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拼音版,可打印PDF文档下载路温舒-文言文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由路温舒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7/24 21:26:55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wēn
    shū
    shàng

    huǎn
    xíng
    shū
  •  

    西
    hàn
     

    wēn
    shū
  •  
     
     
     
    zhāo

    bēng
     
    chāng

    wáng

    fèi
     
    xuān

    chū
    βí
    wèi
     

    wēn
    shū
    shàng
    shū
     
    yán

    shàng

    huǎn
    xíng
     


    yuē
     
  •  
     
     
     
     
    chγn
    wγn

    yǒu

    zhī
    zhī
    huò
     
    γr
    huán
    gōng

    xīng
     
    βìn
    yǒu

    βī
    zhī
    nàn
     
    γr
    wγn
    gōng
    yòng

     
    βìn
    shì
    zhào
    wáng

    zhōng
     
    zhū

    zuò
    luàn
     
    γr
    xiào
    wγn
    wγi
    tài
    zōng
     
    yóu
    shì
    guān
    zhī
     
    huò
    luàn
    zhī
    zuò
     
    βiāng

    kāi
    shèng
    rγn

     

    huán
     
    wγn

    wēi
    xīng
    huài
     
    zūn
    wγn
     

    zhī

     

    βiā
    bǎi
    xìng
     
    gōng
    rùn
    zhū
    hóu
     
    suī

    βí
    sān
    wáng
     
    tiān
    xià
    guī
    rγn
    yān
     
    wγn

    yǒng

    zhì

     

    chγng
    tiān
    xīn
     
    chóng
    rγn

     
    shěng
    xíng

     
    tōng
    guān
    liáng
     

    yuǎn
    βìn
     
    βìng
    xián


    bīn
     
    ài
    mín

    chì

     
    nèi
    shù
    qíng
    zhī
    suǒ
    ān
    γr
    shī
    zhī

    hǎi
    nèi
     
    shì

    líng

    kōng

     
    tiān
    xià
    tài
    píng
     

    βì
    biàn
    huà
    zhī
    hòu
     

    yǒu

    βiù
    zhī
    ēn
     

    xián
    shèng
    suǒ

    zhāo
    tiān
    mìng

     
     
    wǎng
    zhě
     
    zhāo

    βí
    shì
    γr


     

    chγn
    yōu

     
    βiāo
    xīn

    móu
     
    βiē

    chāng

    zūn
    qīn
     
    yuán
    γr

    zhī
     
    rán
    tiān

    shòu
    mìng
     
    yín
    luàn

    xīn
     
    suì


    wáng
     
    shēn
    chá
    huò
    biàn
    zhī

     
    nǎi
    huáng
    tiān
    zhī
    suǒ

    kāi
    zhì
    shèng

     


    βiāng
    βūn
    shòu
    mìng


     

    gōng
    hàn
    guó
     

    gān
    dǎn
     
    βuγ

    βì
     
    chù


     

    yǒu

     

    tiān
    γr
    xíng
     
    rán
    hòu
    zōng
    miào

    ān
     
    tiān
    xià
    xián
    níng
     
    chγn
    wγn
     
    chūn
    qiū
     
    zhēng
    βí
    wèi
     


    tǒng
    γr
    shèn
    shǐ

     

    xià
    chū
    dēng
    zhì
    zūn
     

    tiān


     

    gǎi
    qián
    shì
    zhī
    shī
     
    zhèng
    shǐ
    shòu
    mìng
    zhī
    tǒng
     

    fán
    wγn
     
    chω
    mín
    βí
     
    cωn
    wáng
    βì
    βuγ
     

    yìng
    tiān

     
  •  
     
     
     
