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孔子南适楚》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荀子

《孔子南适楚》由荀子创作

原文:

孔子南适楚

先秦-荀子

  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子路进而问之曰:“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邪?伍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孔子曰:“由!居!吾语女。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
      孔子向南到楚国去,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没吃熟食,野菜羹中没有搀一点米,学生们都有饥饿的表情。
    子路进而问之曰:“
    子路上前问孔子说:“
    由闻之:
    我听说: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
    对于行善的人,上天就赐给他幸福,对于作恶的人,上天就降灾祸给他,现在,老师积累功德,奉行道义,具有各种美德,这样做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窘境呢?”
    孔子曰:“
    孔子说:“
    由不识,吾语女。
    仲由你不知道,我告诉你。
    女以知者为必用邪?
    你认为有才智的人就一定会被任用的吗?
    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
    王子比干不是被剖腹挖心了吗!
    女以忠者为必用邪?
    你认为忠诚的人就一定会被任用的吗?
    关龙逢不见刑乎!
    关龙逢不是被桀杀了吗!
    女以谏者为必用邪?
    你认为劝谏的人就一定会被任用的吗?
    伍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
    伍子胥不是被碎尸了姑苏城外了吗!
    夫遇不遇者,时也;
    能不能得到君主的赏识,这要靠机遇;
    贤不肖者,材也;
    有没有德才,这是各人的资质了;
    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
    君子之中博学多识而能深谋远虑,却没有遇上被重用的机会的人,多着呢!
    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
    由此看来,不被社会赏识的人是很多的了,哪里只是我孔丘呢?
    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况且,白芷兰草长在深山老林之中,不是因为没有人赏识就不香了;
    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
    君子的学习,并不是为了显贵,而是为了受到困窘的时候而不感到困顿,遭受忧患的时候而意志不衰退,懂得祸福死生的道理而思想不动摇。
    夫贤不肖者,材也;
    有没有德才,在于资质。
    为不为者,人也;
    做还是不做,在于人的决定。
    遇不遇者,时也;
    得到还是得不到赏识,在于时机。
    死生者,命也。
    是死还是生,在于命运。
    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
    现在有的人没有遇上机遇,即使贤能,他能有所作为吗?
    苟遇其时,何难之有!
    如果遇到时机,那还有什么困难呢?
    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所以君子要广博地学习,某虑深远,修养心身,端正品行,等待时机的到来。”
    孔子曰:“
    孔子又说:“
    由!
    仲由!
    居!
    坐下!
    吾语女。
    我告诉你。
    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
    从前,晋公子重耳创建霸业的雄心产生他在曹国受困的时候,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被吴王打败于会稽山的时候,齐桓公的称霸之心产生于逃亡莒国的时候。
    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
    所以处境不窘迫的人思考的就不远,自己没奔逃过的人志向就不广大。
    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你怎么知道我就不能得意呢?”

荀子相关作品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
    打印版文档下载
    荀子(先秦)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

    孔子南适楚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