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张仪又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
曰:“
说:“
轸驰楚、秦之间,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轸,然则是轸自为而不为国也。
陈轸奔走于楚、秦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对秦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此看来,陈轸一切举动都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秦国。
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
况且陈轸又企图背叛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
王谓陈轸曰:“
于是秦王就问陈轸说:“
吾闻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
我听人说你准备背秦而去楚国,有这回事吗?”
陈轸曰:“
陈轸回答说:“
然。”
有这回事。”
王曰:“
秦王有点生气地说:“
仪之言果信也。”
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
曰:“
陈轸回答:“
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
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这件事!
曰:
常言道:
‘孝己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
‘由于孝已(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顺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孝已做自己的儿子;
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
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
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
卖仆妾时如果能卖到本乡,那就证明是一位好仆妾;
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
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乡,那就证明他是一位好妻子。’
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如果我不忠君爱国,忠诚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
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
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
秦王曰:“
秦王感动地说:“
善。”
贤卿言之有理。”
乃必之也。
于是就把陈轸挽留下来。
。