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襄陵之役,毕长谓公叔曰:“
襄陵战役发生后,毕长对韩国公叔说:“
请毋用兵,而楚、魏皆德公之国矣。
请您不要出兵参战,楚、魏两国都会感激您的。
夫楚欲置公子高,必以兵临魏。
楚国想立公子高为魏国太子,必然会用兵进逼魏国。
公何不令人说昭子曰:“
您为什么不派人去劝昭阳说:“
战未必胜,请为子起兵以之魏。
这次战争您未必能获胜,请让我替您起兵攻魏。’
子有辞以毋战,于是以太子扁、昭扬、梁王皆德公矣。”’
您也会找到借口不战,这样魏国太子和昭阳、魏王都会感激您。”
原文:
襄陵之役,毕长谓公叔曰:“请毋用兵,而楚、魏皆德公之国矣。夫楚欲置公子高,必以兵临魏。公何不令人说昭子曰:‘战未必胜,请为子起兵以之魏。’子有辞以毋战,于是以太子扁、昭扬、梁王皆德公矣。”
襄陵之役,毕长谓公叔曰:“
襄陵战役发生后,毕长对韩国公叔说:“
请毋用兵,而楚、魏皆德公之国矣。
请您不要出兵参战,楚、魏两国都会感激您的。
夫楚欲置公子高,必以兵临魏。
楚国想立公子高为魏国太子,必然会用兵进逼魏国。
公何不令人说昭子曰:“
您为什么不派人去劝昭阳说:“
战未必胜,请为子起兵以之魏。
这次战争您未必能获胜,请让我替您起兵攻魏。’
子有辞以毋战,于是以太子扁、昭扬、梁王皆德公矣。”’
您也会找到借口不战,这样魏国太子和昭阳、魏王都会感激您。”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