     
    chγn
    wγn
    qín
    yǒu
    shí
    shī
     


    shàng
    cωn
     
    zhì

    zhī

    shì

     
    qín
    zhī
    shí
     
    xiū
    wγn
    xuγ
     
    hào

    yǒng
     
    βiàn
    rγn

    zhī
    shì
     
    guì
    zhì

    zhī

     
    zhèng
    yán
    zhě
    wèi
    zhī
    fěi
    bàng
     
    è
    guò
    zhě
    wèi
    zhī
    yāo
    yán
     

    shèng

    xiān
    wáng

    yòng

    shì
     
    zhōng
    liáng
    qiè
    yán
    βiē


    xiōng
     


    zhī
    shēng

    mǎn

    ěr
     

    měi
    xūn
    xīn
     
    shí
    huò


     

    nǎi
    qín
    zhī
    suǒ

    wáng
    tiān
    xià

     
    fāng
    βīn
    tiān
    xià
     
    lài

    xià
    ēn
    hòu
     

    βīn

    zhī
    wēi
     
    βī
    hán
    zhī
    huàn
     






    ān
    βiā
     
    rán
    tài
    píng
    wèi
    qià
    zhě
     

    luàn
    zhī

     


    zhě
     
    tiān
    xià
    zhī

    mìng

     

    zhě



    shēng
     
    βuγ
    zhě



    zhǔ
     
     
    shū
     
    yuē
     
     


    shā


     
    nìng
    shī

    βīng
     
     
    βīn
    zhì




    rán
     
    shàng
    xià
    xiāng

     


    wγi
    míng
     
    shēn
    zhě
    huò
    gōng
    míng
     
    píng
    zhě
    duō
    hòu
    huàn
     

    zhì

    zhī

     
    βiē

    rγn

     
    fēi
    zēng
    rγn

     

    ān
    zhī
    dào
    zài
    rγn
    zhī

     
    shì


    rγn
    zhī
    xuè
    liω


    shì
     
    bèi
    xíng
    zhī


    βiān
    γr

     


    zhī
    βì
    suì

    wàn
    shǔ
     

    rγn
    shèng
    zhī
    suǒ

    shāng

     
    tài
    píng
    zhī
    wèi
    qià
     
    fán



     

    rγn
    qíng
    ān


    shēng
     
    tòng



     
    chuí
    chǔ
    zhī
    xià
     

    qiω
    γr


     
    zuò
    qiω
    rγn

    shèng
    tòng
     

    shì


    shì
    zhī
     

    zhì
    zhě


    rán
     

    zhǐ
    dào

    míng
    zhī
     
    shàng
    zòu
    wèi
    què
     

    duàn
    liàn
    γr
    zhōu

    zhī
     
    gài
    zòu
    dāng
    zhī
    chγng
     
    suī
    βiù
    yáo
    tīng
    zhī
     
    yóu

    wγi

    yǒu


     


     
    chγng
    liàn
    zhě
    zhòng
     
    wγn
    zhì
    zhī
    zuì
    míng

     
    shì



    zhuān
    wγi
    shēn

     
    cán
    zγi
    γr

    βí
     
    tōu
    wγi

    qiè
     


    guó
    huàn
     

    shì
    zhī

    zγi

     



    yuē
     
     
    huà

    wγi




     


    wγi



    duì
     
     

    βiē
    βí

    zhī
    fēng
     
    bēi
    tòng
    zhī


     

    tiān
    xià
    zhī
    huàn
     

    shēn


     
    bài

    luàn
    zhèng
     

    qīn

    dào
     

    shèn

    zhì

    zhī

     

    suǒ
    wèi

    shàng
    cωn
    zhě

     
     
  •  
     
     
     
     
    chγn
    wγn

    yuān
    zhī
    luǎn

    huǐ
     
    γr
    hòu
    fèng
    huáng
    βí
     
    fěi
    bàng
    zhī
    zuì

    zhū
     
    γr
    hòu
    liáng
    yán
    βìn
     


    rγn
    yǒu
    yán
     
     
    shān
    sǒu
    cáng
    βí
     
    chuān



     
    βǐn


    è
     
    guó
    βūn
    hán
    gòu
     
     
    wγi

    xià
    chω
    fěi
    bàng

    zhāo
    qiè
    yán
     
    kāi
    tiān
    xià
    zhī
    kǒu
     
    guǎng
    广
    zhēn
    βiàn
    zhī

     
    sǎo
    wáng
    qín
    zhī
    shī
     
    zūn
    wγn

    zhī

     
    shěng

    zhì
     
    kuān
    xíng

     

