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别的愁绪如同浩浩荡荡的江水,向着日落西斜的远方流淌,我挥动马鞭,向东驶离北京,那一刻仿佛整个人已置身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去官职,回归故乡,就像从枝头飘落的花朵,但它并非无情之物,化作春天的泥土后,还能滋养下一代的生命,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题记:
《己亥杂诗·其五》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别的愁绪如同浩浩荡荡的江水,向着日落西斜的远方流淌,我挥动马鞭,向东驶离北京,那一刻仿佛整个人已置身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去官职,回归故乡,就像从枝头飘落的花朵,但它并非无情之物,化作春天的泥土后,还能滋养下一代的生命,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清道
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
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
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
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
亥杂诗》。这是第五首。龚自珍
(1792—1841),字璱(sè)人,号
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
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
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
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花〕比喻国家。
〔即〕到。
原始诗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涯『四支平声』 注:涯『九佳平声』 注:涯『六麻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韵平仄:仄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通通仄平。 注:花『六麻平声』 注:花『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通平通通仄平。
重复字体: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