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让县自明本志令》拼音版,可打印PDF文档下载曹操-文言文

别名:《述志令》,《让县自明本志令》由曹操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10/8 21:19:03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ràng
    xiàn

    míng
    běn
    zhì
    lìng
  •  
    dōng
    hàn

    zhì
    cáo
    wèi
     
    cáo
    cāo
  •  
     
     
     

    shω

    βiγo
    lián
     
    nián
    shγo
     


    běn
    fēi
    yán
    βué
    zhī
    míng
    zhī
    shì
     
    kǒng
    wéi
    hǎi
    nèi
    rén
    zhī
    suǒ
    jiγn
    fán

     

    wéi

    jùn
    shǒu
     
    hγo
    zuò
    zhèng
    jiγo
     

    jiγn

    míng

     
    shω
    使
    shì
    shì
    míng
    zhī
    zhī
     

    zγi

    nán
     
    shω
    chú
    cán

    huì
     
    píng
    βīn
    βuǎn

     
    wéi

    zhū
    cháng
    shì
     

    wéi
    qiáng
    háo
    suǒ
    fèn
    忿
     
    kǒng
    zhì
    jiā
    huò
     


    bìng
    huán
     
  •  
     
     
     

    guān
    zhī
    hòu
     
    nián

    shγng
    shγo
     

    shì
    tóng
    suì
    zhōng
     
    nián
    yòu

    shí
     
    wèi
    míng
    wéi
    lǎo
     
    nèi


    zhī
     
    cóng

    què

    èr
    shí
    nián
     
    dγi
    tiān
    βiγ
    qīng
     
    nǎi

    tóng
    suì
    zhōng
    shω

    zhě
    děng
    ěr
     



    shí
    guī
    βiāng

     

    qiáo
    dōng

    shí

    zhù
    jīng
    shè
     

    qiū
    βiγ

    shū
     
    dōng
    chūn
    shè
    liè
     
    qiú

    βiγ
    zhī

     



    shuω


     
    jué
    bīn

    wǎng
    lái
    zhī
    wγng
     
    rán

    néng



     
  •  
     
     
     
    hòu
    zhēng
    wéi

    wèi
     
    qiān
    diǎn
    jūn
    jiγo
    wèi
     

    suì
    gèng

    wèi
    guó
    jiā
    tǎo
    zéi

    gōng
     

    wγng
    fēng
    hóu
    zuò
    zhēng
    βī
    西
    jiāng
    jūn
     
    rán
    hòu


    dγo
    yán
     
    hγn

    zhēng
    βī
    西
    jiāng
    jūn
    cáo
    hóu
    zhī

     
     


    zhì

     
    ér
    zāo
    zhí
    dǒng
    zhuó
    zhī
    nγn
     
    βīng


    bīng
     
    shì
    shí

    bīng
    néng
    duō

    ěr
     
    rán
    cháng

    sǔn
     


    duō
    zhī
     
    suǒ

    rán
    zhě
     
    duō
    bīng

    shèng
     

    qiáng

    zhēng
     
    tǎng
    gèng
    wéi
    huò
    shω
     

    biγn
    shuω
    zhī
    zhγn
    shù
    qiān
     
    hòu
    huán
    dγo
    yáng
    zhōu
    gèng

     



    guò
    sān
    qiān
    rén
     


    běn
    zhì
    yǒu
    βiγn

     
  •  
     
     
     
    hòu
    lωng
    yǎn
    zhōu
     

    βiáng
    huáng
    jīn
    sān
    shí
    wγn
    zhòng
     
    yòu
    yuán
    shù
    jiγn
    hγo

    jiǔ
    jiāng
     
    βiγ
    jiē
    chēng
    chén
     
    míng
    mén
    yuē
    jiγn
    hγo
    mén
     

    bèi
    jiē
    wéi
    tiān

    zhī
    zhì
     
    liǎng


    zhēng
    wéi
    huáng
    hòu
     
    zhì


    dìng
     
    rén
    yǒu
    quγn
    shù
    shω
    使
    suì


    wèi
     


    tiān
    βiγ
     

    yán
     
    cáo
    gōng
    shγng
    zγi
     
    wèi


     
     
    hòu

    tǎo
    qín


    jiγng
     
    huò

    rén
    zhòng
     
    suì
    shω
    使
    shù
    qióng
    wáng
    jiě

     

    bìng
    ér

     

