     
     

     
    yuē
     
     
    tài
    jūn
    yǒu
    βìng
     
    kāi
    ɡuó
    chéng
    jiā
     
    xiǎo
    rén

    yòng
     
     

    shì
     

    xiǎo
    rén

    yǒu
    shí
    ér
    yòng
    zhī
     
    shí
    pínɡ
    zhì
    dìng
     
    yòng
    zhī

    fǒu
     
     
    shī
     
    yún
     
     

    shān
    zhī
    shí
     


    gōng

     
     

    xiǎo
    rén
    zhī
    cγi

     
     
  •  
     
     
     
    qiγo
    zhě
    wèi

    zhě
    yuē
     
     
    guó
    jiā
    zhī
    xīnɡ
    wγnɡ
     


    cγi
    zhī
    xié
    zhèng
     



    wén
    βìng

     
    rγn





    rén
    ér
    yòng
    zhī
     
     
  •  
     
     
     

    zhě
    yuē
     
     

    chén
    zhě
     
    jūn

     

    jūn
    zhě
     
    chén

     
    xiγn


    cóng

    lèi
    ér
    wéi
     
    nài

    yǒu
    yγo
    shωn
    zhī
    jūn
     

    yǒu
    yγo
    shωn
    zhī
    chén
     
    yǒu
    jié
    zhòu
    zhī
    jūn
     
    ér

    yǒu
    jié
    zhòu
    zhī
    chén
     
    yγo
    shωn
    zhī
    chén
     
    shēng

    jié
    zhòu
    zhī
    shì
     
    jié
    zhòu
    zhī
    chén
     
    shēng

    yγo
    shωn
    zhī
    shì
     

    fēi

    suǒ
    yòng

     
    suī

    wéi
    huò
    wéi

     

    néng
    xíng

     

    shàng
    zhī
    suǒ
    hào
     
    xià

    hào
    zhī
     

    ruò
    yǐng
    xiǎng
     

    dài

    shuài
    ér
    rγn

     
    shànɡ
    hào

     

    xià

    hào

     
    ér


    zhě
    yuǎn

     
    shànɡ
    hào

     
    xià

    hào

     
    ér


    zhě
    yuǎn

     
    hào

    zhě
    zhòng
     

    tiān
    xià

    xuē

     
    hào

    zhě
    zhòng
     

    tiān
    xià

    shèng

     

    shèng

    chāng
     

    xuē

    wγng
     
    shèng
    zhī

    xuē
     
    chāng
    zhī

    wγng
     


    yuǎn

     
    zài
    shàng
    zhī
    suǒ
    hào
    ěr
     

    zhì
    shì

    chγnɡ

    xiǎo
    rén
     
    luàn
    shì

    chγnɡ

    jūn

     

    yòng

    shàn
    è

    yóu
    ér
    xíng

     
     
  •  
     
     
     
    qiγo
    zhě
    yuē
     
     
    shàn
    rén
    chγng
    guǎ
     
    ér

    shàn
    rén
    chγng
    zhòng
     
    zhì
    shì
    chγng
    shǎo
     
    luàn
    shì
    chγng
    duō
     


    zhī

    rγn

     
     
  •  
     
     
     
    yuē
     
     
    guān
    zhī


     



    rγn
     

    zhū


     
    yún
    zhī
    ér

    βiγo
    zhě
    yǒu

     
    péng
    yǒu

    yún
    ér
    yóu
    shēng
     
    yún
    zhī
    ér
    qiú

    jìn

     

    wèi

    zhī


     
    yóu
    shì
    zhī
    jūn

    xiǎo
    rén
    zhī
    dào
     
    yǒu

    lγi

     
    jūn

    jiàn
    shàn


    zhī
     
    jiàn

    shàn

    yuǎn
    zhī
     
    xiǎo
    rén
    jiàn
    shàn


    zhī
     
    jiàn

    shàn


    zhī
     
    shàn
    è

    cóng

    lèi

     
    jūn

    jiàn
    shàn

    jiω
    zhī
     
    jiàn

    shàn

    wéi
    zhī
     
    xiǎo
    rén
    jiàn
    shàn

    wéi
    zhī
     
    jiàn

    shàn

    jiω
    zhī
     
    jūn

    jiàn


    qiān
     
    jiàn


    zhǐ
     
    xiǎo
    rén
    jiàn


    zhǐ
     
    jiàn


    qiān
     
    qiān



    rén
     
    qiān


    hài
    rén
     

    rén

    hài
    rén
     
    xiānɡ



    yuǎn

     
    jiā

    guó


     