    fèi
    zhì

     

    tài
    píng
    zhī
    fēng

    xīng

    shì
     
    yǒng



     

    tiān

    βí
     
    tiān
    xià
    xìng
    shèn
     
     
  •  
     
     
     
    shàng
    shàn

    yán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2017年版,《古文观止 注音详解》 新华出版社 2013年3月版本,《古文观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全文详解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汉昭帝逝世后,昌邑王刘贺刚继位就被废黜,宣帝开始登上皇位,路温舒趁这个时机上书,主张崇尚德治缓解刑法。
    其辞曰:
    书中说: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
  •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无知,春秋时齐公子,自立为齐君。后被人杀死,公子小白自莒回齐即位,便是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我听说齐国有了公孙无知杀死襄公的祸事,桓公才能够兴起;
    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 〔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骊姬,春秋时晋献公宠姬。晋献公伐骊戎(古国名,在今山东临潼县东北),得骊姬,立为夫人,十分宠幸,生奚齐卓子。不久就谮(读音,诬陷,中伤)杀太子申生,奚齐为太子,公子重耳夷吾出奔。献公死,奚齐卓相继为国君,后被杀,骊姬亦被杀。公子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文公。晋文公使晋国成为春秋时一代霸主。〕
    晋国发生了骊姬进谗那样的灾难,文公才能在诸侯中称霸;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赵王,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的儿子,名如意,封为赵王。刘邦死,惠帝立,太后吕雉毒死赵王如意,残害戚夫人,吕太后和她的侄儿吕台吕产吕禄等专权,想把“刘姓天下”改变为“吕氏王朝”。吕雉死,大臣周
  • 〔周:周密。〕
  • 勃陈平等消灭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位,是为孝文帝,庙号太宗。后有“文景之治”的繁荣。〕。
    近世赵王未能寿终而死,诸吕发动叛乱,而孝文帝被尊为太宗皇帝。
    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由此看来,产生祸乱,将会为圣人出现开创机会。
    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
    所以齐桓公,晋文公扶植、振兴衰败了的国家,尊崇周文王、周武王建立的功业,给百姓带来恩泽,功劳施及诸侯,虽然赶不上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可是天下人民都归附于他们的仁政。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
  • 〔梁:桥梁。〕
  • 〔关梁:关:关卡,关口。〕
  • ,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
  • 〔恕:宽容,宽厚。〕
  • 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
  • 〔囹圄:牢狱。〕
  • 空虚,天下太平。
    孝文帝常常想到如何具备最高的德行,来承受天意,他崇尚仁义,减轻刑罚,打通关隘、架起桥梁,远近如一,敬重贤人如同对待贵宾一样,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小孩,他用启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把内心觉得安适的事情推行到全国,因此监狱空无一人,天下太平。
    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紧接社会变化以后即位的君主,一定会给人们带来不同往日的恩惠,这是贤明的圣人用来显示天意的行为。”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
  • 〔援:援用旧例。〕
  • 而立之。
    “从前昭帝去世时没有儿子,大臣们忧愁得很,怀着焦急的心情共同商量,都认为昌邑王是尊贵的皇室亲属,推举他,把他立为皇帝。
    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
    但是上天不肯授命,而是把他的心弄乱,于是便自己丢失了帝位。
    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
    很深刻地考虑祸患事变发生的原因,这是伟大的上天用来开导最圣明的君主的手法。
    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
  • 〔股肱:股,大腿;肱,手臂。比喻像左膀右臂一样匡扶国家,即辅佐的意思。〕