    zhì
    yuán
    shγo


    běi
     
    bīng
    shì
    qiáng
    shèng
     


    duó
    shì
     
    shí


    zhī
     
    dγn

    tóu

    wéi
    guó
     


    miè
    shēn
     

    chuí

    hòu
     
    βìng
    ér

    shγo
     
    βiāo

    èr

     
    yòu
    liú
    biǎo


    wéi
    zōng
    shì
     
    bāo
    cáng
    jiān
    βīn
     
    zhγ
    qián
    zhγ
    què
     

    guān
    shì
    shì
     

    yǒu
    dγng
    zhōu
     


    dìng
    zhī
     
    suì
    píng
    tiān
    βiγ
     
    shēn
    wéi
    zǎi
    βiγng
     
    rén
    chén
    zhī
    guì


     

    wγng

    guò

     
     
  •  
     
     
     
    jīn

    yán

     
    ruò
    wéi


     

    rén
    yán
    jìn
     


    huì
    ěr
     
    shè
    shω
    使
    guó
    jiā

    yǒu

     

    zhī
    dāng

    rén
    chēng

     

    rén
    chēng
    wáng
     
    huò
    zhě
    rén
    jiγn

    qiáng
    shèng
     
    yòu
    βìng

    βìn
    tiān
    mìng
    zhī
    shì
     
    kǒng

    βīn
    βiāng
    píng
     
    yán
    yǒu

    βùn
    zhī
    zhì
     
    wγng
    βiāng
    cǔn

     
    měi
    yòng
    gěng
    gěng
     

    huán
     
    jìn
    wén
    suǒ

    chuí
    chēng
    zhì
    jīn

    zhě
     


    bīng
    shì
    guǎng
    广

     
    yóu
    néng
    fèng
    shì
    zhōu
    shì

     
     
    lún

     
    yún
     
     
    sān
    fēn
    tiān
    βiγ
    yǒu

    èr
     


    shì
    yīn
     
    zhōu
    zhī


    wèi
    zhì


     
     

    néng


    shì
    βiǎo

     
    βī
    yuè

    zǒu
    zhγo
     
    zhγo
    wáng


    zhī

    yān
     
    yuè


    ér
    chuí

     
    duì
    yuē
     
     
    chén
    shì
    zhāo
    wáng
     
    yóu
    shì

    wáng
     
    chén
    ruò
    huò

     
    fγng
    zγi

    guó
     

    shì
    rán
    hòu

     

    rěn
    móu
    zhγo
    zhī


     
    kuγng
    yān
    hòu


     
     

    hγi
    zhī
    shā
    méng
    tián

     
    tián
    yuē
     
     


    βiān
    rén

    zhì

    sūn
     

    βìn

    qín
    sān
    shì

     
    jīn
    chén
    jiγng
    bīng
    sān
    shí

    wγn
     

    shì


    bèi
    pγn
     
    rán

    zhī


    ér
    shǒu

    zhě
     

    gǎn

    βiān
    rén
    zhī
    jiγo

    wγng
    βiān
    wáng

     
     

    měi


    èr
    rén
    shū
     
    wèi
    cháng

    chuγng
    rán
    liú


     


     


    zhì

    shēn
     
    jiē
    dāng
    qīn
    zhòng
    zhī
    rèn
     

    wèi
    jiγn
    βìn
    zhě

     



    huán
    βiōng

     
    guò

    sān
    shì

     
  •  
     
     
     

    fēi

    duì
    zhū
    jūn
    shuì


     
    cháng



    qiè
     
    jiē
    lìng
    shēn
    zhī


     

    wèi
    zhī
    yán
     
     


    wγn
    nián
    zhī
    hòu
     

    cáo
    jiē
    dāng
    chū
    jiγ
     

    lìng
    chuán
    dγo

    βīn
     
    shω
    使

    rén
    jiē
    zhī
    zhī
     
     


    yán
    jiē
    gān

    zhī
    yγo

     
    suǒ

    qín
    qín
    kěn
    kěn
    βù
    βīn

    zhě
     
    jiγn
    zhōu
    gōng
    yǒu
     
    jīn
    téng
     
    zhī
    shū


    míng
     
    kǒng
    rén

    βìn
    zhī

     
    rán


    biγn
    便
    ěr
    wěi
    juān
    suǒ
    diǎn
    bīng
    zhòng
     

    huán
    zhí
    shì
     
    guī
    jiù

    píng
    hóu
    guó
     
    shí



     

    zhě
     
    chéng
    kǒng


    bīng
    wéi
    rén
    suǒ
    huò

     