    xīng

     
    jūn

    chγng
    duō
    ér
    xiǎo
    rén
    chγng
    xiǎn
     

    wγng

     
    xiǎo
    rén
    chγng
    duō
    ér
    jūn

    chγng
    xiǎn
     
    jūn

    duō
    ér

    zhī
    zhě
     
    xiǎo
    rén

     
    xiǎo
    rén
    duō
    ér

    zhī
    zhě
     
    jūn


     
    jūn

    hào
    shēng
     
    xiǎo
    rén
    hào
    shā
     
    hào
    shēng

    shì
    zhì
     
    hào
    shā

    shì
    luàn
     
    jūn

    hào

     
    xiǎo
    rén
    hào

     
    zhì
    shì

    hào

     
    luàn
    shì

    hào

     




     
     
  •  
     
     
     
    diào
    zhě
    tγn

     
    qiγo
    zhě
    yuē
     
     

    wén

    yǒu


     
    jīn




    βiàn
    yān
     
     
    bài
    ér
    xiè
    zhī
     

    dàn
    ér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樵者叹曰:“
      樵者感叹道:“
    吾而今而后,知量力而动者,智矣哉!”
    从今以后,我知道做事量力而行才是有智慧的。”
      樵者谓渔者曰:“
      樵者问:“
    子可谓知《易》之道矣。
    你是知易理的人。
    吾也问:
    请问:
    《易》有太极,太极何物也?”
    易有太极,太极是何物?”
      曰:“
      答:“
    无为之本也。”
    无为之本。”
      曰:“
      问:“
    太极生两仪,两仪,天地之谓乎?”
    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天地的称呼吗?”
      曰:“
      答:“
    两仪,天地之祖也,非止为天地而已也。
    两仪,天地之祖,并非单指天地。
    太极分而为二,先得一为一,后得一为二。
    太极一分为二,先得到的一为一,后得到的一为二。
    一二谓两仪。”
    一与二叫做两仪。”
      曰:“
      问:“
    两仪生四象,四象何物也?”
    两仪生四象,四象为何物?”
      曰:“
      答:“
    大象谓阴阳刚柔。
    四象就是阴阳刚柔。
    有阴阳然后可以生天,有刚柔然后可以生地。
    阴阳可以生天,刚柔可以生地。
    立功之本,于斯为极。”
    一切事物的根本,于此为极点。”
      曰:“
      问:“
    四象生八卦,八卦何谓也?”
    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什么?”
      曰:“
      答:“
    谓乾、坤、离、坎、兑、艮、震、巽之谓也。
    八卦就是乾、坤、离、坎、兑、艮、震、巽。
    迭相盛衰终始于其间矣。
    是事物发展终始、盛衰的表现。
    因而重之,则六十四卦由是而生也,而《易》之道始备矣。”
    两两相重,则六十四卦生出,易学之道就具备了。”
      樵者问渔者曰:“
      樵者问渔者:“
    复何以见天地之心乎?”
    如何见到天地的本性?”
      曰:“
      答:“
    先阳已尽,后阳始生,则天地始生之际。
    先阳耗尽,后阳出生。
    中则当日月始周之际,末则当星辰始终之际。
    则天地开始出现,变化到中期日月开始周行,变化到末期星辰显现。
    万物死生,寒暑代谢,昼夜变迁,非此无以见之。
    万物死生,寒暑代谢,昼夜变迁,事物以此相变。
    当天地穷极之所必变,变则通,通则久,故《象》言‘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顺天故也。”
    当天地运行到终了必然变化,变则通,通则久,所以《易》中象言‘先王到最后一日闭关,哪儿也不去’,是顺天行所故。”
      樵者谓渔者曰:“
      问:“
    无妄,灾也。
    无妄(卦名),属于灾。
    敢问何故?”
    是什么原因?”
      曰:“
      答:“
    妄则欺他,得之必有祸,斯有妄也,顺天而动,有祸及者,非祸也,灾也。
    妄是欺骗,得之必有祸,因此称妄,顺天意而行动,有祸秧及也不叫祸而叫灾。
