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谓公叔曰:“
有人对公叔说:“
公欲得武遂于秦,而不患楚之能扬河外也。
您想从秦国要回武遂,就不应怕楚国骚扰河外之地。
公不如令人恐楚王,而令人为公求武遂于秦。
您不如派人去警告楚王,再派人替您到秦国索要武遂。
谓楚王曰:“
派人对楚王说:“
发重使为韩求武遂与秦。
公叔已经派出重要的使者去秦国为韩国索要武遂。
秦王听,是令得行于万乘之主也。
秦王听从,这就是说韩国的命令在万乘之主中能够行得通。
韩得武遂以恨秦,毋秦患而得楚。
韩国要回武遂就可以限制秦国,没有泰国的祸患,并且也会感激楚国。
韩,楚之县而已。
这样韩国就如同楚国的一个郡县了。
秦不听,是秦、韩之怨深,而交楚也。”
秦国如果不答应,就会使秦、韩两国的怨仇结得更深,使它们争着来同楚国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