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一句一译带拼音句译版可打印PDF文档-文言文
《谏太宗十思疏》由魏征创作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7/24 21:26:25
- jiàn
谏tài
太zōng
宗shí
十sī
思shū
疏
- 〔1〕
chγn
臣wγn
闻qiú
求mù
木zhī
之zhǎng
长zhě
者
,bì
必gù
固qí
其gēn
根běn
本
; - ▓译:我听说,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大,就必须稳固它的根;
- 〔2〕
yù
欲liú
流zhī
之yuǎn
远zhě
者
,bì
必jùn
浚qí
其quán
泉yuán
源
; - ▓译:要想让泉水流得更远,就必须疏通它的源头;
- 〔3〕
sī
思guó
国zhī
之ān
安zhě
者
,bì
必jī
积qí
其βγ
德yì
义
。 - ▓译:要想让国家安定,就必须积累道德和仁义。
- 〔4〕
yuán
源bù
不shēn
深γr
而wàng
望liú
流zhī
之yuǎn
远
,gēn
根bú
不gù
固γr
而qiú
求mù
木zhī
之zhǎng
长
,βγ
德bú
不hòu
厚γr
而sī
思guó
国zhī
之lǐ
理
,chγn
臣suī
虽xià
下yú
愚
,zhī
知qí
其bù
不kě
可
,γr
而kuàng
况yú
于míng
明zhγ
哲hū
乎
! - ▓译:如果源头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如果根不牢固,却希望树木长得好,如果道德浅薄,却希望国家稳定,那么即使是我这样地位低下、见识浅薄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您这样聪明睿智的人呢!
- 〔5〕
rγn
人jūn
君βāng
当shγn
神qì
器zhī
之zhòng
重
,jū
居yù
域zhōng
中zhī
之βà
大
,jiāng
将chóng
崇jí
极tiān
天zhī
之jùn
峻
,yǒng
永bǎo
保wú
无jiāng
疆zhī
之xiū
休
。 - ▓译:国君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在天地之间拥有至高的权威,就应该推崇皇权的伟大,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与美好。
- 〔6〕
bú
不niàn
念jū
居ān
安sī
思wēi
危
,jiè
戒shē
奢yǐ
以jiǎn
俭
,βγ
德bù
不chω
处qí
其hòu
厚
,qíng
情bú
不shèng
胜qí
其yù
欲
,sī
斯yì
亦fá
伐gēn
根yǐ
以qiú
求mù
木mào
茂
,sè
塞yuán
源γr
而yù
欲liú
流cháng
长zhě
者yě
也
。 - ▓译:如果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提倡节俭,不能保持宽厚的道德,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这就像挖断树根却希望树木茂盛,堵塞源头却希望泉水流得远一样啊。
- 〔7〕
fán
凡bǎi
百yuán
元shǒu
首
,chγng
承tiān
天jǐng
景mìng
命
,mò
莫bù
不yīn
殷yōu
忧γr
而βào
道zhù
著
,gōng
功chγng
成γr
而βγ
德shuāi
衰
。 - ▓译:古代所有的帝王,都肩负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是为国家深深忧虑并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但是一旦功成名就,国君的品德往往就开始衰退了。
- 〔8〕
yǒu
有shàn
善shǐ
始zhě
者shí
实fán
繁
,nγng
能kè
克zhōng
终zhě
者gài
盖guǎ
寡
。 - ▓译:很多国君在初期做得很好,但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 〔9〕
qǐ
岂qω
取zhī
之yì
易γr
而shǒu
守zhī
之nán
难hū
乎
? - ▓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 〔10〕
xī
昔qω
取zhī
之γr
而yǒu
有yú
余
,jīn
今shǒu
守zhī
之γr
而bù
不zú
足
,hγ
何yě
也
? - ▓译: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呢?
- 〔11〕
fú
夫zài
在yīn
殷yōu
忧
,bì
必jiγ
竭chγng
诚yǐ
以βài
待xià
下
; - ▓译: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处在深深的忧患之中时,一定会竭尽全力对待臣民;
- 〔12〕
jì
既βγ
得zhì
志
,zγ
则zòng
纵qíng
情yǐ
以ào
傲wù
物
。 - ▓译:而一旦成功了,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傲视他人。
- 〔13〕
jiγ
竭chγng
诚zγ
则hú
胡yuè
越wγi
为yì
一tǐ
体
,ào
傲wù
物zγ
则gω
骨ròu
肉wγi
为xíng
行lù
路
。 - ▓译:竭尽诚心,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团结一心,但如果傲慢待人,就连亲人也会形同陌路。
- 〔14〕
suī
虽βǒng
董zhī
之yǐ
以yán
严xíng
刑
,zhèn
振zhī
之yǐ
以wēi
威nù
怒
,zhōng
终gǒu
苟miǎn
免γr
而bù
不huái
怀rγn
仁
,mào
貌gōng
恭γr
而bù
不xīn
心fú
服
。 - ▓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只会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会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内心里却不服。
- 〔15〕
yuàn
怨bú
不zài
在βà
大
,kě
可wèi
畏wγi
惟rγn
人
; - ▓译:百姓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他们的力量;
- 〔16〕
zài
载zhōu
舟fù
覆zhōu
舟
,suǒ
所yí
宜shēn
深shèn
慎
; - ▓译:他们像水一样,既能承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必须深切警惕的。
- 〔17〕
bēn
奔chē
车xiω
朽suǒ
索
,qí
其kě
可hū
忽hū
乎
! - ▓译:疾驰的马车若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能疏忽大意呢?