    犹农有思丰而不勤稼稿者,其荒也,不亦祸乎?
    就像农民想着丰收而不去护理庄稼,其结果荒芜,不是祸是什么?
    农有勤稼穑而复败诸水旱者,其荒也,不亦灾乎?
    农民勤劳治理庄稼而遭水涝或干旱,其结果荒芜,不是灾是什么?
    故《象》言‘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贵不妄也。”
    所以《易》中象言‘先王以诚对万物’,贵于不欺骗。”
      樵者问曰:“
      问:“
    姤,何也?”
    姤(卦名),是什么?”
      曰:“
      答:“
    姤,遇也。
    姤是相遇。
    柔遇刚也,与夬正反。
    以柔遇刚,与夬卦相反。
    夬始逼壮,姤始遇壮,阴始遇阳,故称姤焉。
    夬始强壮,姤由弱遇壮,由阴遇阳,故称为姤。
    观其姤,天地之心,亦可见矣。
    观姤,天地的本性由此可见。
    圣人以德化及此,罔有不昌。
    圣人以德比喻,没有不明白的。
    故《象》言‘施命诰四方’,履霜之慎,其在此也。”
    所以《易》中象言‘姤施命于天下,就像走在霜雪之上,小心谨慎’,就在于此。”
      渔者谓樵者曰:“
      渔者接着说:“
    春为阳始,夏为阳极,秋为阴始,冬为阴极。
    春天是阳气的开始,夏天是阳气的极限,秋天是阴气的开始,冬天是阴气的极限。
    阳始则温,阳极则热;
    阳气开始则天气温暖,阳气极限则天气暑热;
    阴始则凉,阴极则寒。
    阴气开始则天气凉爽,阴气极限则天气寒冷。
    温则生物,热则长物,凉则收物,寒则杀物。
    温暖产生万物,暑热成长万物,凉爽收藏万物,寒冷肃杀万物。
    皆一气别而为四焉。
    皆是一气四种表现。
    其生万物也亦然。”
    其生万物也如此。”
      樵者问渔者曰:“
      樵着问渔者:“
    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何以知其然耶?”
    人为万物之灵,是如何表现的?”
      渔者对曰:“
      渔者回答:“
    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
    人的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
    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
    声色气味,万物之本,目耳鼻口,人人皆用。
    目耳口鼻者,万人之用也。
    物体本无作用,通过变化来表现作用;
    体无定用,惟变是用。
    作用也并不是表现在一个物体上。
    用无定体,惟化是体。
    而是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作用。
    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乎备矣。
    由于物体和作用相交,则人和物的变化规律就具备了。
    然则人亦物也,圣亦人也。
    然而人也是物,圣人也是人。
    有一物之物,有十物之物,有百物之物,有千物之物,有万物之物,有亿物之物,有兆物之物。
    有一物、百物、千物、万物、亿物、兆物。
    生一一之物,当兆物之物者,岂非人乎!
    身为一物,就可以征兆万物。
    有一人之人,有十人之人,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有亿人之人,有兆人之人。
    只有人,有一人、百人、千人、万人、亿人、兆人。
    当兆人之人者,岂非圣乎!
    生为一人,而能征兆他人,只有圣人。
    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
    因此知道人是物的至尊;
    圣也者,人之至者也。
    圣人是人的至尊。
    物之至者始得谓之物之物也。
    物的至尊为物中之物。
    人之至者始得谓之人之人也。
    人的至尊为人中之人。
    夫物之物者,至物之谓也。
    所以物的至极为至物。
    人之人者,至人之谓也。
    人的至极为至人。
    以一至物而当一至人,则非圣人而何?
    以一物知万物、以一人知万人,不是圣人是什么?
    人谓之不圣,则吾不信也。
    人不是万物之灵,我不信。
    何哉?
    为什么?
    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
    因为人能以一心观万心,以一身观万身,以一物观万物,以一世观万世;
    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者焉。
    又能以心代天意,以口代天言,以手代天工,以身代天事;
    又谓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
    又能上识天时,下晓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
