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
濮阳人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见到了在赵国做质子的秦国公子异人,回到家里,吕不韦对他的父亲说:“
耕田之利几倍?”
耕田种庄稼能获得几倍的利益啊?”
曰:“
他父亲回答说:“
十倍。”
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
吕不韦问,“珠宝生意能获得几倍的利益啊?”
曰:“
他父亲回答说:“
百倍。”
一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吕不韦问,“让一个人做了国君能获得几倍的利益啊?”
曰:“
他父亲回答说:“
无数。”
无数倍。”
曰:“
吕不韦说:“
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
现在我即使努力地种田,勤奋地劳作,依然不能达到衣食无忧。
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而现在有一个机会来拥立国君,恩泽可以流传到后世。
愿往事之。”
我愿意做这笔生意。”
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户卯)城。
秦国公子异人正在赵国做质子,居住在[插图]城里。
故往说之口:“
因此吕不韦前去游说他,说:“
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
公子傒有资格继承王位,再加上他的母亲也在宫中。
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
但是现在公子没有母亲在宫中照应,自身又处于祸福难料的国家,一旦秦国背弃盟约,和赵国打起来的话,公子就如同粪土一样了。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如果公子按照我的计策行事,我就有办法让您回到秦国,还可以继承秦国的王位。
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我为公子出使秦国,必定会回来接您回国。”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
于是,吕不韦前去游说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说:“
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
阁下可知,阁下罪已至死!
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
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相反太子门下无一显贵。
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
而且阁下府中珍宝、骏马、佳丽多不可数,老实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政,阁下则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间。
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
小人倒有条权宜之计,可令阁下富贵万年且稳如泰山,绝无后顾之忧。”
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恭敬地表示请教。
不韦曰:“
吕不韦献策说:“
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大王年事已高,华阳夫人却无子嗣,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子?
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
继位后一定重用秦臣士仓,到那时王后的门庭必定长满蒿野草,萧条冷落。
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
现在在赵国为质的公子异人才德兼备,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每每翘首西望家邦,极想回到秦国来。
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王后倘若能立异人为太子,这样一来,不是储君的异人也能继位为王,他肯定会感念华阳夫人的恩德,而无子的华阳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
阳泉君曰:“
阳泉君说:“
然。”
对,有道理!”
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便进宫说服王后,王后便要求赵国将公子异人遣返秦国。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
赵国并不愿意遣返异人,吕不韦就去游说赵王:“
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
公子异人是秦王所宠爱的儿子,只是失去了母亲照顾,现在华阳王后想要让他做自己的儿子。
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
大王试想,如果秦国想要侵略赵国,也不会因为一个王子的缘故而耽误灭赵大计,这样赵国就徒有一个人质了?
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
但如果赵国让其回国继承王位,并以厚礼把他送回去,这样一来,公子是不会忘记大王的恩义的,这是以礼相交的作法。
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
如今孝文王已经老迈,一旦驾崩,赵国虽仍有异人为质,也没有资历与秦相国亲近了。”
赵乃遣之。
于是,赵王就将异人送回秦国。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公子异回国后,吕不韦让他身着楚服晋见原是楚国人的华阳夫人。
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
华阳夫人对他的打扮十分高兴,认为他很有心计,并特地亲近说:“
吾楚人也。”
我是楚国人。”
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
于是把公子异人认作儿子,并替他更名为“楚”,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
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
孩儿自小生长于赵国,没有师傅教导传习,不长于背诵。”
王罢之,乃留止。
秦王也就罢了,让他留宿宫中。
间曰:“
一次,异人乘秦王空闲时,进言道:“
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
陛下也曾羁留赵国,赵国豪杰之士知道陛下大名的不在少数。
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
如今陛下返秦为君,他们都惦念着您。
大王无一公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可是陛下却连一个使臣未曾遣派去抚慰他们,孩儿担心他们会心生怨恨之心。
使边境早闭晚开。”
希望大王将边境城门迟开而早闭,防患于未然。”
王以为然,奇其计。
秦王觉得他说话极有道理,为他的奇谋感到惊讶。
王后劝立之。
华阳夫人乘机劝秦王立之为太子。
王乃召相,令之曰:“
秦王召来丞相,下诏说:“
寡人子莫若楚。”
寡人的儿子数子楚最能干。”
立以为太子。
于是立异人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
公子楚继承秦国的王位以后,任吕不韦为相,封他为文信侯,将蓝田十二县作为他的食邑。
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而王后改称华阳太后,之后各个诸侯也都向秦奉送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