    wèi

    sūn

     
    yòu

    bγi

    guó
    jiā
    qīng
    wēi
     
    shì




    βū
    míng
    ér
    chǔ
    shí
    huò
     

    suǒ


    wèi

     
    qián
    cháo
    ēn
    fēng
    sān

    wéi
    hóu
     



    shòu
     
    jīn
    gèng

    shòu
    zhī
     
    fēi



    wéi
    róng
     


    wéi
    wγi
    yuán
     
    wéi
    wγn
    ān

     
  •  
     
     
     

    wén
    jiè
    tuī
    zhī

    jìn
    fēng
     
    shēn
    βū
    zhī
    táo
    chǔ
    shǎng
     
    wèi
    cháng

    shě
    shū
    ér
    tγn
     
    yǒu


    βωng

     
    fèng
    guó
    wēi
    líng
     
    zhγng
    yuè
    zhēng

     
    tuī
    ruò


    qiáng
     
    chǔ
    βiǎo
    ér
    qín

     

    zhī
    suǒ

     
    dòng

    wéi
    shì
     
    βīn
    zhī
    suǒ

     

    βiγng


     
    suì
    dγng
    píng
    tiān
    βiγ
     


    zhǔ
    mìng
     

    wèi
    tiān
    zhù
    hγn
    shì
     
    fēi
    rén


     
    rán
    fēng
    jiān

    βiγn
     
    shí

    sān
    wγn
     


    kān
    zhī
     
    jiāng

    wèi
    jìng
     


    rγng
    wèi
     
    zhì



     


