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岭如同波涛般涌向荆门,王昭君的出生地至今仍然留存。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从紫台一去便直奔塞外的沙漠,荒野中孤零零的青冢对着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仅凭一幅图画辨认昭君的容貌,月夜下环佩叮当作响,仿佛是昭君的魂魄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百年来琵琶声始终弹奏着异域的曲调,乐曲中流露出的分明是昭君的满腔怨恨。
题记: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岭如同波涛般涌向荆门,王昭君的出生地至今仍然留存。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从紫台一去便直奔塞外的沙漠,荒野中孤零零的青冢对着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仅凭一幅图画辨认昭君的容貌,月夜下环佩叮当作响,仿佛是昭君的魂魄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百年来琵琶声始终弹奏着异域的曲调,乐曲中流露出的分明是昭君的满腔怨恨。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去〕离开。
〔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的沙漠。
〔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省识〕略识。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原始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通平平仄仄平。 注:村『十三元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通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昏『十三元平声』 
今韵平仄:通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通平仄仄平。 注:魂『十三元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通平平仄,平仄通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通平仄仄仄通通。 注:论『十三元平声』 注:论『十四愿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通平仄,通平仄仄通通通。
重复字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