    又谓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今古,表里人物者焉。
    又能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古今,表里人物。
    噫!
    唉!
    圣人者,非世世而效圣焉。
    圣人并非世世可见。
    吾不得而目见之也。
    我虽不能亲眼见到。
    虽然吾不得而目见之,察其心,观其迹,探其体,潜其用,虽亿万千年亦可以理知之也。
    但我观察其心迹,探访其行踪,研究其作用,虽经亿万年也能以理知道。
    人或告我曰:“
    有人告诉我说:
    天地之外,别有天地万物,异乎此天地万物。
    天地之外,还有另外的天地万物,和此天地万物不一样。’
    则吾不得而知之也。
    而我不得而知。
    非唯吾不得而知之也,圣人亦不得而知之也。
    并非我不得而知,连圣人也不得而知。
    凡言知者,谓其心得而知之也。
    凡说知道的,其实内心并不知道。
    言言者,谓其口得而言之也。
    而说出来的,也只是说说而已。
    既心尚不得而知之,口又恶得而言之乎?
    既然内心都不明白,嘴又能说出什么?
    以不可得知而知之,是谓妄知也。
    心里不知道而说知道的,叫做妄知。
    以不可得言而言之,是谓妄言也。
    嘴说不清而又要说的,叫做妄言。
    吾又安能从妄人而行妄知妄言者乎!”
    我又怎么能相信妄人的妄言和妄知呢?”
      渔者谓樵者曰:“
      渔者对樵者说:“
    仲尼有言曰:
    仲尼说的好:“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殷继承于夏礼,所遇的损益便可知道;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继承于殷礼,所遇的损益也可知道。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其次继承周礼的,虽经百世也可知道。
    夫如是,则何止于百世而已哉!’
    如此,何止百世而已!
    亿千万世,皆可得而知之也。
    亿千万世,都可以知道。
    人皆知仲尼之为仲尼,不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不欲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已,如其必欲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舍天地将奚之焉?
    人都知道仲尼叫仲尼,却不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
    人皆知天地之为天地,不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
    不想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则已,若想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则舍弃天地会怎么样?
    不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已,如其必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舍动静将奚之焉?
    人都知道天地为天地,却不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不想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则已,若想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则舍弃动静会怎么样?
    夫一动一静者,天地至妙者欤?
    一动一静,天地至妙。
    夫一动一静之间者,天地人至妙者欤?
    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至妙。
    是知仲尼之所以能尽三才之道者,谓其行无辙迹也。
    因此仲尼之所以能尽三才之道,是因其行没有辙迹。
    故有言曰:“
    所以有人说:“
    予欲无言’,又曰:“
    仲尼什么也没说,’又说:“
    天何言哉!
    天什么也没说!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但四时运行,百物出生。’
    其此之谓与?”’
    这些你知道吗?”
      渔者谓樵者曰:“
      渔者接着说:“
    大哉!
    大事中:
    权之与变乎?
    权力与变化谁重要?
    非圣人无以尽之。
    并非圣人不能讲清楚。
    变然后知天地之消长,权然后知天下之轻重。
    变化过后可知天地的消长,掌权之后可知天下的轻重。
    消长,时也;