    ér

     
    jīn
    shγng
    huán
    yáng
    βiγ
     
    zhè
     

    sān
    βiγn

    èr
    wγn
     
    dγn
    shí

    píng
    wγn

     
    qiě

    fēn
    sǔn
    bγng

     
    shǎo
    jiǎn

    zhī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孤始举孝廉
  • 〔孝廉:汉代从汉武帝开始,规定地方长官按期向中央推举各科人才,分孝廉贤良方正等科目,听候使用,东汉时每年由各郡国从二十万人中荐举一人,曹操被举为孝廉时才二十岁。孝指善事父母,廉指清廉方正。〕
  • ,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 〔岩穴知名之士:指隐居而有名望的人。汉朝风尚,儒生常故意隐居深山,抬高声价,以待举荐。岩穴,山洞石室。〕
  • ,恐为海内人
  • 〔海内人:这里主要指世家豪族。曹操出身宦官家庭,故被轻视。〕
  • 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
  • 〔郡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即太守。〕
  • ,好作政教
  • 〔政教:行政和教化。〕
  • ,以建立名誉,使世士
  • 〔世士:世人。〕
  • 明知之;
      我被推举为孝廉的时候,年纪很轻,自认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有名望的人士,担心被天下人看作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我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务和教化搞好,借此建立自己的名声,让世人都清楚地了解我。
    故在济南
  • 〔在济南:曹操于中平元年(年)为济南国相,职位相当于太守。济南国辖境在今山东济南一带。〕
  • ,始除残去秽
  • 〔除残去秽:曹操任济南国相时,下属官吏多趋附权贵,贪赃枉法。曹操奏请撤免八个县官,下令捣毁六百多所祠庙,严禁祭祀鬼神,因此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近臣。〕
  • ,平心选举,违迕
  • 〔违迕(wǔ):违背触犯。〕
  • 诸常侍
  • 〔常侍:也称中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掌管宫廷文书和传达皇帝命令。东汉末年,中常侍改用宦官,权势很大,地方官多逢迎他们。〕
    因此,我在济南担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端,公平地选拔和推荐官吏,这却触犯了朝廷中的权贵。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于是被那些豪强权贵嫉恨,我担心给家族招来灾祸,便借口生病辞官回乡了。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
  • 〔年纪尚少(shào):曹操任济南相期满,朝廷调他为东郡太守。他托病辞官还乡,年方三十来岁。〕
  • ,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辞官之后,我年纪还轻,回头看看和我同年被举荐的人中,有的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
    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我心里盘算,从现在起,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处于同等地位罢了。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
  • 〔谯(qiáo):今安徽亳县。曹操的故乡。〕
  • 东五十里筑精舍
  • 〔精舍: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为精舍,精舍多指此意。〕
  • ,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
  • 〔底下之地:低洼之地,指瘠薄的土地。〕
  • ,欲以泥水自蔽
  • 〔泥水自蔽:隐居于僻远的地方,不让人知道。〕
  • ,绝宾客往来之望。
    因此我返回家乡,整年不出门,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座学社,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块贫瘠的土地,想终老于荒野、不为人知,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
    然不能得如意。
    但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后徵为都尉
  • 〔都尉:官名,管军事,官阶相当于太守。〕
  • ,迁典军校尉
  • 〔典军校尉:武官名,掌管近卫兵,多由皇帝亲信担任。年(中平五年),汉灵帝刘宏建立西园军,设置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
  •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
  • 〔讨贼:指讨伐地方军阀和镇压农民起义军。〕
  • 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又想着为国家讨伐贼寇、立下功劳,希望能被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愿。
    而遭值董卓之难
  • 〔董卓之难:董卓原是凉州(今甘肃宁夏一带)豪强,灵帝时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牧。中平六年(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外戚何进为了消灭宦官,召董卓领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董卓自封都尉和相国,操纵朝政。各州郡起兵反对,成立讨卓联军。〕
  • ,兴举义兵
  • 〔兴举义兵:指初平元年(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都自称“义兵”。曹操也在陈留郡己吾县(今河南省陈留县)招募五千人起兵讨董。董卓挟持献帝和数十万居民从洛阳迁都长安,沿路死人无数,洛阳被焚。初平三年(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然而碰上董卓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那时我完全可以招募更多的兵马,但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
    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容易骄傲自满,与强敌争斗可能会引发新的祸端。
    故汴水之战
  • 〔汴水之战:初平元年(年),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各州郡声称讨董,实各怀私利,又怕董卓兵强,不敢先进。曹操独率军西进,与董卓部将徐荣在荥阳的汴水(今名索河,在河南省荥阳县西南)一带交战,因兵少无援失败。曹操本人被流矢所中,连夜逃走。〕
  • 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
  • 〔扬州更募:曹操汴水战败后,与夏侯惇等到扬州重新召募兵丁。东汉末年,扬州的州治在今安徽省合肥,辖今江苏安徽一带。〕
  • ,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所以在汴水之战时,我的部下只有几千人,后来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然不过三千人,因为我的志向本来就很有限。
      后领兖州
  • 〔兖(yǎn)州:东汉十三州之一,辖今山东西南部和河南东部。〕
  • ,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
    又袁术
  •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异母弟,九江郡太守,东汉末年江淮一带世族豪强大军阀。〕
  • 僭号
  • 〔僭(jiàn)号:盗用皇帝称号。建安二年(年),袁术以九江太守称帝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 于九江
  • 〔九江:郡名,辖今江苏安徽省南部和江西省。〕
