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登襄阳城》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杜审言

《登襄阳城》由杜审言创作

原文:

登襄阳城

唐代-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注释:


    ⑴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⑵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⑶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⑷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⑸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⑹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杜审言相关作品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杜审言(唐代)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

    登襄阳城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