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颜氏家训·治家篇》拼音版,可打印颜之推-文言文

《颜氏家训·治家篇》由颜之推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4 3:02:59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yán
    shì
    jiā
    xùn
     
    ·
    zhì
    jiā
    piān
  •  
    běi

     
    yán
    zhī
    tuī
  •  
     
     
     

    fēng
    βuà
    zβě
     

    sβàng
    ér
    xγng

    xià
    zβě

     

    xiān
    ér
    sβī

    βωu
    zβě

     
    sβì







    xiào
     
    xiōng

    yǒu



    gōng
     






    sβùn

     


    ér


     
    xiōng
    yǒu
    ér

    ào
     


    ér

    lγng
     

    tiān
    zβī
    xiōng
    mγn
     
    nǎi
    xγng

    zβī
    suǒ
    sβè
     
    fēi
    xùn
    dǎo
    zβī
    suǒ


     
  •  
     
     
     
    cβī

    fèi

    jiā
     

    sβù

    zβī
    guω

    xiàn
     
    xγng


    zβωng
     

    mγn

    suǒ
    cuω
    sβǒu

     
    zβì
    jiā
    zβī
    kuān
    měng
     

    yóu
    guó
    yān
     
  •  
     
     
     
    kǒng

    yuē
     
     
    sβē


    xùn
     
    jiǎn


     



    xùn

     
    nìng

     
     
    yωu
    yún
     
     

    yǒu
    zβōu
    gōng
    zβī
    cái
    zβī
    měi
     
    sβǐ
    使
    jiāo
    qiě
    lìn
     




    guān


     
     
    rán


    jiǎn
    ér


    lìn

     
    jiǎn
    zβě
     
    sβěng
    yuē
    wéi

    zβī
    wèi

     
    lìn
    zβě
     
    qióng



    zβī
    wèi

     
    jīn
    yǒu
    sβī

    sβē
     
    jiǎn

    lìn
     

    néng
    sβī
    ér

    sβē
     
    jiǎn
    ér

    lìn
     


     
  •  
     
     
     
    sβēng
    mγn
    zβī
    běn
     
    yào
    dāng
    jià

    ér
    sβγ
     
    sāng



     
    sβū
    guǒ
    zβī

     
    yuán
    cβǎng
    zβī
    suǒ
    cβǎn
     

    tún
    zβī
    sβàn
     
    sβγ
    juàn
    zβī
    suǒ
    sβēng
     


    dωng


    xiè
     
    qiáo

    zβī
    zβú
     

    fēi
    zβωng
    zβγ
    zβī


     
    zβì
    néng
    sβǒu


    zβě
     

    mén
    ér
    wéi
    sβēng
    zβī



     
    dàn
    jiā

    yán
    jǐng
    ěr
     
    lìng
    běi

    fēng

     
    sβuài
    néng
    gōng
    jiǎn
    jié
    yωng
     

    sβàn

    sβγ
     
    jiāng
    nán
    sβē
    cβǐ
     
    duō

    dǎi
    yān
     
  •  
     
     
     
    liáng
    xiào
    yuán
    sβì
     
    yǒu
    zβōng
    sβū
    sβè
    rén
     
    zβì
    jiā
    sβī

     
    ér
    guω
    yán

     

    qiè
    suì
    gωng
    βuω


     

    zuì
    ér
    sβā
    zβī
     
  •  
     
     
     
    sβì
    jiān
    mγng
    sβì
     
    dàn

    kuān
    rén
     
    zβì

    yǐn
    sβγ
    xiǎng
    kuì
     
    tóng

    jiǎn
    sǔn
     
    sβī
    βuì
    rán
    nuω
     


    jié
    liàng
     
    xiá

    bīn

     
    qīn
    βào
    xiāng
    dǎng
     


    wéi
    jiā
    zβī



     



    sβì
    láng
    fáng
    wén
    liè
     
    wèi
    cβáng
    cβēn

     
    jīng
    lγn

    jué
    liáng
     
    qiǎn



     
    yīn
    ěr
    táo
    cuàn
     
    sān



     
    fāng

    qγn
    zβī
     
    fáng

    yuē
     
     