    消长是时间的表现。
    轻重,事也。
    轻重是事物的表现。
    时有否泰,事有损益。
    时间有亨通与闭塞,事物有损耗与收益。
    圣人不知随时否泰之道,奚由知变之所为乎?
    圣人若不知随时间亨通与闭塞之道,又怎知变化之所为呢?
    圣人不知随时损益之道,奚由知权之所为乎?
    圣人若不知随时间损耗与收益之道,又怎知权力之所为呢?
    运消长者,变也;
    运用消长的是变化。
    处轻重者,权也。
    处置轻重的是权力。
    是知权之与变,圣人之一道耳。”
    因此权力与变化,是圣人的修行之一。”
      樵者问渔者曰:“
      樵者问渔者:“
    人谓死而有知,有诸?”
    人死后有灵魂存在,有这种事么?”
      曰:“
      答:“
    有之。”
    有。”
      曰:“
      问:“
    何以知其然?”
    如何才能知道?”
      曰:“
      答:“
    以人知之。”
    以人为知。”
      曰:“
      问:“
    何者谓之人?”
    什么样的叫人?”
      曰:“
      答:“
    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谓之人。
    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的叫人。
    心之灵曰神,胆之灵曰魄,脾之灵曰魂,肾之灵曰精。
    心之灵称神,胆之灵称魄,脾之灵称魂,肾之灵称精,(中医认为,心之灵称神,肝之灵称魂,脾之灵称意,肺之灵称魄,肾之灵称精,这里有不同的见解,不知原文有误,还是有何深意,——译者注)。
    心之神发乎目,则谓之视;
    心之神表现在目,称为视;
    肾之精发乎耳,则谓之听;
    肾之精表现在耳,称为听;
    脾之魂发乎鼻,则谓之臭;
    脾之魂表现在鼻,称为臭;
    胆之魄发乎口,则谓之言。
    胆之魄表现在口,称为言。
    八者具备,然后谓之人。
    八者具备,才可称之为人。
    夫人也者,天地万物之秀气也。
    人,禀天地万物之秀气而生。
    然而亦有不中者,各求其类也。
    然而也有缺少某一方面的人,各归其类。
    若全得人类,则谓之曰全人之人。
    如果各方面都齐全的人,则称为全人。
    夫全类者,天地万物之中气也,谓之曰全德之人也。
    全人得万物中的中和之气,则称为全德之人。
    全德之人者,人之人者也。
    全德之人,为人中之人。
    夫人之人者,仁人之谓也。
    人中之人,则是仁人之称。
    唯全人,然后能当之。
    只有全人,才能得到仁人之称。
    人之生也,谓其气行,人之死也,谓其形返。
    人之生,在于气行。
    气行则神魂交,形返则精魄存。
    人之死,则是形体返还。
    神魂行于天,精魄返于地。
    气行则神魂交,形返则精魄存。
    行于天,则谓之曰阳行;
    神魂行于天,精魄返于地。
    返于地,则谓之曰阴返。
    行于天,称之为阳行,返于地,称之为阴返。
    阳行则昼见而夜伏者也,阴返则夜见而昼伏者也。
    阳行于白天而夜间潜伏,阴返于夜间而白天潜伏。
    是故知日者月之形也,月者日之影也。
    所以知道太阳是月亮的形状,月亮是太阳的影子。
    阳者阴之形也,阴者阳之影也。
    阳者是阴者的形状,阴者是阳者的影子。
    人者鬼之形也,鬼者人之影也。
    人是鬼的形状,鬼是人的影子。
    人谓鬼无形而无知者,吾不信也。”
    有人说,鬼无形而不可知,我不相信。”
      樵者问渔者曰:“
      樵者问渔者:“
    小人可绝乎?”
    小人能灭绝吗?”
      曰:“
      答:“
    不可。
    不能。
    君子禀阳正气而生,小人禀阴邪气而生。
    君子禀阳正气而生,小人禀阴邪气而生。
    无阴则阳不成,无小人则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间也。
    无阴则阳不生,无小人则君子不生,只有盛衰的不同。
    阳六分,则阴四分;
    阳六分,则阴四分;
    阴六分,则阳四分。
    阴六分,则阳四分。
    阳阴相半,则各五分矣。
    阴阳各半,则各占五分。
    由是知君子小人之时有盛衰也。
    由此而知,君子与小人各有盛衰之时。
    治世则君子六分。
    太平盛世时期,君子占六分,小人占四分,小人不能战胜君子。
    君子六分,则小人四分,小人固不能胜君子矣。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各安其道。
    乱世则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谓各安其分也。
    世间纷乱时期正相反。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妇不妇,谓各失其分也。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妇不妇则失其道。
