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战国策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由战国策创作

原文: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先秦-战国策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户卯)城。故往说之口:“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止。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公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
      濮阳人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见到了在赵国做质子的秦国公子异人,回到家里,吕不韦对他的父亲说:“
    耕田之利几倍?”
    耕田种庄稼能获得几倍的利益啊?”
    曰:“
    他父亲回答说:“
    十倍。”
    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
    吕不韦问,“珠宝生意能获得几倍的利益啊?”
    曰:“
    他父亲回答说:“
    百倍。”
    一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吕不韦问,“让一个人做了国君能获得几倍的利益啊?”
    曰:“
    他父亲回答说:“
    无数。”
    无数倍。”
    曰:“
    吕不韦说:“
    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
    现在我即使努力地种田,勤奋地劳作,依然不能达到衣食无忧。
    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而现在有一个机会来拥立国君,恩泽可以流传到后世。
    愿往事之。”
    我愿意做这笔生意。”
      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户卯)城。
      秦国公子异人正在赵国做质子,居住在[插图]城里。
    故往说之口:“
    因此吕不韦前去游说他,说:“
    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
    公子傒有资格继承王位,再加上他的母亲也在宫中。
    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
    但是现在公子没有母亲在宫中照应,自身又处于祸福难料的国家,一旦秦国背弃盟约,和赵国打起来的话,公子就如同粪土一样了。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如果公子按照我的计策行事,我就有办法让您回到秦国,还可以继承秦国的王位。
    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我为公子出使秦国,必定会回来接您回国。”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
      于是,吕不韦前去游说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说:“
    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
    阁下可知,阁下罪已至死!
    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
    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相反太子门下无一显贵。
    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
    而且阁下府中珍宝、骏马、佳丽多不可数,老实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政,阁下则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间。
    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
    小人倒有条权宜之计,可令阁下富贵万年且稳如泰山,绝无后顾之忧。”
    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恭敬地表示请教。
    不韦曰:“
    吕不韦献策说:“
    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大王年事已高,华阳夫人却无子嗣,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子?
    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
    继位后一定重用秦臣士仓,到那时王后的门庭必定长满蒿野草,萧条冷落。
    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
    现在在赵国为质的公子异人才德兼备,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每每翘首西望家邦,极想回到秦国来。
    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王后倘若能立异人为太子,这样一来,不是储君的异人也能继位为王,他肯定会感念华阳夫人的恩德,而无子的华阳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
    阳泉君曰:“
    阳泉君说:“
    然。”
    对,有道理!”
    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便进宫说服王后,王后便要求赵国将公子异人遣返秦国。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
      赵国并不愿意遣返异人,吕不韦就去游说赵王:“
    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
    公子异人是秦王所宠爱的儿子,只是失去了母亲照顾,现在华阳王后想要让他做自己的儿子。
    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
    大王试想,如果秦国想要侵略赵国,也不会因为一个王子的缘故而耽误灭赵大计,这样赵国就徒有一个人质了?
    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
    但如果赵国让其回国继承王位,并以厚礼把他送回去,这样一来,公子是不会忘记大王的恩义的,这是以礼相交的作法。
    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
    如今孝文王已经老迈,一旦驾崩,赵国虽仍有异人为质,也没有资历与秦相国亲近了。”
    赵乃遣之。
    于是,赵王就将异人送回秦国。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公子异回国后,吕不韦让他身着楚服晋见原是楚国人的华阳夫人。
    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
    华阳夫人对他的打扮十分高兴,认为他很有心计,并特地亲近说:“
    吾楚人也。”
    我是楚国人。”
    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
    于是把公子异人认作儿子,并替他更名为“楚”,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
    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
    孩儿自小生长于赵国,没有师傅教导传习,不长于背诵。”
    王罢之,乃留止。
    秦王也就罢了,让他留宿宫中。
    间曰:“
    一次,异人乘秦王空闲时,进言道:“
    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
    陛下也曾羁留赵国,赵国豪杰之士知道陛下大名的不在少数。
    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
    如今陛下返秦为君,他们都惦念着您。
    大王无一公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可是陛下却连一个使臣未曾遣派去抚慰他们,孩儿担心他们会心生怨恨之心。
    使边境早闭晚开。”
    希望大王将边境城门迟开而早闭,防患于未然。”
    王以为然,奇其计。
    秦王觉得他说话极有道理,为他的奇谋感到惊讶。
    王后劝立之。
    华阳夫人乘机劝秦王立之为太子。
    王乃召相,令之曰:“
    秦王召来丞相,下诏说:“
    寡人子莫若楚。”
    寡人的儿子数子楚最能干。”
    立以为太子。
    于是立异人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
      公子楚继承秦国的王位以后,任吕不韦为相,封他为文信侯,将蓝田十二县作为他的食邑。
    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而王后改称华阳太后,之后各个诸侯也都向秦奉送了土地。

战国策相关作品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战国策(先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