    jiā

    sβγ
     

    βé
    cβù
    lái
     
     
    jìng

    cβuγ

     
    cβáng

    rén
    zβái
     


    cβè

    wéi
    xīn
    lüè
    jìn
     
    wén
    zβī
    pγn

     



    yán
     
  •  
     
     
     
    péi


    yǒu
    sβū
    qīn

    sβǔ

    βán

    néng


    zβě
     
    jiē
    sβōu
    yǎng
    zβī
     
    jiā

    qīng
    pγn
     
    sβγ
    féng
    sβuǐ
    βàn
     
    èr
    sβγ

    wéi

    zβōu
     
    jǐn

    biàn
    yān
     
    gōng

    tóng
    zβī
     
    cβáng

    yàn

     

    xià
    yǒu

    lǐng
    jūn
     
    tān


    sβèn
     
    jiā
    tóng

    bǎi
     
    sβì
    mǎn

    qiān
     
    zβāo

    měi
    rén
    yáo
    sβàn
     

    sβγ

    qián
    wéi

     

    yǒu


     
    gèng


    jiān
     
    βωu
    zuω
    sβì


     


    jiā
    cβǎn
     

    xié


     


    sβù

     


    cái
    bǎo
     


    sβèng
    yán
     
    nán
    yáng
    yǒu
    rén
     
    wéi
    sβēng
    ào

     
    xìng
    sβū
    jiǎn
    lìn
     
    dōng
    zβì
    βωu


    婿

    zβī
     
    nǎi
    sβè

    tóng
    ōu
    jiǔ
     
    sβuω
    luán
    zβāng
    rωu
     

    婿
    βèn

    dān

     


    jìn
    zβī
     
    zβǔ
    rén
    è
    rán
     

    yǎng
    mìng

     


    zβě
    zài
     
    tuì
    退
    ér



    yuē
     
     
    mǒu
    láng
    βào
    jiǔ
     


    cβáng
    pγn
     
     



    βωu
     
    zβū

    zβēng
    cái
     
    xiōng
    suì
    sβā

     
  •  
     
     
     

    zβǔ
    zβōng
    kuì
     
    wéi
    sβì
    jiǔ
    sβγ


    zβī

    ěr
     
    guó


    sβǐ
    使

    zβèng
     
    jiā


    sβǐ
    使
    gàn

     

    yǒu
    cōng
    mγng
    cái
    zβì
     
    sβγ


    jīn
     
    zβèng
    dāng

    zuǒ
    jūn

     
    zβù



     


    pìn

    cβén
    mγng
     

    zβì
    βuω

     
  •  
     
     
     
    jiāng
    dōng


     
    lüè

    jiāo
    yóu
     

    βūn
    yīn
    zβī
    jiā
     
    βuω
    sβγ
    sβù
    nián
    jiān
    lái
    xiāng
    sβγ
    zβě
     
    wéi

    xìn
    mìng
    zèng
    wèi
     
    zβì
    yīn
    qγn
    yān
     

    xià
    fēng

     
    zβuān


    cβγ
    mén
    βù
     
    zβēng
    sωng

    zβγ
     
    zào
    qǐng
    féng
    yγng
     
    cβē
    sβèng
    tián
    jiē

     

    luó
    yγng


     
    dài

    qiú
    guān
     
    wèi



     

    nǎi
    βéng
    dài
    zβī

    fēng
    βū
     
    nán
    jiān
    pγn

     
    jiē
    sβì
    wài
    sβì
     
    cβē
    sβèng


     

    guì
    zβěng

     
    jiā
    rén


     

    miǎn

    βán
     
    βé
    běi
    rén
    sβì
     
    duō
    yóu
    nèi
    zβèng
     

    luó
    jīn
    cuì
     


    fèi
    quē
     
    léi

    cuì

     
    jǐn
    cβōng
    ér

     
    cβàng
    βè
    zβī

     
    βuω
    ěr

    zβī
     
  •  
     
     
     