    此则由世治世乱使之然也。
    这是由治世或乱世所造成的。
    君子常行胜言,小人常言胜行。
    君子常以身作则胜过空话连篇,小人常空话连篇胜过实际行动。
    故世治则笃实之士多,世乱则缘饰之士众。
    所以盛世时期诚实的人多,乱世时期奸诈的人多。
    笃实鲜不成事,缘饰鲜不败事。
    诚实容易成事,奸诈容易败事。
    成多国兴,败多国亡。
    成事则国兴,败事则国亡。
    家亦由是而兴亡也。
    一个家庭也如此。
    夫兴家与兴国之人,与亡国亡家之人,相去一何远哉!”
    兴家、兴国之人,与亡国、亡家之人,相差的是多么的远!”
      樵者问渔者曰:“
      樵者问:“
    人所谓才者,有利焉,有害焉者,何也?”
    人有才,有的有益,有的有害,为什么?”
      渔者曰:“
      答:“
    才一也,利害二也。
    才为一,益与害为二。
    有才之正者,有才之不正者。
    有才正、才不正之分。
    才之正者,利乎人而及乎身者也;
    才正,益于身而无害。
    才之不正者,利乎身而害乎人者也。”
    才不正,益于身而害人。”
      曰:“
      问:“
    不正,则安得谓之才?”
    才不正,又如何成为才呢?”
      曰:“
      答:“
    人所不能而能之,安得不谓之才?
    人所不能做的你能做到,能不成为才吗?
    圣人所以异乎才之难者,谓其能成天下之事而归之正者寡也。
    圣人所以怜惜成才难,是因为能成天下事而又正派的人很少。
    若不能归之以正,才则才矣,难乎语其仁也。
    若不正派,虽然有才,也难称有仁义。
    譬犹药疗疾也,毒药亦有时而用也,可一而不可再也,疾愈则速已,不已则杀人矣。
    比如吃药治病,毒药也有用的时候,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病愈则速停,不停则是杀人了。
    平药则常日而用之可也,重疾非所以能治也。
    平常药日常皆可用,但遇重病则没有疗效。
    能驱重疾而无害人之毒者,古今人所谓良药也。
    能驱除重病而又不害人的毒药,古今都称为良药。
    《易》曰:“
    《易》说:“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开国立家,用君子不用小人。’
    如是,则小人亦有时而用之。’
    如此,小人也有有用的时候。
    时平治定,用之则否。
    安邦治国,则不要用小人。
    《诗》云:“
    《诗》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小人之才乎!”’
    就是借用小人之才。”
      樵者谓渔者曰:“
      问:“
    国家之兴亡,与夫才之邪正,则固得闻命矣。
    国家兴亡,与人才的正邪,各有其命。
    然则何不择其人而用之?”
    哪为什么不择人而用呢?”
      渔者曰:“
      答:“
    择臣者,君也;
    择臣者,是君王的事。
    择君者,臣也。
    择君者,是臣民的事。
    贤愚各从其类而为。
    贤愚各从其类。
    奈何有尧舜之君,必有尧舜之臣;
    世上有尧、舜之君,必有尧、舜之臣;
    有桀纣之君,而必有桀纣之臣。
    有桀、纣之君,必有桀、纣之臣。
    尧舜之臣,生乎桀纣之世,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必非其所用也。
    尧舜之臣,生于桀、纣之世,则不会成为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并非是他的所为。
    虽欲为祸为福,其能行乎?
    他想要为祸为福,可不是想干就能干的。
    夫上之所好,下必好之。
    上边所好的下边必效仿。
    其若影响,岂待驱率而然耶?
    君王的影响,还用驱赶去执行吗?
    上好义,则下必好义,而不义者远矣;
    上好义,则下必好义,而不义的人则远离;
    上好利,下必好利,而不利者远矣。
    上好利,则下必好利,而不好利的人则远离。
    好利者众,则天下日削矣;
    好利者多,则天下日渐消亡;
    好义者众,则天下日盛矣。
    好义者众,则天下日渐兴旺。
    日盛则昌,日削则亡。
    日盛则昌,日消则亡。
    盛之与削,昌之与亡,岂其远乎?
    昌盛与消亡,难道不远吗?
    在上之所好耳。
    都是在上好恶影响的。
    夫治世何尝无小人,乱世何尝无君子,不用则善恶何由而行也。”
    治国安民之时何尝无小人,乱世之际又何尝无君子,没有君子和小人,善恶又如何区分呢?”
      樵者曰:“
      樵者问:“
    善人常寡,而不善人常众;
    善人常少,不善人常多;
    治世常少,乱世常多,何以知其然耶?”
    盛世时代短,乱世时期长,如何鉴别呢?”
      曰:“
      答:“
    观之于物,何物不然?
    观察事物。
    譬诸五谷,耘之而不苗者有矣。
    什么事物不能表现出来,比如五谷。
