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下武》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诗经

《下武》由诗经创作

题记:

此诗是为赞美周武王、周成王等能继承先王德业而作。陈子展《诗经直解》:“《下武》,康王即位,诸侯来贺,歌颂先世太王、王季、成王之德,并及康王善继善述之孝而作。此诗如非史臣之笔,则为贺者之辞。”

原文:

下武

先秦-诗经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只有周邦能够继承前人的事业,历代君王都圣明贤能。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三位先王英灵在天,武王在镐京顺应天命登基。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武王在镐京顺应天命登基,他的德行可以和先祖比肩。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上应天命国运长久,成王也让人信服敬仰。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成王也让人信服敬仰,足以成为世人的榜样。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孝顺祖先恩德流长,这种恩德长久地效法先王。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敬爱天子这一人,能够以美德回应期望。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孝顺祖先恩德流长,光辉显著激励后人向上。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光辉显著激励后人向上,沿着祖先的足迹前行不忘。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国运悠长延续千万年,享受天赐洪福无量。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享受天赐洪福无量,四方诸侯前来祝贺共襄盛举。
    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国运悠长延续千万年,不必担忧无人辅佐相帮。

    注释:

    〔下武〕在后继承。下,后;武,继承。
    〔世〕代。
    〔哲王〕贤明智慧的君主。
    〔三后〕指周的三位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后,君王。
    〔王〕此指武王。
    〔配〕指上应天命。
    〔求〕通“逑”,匹配。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按‘求’当读为‘逑’。逑,匹也,配也。……言王所以配于京者,由其可与世德配合耳。”
    〔言〕语助词。
    〔命〕天命。
    〔孚〕使人信服。
    〔下土〕下界土地,也就是人间。
    〔式〕榜样,范式。
    〔孝思〕孝顺先人之思,此系以孝代指所有的美德,举一以概之。
    〔王引之《经义述闻》“孝者美德之通称,非谓孝弟之孝。”
    〔则〕法则。此谓以先王为法则。
    〔媚〕爱戴。
    〔一人〕指周天子。
    〔应侯顺德〕吴闿生《诗义会通》“侯,乃也;应,当也。‘应侯顺德’,犹云应乃懿德。”而《水经注》等书认为应侯是武王之子,封于应(地在今河南宝丰西南)。
    〔昭〕光明,显耀。
    〔嗣服〕后进,指成王。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广雅·释诂》‘服进,行也。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嗣,主人将为后者。’……是知嗣服即后进也。”
    〔兹〕同“哉”。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兹哉古同声通用。”来许〕同“后进”。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谢沈书引作‘昭哉来御’是也,……许御声义同,故通用。……‘昭哉来许’犹上章‘昭哉嗣服’也。”
    〔绳〕承。
    〔武〕足迹。祖武,指祖先的德业。
    〔於〕感叹之词。
    〔斯〕语助词。
    〔祜〕福。
    〔不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不遐’即‘遐不’之倒文。凡《诗》言遐不者,遐胡一声之转,犹云胡不也。〕

诗经相关作品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诗经(先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下武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