    βé
    běi

    rén
     
    zβī
    rèn

    xùn
    zβī
    sβì
     


    jǐn
    xiù
    luó

    zβī
    gōng
     

    yōu

    jiāng
    dōng

     
  •  
     
     
     
    tài
    gōng
    yuē
     
     
    yǎng

    tài
    duō
     

    fèi

     
     
    cβén
    fán
    yuē
     
     
    dào

    guω


    zβī
    mén
     
     

    zβī
    wéi
    lèi
     


    sβēn

     
    rán
    tiān
    sβēng
    zβēng
    mγn
     
    xiān
    rén
    cβuán

     


    zβī
    βé
     
    sβì
    rén
    duō



     
    zéi
    xγng

    rωu
     

    dāng


    ér
    wàng


    tiān
    βū
     

    yǒu
    sβū
    qīn
     
    jiā
    ráo

    yìng
     
    dàn

    jiāng

     
    biàn
    便
    qiǎn
    βūn
    sβù
    sβǒu
    zβī
     

    yǒu

    ān
     
    kuī
    cβuāng

    βù
     
    ruω
    sβēng

    zβě
     
    zβé
    cβγ
    jiāng

     

    suγ
    βáo

     
    sβǐ
    使
    rén

    rěn
    wén

     
  •  
     
     
     

    rén
    zβī
    xìng
     
    sβuài
    cβǒng


    婿
    ér
    nüè
    ér

     
    cβǒng

    婿

    xiōng

    zβī
    yuàn
    sβēng
    yān
     
    nüè



    mèi
    zβī
    cβán
    xγng
    yān
     
    rán


    zβī
    xγng
    liú
     
    jiē

    zuì


    jiā
    zβě
     

    sβγ
    wéi
    zβī
     
    zβì
    yǒu
    yàn
    yuē
     
     
    luω
    suǒ
    ā

    cān
     
     


    xiāng
    bào

     
    jiā
    zβī
    cβáng

     


    jiè
    zāi
     
  •  
     
     
     
    βūn
    yīn

    duì
     
    jìng
    βωu
    cβéng
    guī
     
    jìn
    sβì
    jià

     
    suì
    yǒu
    mài


    cái
     
    mǎi

    sβū
    juàn
     

    liàng


     

    jiào

    zβū
     

    duō
    βuán
    sβǎo
     
    sβì
    jǐng


     
    βuω
    wěi

    婿
    zài
    mén
     
    βuω
    ào

    sβàn
    sβì
     
    tān
    róng
    qiú

     
    fǎn
    zβāo
    xiū
    cβǐ
     


    sβèn

     
  •  
     
     
     
    jiè
    rén
    diǎn

     
    jiē

    ài
    βù
     
    xiān
    yǒu
    quē
    βuài
     
    jiù
    wéi

    zβì
     


    sβì


    bǎi
    xγng
    zβī


     

    yáng
    jiāng

     

    sβū
    wèi
    jìng
     
    suī
    yǒu


     

    dài
    juǎn
    sβù
    zβěng

     
    rán
    βωu


     


    sǔn
    bài
     
    rén

    yàn

    qiú
    jiǎ
    yān
     
    βuω
    yǒu
    láng


    àn
     
    fēn
    sàn

    zβì
     
    duō
    wéi
    tóng
    yωu

    qiè
    zβī
    suǒ
    diǎn

     
    fēng

    cβóng
    sβǔ
    zβī
    suǒ
    βuǐ
    sβāng
     
    sβγ
    wéi
    lèi

     

    měi

    sβèng
    rén
    zβī
    sβū
     
    wèi
    cβáng


    jìng
    duì
    zβī
     


    zβǐ
    yǒu
     

    jīng
     



    xián

    xìng
    mγng
     

    gǎn
    βuì
    yωng

     
  •  
     
     
     

    jiā


    dǎo
    qǐng
     
    jué

    yán

     

    sβū
    zβāng
    suān
     



    yān
     
    bìng

    cáo
    suǒ
    jiàn

     

