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蒙汜 |
![]() 蒙汜的拼音及文字书写效果 |
拼音 | méng sì | |
基本解释 | 1.古称日落之处。 |
|
详细解释 |
参考解释: (1).古代神话中所指日入之处。《楚辞·天问》:“出自 汤谷 ,次于 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王逸 注:“次,舍也;汜,水涯也。言日出东方 汤谷 之中,暮入西极 蒙水 之涯也。” (2).指日出之地。《淮南子·览冥训》:“邅回 蒙汜 之渚。” 高诱 注:“ 蒙汜 ,日所出之地。”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四:“朝为 咸池 暉, 蒙汜 受其荣。”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日从 蒙汜 出,照树出无影。”濛汜:1.古称日落之处。《文选·张衡<西京赋>》:“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与 濛汜 。” 薛综 注引《楚辞》:“出自 阳谷 ,入于 濛汜 。” 唐 白居易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之三:“ 鼎湖 龙渐远, 濛汜 日初沉。”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宾 暘谷 以驰想,候 濛汜 而思结。”(2).喻人垂暮之年。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郭璞<游仙>》:“永得 安期 术,岂愁 濛汜 迫。”《晋书·艺术传·索紞》:“少不习勤,老无吏干, 濛汜 之年,弗敢闻命。”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之四:“远驾求长生,逐日过 濛汜 。” |
|
相关出处 | (先秦)屈原《天问》:...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魏晋)左思《三都赋·蜀都赋》:...流溃其阿。汩若汤谷之扬涛,沛若蒙汜 有西蜀公子者,言于东吴王... (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蒙汜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