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
重以周,故不怠;
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
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宽容而简少,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
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君子对自己要求说:“
彼,人也;
他是人。
予,人也。
我也是人;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他能做到这样,而我竟然不能做到这样!”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
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
彼,人也;
他,是人。
予,人也。
我也是人;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
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
是人也,乃曰:“
这人就说:“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
其于人也,曰:“
他对别人呢,就说:“
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
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称上是一个善良的人了;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称上是一个有才艺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二;
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
即其新,不究其旧:
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
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
能有是,是亦足矣。”
能有这些,这就够了。”
曰:“
(又)说:“
能善是,是亦足矣。”
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容而减少吗?
今之君子则不然。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
详,故人难于为善;
(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
廉,故自取也少。
(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己未有善,曰:“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
我善是,是亦足矣。”
我有这点优点,这也就够了。”
己未有能,曰:“
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说:“
我能是,是亦足矣。”
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低了吗?
其于人也,曰:“
他对别人,(就)说:“
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他虽然才能这样,(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
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
举其一,不计其十;
举出他的一点(进行批评),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怎样)。
究其旧,不图其新:
追究他过去(的错误),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懒惰的人不能修养品行,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
我不止一次的试验过,曾经试着对众人说:“
某良士,某良士。”
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
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
不然,则其畏也。
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毫不客气地说出反对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反对的颜色。
又尝语于众曰:“
又曾经对众人说:“
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那些不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高兴的颜色。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所以,事情办好了,诽谤也就跟着来了,声望提高了,诬蔑也随着来了。
呜呼!
唉!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读书人处在这个世上,希望名誉昭著,道德畅行,真难了。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身居高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如果得到我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大概他的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