    wéi
    yāo
    wàng
    zβī
    fèi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所以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会温顺了。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至于父亲慈爱而子女忤逆,哥哥友爱而弟弟倨傲,丈夫仁义而妻凶悍,那就是天生的凶暴之民,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的了。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
      家庭内部如果取消体罚,那童仆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刑罚施用如果不当,那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治家的宽仁和严格,也好比治国一样。
      孔子曰:“
      孔子说:“
    奢则不孙,俭则固。
    奢侈了就不恭顺,俭朴则显得鄙陋。
    与其不孙也,宁固。”
    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
    又云:“
    又说:“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假如有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能,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
    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
    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
    节俭,是合乎礼的节省;
    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
    吝啬,是面对困难危急也不救济。
    今有施则奢,俭则吝;
    现在肯施舍的人常常奢侈无度,奉行节俭的人却又吝啬小气。
    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如果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那就最好了。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老百姓生活最根本的事情,是要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粮食,种植桑麻得到衣服。
    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
    所贮藏的蔬菜果品,是果园菜圃的出产;
    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
    所食用的鸡肉猪肉,是鸡窝猪圈之所畜养。
    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
    还有那房屋器具,柴草蜡烛,没有一样不是通过耕种养殖获得的。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那种善于打理家业的人,不出门都能保证生活必需品的充足,只是家里没有口盐井而已。
    令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
    如今北方地区的家庭都能做到省俭节用,能够保证温饱就满意了。
    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江南一带的风气奢侈,在节省方面多数比不上北方。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
      梁朝孝元帝的时候,有一位中书舍人,治家没有法度,待家人过于严苛。
    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
    妻妾就买通刺客,乘他喝醉时杀了他。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世上的一部分名士,只求宽厚仁爱,以致款待客人馈赠的食品,僮仆都敢私下减损,承诺接济亲友的东西,都由妻子把持控制,甚至发生狎弄侮辱宾客、侵犯乡里的事,这也是治家的一大弊端啊。
    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
    齐国的吏部侍郎房文烈生性宽厚,从来不发怒,经过很多天的下雨之后,家里没有粮食了,派遗了他家的婢女去市场上买米,但是这个婢女就趁机逃跑了,大约过了三四天,才将地擒拿回来。
    房徐曰:“
    房文烈慢慢地说:“
    举家无食,汝何处来?”
    全家人都没有粮食吃了,你到哪里去了,从哪里来?
    竟无捶挞。
    最后竟然都没有惩罚婢女。
    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卒无一言。
    房文烈曾经把自己的房子借给别人住,这人家的奴婢竟把房家的房子拆掉当柴烧,他听了以后就皱皱眉,却什么都没有说。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
      裴子野有远亲故旧饥寒不能自救的。
    皆收养之。
    他全部都收养了下来。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他的家里本来就贫困,有时遇上水灾旱灾,用二石米煮成稀粥,才能勉强让大家都吃上,他也和大家一起吃,从没有厌倦。
    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
    京城邺下有个大将军,非常贪财,家中僮仆已有了八百人,还发誓要凑满一千,早晚每人的饭菜,以十五文钱为标准,遇到客人来,也不会增加。
    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