- 〔18〕
jūn
君rγn
人zhě
者
,chγng
诚nγng
能jiàn
见kě
可yù
欲zγ
则sī
思zhī
知zú
足yǐ
以zì
自jiè
戒
,jiāng
将yǒu
有zuò
作zγ
则sī
思zhī
知zhǐ
止yǐ
以ān
安rγn
人
,niàn
念gāo
高wēi
危zγ
则sī
思qiān
谦chōng
冲γr
而zì
自mù
牧
,jù
惧mǎn
满yì
溢zγ
则sī
思jiāng
江hǎi
海xià
下bǎi
百chuān
川
,lè
乐pán
盘yóu
游zγ
则sī
思sān
三qū
驱yǐ
以wγi
为βù
度
,yōu
忧xiè
懈βài
怠zγ
则sī
思shèn
慎shǐ
始γr
而jìng
敬zhōng
终
,lǜ
虑yōng
壅bì
蔽zγ
则sī
思xū
虚xīn
心yǐ
以nà
纳xià
下
,xiǎng
想chán
谗xiγ
邪zγ
则sī
思zhèng
正shēn
身yǐ
以chù
黜è
恶
,ēn
恩suǒ
所jiā
加zγ
则sī
思wú
无yīn
因xǐ
喜yǐ
以miù
谬shǎng
赏
,fá
罚suǒ
所jí
及zγ
则sī
思wú
无yīn
因nù
怒γr
而làn
滥xíng
刑
。 - ▓译:作为国君,如果真的能做到,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想到知足而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工程时想到适可而止以安定百姓,想到地位崇高时想到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时想到像江海那样容纳百川,喜爱狩猎时想到网开一面,担心意志松懈时想到做事要善始善终,担心言路不通时想到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考虑到可能出现谗佞奸邪时想到端正自身以罢黜邪恶,施加恩泽时想到不要因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时想到不要因一时发怒而滥用惩罚。
- 〔19〕
zǒng
总cǐ
此shí
十sī
思
,hóng
弘zī
兹jiω
九βγ
德
,jiǎn
简nγng
能γr
而rèn
任zhī
之
,zγ
择shàn
善γr
而cóng
从zhī
之
,zγ
则zhì
智zhě
者jìn
尽qí
其móu
谋
,yǒng
勇zhě
者jiγ
竭qí
其lì
力
,rγn
仁zhě
者bō
播qí
其huì
惠
,xìn
信zhě
者xiào
效qí
其zhōng
忠
; - ▓译:如果能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加以任用,采纳好的意见加以执行,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发挥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广施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奉献他的忠诚。
- 〔20〕
wγn
文wω
武zhēng
争chí
驰
,zài
在jūn
君wú
无shì
事
,kě
可yǐ
以jìn
尽yù
豫yóu
游zhī
之lè
乐
,kě
可yǐ
以yǎng
养sōng
松qiáo
乔zhī
之shòu
寿
,míng
鸣qín
琴chuí
垂gǒng
拱
,bù
不yán
言γr
而huà
化
。 - ▓译: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地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乐趣,颐养天年如同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垂衣拱手、弹琴作乐就能治理好天下,无需多说,天下人便都受到教化。
- 〔21〕
hγ
何bì
必láo
劳shγn
神kω
苦sī
思
,βài
代xià
下sī
司zhí
职
,yì
役cōng
聪míng
明zhī
之ěr
耳mù
目
,kuī
亏wú
无wγi
为zhī
之βà
大βào
道zāi
哉
! - ▓译:为什么一定要劳神费力,亲自去管理琐事,役使自己灵敏的耳目,舍弃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道理呢?
