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西山十记·记四》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袁中道

《西山十记·记四》由袁中道创作

原文:

西山十记·记四

明代-袁中道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干寺,周于廊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躁关其老少耶?水脉隐见,至门左奋然作铁马水车之声,迸入于溪。其刹宇整丽不书,书泉,志胜也。或曰:此泉若听其喷溢石根中,不从龙口出;其岩际砌石,不令光滑,令披露山骨;石渠不令若槽臼,则刹之胜,恐东南未必过焉。然哉!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
      从香山寺沿着石阶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
    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
    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
    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干寺,周于廊下,激聒石渠。
    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廊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
    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
    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
    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
    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池中有金鱼万尾,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一池的鱼红得耀人眼目。
    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
    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
    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
    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
    右亦如之,咀呷有声。
    把饼投向池子的右边也是这样。
    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
    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
    毋乃静躁关其老少耶?
    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水脉隐见,至门左奋然作铁马水车之声,迸入于溪。
    隐隐能看见水流的痕迹,到左门,突然有铁马水车一样的声音,飞迸入小溪。
    其刹宇整丽不书,书泉,志胜也。
    整个古刹的整洁不说,单说这泉,真是浏览的胜处。
    或曰:
    或者说:
    此泉若听其喷溢石根中,不从龙口出;
    只听此泉的声音是多石头的底部出,而不是从龙口出。
    其岩际砌石,不令光滑,令披露山骨;
    它的岩间砌着石头,不让它很光滑,是让它披露出山的骨架子。
    石渠不令若槽臼,则刹之胜,恐东南未必过焉。
    不让石渠砌得像槽臼一样,而宝刹美景之胜,恐怕整过东南没有比这个地方更奇妙的了。
    然哉!
    真是奇妙!

袁中道相关作品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
    牛眠童起嘻,共捽石人耳。 竖子莫狂喧,江陵公在此。 ...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鬛走...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
    打印版文档下载
    袁中道(明代)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6年10月19日),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

    西山十记·记四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