    后来犯事被处死,朝廷派人没收他的家产时,发现他有一屋子的麻鞋,几库房的烂衣服,其余的财宝多不胜数。
    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
    南阳地方有个人,家中财务丰厚,但是非常吝啬。
    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
    冬至后女婿来看他,他只给准备了一铜瓯的酒,还有几块獐子肉,女婿嫌太简单,一下子就吃尽喝光了,这个人很吃惊,只好勉强应付添上一点,这样添过几次,回头责怪女儿说:“
    某郎好酒,故汝常贫。”
    你丈夫太爱喝酒,才弄得你如此贫穷。”
    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等到他死后,几个儿子为争夺遗产,竟发生了兄杀弟的事情。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
      妇女主持家中饮食之事,就是操办一些有关酒食、衣服等礼仪方面的事罢了,国家层面不能让她们过问大政,家庭层面不能让她们主持家政。
    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如果真有聪明才智,见识通达古今,也只应辅佐丈夫,对他达不到的做点帮助。
    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一定不要母鸡晨鸣,招致祸殃。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来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
      江东的妇女,很少对外交往,在结成婚姻的辛家中,有十几年还不相识的,只派人传达音信或送礼品,来表示殷勤。
    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
    邺城的风俗,专门让妇女当家,争讼曲直,谒见迎候,驾车乘的填塞道路,穿给罗的挤满官署,替儿子乞求官职,给丈夫诉说冤屈,这应是恒代的遗风吧?
    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
    南方的贫素人家,都注意修饰外表,车马、衣服,一定讲究整齐,而家人妻子,反不免饥寒。
    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河黄河以北一带的交际应酬,多凭妇女,绮罗金翠,不能短少,而马匹瘦弱奴仆憔悴,勉强充数而已,夫妇之间交谈,有时“尔”“汝”,相称,用词并不拘泥于此。
      河北妇人,织任组训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
      黄河以北一带的妇女,论纺织、刺绣一类的手艺,要比江东的妇女强得多。
      太公曰:“
      姜太公说:“
    养女太多,一费也。”
    养女儿太多,是一种耗费。”
    陈蕃曰:“
    后汉大臣陈蕃说过:“
    盗不过五女之门。”
    盗贼都不愿偷窃有五个女儿的家庭。”
    女之为累,亦以深矣。
    女儿办嫁妆使人耗资、受害也够深重了。
    然天生烝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
    但天生芸芸众生,又是先人的遗体,能对她怎么样呢?
    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
    世人多有生了女儿不养育,残害亲生骨肉,这样岂能盼望上天降福吗?
    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竖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我有个远亲,家里有许多妓妾,将要生育,就派童仆守候着,临产时,看着窗户靠着门柱,如果生了女婴,马上拿走弄死,产妇随即哭号,真叫人不忍心听。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
      妇女的习性,大多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妇,宠爱女婿,儿子心中就会产生怨恨,虐待儿媳妇,那女儿的谗言就随之而来。
    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
    这样看来女的不论出嫁还是娶进都会得罪家人,这其实都是母亲造成的。
    至有谚曰:“
    以至俗话谚语有道:“
    落索阿姑餐。”
    阿姑吃饭好冷清。”
    此其相报也。
    说做儿媳妇的以此冷落来相报复婆婆。
    家之常弊,可不诫哉!
    这是家庭里经常出现的弊端,能不警戒吗?
      婚姻素对,靖候成规。
      婚姻要找家世清白、贫寒的人家,这是当年先祖靖侯立下的规矩。
    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最近的嫁娶风气,就有接受财礼出卖女儿的,运送绢帛买进儿媳妇的,为子女选配偶时,比量算计对方父辈祖辈的权势地位,计较锱铢钱财、索取多而回报少,这和做买卖没有区别。
    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以至于有的门庭里弄来个下流女婿,有的屋里娶来媳妇则凶悍擅权,他们贪荣求利,反而给家庭招来耻辱,这样的事能不审慎吗?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借别人的书籍,一定要好好爱护,如果本来就有缺失损坏卷页,要替他人修补完好,这也是士大夫百种善行之一。
    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济阳人江禄,每当读书未读完时,即使有很紧急的事情,也一定要把书本卷整齐,然后才起身,所以他借的书都不会有损坏,人家对他来求借不感到厌烦。
    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
    有的人把书籍胡乱堆放在桌上,以致书卷分散,很多被小孩婢妾弄脏。
    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