  • 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所以大将军霍光接受武帝的遗命,成为汉朝君主最得力的辅臣,他披肝沥胆,决定大计,黜退不讲仁义的人,立有德行的人为帝,辅助上天行事,这样祖庙才得安定,天下才都太平无事。”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
  • 〔大一统:重视天下统一的事业。大,尊重,重视。〕
  • 而慎始也。
    “我听说《春秋》很重视君王登基的事,这是为了统一天下,为了慎重地对待开创事业。
    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
  • 〔始受命:指初即位。〕
  • 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陛下刚登上帝位,与天意符合,应该纠正前代的过错,在承受天命继承帝业时慎重对待开始做的每一件事,去掉烦苛的法令,解除老百姓的疾苦,保存、继承将要消亡、断绝的好传统,用这些行动来应合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我听说秦朝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其中一条现在还存在,就是负责审案的官吏违法判案的问题。
    秦之时,羞文学
  • 〔文学: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都称为文学,这里指文教方面的事。〕
  • ,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
  • 〔遏过:防止过失。〕
  • 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
  • 〔先王:指夏禹商汤周
  • 〔周:周密。〕
  • 文王等行仁义道德的帝王。〕
  • 〔盛服先王:竭力服膺先王的人。〕
  • 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秦朝时候,看不起文学,崇尚武勇精神,轻视奉行仁义的人,重视负责判案的官吏,正直的言论被认为是诽谤,阻拦犯错误的话被说成是妖言,所以那些衣冠整齐的儒生在那时不被重用,忠良恳切的言辞都郁积在胸中,称赞阿谀声天天响在他们耳边,虚伪的赞美迷住了心窍,而实际上存在的祸患被遮蔽、掩盖住了,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
  • 〔金革:兵革,这里指战争。〕
  • 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
  • 〔戮力:并力,尽力。〕
  • 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如今天下靠着陛下恩厚,没有战争的危险和饥饿寒冷的忧患,父子、夫妻合力安家,但是天下太平还未完全实现,原因就是判案的人把事情搞乱了。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判案,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被处死的人不能复活,人被砍断了肢体不能再给他接起来。
    《书》曰:“
    《书经》上说:“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 〔不经:不合常规。〕
  •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语出《尚书·大禹谟》。〕
  • 。”
    与其杀死无罪的人,宁愿犯不遵守成规旧法酌错误。”
    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
    现在负责判案的官吏便不是这样,上下相互驱使,把苛刻当作严明,判案严厉的获得公道的名声,判案公平的后来多有祸患。
    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所以负责判案的官吏,都想把人置于死地,并不是他们恨别人,而是他们求得自身安全的办法就在于置人于死地。
    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
  • 〔大辟:死刑。〕
  • 之计岁以万数。
    因此死人的血在街上漂流,受刑的人并肩站着,处死刑的人计算起来每年数以万计。
    此仁圣之所以伤也。
    这是奉行仁义的圣人感到悲伤的原因。
    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太平未能完全实现,都是因为这引起的。
    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
  • 〔楚:荆条。〕
  • 〔棰楚:古代刑具。棰,木棍。〕
  • 之下,何求而不得?
    人们的常情是安适的时候就会显得快乐,痛苦的时候就想要死掉,在木棍荆杖鞭打的时候,从被打人身上有什么要求不能实现呢?
    做囚人不胜痛,则饰词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
  • 〔却:批驳退回。〕
  • ,则锻练而周
  • 〔周:周密。〕
  • 内之;
    所以罪犯忍受不了痛苦,就用些假话招供,审案的官吏就利用这种情况,指出某种罪名,点明罪犯应该招认的罪状,审案的官吏担心案子报上去后会被驳倒退回来。
    盖奏当之成,虽咎繇
  • 〔咎繇:舜时建立法律设立监狱的臣子。〕
  • 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于是便违法罗织罪状,套上罪名,到了报告上级判罪结果的时候,即使是咎繇听了囚犯的罪状,也认为处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