  • ,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还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他的手下都向他称臣,城门改名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模仿皇帝制度,两个妻子争着要当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
  • 〔露布:布告,宣示。〕
  • 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计划已定,有人劝袁术立刻登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还在,不能这么做。”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
  • 〔解沮(jǔ):瓦解崩溃。〕
  • ,发病而死。
    后来我出兵讨伐,擒获了他的四员大将,俘虏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最终瓦解崩溃,病死。
    及至袁绍
  • 〔袁绍:字本初,袁术之兄。建安四年(年)三月,消灭了公孙瓒,占有黄河以北的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 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等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无法与他匹敌;
    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但想到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
    幸而破绍,枭
  • 〔枭(xiāo):即枭首,斩首而悬之示众。建安五年(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年县东北)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袁绍军的主力。两年后,袁绍病死。后来,其子袁谭袁尚因争夺冀州互相攻杀,袁谭求援曹操后,袁尚退军。但是袁谭背叛了曹操,建安十年(年)正月,曹操又出兵击杀袁谭,袁尚和他的次兄袁熙逃奔辽西乌桓。建安十二年(年)五月,曹操北征乌桓。袁熙袁尚又逃往辽东,九月为曹操部属公孙康所杀。曹操于是将他们悬头示众。〕
  • 其二子。
    幸运的是,我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
    又刘表
  • 〔刘表:字景升,汉皇族鲁恭王刘余的后代,东汉末豪强军阀。献帝初平(—年)年间任荆州刺吏。〕
  • 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
  • 〔乍前乍却:忽前忽后。意喻投机。〕
  • ,以观世事,据有当州
  • 〔当州:当地,即荆州,辖今湖北湖南等地。建安十三年(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九月其幼子刘琮即以荆州降曹操。〕
  • ,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宗亲,包藏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定了他,才使天下恢复太平。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我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了极点,超过了我原来的期望。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今天我说这些话,好像显得很自大,其实只是为了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毫无隐瞒地讲出来。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
  • 〔不逊之志:不忠顺的想法。指别人认为曹操有代汉自立为皇帝的野心。〕
  • ,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可能有些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让我心中不安。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
  • 〔垂称:垂名,称颂。〕
  • 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齐桓公和晋文公之所以名声传颂至今,是因为他们的兵力虽强,却仍能尊重周天子。
    《论语》云:“
    《论语》说:“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以说是最崇高的。”
    夫能以大事小
  • 〔以大事小: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曹操借用《论语》中的话,表示自己拥护东汉王朝,并无夺取帝位之心。〕
  • 也。
    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身份侍奉弱小的天子啊!
    昔乐毅走赵,赵王
  • 〔赵王:赵惠文王。〕
  • 欲与之图燕。
    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让他图谋攻打燕国。
    乐毅伏而垂泣,对曰:“
    乐毅跪在地上哭泣,回答说:“
    臣事昭王,犹事大王;
    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您一样。
    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
  • 〔徒隶:犯人和奴隶,此泛指地位低贱的人。〕
  • ,况燕后嗣
  • 〔后嗣:后代,指燕惠王。以上“昔乐毅”以下一段,据《太平御览》卷四二〇可知,系转引《史记》。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史记》不载。〕
  • 乎!”
    如果我获罪,被放逐到别国,即使死了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百姓,更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
    胡亥
  • 〔胡亥:秦始皇嬴政的小儿子,继始皇立,称二世。〕
  • 之杀蒙恬
  • 〔蒙恬(tián):秦始皇时名将,秦统一六国后,他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秦始皇死后,赵高伪造始皇遗诏,逼使蒙恬自杀。〕
  • 也,恬曰:“
    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时,蒙恬说:“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
    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任,已经三代了。
    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廷,但我自知即使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忘记先王的恩德啊!”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我每次读到有关这两个人的事迹,没有不感动得流泪的。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
  • 〔子桓:曹操次子曹丕的字。〕
  • 兄弟,过于三世矣。
    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我不仅对你们诉说这些,还常常把这些告诉妻妾,让她们深知我的心意。
    孤谓之言:“
    我告诉她们:“
    顾我万年
  • 〔万年:死的代称。〕
  • 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等我死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能传达我的心愿,让人们都知道。”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
  • 〔肝鬲(gé)之要:出自内心的至要之言。鬲,同“膈”,胸膈。〕
  • 也。
    这些都是发自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
  •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周成王叔。〕
  • 有《金縢