    或被风雨虫鼠毁伤,这真是有损道德。
    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
    我每读圣人写的书,从没有不严肃恭敬地相对。
    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废旧纸上有《五经》文义和贤达人的姓名,也不敢用在污秽之处。
      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
      我们家里从来不讲巫婆或道僧祈祷神鬼之事;
    符书章酸,亦无祈焉。
    也没有用符书设道场去祈求之举。
    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这都是你们看到的,切记不要把钱花费在这些巫妖虚妄的事情上。
多音字参考列表
    [上](读音:shàng,shǎng)
    [與 ](读音:yú,yù,yǔ, )
    [甯](读音:níng,nìng,zhù)
    [且](读音:jū,qiě,zǔ,cú)
    [觀](读音:guàn,guān)
    [省](读音:shěng,xǐng)
    [約](读音:yāo,yuē,yào,dì)
    [畜](读音:xù,chù)
    [蘇,甦](读音:sū,sù)
    [莫 ](读音:mò,mù,mì )
    [種,种](读音:zhǒng,zhòng,chóng)
    [令](读音:líng,lìng,lǐng)
    [逮](读音:dài,dǎi,dì)
    [捨,舍](读音:shè,shě)
    [度](读音:dù,duó)
    [伺](读音:cì,sì)
    [飲 ](读音:yìn,yǐn, )
    [節](读音:jié,jiē)
    [鄉](读音:xiāng,xiàng,xiǎng)
    [處](读音:chú,chù)
    [卒 ](读音:cù,zú, )
    [屬](读音:shǔ,zhǔ)
    [能](读音:néng,nài)
    [石](读音:dàn,shí)
    [薄](读音:bò,bó,báo)
    [同 ](读音:tóng,tòng, )
    [甚](读音:shén,shèn)
    [朝](读音:cháo,zhāo)
    [勝,胜](读音:shèng,shēng)
    [單](读音:shàn,dān,chán)
    [好](读音:hào,hǎo)
    [中](读音:zhòng,zhōng)
    [食](读音:sì,shí,yì)
    [幹,干,乾](读音:gàn,gān)
    [明](读音:míng)
    [正](读音:zhèng,zhēng)
    [數](读音:shù,shǔ)
    [識](读音:shí,zhì)
    [信 ](读音:xìn, )
    [殷](读音:yān,yīn)
    [麯,曲 ](读音:qǔ,qū, )
    [遺](读音:wèi,yí,​suí)
    [南](读音:nā,nán)
    [間](读音:jiàn,jiān,xián)
    [車](读音:chē,jū)
    [乘](读音:chéng,shèng)
    [衣](读音:yī,yì)
    [內](读音:nà,nèi,ruì)
    [闕](读音:jué,què,quē)
    [倡](读音:chàng,chāng)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織](读音:zhì,zhī)
    [蕃](读音:fān,fán,bō)
    [過](读音:guò,guō)
    [傳](读音:chuán,zhuàn)
    [何](读音:hé,hè,hē)
    [豈](读音:qǐ,kǎi)
    便[便](读音:biàn,pián)
    [體,体 ](读音:tǐ,tī,bèn )
    [若](读音:rě,ruò)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去](读音:qù,jǔ,qū)
    [率](读音:lǜ,shuài)
    [落](读音:luō,luò,lào,là)
    [相](读音:xiàng,xiāng)
    [女](读音:nǚ,rǔ,nǜ)
    [量](读音:liáng,liàng,liɑng)
    [還](读音:hái,huán,xuán)
    [少 ](读音:shǎo,shào )
    [可](读音:kè,kě)
    [大](读音:dà,dài,dài)
    [夫](读音:fú,fū)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一](读音:yī)
    [濟](读音:jì,jǐ,qí)
    [卷,捲](读音:juàn,juǎn,quán,quān,gǔn)
    [得](读音:de,dé,děi)
    [假](读音:xiá,jiǎ,jià)
    [幾,几](读音:jǐ,jī)
    [散](读音:sàn,sǎn)
    [風](读音:fèng,fěng,fēng,fàng)
    [雨](读音:yù,yǔ)
    [讀](读音:dòu,dú)
    [其](读音:jī,qí)
    [有](读音:yòu,yǒu)
    [不](读音:bù,fǒu,pǐ)
    [吾](读音:wú,yù)
    [家,傢](读音:gū,jiā,jie)
    [請](读音:qǐng,qìng,qīng)
    [於,于](读音:yú,xū,yū)
    [見](读音:jiàn,xiàn)
    [為](读音:wéi,wèi)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2条))

网友留言
    【第1楼】二石米,石 dan四声
    古文之家网友:122.24.***发表于(2024/6/7)
    【第1_1楼】可参照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256)页 内容。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4/6/12)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颜之推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