    蓬莠不耘而犹生,耘之而求其尽也,亦未如之何矣。
    耕种之后有长不出来的,而逢野生物不用耕种就能长出来,耕种之后想要全部收获,是不可能的!
    由是知君子小人之道,有自来矣。
    由此而知君子与小人之道,也是自然而生。
    君子见善则喜之,见不善则远之;
    君子见善事则欢喜,见不善事则远离;
    小人见善则疾之,见不善则喜之。
    小人见善事则痛苦,见不善事则欢喜。
    善恶各从其类也。
    善恶各从其类。
    君子见善则就之,见不善则违之;
    君子见善事则去做,见不善事则阻止;
    小人见善则违之,见不善则就之。
    小人见善事则阻止,见不善事则去做;
    君子见义则迁,见利则止;
    君子见义则迁,见利则止;
    小人见义则止,见利则迁。
    小人见义则止,见利则迁。
    迁义则利人,迁利则害人。
    迁义则益人,迁利则害人;
    利人与害人,相去一何远耶?
    益人与害人,相去有多远?
    家与国一也,其兴也,君子常多而小人常鲜;
    家与国一样兴旺则君子常多,小人常少;
    其亡也,小人常多而君子常鲜。
    消亡则小人常多君子常少。
    君子多而去之者,小人也;
    君子多小人躲避。
    小人多而去之者,君子也。
    小人多君子躲避。
    君子好生,小人好杀。
    君子好生,小人好杀。
    好生则世治,好杀则世乱。
    好生则治国安民,好杀则祸国殃民。
    君子好义,小人好利。
    君子好义,小人好利。
    治世则好义,乱世则好利。
    治国安民则好义,祸国殃民则好利。
    其理一也。”
    其道理是一样的。”
      钓者谈已,樵者曰:“
      渔者说完,樵者感慨万分:“
    吾闻古有伏羲,今日如睹其面焉。”
    我听说上古有伏羲,今日好像一睹其面。”
    拜而谢之,及旦而去。
    对渔者再三拜谢,相别而去。
多音字参考列表
    [量](读音:liáng,liàng,liɑng)
    [儀](读音:yí)
    [省](读音:shěng,xǐng)
    [王 ](读音:wáng,wàng, )
    [稱](读音:chèn,chèng,chēng)
    [識](读音:shí,zhì)
    [體,体 ](读音:tǐ,tī,bèn )
    [殷](读音:yān,yīn)
    [捨,舍](读音:shè,shě)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長 ](读音:cháng,zhǎng, )
    [處](读音:chú,chù)
    [臭](读音:chòu,xiù)
    [萬](读音:mò,wàn)
    [中](读音:zhòng,zhōng)
    [信 ](读音:xìn, )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六](读音:liù,lù)
    [勝,胜](读音:shèng,shēng)
    [歸](读音:guī,kuì)
    [難](读音:nán,nàn,nuó)
    [語](读音:yù,yǔ)
    [重](读音:chóng,zhòng)
    [大](读音:dà,dài,dài)
    [石](读音:dàn,shí)
    [可](读音:kè,kě)
    [邪](读音:xié,yé,yá,yú,xú)
    [正](读音:zhèng,zhēng)
    [得](读音:de,dé,děi)
    [為](读音:wéi,wèi)
    [能](读音:néng,nài)
    [若](读音:rě,ruò)
    [率](读音:lǜ,shuài)
    [盛](读音:chéng,shèng)
    [削](读音:xiāo,xuē)
    [豈](读音:qǐ,kǎi)
    [上](读音:shàng,shǎng)
    [夫](读音:fú,fū)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少 ](读音:shǎo,shào )
    [觀](读音:guàn,guān)
    [於,于](读音:yú,xū,yū)
    [穀,谷](读音:gǔ,yù,lù)
    [知](读音:zhī,zhì)
    [惡](读音:é,ě,wù,wū)
    [從](读音:cóng,zòng)
    [不](读音:bù,fǒu,pǐ)
    [見](读音:jiàn,xiàn)
    [相](读音:xiàng,xiāng)
    [何](读音:hé,hè,hē)
    [耶](读音:yé,yē,xié)
    [家,傢](读音:gū,jiā,jie)
    [與 ](读音:yú,yù,yǔ, )
    [興](读音:xìng,xīng)
    [好](读音:hào,hǎo)
    [一](读音:yī)
    [吾](读音:wú,yù)
    [有](读音:yòu,yǒu)
    [其](读音:jī,qí)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邵雍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