《谏太宗十思疏》(诵读仅作参考,具体请参照全文注音)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76条))
网友留言
【第47楼】贡献条目根据我的课本“功成而德衰”后面是句号。“夫在殷忧”后面是逗号。“必竭诚以待下”后面是分号。“既得志”后面是逗号。“则纵情以傲物”后面是句号。“其可忽乎”后面是感叹号。“所宜深慎”后面是分号。“亏无为之大道哉”后面是感叹号。
古文之家网友新希兰兰兰:1.***发表于(2023/7/21)
【第47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新希兰兰兰:183.2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4/2/22)
古文之家网友:124.95.***发表于(2023/8/23)
【第45_1楼】请问您的教材是哪个版本?哪个出版社,印刷年代?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8/21)
【第43楼】根据我的课本“而况于明哲乎”后面是叹号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8/21)
【第43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221.17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本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第42楼】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是chang不是zhang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8/9)
【第42_1楼】可参照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学教材全解》第(195)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瞿傲6x:15.***发表于(2023/4/7)
【第41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瞿傲6x:150.13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古诗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第40楼】“德不处其厚”的“不”读bù更通顺一些
古文之家网友6gj87fy.***发表于(2023/3/23)
【第40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6gj87fy45e:183.2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古诗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网友于炳琛:113.***发表于(2023/3/9)
【第39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于炳琛:113.207.*.*}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古诗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第38楼】第三段开头“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的将有作和则思知止以安人中间没有逗号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1/28)
【第38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180.163.*.*}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第37楼】"竭诚则胡越为一体"把"吴"改成"胡"
古文之家网友青歌燕舞fre.***发表于(2023/1/27)
【第37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青歌燕舞free:183.2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第36楼】竭诚则“吴越”为一体,人教版不是“吴越”,是“胡越”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1/19)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1/5)
【第35_1楼】可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册 2019年版》第(144)页 内容。
【第34楼】冯其庸编历代文选中(中囯人民大学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79年再版):凡昔元首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2/24)
【第34_1楼】可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册 2019年版》第(144)页 内容。这里依然以教材为主。如果教材有所改动,我们会跟进修改。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5/22)
【第33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125。39。*。*}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第32楼】贡献条目第3段的开头“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应该放在第2段的结尾。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5/3)
【第32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42。236。*。*}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第31楼】贡献条目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少了一个“者”字。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3/26)
【第31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183。61。*。*}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3/6)
【第30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61。155。*。*}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漫令祎EE:6.***发表于(2022/3/5)
【第29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漫令祎EE:61。155。*。*}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百度网友872.***发表于(2022/2/23)
【第28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百度网友872ae2e:111。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瓦蓝湖:223.***发表于(2022/2/15)
【第27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瓦蓝湖:223。10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星河7ly:1.***发表于(2022/2/12)
古文之家网友干语昳Y:15.***发表于(2022/1/31)
【第25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干语昳Y:150。13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干语昳Y:15.***发表于(2022/1/31)
【第24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干语昳Y:150。13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第23楼】贡献条目莫不殷忧而道著的著应该读zhù吧,意为显著
古文之家网友奚风洳雨:15.***发表于(2021/8/29)
【第23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奚风洳雨:150。138。*。*}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第22楼】第二段第六行‘‘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是吴越
古文之家网友:111.32.***发表于(2022/12/18)
【第21楼】现在的人教版语文书上印的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古文之家网友林墨羽i:11.***发表于(2022/12/13)
【第21_1楼】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册 2019年版》第(144)页 内容。再次作出更正。感谢您的参与!
【第20楼】多音字最后一个“大”的第二个音dai应该是tai
古文之家网友:111.32.***发表于(2022/12/9)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2/6)
【第19_1楼】可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册 2019年版》第(144)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0/30)
【第17楼】高中必修下册语文课本(纸质书)上写的确实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书下注释:
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胡越,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越人蒙是矣;不合,则骨肉出逐不收,朱、象、管、蔡是矣。”
古文之家网友:150.13.***发表于(2022/9/13)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6/23)
古文之家网友:111.32.***发表于(2022/6/2)
【第15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111.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jkchhb:.***发表于(2022/5/22)
【第14_1楼】可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册 2019年版》第(144)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斗罗小宇宙星神.***发表于(2022/3/31)
【第13_1楼】可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册 2019年版》第(144)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3/6)
古文之家网友瓦蓝湖:61..***发表于(2022/2/18)
古文之家网友:183.23.***发表于(2022/2/7)
【第10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183。2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183.23.***发表于(2022/2/7)
【第9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183。2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23)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23)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22)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1/11/9)
古文之家网友:183.23.***发表于(2021/2/9)
古文之家网友:183.23.***发表于(2021/2/8)
【第2楼】最新版本的第二段第三句应为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古文之家网友:112.25.***发表于(2020/3/13)
【第1楼】木之长,长,应读作chang,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长高,以与后面的“远”相对.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