    何则?
    为什么呢?
    成练
  • 〔成练:构成各种罪名。〕
  • 者众,文致
  • 〔文致:文饰而使人获罪。〕
  • 之罪明也。
    这是因为审案的官吏违法陷入于罪、广列罪名,玩弄法律条文把罪状写得十分明显的缘故。
    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
    因此审案的官吏专门苛刻严峻地对待犯人,残害人没有止境,办一切事情都马马虎虎,不顾国家遭到祸患,这是世上的大害。
    故俗语曰:“
    所以俗话说道:“
    画地为狱议不入;
    在地上画一座监狱,也不进去;
    刻木为吏期不对。”
    面对着木刻的狱吏,也不与他对话。”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这反映出社会上痛恨狱吏的风气,是很悲痛的语言。
    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
    所以天下的祸害,没有什么比得上法官判案这件事。
    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败坏法纪,扰乱正道,使亲人分离,道义不明,没有谁比负责判案的官吏更厉害的,这就是我所说的秦朝的过错有一条至今还存在的原因。”
      “臣闻乌
  • 〔乌:乌鸦。〕
  • 〔鸢:老鹰。〕
  • 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
      “我听说鹞鹰下的蛋不会遭到毁坏,然后凤凰才会停留在树上;
    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犯了诽谤罪的人不会受到惩罚,然后才有人向朝廷说出有益的话。
    故古人有言:“
    所以古人有种说法:“
    山薮
  • 〔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湖。〕
  • 臧疾,川泽纳污,瑾瑜
  • 〔瑾瑜:美玉。〕
  • 匿恶,国君含诟
  • 〔诟:耻辱。这四句话出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 。”
    山林水泽隐藏着毒害人的东西,河流湖泊容纳污秽的东西,美玉隐藏着瑕斑,国君能容忍辱骂。”
    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
  • 〔箴:劝戒,劝告。〕
  • 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愿陛下除去诽谤人的罪名,用来招致恳切的忠言,让天下人开口说话,扩大人们规劝、进谏的渠道,扫除造成秦朝灭亡的过错,尊崇周文王、周武王的德行,减省法制条文,宽缓刑罚,用这些来清除治狱的积弊,那么天下就可以出现太平的气象,长期和平安乐,和天地一样没有穷尽,那样,人民就太幸运了。”
      上善其言。
      皇上很满意路温舒的意见。
多音字参考列表
    [知](读音:zhī,zhì)
    [難](读音:nán,nàn,nuó)
    [伯](读音:bà,bǎi,bó,mò,pò)
    [觀](读音:guàn,guān)
    [侯](读音:hóu,hòu)
    [空](读音:kòng,kǒng,kōng,)
    [將](读音:jiàng,jiāng,qiāng)
    [行](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读音:yìng,yīng)
    [好](读音:hào,hǎo)
    [過](读音:guò,guō)
    [盛](读音:chéng,shèng)
    [王 ](读音:wáng,wàng, )
    [家,傢](读音:gū,jiā,jie)
    [屬](读音:shǔ,zhǔ)
    [甯](读音:níng,nìng,zhù)
    [相](读音:xiàng,xiāng)
    [被](读音:bèi,pī,bì,pì)
    [辟,闢](读音:pì,bì)
    [萬](读音:mò,wàn)
    [數](读音:shù,shǔ)
    [夫](读音:fú,fū)
    [得](读音:de,dé,děi)
    [內](读音:nà,nèi,ruì)
    [何](读音:hé,hè,hē)
    [大](读音:dà,dài,dài)
    [語](读音:yù,yǔ)
    [為](读音:wéi,wèi)
    [期](读音:qī,jī)
    [正](读音:zhèng,zhēng)
    [塞](读音:sè,sāi,sài)
    [莫 ](读音:mò,mù,mì )
    [一](读音:yī)
    [不](读音:bù,fǒu,pǐ)
    [有](读音:yòu,yǒu)
    [澤](读音:zé,shì,yì,duó)
    [惡](读音:é,ě,wù,wū)
    [切 ](读音:qiè,qiē, )
    [省](读音:shěng,xǐng)
    [風](读音:fèng,fěng,fēng,fàng)
    [可](读音:kè,kě)
    [興](读音:xìng,xīng)
    [於,于](读音:yú,xū,yū)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樂](读音:lè,yuè,)
    [與 ](读音:yú,yù,yǔ, )
    [甚](读音:shén,shèn)
    [上](读音:shàng,shǎng)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路温舒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