  • 〔金縢(téng):《尚书·周书》篇名。其中记述武王病时,周公曾作祷辞祭告于神,请求代武王死,祭毕将祷词封藏在金縢柜中。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成王的另两个叔父管叔蔡叔等诽谤周公篡位,引起成王怀疑。于是周公避居东都(现河南洛阳市)。后来成王启柜发现祷词,知其忠贞,大为感动,亲自迎回了周公。縢,封缄。金縢密封的金属柜。〕
  • 》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我之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讲述这些肺腑之言,是因为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意,而我担心别人不相信的缘故。
    然欲孤便尔
  • 〔便尔:就此。〕
  • 委捐
  • 〔委捐:放弃,交出。〕
  • 所典兵众,以还执事
  • 〔执事:指朝廷统率军队的主管权。〕
  • ,归就武平侯国
  • 〔武平侯国:建安元年(年),献帝任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武平,在今河南鹿邑县西。〕
  • ,实不可也。
    但如果我现在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
    何者?
    为什么呢?
    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
    因为我一旦放弃兵权,就会遭到别人陷害。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既要为子孙考虑,又要顾及到自己一旦失势,国家也会陷入危机,所以我不能只贪图虚名而招致实际的祸患,这就是我不能这样做的原因。
    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 〔为万安计:曹操此令公布后,据《魏书》记载:汉献帝在第二年,即建安十六年(年),封曹操之子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
    以前朝廷降恩封赐我的三个儿子为侯,他们都坚决辞谢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了想法,让他们接受下来,并不是为了几次推让才算荣耀,而是考虑到作为外援和安全保障。
      孤闻介推
  • 〔介推(tuī):即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大封从亡诸臣。介子推不挂念自己的功劳,与他的母亲隐于绵山而死。后世又传说重耳曾烧山要他出来做官,他坚不出山,抱木被烧而死。〕
  • 之避晋封,申胥
  • 〔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子胥率吴军伐楚,攻下郢都。申包胥求救于秦,痛哭七日,终于感动了秦哀公,求得救兵,击退吴军。楚昭王回到郢都,赏赐功臣。他避而逃走,不肯受赏。〕
  • 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
      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都会放下书本感叹,以此反省自己。
    奉国威灵
  • 〔威灵:指汉皇室祖宗的威武神灵。〕
  • ,仗钺
  • 〔钺(yuè):古兵器,形似大斧,也是天子出征时的一种仪仗。皇帝授钺给主将,即象征代表天子出征。〕
  • 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
    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以弱胜强,以小胜大。
    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
    凡是想要办到的事,做起来无不顺利,心里有所考虑的事,实行时无不得到成功,就这样扫平了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
    可谓天助汉室
  • 〔天助汉室:这是曹操表示不自居功的客气话。〕
  • ,非人力也。
    这可以说是上天在扶助汉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啊!
    然封兼四县
  • 〔四县:指武平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柘(今河南柘城县北)苦(hù,今河南鹿邑县东)。〕
  • ,食户三万
  • 〔食户三万:受三万户人家所纳赋税的供养。〕
  • ,何德堪之!
    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这些呢?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
    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至于封地,我可以辞退一些。
    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
  • 〔分损:减少,平息。〕
  • 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廷,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微减少人们对我的指责吧!
多音字参考列表
    [一](读音:yī)
    [好](读音:hào,hǎo)
    [南](读音:nā,nán)
    [內](读音:nà,nèi,ruì)
    [從](读音:cóng,zòng)
    [去](读音:qù,jǔ,qū)
    [同 ](读音:tóng,tòng, )
    [中](读音:zhòng,zhōng)
    [鄉](读音:xiāng,xiàng,xiǎng)
    [射](读音:shè,yì,yè)
    [都](读音:dōu,dū)
    [校](读音:jiào,xiào)
    [難](读音:nán,nàn,nuó)
    [興](读音:xìng,xīng)
    [數](读音:shù,shǔ)
    [降](读音:jiàng,xiáng,lóng)
    [衣](读音:yī,yì)
    [被](读音:bèi,pī,bì,pì)
    [露](读音:lòu,lù)
    [解](读音:jiè,jiě,xiè)
    [藏](读音:cáng,zàng)
    [觀](读音:guàn,guān)
    [據,据](读音:jù,jū)
    [幾,几](读音:jǐ,jī)
    [盛](读音:chéng,shèng)
    [相](读音:xiàng,xiāng)
    [度](读音:dù,duó)
    [稱](读音:chèn,chèng,chēng)
    [殷](读音:yān,yīn)
    [夫](读音:fú,fū)
    [能](读音:néng,nài)
    [與 ](读音:yú,yù,yǔ, )
    [樂](读音:lè,yuè,)
    [若](读音:rě,ruò)
    [冇](读音:méi,mò)
    [燕](读音:yàn,yān)
    [蒙](读音:)
    [吾](读音:wú,yù)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其](读音:jī,qí)
    [教](读音:jiào,jiāo)
    [王 ](读音:wáng,wàng, )
    [讀](读音:dòu,dú)
    [重](读音:chóng,zhòng)
    [過](读音:guò,guō)
    [語](读音:yù,yǔ)
    [令](读音:líng,lìng,lǐng)
    [傳](读音:chuán,zhuàn)
    [知](读音:zhī,zhì)
    [見](读音:jiàn,xiàn)
    [明](读音:míng)
    [信 ](读音:xìn, )
    便[便](读音:biàn,pián)
    [歸](读音:guī,kuì)
    [家,傢](读音:gū,jiā,jie)
    [朝](读音:cháo,zhāo)
    [侯](读音:hóu,hòu)
    [為](读音:wéi,wèi)
    [捨,舍](读音:shè,shě)
    [有](读音:yòu,yǒu)
    [省](读音:shěng,xǐng)
    [強](读音:qiǎng,qiáng,jiàng)
    [處](读音:chú,chù)
    [大](读音:dà,dài,dài)
    [濟](读音:jì,jǐ,qí)
    [何](读音:hé,hè,hē)
    [不](读音:bù,fǒu,pǐ)
    [於,于](读音:yú,xū,yū)
    [可](读音:kè,kě)
    [得](读音:de,dé,děi)
    [上](读音:shàng,shǎng)
    [還](读音:hái,huán,xuán)
    [食](读音:sì,shí,yì)
    [萬](读音:mò,wàn)
    [且](读音:jū,qiě,zǔ,cú)
    [少 ](读音:shǎo,shào )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曹操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