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桓公读书于堂上。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制作车轮。
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
他放下工具,走到堂上,问齐桓公:“
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
公曰:“
齐桓公回答:“
圣人之言也。”
是记载圣人言论的书。”
曰:“
轮扁又问:“
圣人在乎?”
那些圣人还活着吗?”
公曰:“
齐桓公说:“
已死矣。”
已经去世了。”
曰:“
轮扁接着说:“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如果是这样,那么您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曰:“
齐桓公说:“
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
我在认真读书,一个做车轮的人怎么能随便评论呢?
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你要是能说出道理来还好,如果说不出来,就该被处死。”
轮扁曰:“
轮扁说:“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我就从我制作车轮的经验来说吧。
斲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
砍削车轮时,动作慢了就会松散不牢固,快了又会涩滞而难以切入。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做到手中操作得当,心中也明白其中的关键,但这种感觉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快与慢的分寸,就存在于我的经验之中。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
我没办法把这个技巧教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没办法从我这里学到这个诀窍,所以我都快七十岁了,还在亲手制作车轮。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古代的圣人和他们那些无法言传的智慧都已经消失了,所以您现在读到的,不过是他们的糟粕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